当前位置:主页 > 优文 >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更新时间:2022-07-09 17:26:31

  第一篇: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一班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郭

   智

   我班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采取的策略是: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前一阶段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我们在参与中学到了许多新的理念及教学方式,现将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践方面

  首先,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小组,制定了学习和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展了多次学习与研讨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理念,明确了课程实施方向、组织形式,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我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其基本理念包蕴着三种教育思想的融合,即综合教育的思想、实践教育的思想、主体教育的思想的有机融合。结合课本内容及学校政教处、团支部的工作,对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重新作了调整。 其次,经过前一阶段的实践研究,同学们对主题的开发,研究的方式方法有了更多的认识,学习中更关注学生的喜好、个性、原有知识层面。本学期我们以九年级综合实践小组为龙头,带动其他组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研究走到评价阶段,目前正在讨论,拟定出一个能突出我校特点、个性化的综合实践学生成长记录册,以便能更好的指导检查学生的实践活动。 在对九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

  1 面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结合学校特色、周边环境特点和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理论,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九年级的活动实施方案,经过科任的教师实践与修改,使之趋于科学、合理,更能贴近学生、贴近教师、贴近学校。再次,我们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一些实践活动,需要得到社会、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为此,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社会及家长也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必要和及时,为此,我们营造了课程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教师的角色把握,要求教师首先是与学生一样,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其次才是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得以转变,必须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实践活动过程的切身体验,而且,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应呈多样性,如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班级集体探究等。本学期我们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用好我们的成长记录册这一方面上。我班综合实践课教师以“学生发展性评价”为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指导学生有创造性的使用“中学生综合实践评价手册”。注意运用“自评”、“他评”、“集体评”、“再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及时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成果、情感、态度等)进行恰当的评价,并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一起存入学生的课程材料袋。通过使用手册与未使用 2 手册两种班级的实验对比,我们发现,手册非常适用于九年级,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二、思考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引起了我们的几点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过程中,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使两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确区别于传统的“兴趣课”、“生物课”、“制作课”等,我们如何使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加强“实践”体验,真正使教师和学生“活动”起来,将要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3、对于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如何做到科学、有效、持续,需要我们的思考和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20

  12、7

   第二篇: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2015-2016学第二学期九年级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我班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采取的策略是: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前一阶段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我们在参与中学到了许多新的理念及教学方式,现将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践方面

  首先,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小组,制定了学习和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展了多次学习与研讨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理念,明确了课程实施方向、组织形式,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我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其基本理念包蕴着三种教育思想的融合,即综合教育的思想、实践教育的思想、主体教育的思想的有机融合。结合课本内容及学校政教处、团支部的工作,对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重新作了调整。 其次,经过前一阶段的实践研究,同学们对主题的开发,研究的方式方法有了更多的认识,学习中更关注学生的喜好、个性、原有知识层面。本学期我们以九年级综合实践小组为龙头,带动其他组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研究走到评价阶段,目前正在讨论,拟定出一个能突出我校特点、个性化的综合实践学生成长记录册,以便能更好的指导检查学生的实践活动。 在对九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结合学校特色、周边环境特点和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理论,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九年级的活动实施方案,经过科任的教师实践与修改,使之趋于科学、合理,更能贴近学生、贴近教师、贴近学校。再次,我们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一些实践活动,需要得到社会、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为此,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社会及家长也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必要和及时,为此,我们营造了课程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教师的角色把握,要求教师首先是与学生一样,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其次才是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得以转变,必须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实践活动过程的切身体验,而且,实践活动

  1 的组织形式也应呈多样性,如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班级集体探究等。本学期我们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用好我们的成长记录册这一方面上。我班综合实践课教师以“学生发展性评价”为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指导学生有创造性的使用“中学生综合实践评价手册”。注意运用“自评”、“他评”、“集体评”、“再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及时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成果、情感、态度等)进行恰当的评价,并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一起存入学生的课程材料袋。通过使用手册与未使用手册两种班级的实验对比,我们发现,手册非常适用于九年级,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二、思考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引起了我们的几点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过程中,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使两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确区别于传统的“兴趣课”、“生物课”、“制作课”等,我们如何使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加强“实践”体验,真正使教师和学生“活动”起来,将要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3、对于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如何做到科学、有效、持续,需要我们的思考和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张哲学 2016.6.25

   第三篇: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李家堡初级中学

  安新东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我们将始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和有效的实践方法,学生真正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新课程健康、快步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3、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背景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四、研究内容: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这一课程形态的目标特点及我校实际情况,综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主要围绕“爱我祖国,爱我家乡,爱我社区”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活动课程,并恰当处理好新生成的目标和新的主题。

  五、具体目标:

  1、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考察、调查、访问等认识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爱心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学生了解社会上的许多职业分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5、认识家乡,通过对家乡地理、人文、风情、民俗、土特产、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调查,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六、实施措施

  1、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2、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 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

  4、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七、活动评价:

   1.方案卡与评价表展示

   2.举行一次现场展示会,评选“先进小组” 3.项目作业展示 4.手工制作资料收集展示 5.撰写总结论文反思心得并交流

  八、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活动内容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4

  社区服务

   节约用水

  关注水污染

   身边的标志

  种植蔬菜

  清洁社区卫生

   公益劳动

   爱我家乡,爱我社区

   课时安排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九年级 [1500字]

   第一课时

   课题:探究方向a:时间规划—抓住时间“窃贼” 活动目标

   1.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做时间的主人,提高学习效率。

   2.能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付诸行

   动。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闲暇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实践安排。

   2.收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浪费时间的一些事例,并制作课件教学过程

   1.活动引入:

   播放课件,出示有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浪费时间的事例,引导学生反思、交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行为习惯,进而引出活动。

   2.回顾并分析生活习惯

   (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习惯,各自在纸上罗列出平面“偷”走自己的时间的生活习惯,“煲电话粥”、长时间看电视、经常上网玩游戏或聊天等、做“白日梦”。

   (2)、组织学生召开小组讨论会,交流各自想到的浪费时间的习惯,并进行归类。

   3.提出改进方法

   (1)、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习惯,思考和讨论改进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时间管理法则,明确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有条理地安排要做的事情、规定完成期限等对于提高办事效率上网意义,并将其运用到个人的日常时间规划中。

   (3)、如果学生想到的改进方法针对性不强或解决问题的效果一般,可以适当给予一些建议,如:针对经常沉迷于网上丛浪而忘记时间,可以事先规定好每天上网的时间,并请父母监督自己严格遵照执行。

   4.评价建议

   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1. 回顾并分析生活习惯:是否能认真回顾、分析自己的生活行为习惯;是否能辨别出哪些生活习惯会浪费时间;在参与小组讨论时,是否能清晰地告诉其他成员自己的分析结果;是否能对小组成员提出的生活习惯经行归类。

   2. 提出改进建议:是否能根据不同类型的生活习惯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是否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提高办事效率的方法是否能了解到的方法用于日常时间规划中。

   第二课时

   课题:探究方向a:时间规划—关于“开夜车”情况的调

   查

   活动目标

   1. 了解“开夜车”的弊端,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2. 学习设计调查表,提高调查技能。

   3. 在讨论中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开夜车”的情况

   2.查阅有关“开夜车”的不良影响的相关研究资料或案例。 教学过程

   1.活动引入

   可以向学生展示国内外学生“开夜车”对身体健康、学习效率等产生影响的研究资料或案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调查

   (1)、提示学生可以从以下方面设计调查为题:平时经常“开夜车”吗?什么情况下会“开夜车”?连续“开夜车”后,会有何感觉?“开夜车”后,如何弥补自己的休息时间、“开夜车”的效果真的好吗?如何看待“开夜车”现象??

   (2)、组织学生在本年级中随机选择调查对象,发放调查表。

   (3)、指导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如下情况:同学中“开夜

   车”的现象普遍存在吗?哪些同学习惯在考前“开夜车”?同学们对“开夜车“持有怎样的观点??

   3.讨论

   (1)、针对调查结果,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讨论“开夜车”的利与弊。

   (2)、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开夜车”会带来什么问题?哪种迎考方法更有效?

   4.评价建议

   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1、调查:是否能围绕调查目的的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是否能根据对同学“开夜车”现象的了解情况设计调查问题;是否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出有效信息。

  2、讨论:是否能在调查结果的启示下辩证地看待“开夜车”现象的利弊;是否能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对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是否了解科学的迎考方法。

   第三课时

   课题:探究方向b:学习策略——探讨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活动目标

   1. 通过查阅资料、自我分析等途径,认识自己在学习注意力方面的欠缺,体会到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

   2. 能针对影响自己注意力的环境因素,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法。

   3. 提高小组协助意识,体验分享的乐趣。

   教学准备

   1. 收集有关《小猫钓鱼》故事的文字、录音或视频资料。

   2. 收集有关提高注意力的研究案例。

   教学过程

   1. 料。

   课题。

   2.

   情况。

  活动引入 (1)、播放事先准备的有关《小猫钓鱼》故事的文字、录音或视频资(2)、启发学生思考、交流:小猫刚开始的时候为什么钓不到鱼? (3)、总结学生邪恶交流情况,指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揭示研究分析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和干扰因素 (1)、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列举自己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力分散的

   (2)、启发学生分析在学校或在家里学习时,哪些环境因素对自己的学习构成了干扰。

   (3)、组织学生交流小组讨论的情况,引导学生对影响注意力集中的环境因素进行、归类、整理。

   3.了解和提出改进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提高学习注意力的方法。

   (2)、针对干扰自己学习注意力的环境因素,思考改进方法,提出具体措施。

   (3)、在学生展开分析时,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自我暗示、情境想象、培养间接兴趣、记录走神内容、自我奖励或惩罚等方式加以锻炼,以提高注意力。

   4.评价建议

   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1.分析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和干扰因素:是否能联系自己的学习情况,客观的分析注意力分散情况;是否能找出干扰自己学习注意力的环境因素。

   2.了解和提出改进方法:是否能通过多种途径查阅有关提高注意力的方法的资料;是否能根据查找到的资料以及影响自己学习注意力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的改进方法。

   第四课时

   课题:探究方向b:学习策略——向历届优秀毕业生了解

   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采访本校的优秀学长,了解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2、通过讨论、自我分析和总结等活动,认识自身学习方法的不足,并借鉴他人好的学习策略,完善个人学习方法。

  3、学会自我反思,养成好学、上进的思想品质。 教学准备

   1.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编写有关学习方法的小品剧本。

   2.向学校教务处了解历届成绩优异的学生的情况。 教学过程

   1.活动引入

   ·请几位学生上台表演小品,反映有些同学轻松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而有些同学埋头苦读成绩却不理想的现象。 ·引导学生感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揭示活动主题。

   2.准备及实施访谈

   ·向学生提供一些历届优秀毕业生的资料,如学习成绩、获奖情况、毕业去向,让学生从中选取几位家长作为访谈对象。

   ·提醒学生事先准备好一些有关学习方法的问题,或自己在

   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如座谈、电话采访,向学生优秀的学长咨询。

   3.借鉴并运用学习方法

   ·要求学生将采访结果整理出来,与自己平时的学习方法

   进行比较,分析自己的学习方法存在哪些不足、应该如何改进。

   ·提醒学生思考同一种学习方法是否适用于所有的人,借此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督促学生一段时间以后检验学习效果,分析哪些方法还需调整。

   4.评价建议

   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准备及实施访谈:是否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是否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准备访谈问题;是否能通过恰当的访谈形式收集到有效的信息。

   ·借鉴并运用学习方法: 是否能客观地分析自己学习方法存在的不足;是否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能根据学习效果不断调整学习方法。

   第五课时

   课题:探究方向c:决策未来——关于做“‘鸡首’还是

   做‘鸡尾’”的讨论

   活动目标

  1、 理解学习环境对学习和成长的影响。

  2、 在升学选择时,能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学习情况选择合适

   的报考学校。

  3、 提高收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

  4、 学会辩证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

  1、 活动引入

   ·将收集到的案例以电子演示文稿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引导学生阅读案例,组织他们开展小组讨论并交流观后感,引发他们对做“鸡首”还是做“鸡尾”的思考。 ·揭示活动主题,说明活动形式和任务。

  2、 分组收集资料

   ·建议学生按照观点的不同自由组成两组。

   ·引导学生分头通过查阅报刊、浏览网页等途径,收集相关案例,做“鸡首”还是做“鸡尾”各自的利与弊即专家的评说、观点等信息。

   ·建议学生通过协商制订本组的资料收集计划,做好任务分工进度安排。

   ·提示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在内进行汇总,并整理支持本组观点的论据,为讨论会做准备。

  3、 组织讨论会

   ·建议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的观点,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提醒学生认真倾听另一小组的陈述,其他同学进行质疑。 ·在学生开展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良好地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学习心态对于自身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使学生理解做“鸡首”有时可能利于增强自信心,创造佳绩;而做在“鸡尾”有时可能因竞争过于激烈而导致压力过大、信心不足,反而产生心理阴影,影响学业,进而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

   ·激励学生邀请本班其他科任教师和其他班级同学代表参加讨论会。

  4、评价建议

   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分组收集资料:

   ·组织讨论会: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

   教 案

   九年级

   石淑芝

   第六课时

   课题:设计考前主餐营养食谱

   活动目标

   1.掌握一些基本的营养学知识,了解青少年对饮食中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

   2尝试制定合理的符合初中生成长需要的营养食谱,知道在制定食谱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3. 提高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技能。

   4. 培养团队协作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1.活动引入

   创设情景:

   (1) 中考临近,不少家长为考生的考前饮食犯愁。有些家长在考前营养观上存在不少误区,如:为了给孩子迅速补充营养, 让其服用保健品;担心孩子营养不良,整天以大鱼大肉伺候考生;考试前夕为孩子准备特别的饭菜。

   (2)鼓励学生 尝试为家长支招,制定考前主餐营养食谱。

   2.查阅资料

   (1)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或者将事先查找到的相关书刊 网页推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在营养需求饮食结构等方面应达到的需求。

   (2)引导学生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并在班级内交流。

   3. 制定并推荐营养食谱

   (1)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综合考虑每日所需营养,以及备考期间脑力消耗大,作息时间紧张等因素,结合饮食习惯季节 等特点,制定一日三餐食谱,包括菜肴搭配,食用量和烹饪方式等。

   (2)组织班级展示交流会,请各组轮流介绍自己的食谱方案及推荐理由。

   (3)建议学生评出最优的食谱方案,并通过集思广益对其进行改进完善。

   (4)鼓励学生将完善后的营养食谱推荐给班级同学的父母,供其参考。

   评价建议

   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1.查找资料:是否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等相关知识,是否能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在查阅资料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2.制定并推荐营养食谱:是否能综合考虑营养需求,考前特点,饮食习惯等因素;是否能清楚地介绍本组的营养食谱并说明制定依据。

   第七课时

   课题:举办:全家轻松迎中考“家长恳谈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家长恳谈会,营造良好的家庭迎考氛围,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一良好的心态轻松迎接考试。

   2.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3.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 活动引入

   ·讲述《后羿射箭》故事:后羿是古代著名的神射手。一次,夏王命他射箭。夏王说:“你用心射,射中靶心,我就赏你黄金万两;射不中,我就要治你的罪”。后羿听了这话之后,脸红一阵白一阵,心绪不定,呼吸也变得紧促起来。结果,第一箭就没射中,第三箭甚至脱了靶。

   ·出示反映在迎考期间 全家人围绕考生转的漫画。

   ·引导学生 交流听完故事,看完漫画后的感想,让学生体会良好心态和轻松的家庭氛围对考生的重要性,进而揭示课题任务。

   2.开展交流会

   ·引导学生回忆、分析迎考复习期间,哪些家庭环境和氛围会给自己增加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影响学习效果,如家人看电视、打麻将等活动制造噪音,家人过分看重考试成绩,

   家人过度监督学习、限制休闲活动,家人对自己的生活和净胜上过分观照,家人将同事、亲友家的孩子与自己进行比较。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影响自己学习效果的家庭环境因素。

   ·提示各组对组员的交流情况进行归类和整理,要求各组派代表交流整理结果。

   3.举办家长恳谈会

   ·启发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和氛围,应对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的方法。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条件和家庭情况,挑战适合自己的轻松迎考的方法,并思考如何说服父母与自己一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以推行。

   ·提醒学生在举办恳谈会时,要把握好向家长提出意见、请求帮助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以赢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评价建议

   1. 开展交流会:是否能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分析导致学习压力和焦虑的家庭环境因素;是否能在交流会上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2. 举办家长恳谈会:是否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就如何营造轻松的家庭迎考氛围提出合理的建议;是否能在恳谈会上注意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第八课时

   课题:关注微量元素

   活动目标

   1. 对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正确的摄入量等有所了解。

   2. 形成合力摄入微量元素的意识。

   3. 提高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过程

   1. 活动引入

   ·播放ppt,向学生占是因微量元素摄入量不当二导致疾病的图片或文章,引发学生对微量元素问题的关注。

   ·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碘盐为例,鼓励学生对微量元素的重要性进行探究。

   2. 查阅资料

   ·鼓励学生分头通过查阅专业期刊、图书、报纸和采访医学工作者等途径,了解微量元素的作用、食物性来源、摄入方法、推荐摄入量等。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汇总、整理收集到的资料。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以及收集途径和方法 。

   3.制作小报

   ·建议各组选择几种微量元素,负责将整理好的相关资料以小报形式进行展示。

   ·鼓励学生将小报张贴在校园 、附近小区的宣传栏内,让更多的同学和居民了解有关微量元素的知识,帮助他们提高认识、保护健康。

   评价建议

   1.收集资料:是否能通过多种途径查找所需资料;除了文字资料外,是否能收集到相关的图片资料。

   2.制作小报:是否能根据板块分类和文子数量进行合理的版面设计;是否能在版面的适当位置配上插图和装饰图。

   第九课时

   课题:为敬老院设计一周营养食谱

   活动目标

   1.了解老年人对个各种营养的需求,知道不同年龄的人群对饮食有不同的需求。

   2.能尝试为老年人设计叫科学的食谱。

   3.激发关爱老年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1.活动引入

   ·可将此课题的开展与社区服务活动相结合创设情境。 ·向学生介绍人步入老年阶段后的生理代谢特点,如:基础代谢率下降、细胞的功能下降、体内的细胞数量减少、矿物质慢慢流失、体内的水分有所减少、器官的功能有所改变、各个系统的功能有所降低。

   · 出示准备好的老年人营养食谱,让学生分析其搭配原则。鼓励学生尝试为当地敬老院的老人设计一周的营养食谱。 2收集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营养学方面的专业书刊、浏览网页、柴房营养师等途径。了解老年人的营养需求、适合老年人食用的食物和各种饮食禁忌。

   ·到当地敬老院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老年人的口味等饮食习惯;收集敬老院为老年人提供的食谱,根据已掌握的相关营

   养配餐方面的知识,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

   1. 设计食谱

   ·引导学生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各项营养需求,结合粗细搭配、营养均衡、易于消化等于原则,为敬老院老人设计食谱或完善原有食谱。

   ·提醒学生要注意使用对象是否患有对饮食有严格要求的疾病,热糖尿病、高血压。

   ·如果当地没有敬老院,可以建议学生为爷爷、奶奶等上了年纪的亲人设计食谱 。

   评价建议

   1. 收集资料: 是否能通过查找查阅资料、采访专家等途径,了解相关的营养学知识;是否能通过实地调查了解老人的饮食偏好,以及原有食谱有待完善的地方。

   2.设计食谱:是否能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饮食习惯;是否能遵循营养均衡的原则;是否能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第十课时

   课题:调查本校初中生早餐习惯

   活动目标

   1.知道吃早餐的重要性和不吃早餐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2.提高问卷调查技能,能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出存在的问题。

   3.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学生不吃早餐对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影响。

   2.收集有关中学生早餐行为的调查结果。

   教学过程

   1.活动引入

   ·组织学生交流吃早餐的情况,以及吃货不吃早餐的原因。 ·通过列举不吃早餐的各种危害,如:会使人感到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容易引起肠胃功能失调和诱发肠胃疾病,诱发便秘,容易导致肥胖,引起学生对早餐问题的关注。

   ·通过出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发布的《中国七城市中小学生饮食行为调查报告》——--中小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较高,但把多数学生的早餐营养不充足,引发学生对早餐营养合理搭配问题的重视。

   2.调查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列出想要通过调查了解的问题,包括使用早餐的情况及原因、食用早餐的地点、早餐经常使用的食物等,完成一份调查问卷。

   ·组织各组展示设计好的问卷,相互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问卷。

   ·提示学生从全校范围内抽取部分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进行调查。

   ·指导学生整理、统计调查问卷,分析、总结本校初中生用早餐的现状,并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3.宣传

   建议学生用展板、板报或校园广播等形式,将调查结果向本校同学进行汇报,向同学们宣传营养早餐的重要性,帮助大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评价建议

   问卷调查:是否能围绕调查主题和目的的设计问题;抽取的调查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合理确定调查人数;是否能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展调查;调查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否能妥善处理;是否能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出本校学生在用早餐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能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二条以上的合理改善建议。

   第十一课时

   课题: 预防青少年肥胖

   活动目标

   1. 了解肥胖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和控制肥胖的方法。

   2. 了解漫画的特点,初步掌握创作漫画的方法。

   3.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

   1. 活动引入

   ·呈现一些肥胖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体育锻炼时遭遇不便的图片,启发学生对图片进行分析、讨论。

   ·引导学生推测青少年肥胖还可以遇到的烦恼,或者请班上肥胖同学讲述因肥胖带来苦恼的亲身经历,引发学生对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关注。

   2. 收集相关资料

   建议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采访校医,了解什么是肥胖、哪些因素会引起肥胖、肥胖对青少年健康有哪些影响、如何判断是否肥胖、如何预防肥胖、哪些减肥方法比较科学,以及本校学生的肥胖情况等。

   3. 开展漫画宣传活动

   ·激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男女学生肥胖情况和原因,构思漫画的主题,思考如何从思想性、艺术性、时效性等方面创造漫画。

   ·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会,介绍作品中最满意的部分,分享创造漫画的感受。

   ·将漫画张贴在校园宣传栏内,向全校同学倡议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纠正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预防肥胖的发生。 评价建议

   1. 收集资料:是否能通过查阅书籍和报刊、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是否能在采访校医前列出问题提纲。

   2. 漫画创作与宣传:是否能通过欣赏漫画、查阅资料,了解漫画幽默风趣但又寓理其中的特点;是否能结合了解到的信息构思漫画的内容;创作的漫画是否构思巧妙、生动幽默。

   第十二课时

   课题:关注学生集体饮食中毒事故 活动目标

   1.了解到质饮食中毒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2.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本校食堂在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良建议,

   3.提高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1. 活动引入

   ·出示近几年学生集体饮食中毒事故的相关报道资料。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关部门采取的措施。

   ·引发学生关注本校食堂的卫生问题,揭示课题任务。

   2. 考察学校食堂

   ·提示学生查找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根据规定的具体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从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卫生要求,食品采购、储存与加工的卫生要求 ,食堂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学校的管理与监督机制等不同方面对本校食堂进行考察。

   ·建议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对就餐环境、餐具的卫生情况等进行了解;也可以通过食堂工作人员、学校后勤 部门

   负责人、聚餐的师生等,了解他们对食堂卫生方面的看法和建议。

   3. 提出改进建议

   指导学生在整理分析考察结果的基础上,尝试就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如:加以学校定是做好 炊事员的卫生检疫工作;做好食堂原材料采购要素证、要登记的工作;做好生、熟食严格分开,食堂环境清理等卫生工作;对就餐人员经行卫生教育,要求就餐人员做好个人餐具卫生、饭前洗手。

   评价建议

   1. 实地考察:是否明确考察的目的和内容;是否准备考察时所需的工具。

   2. 提出建议:是否能从考察结果中分析出存在的问题;是否能就改善学校食堂的卫生情况提出三条以上的合理的改进建议

   第十三课时

   课题: “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 通过组织、开展主题班会,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节

   约粮食的重要性,进而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2. 锻炼策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沟通交流

   的能力。

   教学过程

   1. 活动引入

   ·出示课前拍摄的反应本校学生浪费粮食的照片,引导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

   ·呈现推算题,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认识到浪费粮食会造成巨大损失;还可以出示我国每年餐桌上惊人的浪费数据。 ·出示介绍世界粮食危机的相关资料,启发学生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揭示探究课题,建议学生开展以“粒粒皆辛苦”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2.策划班会

   ·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制定一份主题班会的组织和实施方案,方案内容包括:开展主题班会的目的、时间和场地活动方式、流程、所需设备、人员分工等。

   ·组织各组展示、交流活动方案,通过互相质疑不断完善方

   案,最终确定一份完整的活动方案。

   ·建议各组按照活动方案中分配的任务,分头准备材料和节目。

   ·建议学生选定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3.组织主题班会

   ·提示学生布置教室,营造主题班会氛围,烘托班会主题。 ·建议学生邀请其他班级的同学代表和本班科任老师参加。 ·指导学生根据活动方案组织班会,在活动过程中适时给予引导。

   ·班会结束后,组织学生交流开展这次班会受到的启示,以及在策划和组织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评价建议

   策划和组织班会:是否能围绕“粒粒皆辛苦”主题设计的活动内;活动形式是否多样、是否与活动匹配;活动环节设计是否合理;时间是否安排恰当;对活动的实施细则是否考虑周全;是否提前做好场地和设备准备;活动结束后是否对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1. 并从中获得启示。

   2.

   1. 第十四课时 课题 “杂交水稻之父”的启示 活动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生平事迹和成就,提高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引入

   ·出示介绍袁隆平获奖的新闻报道及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向学生提问:袁隆平为什么能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在杂交领域有哪些具体的贡献?他在开展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对“杂交水稻的之父”取得的成就和生平经历的好奇心。

   2.查找资料

   ·指导学生通过查阅书刊、搜索网页等途径,收集介绍袁隆平的生平事迹,对中国和世界农业发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等方面的贡献,国内外人士对袁隆平及其研究成果的评论等资料。

   ·建议研究小组成员分头收集不同类型的资料,如传记资料、访谈资料和评论文章。

   3.整理资料与交流

   ·建议小组成员将资料汇总后,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并

   撰写介绍袁隆平的生平事迹和成就的短文。

   ·组织学生召开小组交流会,分享袁隆平的生平经历给自己的成长带来的启示。

   评价建议

   1. 收集资料:是否能利用多种途径查找资料;是否能收集到较多的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资料;找到资料后是否能及时保存,并做好相应记录。

   2. 整理资料和交流:是否能在汇总本组同学所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和分类整理;是否能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自己获得的启示;是否能积极发言,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十五课时

   课题 留守儿童学习情况调查

   活动目标

   1. 通过调查,了解身边的儿童的学习情况,并为在学习上帮助留守儿童献策。

   2. 进一步熟悉问卷调查方法。

   3. 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

   教学过程

   1. 活动引入

   ·出示有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结果。

   ·启发学生关注周围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揭示研究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 问卷调查

   ·建议学生对本校或本村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进行抽样调查,内容可涉及家庭情况、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效能、学习信心与学习动力等发面。

   ·在学生设计问卷题目时,可有针对性地惊醒集体指导,如学生设计关于学习习惯的问题时,可提醒学生从学习计划、课前准备、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写作业等方面的习惯进行思考。 ·组织学生汇总、分析、交流调查结果

   3. 撰写调查报告

   ·鼓励学生针对调查哦中发现的问题,对如何在学习上帮助留

   守儿童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分发挥家长会、留守儿童托管人培训班等组织的作用,促进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的改善。

   ·指导学生整理调查结果,撰写相关报告。

   ·鼓励学生精雕超报告提交给相关教育部门。

   评价建议

   1. 调查:调查内容是否围绕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展开;调查取样方法是否科学。

   2.撰写报告; 研究结论是否又从分的证据支持;提出的建议是否有针对性、可行性。

   第十六课时

   课题 为村里建立或完善阅览室提供建议 活动目标

   1. 对村里的书刊阅览室进行实地考察,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2. 提高实地考察和访谈调查技能,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

   1. 了解本村书刊阅览室的情况。

   2. 拍摄村里书刊阅览室的照片。

   活动实施建议

   1. 活动引入

   ·如果本村没有设立书刊阅览室,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对建立书刊阅览室的看法。

   ·如果本村已设立书刊阅览室,可以出师实现拍摄的阅览室的照片,引导学生交流村民到阅览室阅读书刊的情况 、对阅览室图书配备情况的评价等。

   2.实地调查

   ·加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本村书刊阅览室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了解商家图书的种类和数量、村民喜欢阅读的书刊种类、阅览室的环境和设施等情况。

   ·建议学生通过采访书刊管理员,详细了解阅览室的备 书情况 、 书刊的筹集方式等。

   ·建议学生采访村民,了解他们阅读的书刊和阅览室的需求情况、改进建议。

   3交流调查结果

   ·组织各组交流考察结果和发现问题,以板书的形式汇总 、整理学生发现的问题。

   ·引导学生突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如:要培养“新型农民”应给农民提供哪些书刊,如何解决书刊的资金来源问题,怎样一应更多农民到阅览室读书看报。

   评价建议

   1. 实地调查:考察前是否涉及相关表格;考察过程中是否能发现问题;采访前是否预约采访对象;访谈过程中是否能根据交谈情况灵活调整访谈问题。

   2. 交流调查结果:是否能清晰地陈述备足的调查结果和过程;是否能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汇报;提出的建议是否已深入的、有针对性的现状分析为依据。

   第五篇: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 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

  二、教学目标

  ⑴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 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⑵ 培养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利用各种符号与工具,表达个人的 思想和观念。善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与资讯。 ⑶ 培养学生规划组织与实践能力。

  ⑷ 培养学生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通过正确、安全和有效地利用科 技,汇集、分析、研判、整合与运用资讯,提升学习效率与生活品质。 ⑸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力。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观察 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并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于生活中。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中生经过两年系统的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与进步,他们对于课上的要求都能认真的完成,课堂上他们动手动脑都很积极,一些常规已经基本养成并且纪律也相对稳定,这些为新课程的学习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继续学习进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

  四、实施措施和安排

  1、? 组织形式:

  ⑴ 个人活动: 针对研究课题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 力,采用走访、查阅资料、调查等形式写出调查报告。

  ⑵ 小组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明确研究方向。在教师的指 导下共同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写好小组总结,汇报研究成果。 ?

  2、? 教学形式

  ⑴ 任务驱动。向学生提出有明确具体要求的任务,引导研究性学 习活动的展开。

   ⑵ 集中与分散、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师针对性指导。

   需要利用一部分课内时间,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或由学生进行交流研讨;需要利用较多的课外时间,包括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由学生进行集体或个人的研究活动。

  1、 强调综合实践理论知识的传授。

  2、增强在各个活动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

  3、让学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弄清楚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活动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4、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的同周围环境接触,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综合能力。

  5、加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包括各种形式的原始资料,并逐步完善学生的综合实践个人成长档案。

   九年级活动安排:

  九月 社会调查与实践

   十月 道德风尚教育

  十一月 环境污染调查与环保

   十二月 中学生心理教育

   一月 一路书香伴我行

   二月 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五.总结

  1、学生整理好各自的资料,写好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及收获等内容。

  2、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