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推荐 >

地理学结课论文

更新时间:2022-07-16 22:25:44

  第一篇:地理学结课论文

  浅谈“地理学与测绘学的关系”

  地理学结课论文

  题

  目浅谈“地理学与测绘学的关系” 姓 名

  顾珍珍

  学

  号 150720105 学 院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专 业 15测绘工程 指导教师 宋桂萍

  2016 年4 月 19 日

  浅谈“地理学与测绘学的关系”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地理学与测绘学的联系十分紧密,准确把握地理学与测绘学的联系是应用和发展测绘学重要前提。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现代的测绘学是一门研究与地球有关的基础空间信息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学与技术。自然地理学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理论基础,空间遥感对地观测得到的全球变化信息已被证明具有不可替代性,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地理学的发展与测绘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基础测绘、地球基础空间信息、现代测绘学发展

  1 地理学与测绘学分支学科的关系

  测绘学的5个主要学科分支: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学。

  1.1 地理学与大地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是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地球的整体与局部运动和地面点的几何位置以及它们的变化理论和技术的学科。地理学与大地测量学研究对象有一定的交互重合。它们都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学科,不同的地理学的研究方向更加侧重于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和社会人文环境因素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等。

  大地测量学科中大部分定义和理论(如椭球面、大地水准面、高斯投影等)来源于地理学科可以说地理学是大地测量学产生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现代大地测量学与地理学的多个分支相互交叉,已成为推动地理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

  1.2 地理学与摄影测量学、遥感

  摄影测量学是利用传感器拍摄的影像,研究并确定被拍摄目标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和相互关系的科学与技术。利用摄影测量和遥感可以产生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图(DRG),

  浅谈“地理学与测绘学的关系”

  有利于绘制更精准的地图、掌握更准确的地理信息,促进地理学科的完善与发展。

  遥感技术与地图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地图信息源的数量及质量,形成了新的成图方法。

  1.3 地理学与地图制图学、地理信息工程

  地图制图学研究对象是地图,包括地图的实质、地图制作的理论和技术、地图应用的理论和技术三方面的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将地球或其他星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表示成地图,最终服务于社会的成果是地图。

  地图制图学在长期发展中与地理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测量学一直是地图的信息源,地理学各分支学科都把地图作为自己的第二语言,并视之为成果表达的重要方式。

  地理信息系统更加强调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近年来地图生产、研究及应用的计量化,使各种信息源数据的处理、数学模型的建立、地图应用分析的定量化等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计算机技术扩大了可能制图的领域,增加了地图内容的深度,提高了制图生产的效率。

  GIS与地理学的结合,有助于地理学家分析区域性或全球性一系列的地理问题,研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内部的结构特征、分布规律、演化过程以及彼此之间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传递方式及动力学机制。虚拟GIS的发展,地理学家通过所建立的虎拟境界,亲自感受和认识复杂的关于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数据的空间关系和物理关系,深化对其内部机理的认识,探索数值模拟及定量化研究的方法及途径

  1.4 地理学与工程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工程建设在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变形监测需要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特征,分析评估建筑物的安全程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设法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1.5 地理学与海洋测绘学

  海洋测绘学测量对象可以分解为两类: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海洋测绘学为研究地球形状、海底地质构造运动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提供必要资料的工作,对水文地理学发展有推动作用。

  2 测绘学与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关系

  地理学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还包括新近发展起来的,同其他自然学科结合而成的一些边缘学科,如化学地理学、医药地理学,以及异特殊自然要素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2.1 地貌学与测绘学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又称地形学.它是地理学的分支,亦是地质学的一部分.地貌学对工程建设、农业生产、矿产勘查、自然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均有实际意义。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专业软件,结合普通地貌学以及地形分析的原理,制作城市人工地貌系列图。

  2.2 气候学与测绘学

  浅谈“地理学与测绘学的关系”

  气候学是研究气候特征、形成、分布和演变规律,以及气候与其他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的学科。它既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气候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重要环境条件,利用气候资源和躲避气候灾害。

  利用气象卫星观测天气情况,GNSS气象探测是一个崭新的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以DEM、月均温差、月平均日照百分率以及地理纬度、赤纬等为基础数据,通过潜在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化实现和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推算两个过程。

  2.3 水文地理学与测绘学

  水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类水体性质、形态特征、变化和时程分配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也是水文学下属的分支学科。水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与水文学相结合而产生的学科。从地理科学的范畴来看,水是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之一,各种水体本身又是地理环境的基本单元。

  2.4 土壤地理学与测绘学

  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土壤学和自然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研究土壤的形成、演变、分类和分布,为评价、改良、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发展农、林、牧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对野外土壤的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土壤剖面形态进行观察、描述、比较分析和分类,绘制土壤图,编写调查报告。这是土壤地理学传统的基本研究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壤调查和制图的技术手段、方法和装备已有很大改进。如土壤的遥感遥测、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土壤制图的自动化等,为土壤地理研究的深化提供了现代化新技术。

  现代地图学理论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对地图及地图学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使地图学基础理论及地图学体系得到完善和充实。现代地图学理论的提出,对进一步阐述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建设,认识地图学与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关系,理解现代地图制作与应用的特点,揭示现代地图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都具有指导作用。

  作为研究对象的地球表面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决定了地理学研究的综合性特点。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不限于研究其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综合地研究其组成要素及它们的空间组合。它着重研究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当然,由于地球表面的复杂性,可以对某一要素进行部门的研究,但这种研究是在地理学综合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地理学的部门学科与一些相邻学科虽然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但在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上是不相同的。地理学的部门学科之所以成为地理学的一部分,不仅在其研究的客体是地球表面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方法论上有着共同的基础──综合性。因此,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测绘学是研究地理信息的获取(测定、采集之意)、处理、描述和应用的一门科学。其内容包括:研究测定、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地表形态以及它们的各种变化,确定自然和人工物体、人工设施的空间位置及属性,制成各种地图(含地形图)和建立有关信息系统。

  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状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学科。

  浅谈“地理学与测绘学的关系”

  测绘科学、地理科学、地球科学都应属于地学范畴,是密切相关的学科,三者既有区别,又相联系,彼此渗透,各有侧重.测绘工作者应更新观念,对传统的测绘学科作出深层次的创新。

  地下矿产资源的卫星遥感测量,通过建立综合性实验站和使用遥感技术,观测自然地理系统内的能量和物质的转换形式、动态过程,获取范围广和连续的各种自然地理信息,应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各种信息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模拟实验建立系统结构模式和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式等,深入研究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特征,预测变化趋向。

  地理学与测绘学的关系十分的密切,测绘学辅助地理学的研究发展,地理学的长久历史也为测绘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篇:地理学论文

  对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的初探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艺设13-1 孙小翔

  摘 要 :随着城市外延式扩张的不断加速,城市边缘区作为全面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切入点,其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边缘区各功能类型的城镇组团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空间与社会单元,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元素,也应是城市边缘区建设的出发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要正确引导工业发展方向;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共设施配套合理;要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针对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成因及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模式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仅此谈些个人看法,下面就这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

  关键词 :城镇、边缘区、发展模式

  城市边缘区是一个混合的土地利用带,是从城市到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农业用地不规律(有很大随机性)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随着中心城市规模、吸引强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城市边缘区是特指大中城市附近的一种不连续的空间现象,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复杂动态过程的结果。由于城乡经济的共同作用,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与一般区域相比,城市边缘区的人口密度、生产力布局、经济和产业结构以及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具有不同于城市和乡村的特性。城市边缘区是任何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都会出现的,变化最大、最敏感的地域实体,而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变化速度要更快,矛盾也更为错综复杂。

  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

  目录

  一、 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成因及现状 ............................................................................... 3

  (一)产业转移是边缘区发展的外部动力。 ............................................................... 3

  (二)城市就业饱和导致边缘区的人才和资源得以积聚。 ....................................... 3

  (三)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边缘区发展的内在动力。 ............................................... 3

  二、

   城市边缘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4

  (一)用地布局混乱,结构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 4

  (二)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 4

  (三)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匮乏。 .......................................................................... 4

  (四)城市的“扩散效应”对边缘地区的副作用。 ................................................... 5

  三、 城市边缘区发展主要模式 ....................................................................................... 5

  (一)产业主导模式。 ................................................................................................... 5

  (二)旅游发展模式。 ................................................................................................... 5

  (三)农业产业化主导型模式。 ................................................................................... 6

  (四)卫星城镇模式。 ................................................................................................... 6

  (五)交通主导模式。 ................................................................................................... 6

  (六)园区模式。 ........................................................................................................... 6

   参考文献 ................................................................ 7

  2

  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

  一、 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成因及现状

  我国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成因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式扩张过程中首先影响到的地区,也是接受城市辐射作用最集中的地区,城市的辐射作用对推动边缘区的发展举足轻重。

  (一)产业转移是边缘区发展的外部动力。

  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过程中,1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引起产业转移现象的发生,即某些产业从相对发达的地区转移到相对落后的地区。从而带动生产要素的转移,给边缘地区带去先进的技术和急需的资金,带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提高劳动力素质,进而加快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产业转移比其他任何形式的经济辐射更直接、更显著、更广泛地推动落后地区的发展,它是当前城市边缘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外部动力。

  (二)城市就业饱和导致边缘区的人才和资源得以积聚。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里,而城市中也存在着隐形失业集群或就业不充分的人口。如以前作为就业主要对象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现今有的处于饱和,有的企业已买断工龄、重组甚至破产、关闭,对安置劳动力已难有多少空间。这就使得大量的工人、技术人员有可能到边缘区来就业和发展。这些都使得边缘区的人才和资源的积聚迅速提升,使其发展较以往更有主动性,与城市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差距也将会越来越少。

  (三)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边缘区发展的内在动力。

  以城镇集体、乡镇集体和私营为主的中小企业,适应市场能力强,已成为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从生产力分布现状分析,城市边缘区也是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沃土。相对低廉的土地、劳动力和宽松的开发条件,使边缘区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3

  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

  二、 城市边缘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边缘区发展中所出现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问题中,土地利用和规划无疑是形成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的基础环节。当前,也正是在这方面,各地存在不少问题。

  (一)用地布局混乱,结构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边缘区这一快速发展地带,存在管理不严、政策引导不当等诸多问题,导致产业结构在由第一产业向

  二、三产业转化的过程中,用地布局混乱,结构比例失衡,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相互交织,布局零散,既破坏了居住环境,也不利于工业自身发展。

  (二)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造成边缘区土地的占有率高,利用率低,产出率更低,破坏了土地利用的整体性,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边缘区土地非农开发,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容易造成土地投机,农民拥有耕地数量减少,农业兼业化经营,使土地利用的效率和效益都容易出现下降趋势。

  (三)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匮乏。

  城市边缘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严重缺乏,主要表现在道路网分布和结构不合理,路网密度低,功能不明确,道路狭窄曲折,不成系统,无法满足人流、物流、停车及消防的基本要求;电力、电讯线路走向杂乱;煤气管道无法铺设;排水排污不分,排量有限,导致经常内涝;学校、幼儿园、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的数量和质量都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和边缘居民区的需求,这些因素都成为边缘区发展的“瓶颈”,极大地制约了边缘区的城市化进程。

  4

  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

  (四)城市的“扩散效应”对边缘地区的副作用。

  城市的“扩散效应”在给周边地区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造成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和重复,经济发展被动,技术含量低。这些因素进一步导致了企业的短期行为,忽视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目标,无视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环境恶化问题比中心城市还严重。

  三、 城市边缘区发展主要模式

  大城市边缘区的城镇由于特殊的空间区位,其城镇发展和空间拓展在镇区自身的生长力之外,更主要的是受到城市扩张、镇域产业发展(尤其是工业)以及大型项目的多元推动,从而使这类城镇的发展具有更强的活力。

  (一)产业主导模式。

  由于市中心区过于饱和、房租地价、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原因,有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由内城区迁移到边缘区小城镇,大部分新建的大型工业企业也布局在边缘区小城镇。工业布局和产业集群促进了边缘区小城镇社会、经济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产业主导发展模式

  (二)旅游发展模式。

  城市边缘区小城镇依托自身的风景名胜进行旅游发展,服务主体主要是中心城区和外地游客。大多数旅游发展型城镇与城市中心保持着紧密联系,又因为地处城乡结合部,既受到城市的深刻影响,又没有被完全城市化,生态环境状况比较理想,有的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乡野情趣。边缘区旅游城镇现已成为城市居民周末和节假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类旅游城镇的发展建设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结合衔接,加强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

  5

  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

  (三)农业产业化主导型模式。

  即以农业重点产品和行业作为小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一模式首先要根据当地的现有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及地理环境等,来确定该地区的种植业,充分发展壮大适合本地区种植的特色作物,并且在统一规划的原则下,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带动本地区的特色产品,以本地区企业为依托使特色产品走向市场

  (四)卫星城镇模式。

  卫星镇的发展依托于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其外围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中心卫星城镇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城市类型。兴建卫星城镇的目的在于防止大城市市区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旨在吸引大城市市区人口前往居住。并吸引从外地准备进入大城市市区的人口。

  (五)交通主导模式。

  许多城镇因优越的交通运输而发展起来,流通经济在其经济总量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依托城市交通干线,发展加工型、商贸型、流通型城镇。可兴建各种类型的专业市场,着力扩大物流规模。在交通优越的区段,可积极扶持综合物流和专业物流的发展,组建特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原材料加工和零部件装配。

  (六)园区模式。

  即在园区内建有不同形式的产业集聚地域,通过园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其他产业群的发展

  6

  城市经济学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1] 崔功豪等著.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Peter Hall著. 陈闽齐译.城市的未来.国外城市规划. 2004/4. [4]郭荣朝.“边缘效应”与城镇发展空间组合研究.城市规划汇刊. 2003/ [5]吴红莉,吴柏清. 我国生态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以陕西西安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7) [6] 王卫华,陈家芹. 国外小城镇的发展模式[J]. 中国农村科技. 2007(07) [7] 钱俭. 城市边缘区发展困境及摆脱途径——以杭州市转塘地区为例[J]. 城市问题. 2010(06) [8] 王正新. 扩大消费需求视角下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新探索[J]. 中州学刊. 2010(03) [9] 王林,张文祥. 浅谈边缘效应与城市边缘地区旅游的开发[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1) [10] 夏瑾瑶. 我国城市边缘区发展阶段划分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2(02)

   第三篇:自然地理学论文

  年级:2013级

  专业: 财务管理

   学号:2013114022 姓名: 黄佳伟

  课题:现代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在大气圈的垂直分布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是什么?全球气候再发生着变化,试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气候变化对人类的主要影响是什么?那么人类活动又是怎样影响气候的?

  (1)现代大气的主要成分:现代大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少量的稀有气体组成。在现代大气的质量分数中它们占有的比列分别是:氮分子占78.00%(N2),氧分子占(O2)21%,其次为0.93%的氩(Ar)与0.03%的二氧化碳(CO2)等气体。把这些组成元素的含量递减排列的话依次为氖、氦、氪、氙、氢、氯等。。

  (2)它们拥有自身的各自作用:O2 作为生物有氧呼吸的原料、助燃烧 ,N2 保存食物(使得食物变质)、工业上的保护气, 稀有气体也可以做保护气、制造霓虹灯、作飞艇的气囊填充气体, CO2作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还可保持环境温度。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阻碍红外线传播的作用、制造干冰。

  (3)对流层成因: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靠近地面的一层。空气有规则的升降运动, 称为对流。 当暖而轻的空气上升时 ,周围冷而重的空气便下降来补充, 上下层空气互相混合, 热量也就随之得到交换。 对流运动愈强, 向上输送的热量就愈多, 达到的高度也就愈高, 甚至能使热量传递到对流层顶。一般在夏季晴朗的白天, 对流运动强烈, 成为对流层中热量交换的方式。

  (4)对流层有的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该层的对流运动显著因此得名。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近地面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 (5)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分析

  人为因素:目前的气候变化,全球科学家的共识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在过去一百多年间,人类一直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来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燃烧这些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使得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还有约1/5的温室气体是由于破坏森林、减少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而排放的。另外,一些特别的工业过程、农业畜牧业也会有少许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波动:科学研究认为,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从时空上看,地球上的气候一直不停地呈波浪式演变,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从几十年到几十亿年不等。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6)气候变化对人类影响 对农业生产而言,全球变暖使全球粮食总产量有所下降。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

  其次,二氧化碳是形成90%的植物干物质的主要原料。光合作用强度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很密切,不同作物对二氧化碳的浓度要求是不一样的。

  此外,由于昆虫是变温动物,受气候的影响特别明显,气候变暖使得分布区边缘的农作物害虫有可能向区外扩展,而且使许多害虫的越冬存活率提高,会导致疾病和病虫害的发生率增大。

  (7)人类活动影响气候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引起气候变化:

  一是化石燃料利用排放的CO2等温室气体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温室效应随之增强而影响到气候,这是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驱动力;

  二是农业和工业活动排放的CH4,CO2,N2O,PFC,HFC,SF6等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后,也通过温室效应增强气候变暖;

  三是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源/汇变化和地表反照率变化进一步影响气候变化,这包括森林砍伐、城市化、植被改变和破坏等。

   第四篇:旅游地理学论文

  我的旅游------成都

  成都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是一种无价的旅游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的蜀文化资源是古蜀先民留给我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宝,我们应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推进成都文化旅游的纵深发展。“蜀文化”简而言之即蜀人的文明,是蜀地人民在数千年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蜀文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徐中舒、蒙文通等老一辈史学家率先提出的,它是以一个族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它包含了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和战国时期的文化(又称青羊宫文化),是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宝墩文化之后的考古学文化。蜀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以蜀文化为支撑,客观存在于“蜀”这个地域空间并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谭继和研究员曾以时间为线索对蜀文化人文旅游资源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江源文明水利工程系列;古蜀文明历史古迹遗址系列;秦汉与三国蜀汉历史文物古迹遗址系列;唐宋至明清四川历史文物古迹、遗址、陵寝系列。

  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城市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有4500年以上的文明发展史。成都早在一万多年前就已成为蜀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和舞台。成都作为蜀汉政权的首都,处于蜀文化的核心地位。成都的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内涵丰富、文化厚重的优势,从以下就可以看出:

  以“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成都城市是在灿烂的古蜀文化的基础上孕育而成,众多新石器遗址广泛分布于成都平原及岷山区域,金沙遗址、十二桥商周建筑遗址、新都区水观音、羊子山土台、古蜀船棺葬等遗址望帝、丛帝陵等均是古蜀文明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它们神奇、神秘和神妙,令人叹为观止。当然还有有关古蜀的各种传说、文献和民俗,也是蜀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具浪漫色彩的诗文及传说,同样是具有极大开发利用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两者组成了一条完整的古蜀文化链条,充分展示了古蜀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以武侯祠、南郊公园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蕴涵大量的历史文化典故。三国文化影响深远,遍及欧美等世界各地,成都是蜀汉政权的首都,三国文化积淀在成都地区特别丰厚,在现今的城市中,成都留下了最丰富的三国遗迹。武侯祠是三国文化中最主要的代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是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全国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馆内拥有诸葛亮殿、刘备殿、刘备陵园、鼓楼、桂荷楼、琴亭等重要古迹,以及大量具有珍贵价

  值的牌匾楹联和馆藏文物。三国文化长期以来已经渗透到成都人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在在人们的记忆中、市民的口碑中,都能看到三国文化的影响,除了武侯祠,成都的大街小巷,许多为人熟知的地名皆因三国而来,如九里堤原叫糜枣堰,又称刘公堤、侍郎堤。始建于唐代乾符年间(874~879年),宋代重建,是为了防洪而建。从清代中后期开始,因“蜀人每事好归诸葛亮”,九里堤又称“诸葛堤”。

  “诗歌文化”旅游资源展示出成都优雅的人文氛围。灵秀的蜀地山川、古代成都的闲适富庶和神秘的古蜀文化养育和熏陶了中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古代的“三苏”、扬雄、司马相如、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再到现代的巴金、郭沫若„„,虽然有的并没有出生在成都,但曾经在成都获得更多灵感,迎来他们创作的高峰期,如:我国唐代“诗圣”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先后居住近四年,留下诗作二百四十余首,其中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蜀相》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成都杜甫草堂因诗名扬天下,借诗圣而后世流芳,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还有许多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都到过蜀中,在成都留下了一处处风流胜迹,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风流佳话而演绎的琴台、文君井等一系列古迹,还有薛涛望江楼、陆游祠、杨升庵桂湖,等等。诗宗文豪的创作活动为成都留下了魅力无穷的诗歌文化宝库,给成都营造出非常优雅的人文氛围和社会生活情调,使成都成为文化旅游的向往之都。

  以青城山、青羊宫为代表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是本土宗教的重要载体。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征。中国道教从创教以来,~直道脉不断,成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成都是道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相传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设坛布道,晋唐以后宫观林立,极盛时达一百余座,称为“第五洞天”,自古为探幽访胜和隐居修炼之地。青城山也成为了道教的祖庭和圣地。青城山列入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区后,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成为了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之地和朝拜、观光的圣地。成都青羊宫则是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道观,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殿内九米多高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等像,堪为全国道观一流。青羊宫原名青羊肆。据《道藏辑要》记载,这里曾是老君为关令尹喜真人演法传道之所,后名青羊观,玄中观。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扩建后改名为青羊宫。

  以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为代表的蜀禅文化旅游资源是佛教文化重要载体。佛教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宗教,据考古材料证明,早在东汉时佛教己传入蜀地。成都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镇,历朝历代高僧大德辈出,对蜀文化的影响极为巨大。入唐以后,佛教禅宗在蜀地发展极盛,产生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如唐代禅宗十大家中就有马祖道

  一、圭峰宗密等五家是

  蜀中人,隋唐、两宋时期,蜀中佛教文化更一度冠盖于全国,以至于宋代第一大文豪、大诗人苏东坡曾赞叹道:“成都,西南大都会也,佛事最胜。”蜀中佛教文化的影响深远,至今仍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威望。成都著名的寺院有文殊院、昭觉寺、石经寺,宝光寺,灵岩寺等。众多的禅林古刹,既是众多佛教徒朝圣拜祖的圣殿,同时也构成了蜀文化的一大景观。

  以马镇、平乐古镇为代表的古城古镇旅游资源是蜀地乡土文化最典型、最生动、最直观的写照。距成都郫县县城9公里的古城镇古名“马镇”,又称马街,早在三国时代,蜀汉大将魏延曾在此屯兵养马而得名,20世纪40年代初改称古城。古城内的蜀汉街古韵犹存,唐街古风遗响,宋街、明清街更是阡陌交通,人来车往。街道两旁的仿古建筑,旌旗猎猎,商贾云集,展现的是一派古文化、古街坊、古建筑的韵律。古城还是成都平原上著名的竹编、棕编、草编的“三编”之乡,其编织工艺源于宋代,产品精巧纤丽,远销东亚、东南亚一带,是颇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古城的武术源远流长,早在三国蜀汉时代就已开展。

  成都周边有十大著名古镇,各具特色,或历史久远,或文化深厚,或建筑精巧,或依山傍水,或习俗奇异,或地理位置突出。其中,邛崃平乐古镇、大邑安仁古镇、黄龙溪古镇、洛带客家古镇都是成都市古镇代表,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邛崃平乐古镇始建于隋代,史为南方丝绸之路第一驿站;安仁古镇秀美清丽;黄龙溪古镇以浪漫水乡表达浓郁的民俗风情;洛带古镇是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客家古镇。

  以川菜、川酒、川茶为代表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品位独特。成都美食源远流长,川菜、火锅、特色小吃闻名遐迩,享有“中国美食之都”的美誉。川菜在我国八大菜系中名列第二位,仅次于北方菜的代表鲁菜,具有干烧、干煸、鱼香、宫保、麻辣、怪味、椒麻、红油八大特色,拥有4000多个菜肴点心品种,原料有江团、岩鲤、雅鱼等珍品以及银耳、竹荪、香菇等土特产。著名的菜点有:宫保鸡盯麻婆豆腐、回锅肉、夫妻肺片、赖汤圆、龙抄手等。醇香浓郁的川酒最能体现四川天府之国精髓,五谷精华和着四川人性格的火辣、善良、辛勤、勇敢、智慧都尽在川酒那醇、香、辣、回味悠长的酒水里被一一体现得淋漓尽致。四川几千年的文化、风俗都溶进了清洌、酣香的酒水里。另外,自古就有“蜀土茶称圣”的说法,唐宋时期,川茶产量居当时各地首位。

  以成都灯会、花会为代表的民间节庆旅游资源尽显蜀地遗风。每年的节庆盛会都是传承数千年的民俗和民间风情,无疑也是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蜀地民风纯朴,一向为人所称道。蜀地风范和遗风在我国民俗史上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至今仍保留在大众的生活中,影响着一代代成都人。成都的民俗文化类资源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如:正月元宵灯会起于唐时。唐玄宗幸蜀曾在元霄上街现灯,有青羊宫的道灯,昭觉寺的佛灯,

  大葱寺的水灯,从此形成极富特色的成都灯会。新中国成立后,成都灯会集中到青羊宫举办,一年一次,成为春节期间人们游乐的重要去处。除此之外还有流行于郫县一带的望丛歌会,新津龙舟会,都江堰清明会和放水节等。

   第五篇:经济地理学论文

  论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摘要

  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经济活动在地球表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造成经济空间分布有疏有密的根本动力是自然环境本底的非均匀分布以及经济自身的集聚和扩散力量。在目前的情况下,全世界面临着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其中,人口、资源、环境、贫富差异问题尤为突出,引起有远见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等的关注。经济地理学在研究这些问题上发挥着特殊作用,也具有很大的贡献。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贫富差距

  一:经济地理学对世界人口问题的贡献

  世界人口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问题。由于人口激增,世界越来越拥挤,人地关系的矛盾日益激化。另一方面,世界人口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比较缓慢,发展中国家仍维持高增长势头。如2002年,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1.3%,欧洲和北美分别为-0.1%和1.2%,而非洲却达2.2%。低发展水平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不仅影响国民生活水平、入学、就业等,也影响国际之间的政治关系(如非洲中部饥民外逃,使邻近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经济地理学者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协调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等,在国家和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决策中占有了重要一席。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都是经济地理学家研究的课题。比如,世界人口的食品供应上,粮食生产的增长是否可满足21世纪中期100多亿人口的需要?饥民问题是否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可否引起其它问题?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可以给以有价值的回答。 二:经济地理学对世界资源问题的贡献

  世界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比如,能源消耗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上涨。石油、煤炭的加剧开采,使得人们不得不担心有限能源的未来。据研究预测,随着工业化国家的总能源需求增加1倍,发展中国家的总能源需求可增加4~6倍。这就意味着,世界能源供应需要将大量增加。而目前世界能源资源储量并不能保证满足这种不断增加的需求。再加上世界能源资源的分布不均,造成供应成本增加;一些产油国政局不稳,又增添新的生产困难。在工业发展通常所需的矿产资源中,有一些(如铁、铝、锰等)储量丰富,有一些(如铜、铅、锌、镍等)储量却十分有限。而这些稀缺资源却仍在大量开采。非矿产资源中,森林的大规模砍伐也十分触目惊心。

  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利用经济地理学可以改善资源问题。 三:经济地理学对世界环境问题的贡献 生产发展为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期,因而危害更大:往往在人们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前,它本身已超过自然所能承受的安全限度。从而造成土地过度开垦、放牧,森林超量采伐,并引起水土流失、土质退化;而工业废物的排放,带来江河水体严重污染,危及相关生态平衡;工业化的进展,能源消耗的增加,使得大气中CO2含量越来越多,形成大气的温室效应:过去10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估计已上升0.7℃,海平面每年上升1~3mm不等。在工业城市集中地区,由于大量排放CO2,导致空气污浊,酸雨频发,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

  工业对环境问题有很大的影响,经济地理学主要通过对影响工业生产地域布局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分析,来研究各工业部门的布局规律、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等等。

  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包括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环境管制方法、政治生态学等具体议题,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因此经济地理学对环境问题有很大的贡献。

  四:经济地理学对世界贫富差距加大问题的贡献

  世界的贫富差异在逐步加大,这不仅表现在国家之间,也表现在一国之内不同群体之间。比如,1968年,美国人均GNP3980美元,在绝对量上比当时最穷的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高出3900多美元,相对值为其50倍;2002年,美国人均GNP35400美元,比埃塞俄比亚高出35300多美元,相对值为其354倍。1968年最穷的国家为美国2%,到2002年,此数字降到0.3%以下。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只占世界人口6%,却占有世界总收入的15%。而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却只有世界总收入的15%。就一国而论,2004年美国全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2.7%,二美国黑人中却有25%为贫困人口。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贫富差距也在逐步上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边远地区。

  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即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因此经济地理学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具有综合性特征。经济活动必然发生在一定的地域内,与一定的地理环境相关,因此经济地理学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经济地理学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联系一定地区的各种有关条件来论证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系统,有助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出发,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BERRYB,CONKLING E C,RAY D M.Economic Geography[M].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198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3】 吴传均,刘建一,甘国辉,现代经济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4】 BERRYB,CONKLING E C,RAY D M. The Global Economy:Resource Use,Locational Chioce,and Internantional Trade[M]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