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榜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北京版

更新时间:2022-07-14 10:19:5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情研究:

  三年级的学生能够感性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从生活中找到一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小组交流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感受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比较中,探索发现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长、宽以及正方形边长的含义,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2.学生通过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活动,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通过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抽象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自主操作验证并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

  、引:引生入境,主动探究

  1.谈话引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这节课要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前一年级就认识了它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它们的长相,想完睁开眼睛,和你想的一样吗?

  2.展示前测。

  昨天老师到班级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同学们都能通过观察,从边和角出发,猜想它们的特征,但猜想不一定准确,需要你们进一步探究验证出特征,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认为长方形是“扁扁长长”的,而正方形是“方方正正”的。让学生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既符合学生对两种图形的“直观辨认水平”,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图形的对比中主动捕捉观察视角——图形的边和角,并初步尝试描述两种图形的特征。

  二、探:合作研究,一探究竟

  1.探索,验证长方形的特征。m

  (1)出示合作要求:

  (1)验:你们想怎么验证猜想,动手试试看(如果没有任何想法,请阅读课本P80,寻求帮助)。

  (2)写: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在导学思考第1题。

  (2)学生合作探究,遇到困难查阅课本。

  【设计意图】部分学生在验证长方形特征的时候遇到困难,教师提醒学生可以请教课本老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与教材的互动,真正做到教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3)小组上台汇报。

  预设1:数

  (数一数,长方形有四条边)

  预设2:量

  (量一量,两条长的边,长度都是14厘米,两条短的边长度都是5厘米,所以可以得出两条长的边相等,两条短的边也相等。)

  教师评价:你真是一位数学家,会用数据说线:折(折一折,横着对折,两条短的边重合,竖着对折,两条长的边也重合,所以也可以得出两条长的边相等,两条短的边也相等。)

  教师评价:你不仅表达清楚,动手能力也很强。

  预设4:比

  (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发现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设计意图】教师及时评价,对学生的验证方法及时给予肯定,满足孩子的内心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4)展示多个长方形,再次感受特征。

  把图形旋转,变大,变小,还是长方形吗?

  预设1:是,因为它们都是由一个图形变来变去得到的。

  预设2:是,因为它们都是正正方方。

  预设3:它们都有长方形的特征。

  师: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他们的意思是,这些图形都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再请3、4个学生回答。)

  小结:只要具备“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这样的条件,都是长方形。

  【设计意图】学生讲得不清楚或不到位时,教师追问:“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让学生进行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学生对长方形特征的认识更深刻,能力也进一步得到发展。)

  2.探索,验证正方形的特征。

  (1)由长方形变到正方形。

  师:仔细看,长方形的长边往里面缩,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再继续往里面缩,它会不会变得很特别?(会变成正方形。)等到了正方形时,你就喊停。

  追问:为什么你认为它是正方形?

  生:因为它四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2)动手验证

  你们能不能再开动脑筋用研究长方形(数、折、量、比)的方法研究正方形,然后把你的研究的结果记录在导学思考第2题。

  学生动手研究。

  (3)学生汇报:’

  预设1:数一数和量一量,发现正方形有4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预设2:用对折的方法验证四条边相等。

  学生质疑:这样对折只能证明相对的两条边相等。

  学生继续试。

  预设3:数一数,比一比,发现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设计意图】用数、折、量、比的方法,验证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及时对面前猜想的证实,更有助于学生在操作验证的过程中深入感受、理解两种图形的特征。有的学生用对折的方法验证正方形四边相等,其他同学产生质疑,发现对折只能证明对边相等,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学生间相互评价和“互辩”,这不仅是学生积累探究图形特征的学习过程,还是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大大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3.认识各边的名称。

  (1)

  认识“对边”。

  像这样两条面对面的边,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在你的长方形上,把这组对边用手比一下。上下两条边相等,简单点可以说“对边相等”。(教师板书)

  学生指出其他对边。

  (2)认识“长”“宽”。

  长方形中,这组比较长的边,就叫做长方形的“长”,比较短的边就叫做长方形的“宽”。

  指一指手中长方形的长,宽。(请学生示范指。)

  (3)认识“边”。

  正方形中,这4条,都叫正方形的“边”。

  三

  、展: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思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同桌之间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学生归纳整理,在互说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形成团结协作的意识。

  2.学生汇报:

  四、练:精炼反馈,拓展深化

  1.拼一拼。

  根据桌上的吸管,选择所需拼出长方形或正方形。

  问:(1)你是什么选择这4根小棒的?

  (2)在拼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中低年级的小学生还保留有直观动作思维的特点,让学生从长度不同的吸管中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不仅能加深对图形的认识,还能使思维一直处于直观、运动和探究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有效地促使儿童由作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2.变一变。

  出示小明拉长图形的动画:

  (1)问:①小明画了一个什么图形?(长方形。)

  ②小明在拉动图形的过程中,图形变成什么形状?(长方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

  ③什么时候拉成的图形是正方形?(长和宽相等的时候。)

  (2)其实正方形它是特殊的长方形。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典籍《周髀算经》就有这样的记载,说“圆出于方,方出于矩”因为在古代,圆是通过对正方形的不断切割,不断旋转而来的。正方形师通过长方形用画、割的方式得来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眼里,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图形,难以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本环节创设了“小明拉图形”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巧妙地将两种图形的关系隐匿其中,让学生在观察图形变化的过程中,能够感受正方形就“藏身”在长方形里。

  3.找一找。

  我们和图形宝宝玩了一节课,它们该回家了。哪些图形可以回几号房子呢?

  学生思考,回答。

  师:其它正方形也想住进长方形的家,图形国王就在长方形的家里开了一个小房间,

  让正方形们住进去。从此,正方形就住进了长方形家里,它是很特殊的长方形。

  4.猜一猜。

  这间房子里的一些图形竟然害羞地遮住一部分身子。先想一想他们是什么图形,跟你同桌说一说,用手描一描它的样子。

  【设计意图】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不仅仅是能够进行简单的描述,而且能够超越原有的认识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运用图形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五、拓:课外延伸,多元评价

  1.

  回顾整理,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谈收获。

  2.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展示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3.

  介绍读物,扩展知识。

  介绍学生阅读绘本《四边形逛当当》,加深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