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推荐 >

余丁乡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

更新时间:2022-07-16 21:42:33

  第一篇:余丁乡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

  余丁信息

  余丁乡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

  今年以来,余丁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打造文明和谐新余丁”做为切入点,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四个文明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先后获得了“自治区级文明村镇”、“中卫市文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该乡始终坚持以“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为主要内容,丰富创建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广泛组织进行精神文明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8户、“五好文明家庭”60户、“好媳妇好婆婆”12户、各类道德模范30人。同时,该乡还多次组织黄羊“钱鞭”、石空“龙队”参加市、县的各类文化庆典活动,带领各村文化大院参加“激情杞乡—中宁县2010年广场文艺大展演”,并在全县春节社火展演中荣获一等奖。

  经过不懈地努力,该乡乡容村貌有了新变化,文明程度有了新提升,群众精神面貌有了新气象,“和谐余丁”焕发出了新活力。

  余丁乡:刘佳

   第二篇:2008总结精神文明结硕果

  商卫血[2009]1号

  精神文明结硕果 血液事业谱新篇

   --商丘市中心血站2008工作总结及2009工作重点 同志们: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鼓舞了中华民族的士气;汶川大地震,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坚强决心;2008年也是我站团结拼搏,抢抓机遇,为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之年。

  在省卫生行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我站的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稳步推进。实现了创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的既定目标,同时我站的10多名同志还获得了省市各项领域内的先进个人。

  一年来,我们加强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完善了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了质量体系的实施监督和持续改进,使采供血全过程得到了安全监管,保证了血液安全;

  1 大力开展街头和固定点宣传采血活动,增强了服务意识,拓展和稳定了献血队伍;加大了设备投入,提高了科技含量和血液质量,拓宽了业务范围,增强了发展后劲;全面升级了微机管理网络,在单一的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增添了质量管理功能,使管理更加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协助医疗机构强力推进临床供血库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广成分输血和输血新技术,提高了临床输血技术水平,促进了无偿献血向纵深发展,为建立名符其实的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血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无偿献血人次达23051人次,全血采集总量9220400ML,与去年同比增长9.3%。机采成分血903个治疗量,与去年同比增长31.03% 。新增建立稀有血型档案38人次,我市稀有血型档案库人数达410人次。献血400毫升比例达98%,农民献血60%以上,固定献血人群比例达45%以上,血液检测合格率100%。全血及血液成分的质量抽样200余袋,全检项目达300余项,合格率100%。成分制备去白悬浮红细胞54082U,灭活病毒血浆3771200ml,冷沉淀853U,手工血小板110U,冰冻红细胞、洗涤红细胞、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等各种成分血均超历史同期水平。各项工作保质保量超额完成全年责任目标,全年创业务收入1404万元,实现了两个文明同步发展的工作目标,为血液事业的发展和全市人民身体健康作出了新的贡献。

  按照08工作计划,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开展文明创建,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两个文明建设的新

  2 举措,它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是一项惠及社会、单位、家庭和个人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促进我站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将文明创建工作与我站的业务发展同步推进,同频共振,两手抓,两不误,从多个方面着手,开展了一系列的文明创建活动。各科室按照各自工作职能和考核要求,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自工作任务。全体干部职工不论是工作时间还是八小时以外,都做到“四无”,即无违法乱纪行为,无重大治安事故和责任事故,无各种不良风气,无各种不道德行为。开展了创建“文明科室”“文明个人”“文明家庭”活动,检验科蝉联“文明科室”,马海燕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还有贾一宾等5名同志被评为“文明个人”,通过一系列的文明创建活动,使全站职工进一步焕发了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营造了一个文明的工作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二)以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为抓手,确保采供血安全。 我们根据《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和规范血液质量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我站在各项工作已步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第三版质量管理体系正式修订完成并在全站施行。新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了质量督察力度,建立了五项质量监控制度及措施,一是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每天对其所负责的采

  3 供血过程进行日常巡视;二是每科室均配有质量管理员协助科主任共同负责科室质量体系运行的监督管理;三是成立了以两位副站长任组长的质量、业务考核小组,每月对各科室体系运行和质量目标进行考核;四是组织有内审资格的人员每半年对质量体系运行进行一次内审;五是年终对全年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管理评审,并根据评审情况进行持续改进。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血站质量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为配合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转,全年共组织检查抽查34次,其中综合性检查12次,内审二次、一次三方审核和一次管理评审,使质量体系得到不断持续改进和完善。全年无任何血液质量投诉、服务投诉及差错事故发生。

  (三)加强组织宣传,无偿献血工作稳步推进

  2008年是《献血法》颁布实施10周年,自《献血法》实施以来,在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密切配合,血站领导精心组织,全站职工无私奉献,社会各界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我市的无偿献血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但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渐突出,我们及时调整宣传方位,坚持以“巩固提升街头,开拓发展院校,全面走向农村,发展固定人群”的血源开发策略,优化献血服务,提高献血者满意度,通过利用社会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运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和招募策略,逐步发展我市的固定献血人群。为此,我站在《商丘日报》上开辟了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专栏,使无偿献血知识更好的深入人心,达到 4 人皆共知。并积极向中国输血协会、河南医药卫生报、河南输血、商丘日报、京九晚报等报刊杂志投稿,全年宣传血站政务信息和业务信息报道计100余篇,通过在权威报纸上的宣传,使我站在社会上的影响面逐步扩大。二是积极策划开展了以 “6.14世界献血者日”“迎奥运无偿献血杯书法展”“庆祝《献血法》颁布实施十周年”“12.1世界爱滋病日”为主题的一系列无偿献血宣传活动,更是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三是为了保证紧急情况下的血液供应,继续加强与大中专院校、厂矿企业联系,签订应急供血协议,邀请专家进校园为同学们讲授无偿献血知识,并且组织那些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以及机采成分献血者参加拓展训练活动,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无私奉献之伟大。四是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群发这个平台,在每位献血者生日之际,发送生日祝福,特别节日向献血者发送节日贺词,全年累计发送6万余条,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而且使献血者感受到了血站的人文关怀。我们的流动采血车常年累月深入到各县(市)区及乡镇宣传组织无偿献血,在全市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采血组织管理网络,市区爱心献血屋经常组织宣传活动,新闻记者到献血现场采访报道无偿献血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和先进经验。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稳步推进,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全市已有20余万人次参加过无偿献血, 超过5万人终身可以免费用血,3万余人已享受到了优惠的血液返还政策。

  (四)强化内部管理,各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年来,全站职工在站领导班子的统一领导下,团结协作、

  5 无私奉献、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以血站质量目标为工作方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各科室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工作质量发生了根本变化。如:质量管理科经常深入到各科室,严格按部颁标准的要求,对血液成分和原辅材料进行抽检,加强对各项工作环节的质量控制,发挥监督管理职能,认真制订质量标准,改进工艺流程,积极开展输血研究,为保证血液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检验科是血站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血液检测的准确性,依照《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建立了完善的实验室质量体系,科室管理有序,各种操作和记录规范,加强了人员培训,科室人员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血液检测合格率100%,年内卫生部室间质评合格率100%。保证了血液质量。血源管理科负责全市血源管理和无偿献血的宣传以及献血者检测信息反馈,为保证临床用血需求,成立了以无偿献血者为主的200余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以高校学生为主的的机采献血队伍,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的应急献血队伍,还有400多名稀有血型人员组成的稀有血型队伍,这些队伍的建立有效保障了我市献血工作的持续长治久安。体采一科负责机采成分血和部分全血的招募和采集,特别是今年机采成分血的临床用量明显提升,给献血屋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他们深入高校、单位宣传,变被动招募为主动招募,建立了固定的机采人员档案和固定机采队伍,保证了临床供应。体采二科负责各县市区采血,占采血总量的75%,两辆流动采血车经常是早出晚归,

  6 无论酷暑严冬,为保证临床血液的供应,他们无怨无悔。一年来经过质量体系的不断改进,体采

  98%。成分科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补充完善了成分制备的相关程序、SOP和工作记录,新增加的成分制备环节的目视检查及血液批放行,使成分制备的全过程均符合质量要求,年内各种成分血制备的质和量均达到了质量标准要求。供血科负责协调全市11家供血库的血液储存供应,为了保证每一位病人能够用上安全有效的血液,他们严密观察11家供血库的库存量,及时调配血液,保证他们既不缺血也不让血液非正常报废。门诊保健中心负责献血者及职工体检,全年共体检1350余人,使献血者更好的感受到了血站的优质服务和人文关怀。办公室作为行政管理科室,很好的履行了自身职责,为站领导和全站职工做好了优质服务。后勤科规范了库房管理,建立了固定资产台帐和设备台帐,规范了设备管理,保证了水、电、各类物资器材的及时供应,切实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财务科认真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制度,积极开展统计分析研究和信息咨询,为站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信息科在档案管理方面,认真制定采供血原始档案分类方案,管理人员对各种归档资料认真分类整理,规范存放,保证了血液的可追溯性。业务管理科负责全站采供血过程的业务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献血者血费偿还等工作,经常组织职工培训学习,保证了全站人员每年不少于75学时的继续教育。2008

  7 年邀请广州血液中心副主任,中山医科大学教授汪传喜为全市医护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安全有效临床输血培训”,邀请了市第一人民医院张素英主任对全站职工及供血库人员进行了实验室质量控制重要性的培训,通过这些培训,使广大血液工作者掌握了解了许多业务知识,也提高了大家的综合素质水平,全年共培训139个学时,大大超过了国家要求,使血站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事科负责人事组织管理,制定人员继续教育计划,保证工作人员都能得到充分的学习和提高。全站先后派出十余名专业人员到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海南等地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输血新技术,促进了我站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临床输血科负责临床输血的技术指导和全市血液网络管理,深入医疗机构一线指导工作,使输血前的最后一关能够得到专业性指导,保证了输血安全。为规范血液管理,提升微机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今年3月份,站投资10余万元对全市采供血系统的微机管理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有效的杜绝了各种人为差错事故的发生,为保证全站质量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各科室作为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子系统的有序、高效运转,促进了我站的质量管理、科技发展、无偿献血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以三大活动”为载体,党风廉政建设为保证,“促进我站民主和谐建设。

  我站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开展了《三大》《三新》活动并认真学习了《建立健全预防腐败2008-2012年工作规划》,深入开展了

  8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政治水平;二是严格压缩招待费用;三是对无偿献血纪念品、血液检测试剂、大型仪器设备进行公开透明、统一招标采购;四是加强了站务公开力度,广泛接受职工监督。同时做好了对党员的集中教育,认真坚持了党的“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培养发展党员,一年来新发展党员2名,预备党员3名,使党员队伍得到不断壮大。

  二、存在的问题及差距

  (一)、血站在硬件建设上距现代化血站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业务用房紧张,部分业务科室布局不尽合理,个别关键设备无备用设备,不能满足血站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学历结构不尽合理,距离《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管理规范》中人员资质要求仍有一定距离。

  (三)、供血库标准化建设以及临床输血的规范化、科学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各地条件不一,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我市各供血库及从事临床输血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还要加强。

  (四)、质量体系实施以来,我站工作人员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较前明显提高,但距标准化、规范化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在质量考核中仍存在要求不高、标准不严等问题。

  (五)、临床输血相关科研工作开展不够,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距省厅要求还有距离。

  三、2009年工作重点:

  (一)、认真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血站,把十七大会议精神贯穿于血站整体工作全局,促进血站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开展。

  (二)、认真贯彻落实《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始终把血液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加强血站自身建设,不断完善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在管理内容上,以质量体系管理和缺陷防范管理为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在管理形式上,实行站科两级管理,将内审和月质量考核与科室日常监督管理相结合,使我站血液质量管理和临床输血服务工作始终处于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和提高之中。

  (三)、实施目标管理,与各科室签订《2009综合目标》,定期进行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和分配挂钩。

  (四)、以科研工作为先导,加强人员培训及人才培养,提高广大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按照上级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适时进行人事制度改革。

  (六)、进一步加大无偿献血者的动员和招募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继续与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合作,充分对法律法规、献血知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宣传,扩大覆盖面,调动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建立我市无偿献血血源长效保证机制。

  10 保证无偿机采率,确保血液安全率,完善应急用血方案,促进我市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严格执行血液采集、制备、检测、发放的各项操作规程,确保血液质量。加强成分血的推广应用,充分利用有限的血液资源,在机采血小板的基础上,向临床推广手工浓缩血小板及其他血液成分,作到一血多用,使临床输血作到安全、有效、合理、规范。

  (八)、加强献血服务管理,规范献血服务行为,遵循献血知情同意原则,履行献血前告知义务,进一步完善献血前、中、后的全程护理和感情交流,规范献血后跟踪回访、满意度调查和献血结果信息反馈工作。

  (九)、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强化生物安全意识,防范职业暴露。

  (十)、继续实施临床输血管理重心下移,加强各医疗机构供血库的技术指导、培训和监管工作,推进县(市区)供血库一体化建设,确保全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安全。

  (十一)、要进一步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等群团工作的领导,作好站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为血站和谐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十二)、加强基础建设和设备投入,完成对供血科的装修改造工作。做好血站选址和迁建工作的预定计划。

  同志们,以上十二项工作是我站09年重点工作,为确保各项重点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必须牢牢依靠省卫生厅及市委、市

  11 政府、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必须牢牢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牢牢依靠大家的智慧力量和无私奉献。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五个结合”,即检查督导与技术指导相结合,站内质量管理与临床输血相结合,日常供血与应急保障相结合,输血科研与人员培训及人才培养相结合,硬件基础建设与质量内涵建设相结合,推动我市无偿献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商丘市中心血站 2009年2月11日

   第三篇:余丁乡余丁村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汇报

  余丁乡余丁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创建工作汇报

  余丁村党支部、村委会 (2010年11月15日)

  余丁村是余丁乡政府所在村,辖3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全村771户,总人口2435人,耕地面积3122亩。预计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0元。

  自2007年,余丁村被确定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村认真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依托交通、区位及资源优势,明确以集镇建设开发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劳动力转移,拉动第三产业快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塑造社会新风貌。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按照县委、政府《关于开展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活动实施意见》,余丁村严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抢抓太中银铁路建设拆迁安置工作的有利契机,以发展农村经济、整治村庄环境、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推动了村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2009年余丁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60元。硬化主干道路12条,全村微波天线多户,电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按照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下大力气完成了余丁旧集镇60户、122间、4260平方米的拆除任务。加快硬化、绿化、美化进程,拓宽硬化街道面积1600平方米,铺通集镇下水管道300米,栽植各类树木210余株,完成集镇绿化面积2200平方米。规划建设了村部办公大楼、供销社商住楼、杨长寿商贸楼,余丁客运站、文体活动中心、中心幼儿园服务功能凸显,进一步加强了集镇商贸流通服务,余丁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结合太中银铁路建设,在余丁7队征地75亩,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了“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共安置农户86户。投入资金13万多元,对旧村庄巷道进行了彻底清理整治,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引导支持党员群众自发成立了余丁村文化大院,经常性的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极大地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二、主要做法及工作措施

  (一)主要做法: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为了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做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各项工作,组织村队干部群众到外县、市,实地参观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在积极调动群众参与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高标准、高起点地制定了余丁乡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实施方案和规划,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真正使新农村建设规划符合本村实际,让群众满意。

  2、发展经济,夯实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结合余丁村实际,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大力发展枸杞、红枣、苹果、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扶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在全面落实粮食种植计划的基础上,围绕高产、优质、安全、生态、节水、高效农业建设目标,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沃土工程”和“动植物良种工程”,依靠科技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 2007年,余丁村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800亩,全村95%的水稻种植实现标准化水稻旱育稀植,高产优质水稻喜获丰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抢抓五期、六期河套项目建设机遇,顺利实施了红卫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该项目投资14万元,共改造中低产田2100亩、维修和新建农田排灌配套设施128座,砌护渠道5200米。村上购置大型农业机械,为秋深翻、秸秆还田提供了便利。二是大力发展枸杞、红枣、苹果、畜牧等特色产业。枸杞和畜牧是全村的主导产业,村上积极采取宣传发动、政策驱动、市场拉动、党员带动等措施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枸杞、红枣、苹果、畜牧等产业。今年通过积极引进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连片新植枸杞570多亩,全村枸杞面积达到750多亩。大力推广枸杞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使全村750亩枸杞实现了无公害,枸杞提质增效的同时农民亩平均节约成本20元以上。发动群众连片种植红枣 100亩,累计达到200亩,栽植青苹果200亩,累计达到350亩。畜牧业是余丁村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确保防疫密度达到100%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能人带动,大户引导的同时,建立优良品种改良站点,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加快畜牧业发展。全村生猪、奶牛、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600头、14头 、2000只、5000 只。三是搞活

  二、三产业,发展非农产业助农增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水平助农增收,积极扶植培育余丁粮食加工厂等涉农企业发展。同时,以余丁集镇为中心,搞活商品流通。抓住太中银铁路建设机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300个以上。并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发展打工经济助农增收。

  3、培养新型农民,倡导文明新风尚。一是培养科技型农民。近年来,余丁村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狠抓农民培训,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为目标,不断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培训工程”,每年培训农民达900人次,每户培养一名学用科技明白人。二是培养法制型农民。结合“四下乡”活动,采取为农民分发法律书籍、法律读本、讲解法律常识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三是培养文明型农民。在全村深入开展“十星级农户”评比活动和文明村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了“平安家庭”活动,大力扶持培养农村科技文化中心户,引导农民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全村树立了一种学科技、懂法制、讲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村庄面貌。一是加快“塞上农居”新庄点建设和旧庄点改造步伐。2006年在余丁村七队占地71.5亩建设了“塞上农居”新庄点,安置农户68户。结合新庄点建设,对26户旧庄点农户进行了改造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524万元,其中农户建房投资402万元,道路、下水、通讯等公共设施、公益事业投资122万元。在公共设施上,在新居民点中心位置新建一个日杂超市,新建了农民体育健身运动篮球场,对场地进行水泥硬化。新建文化活动室并配备了报刊、杂志、科技书籍、象棋、台球案、乒乓球案等。硬化主纵路巷道7条,长1980米,面积8630平方米。统一为每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和微波天线。二是逐步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结合新庄点建设,在全村引导农民实行“五改”,即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圈,确保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使农村逐步达到“六化”标准,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居住社区化。

  5、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四个长效机制”的开展,多方争取资金,购置了桌椅,配备了电教器材,接通了农民信息网,为培训党员提供了便利,村级组织阵地建设达到了“基本场所适用、基本设施完备、基本制度规范、基本功能健全”的标准。二是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通过开展党员评星定格、结队帮扶、党员服务承诺、物质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党员素质明显提高,党员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深入开展了基层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巩固 “五好村党支部”目标。四是健全完善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四项制度。全面深入开展了“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活化了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真正实现了村务公开及时、详实、透明,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民主监督权。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乡上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党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乡长任办公室副主任,组织、宣传、妇联、国土、农业、畜牧等站所办人员为成员,负责抓好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各项工作;余丁村也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组织实施。通过明确细化各级组织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同时,乡上与村上签订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建立奖罚激励机制,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了把新农村建设宣传到千家万户,乡村采取高音喇叭、黑板报、刷写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宣传形式,积极向群众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求、措施等,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水平;共召开乡村干部会、村组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等不同层次的新农村建设专题会6次,拉横幅4条,张贴标语30余条,办宣传专栏20个。通过召开各种会议,直接向村民公开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群众建设家园、美化家园的积极性。通过大力有效宣传,在乡村形成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舆论氛围,真正把建设新农村变成了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3、加强监督,规范管理。按照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各项工作要求,乡上制定了新农村建设考核管理办法,一并纳入全年工作目标任务考核范围,以有效的管理、激励和监督机制,确保了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在上级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这方面扎实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新农村建设缺乏资金。二是农民增收致富缓慢。三是农民培训教育师资力量短缺,培训内容不够宽泛。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资金扶持的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引进和挖掘致富项目,多方联系致富能人,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议步伐。早日实现村容整洁、人民富裕、幸福的新农村。同时,也恳请上级相关部门对我们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关怀。

  二、深入宣传发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营造舆论氛围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通过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小组长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同时充分利用村里的广播、宣传条幅、标语口号、宣传单等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使广大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主人翁、主要角色、主体作用意识已经形成。目前,我村已分发《致古镇居民一封信》400余份,悬挂横幅2条,竖立永久性宣传画1块,召开村民代表会、党员会4次,小组长会议2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方式,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新农村建设舆论先行的目的。

  三、发挥旅游资源,加快经济发展

  全力配合大境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做好古镇旅游开发工作。为促进古镇旅游实质性开发,我村不仅持之以恒地做好古镇旅游宣传工作,还根据镇党委、政府要求,组织全体村干部积极参与古镇治安巡逻、古民民收购准备等工作,尤其在古民居收购准备工作中,我村积极做好古民居测量、登记等工作,针对收购工作中古民居收购及搬迁安置两大工作难点,全力做好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采取分片,包户的形式,将大境堂公司即将进行收购的48幢涉及的295户居民包户到人,明确工作责任,通过入户走访、宣传政策、强化激励等措施,完成了48幢重点古民居情况的调查摸底,顺利收购县衙门、和平书院等重要景点,完成占地150亩的古镇居民搬迁安置新村规划、勘测,150万元的首批建设启动资金已到位,即可进入征地、搬迁等阶段。

  四、积极做好项目开发工作,促进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促进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叶之林木竹有限公司是我镇去年11月引进的投资8000万元的企业,为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服务项目、服务企业的工作指导思想,我村坚持做到随叫随到,及时做好企业的各项服务工作,如为企业积极做好征地、招工等各项工作。目前叶之林企业已开始试产,全村有100多名劳动力到企业上班,人均增收800多元。投资6400万元的二期工程,也已完成平整土地30亩,建设原料基地3万亩。

  五、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

   今年我村积极争取到省财政厅400多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已动工,对12个村民小组2100多亩农田进行整治,通过土地整理,可增加农田面积100多亩,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为增加农民收入,我村积极引导村民种烟,今年全村种烟面积达500多亩,有效促进农民收入。

  六、着眼改进村容民俗,加快公益设施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要求,加强古镇区环境整治,由镇政府投资80多万元的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率先全市建造了日处理5-8吨的垃圾焚烧炉也已点火工作,彻底改变了垃圾都往河里倒的历史,雇用了6名保洁员负责全村卫生的全日制保洁,并在古镇区主要巷道安置了20多个垃圾箱,为群众及游客提供了一个整治的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目标的实现。。全力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村参加人员达到90%。为保证全村村民用上洁净的自来水,我村今年又积极争取了市自来水改造工程,投资10万元选取第二水源,通过架设5公里的引水管理,可足额供应全村村民的生活用水。为丰富群众生活,我村在广电局、文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村聚奎新区安装了4个高频广播,为村图书室添置了5000多册图书和1张乒乓球桌。

  七、强化村民自治意识,塑造农村新风尚

   我村从三方面入手,健全完善村民管理机制。一是从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入手,今年是村组织换届选举之年,我村严格按照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要求,全面推行履职承诺、竞职演说,保证了村党支部的选举圆满完成,目前我村又在积极筹备村委换届工作,确保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选举出能代表村民意愿的新一届村班子。同时,我村又积极开展村户代表制度、村党员“双线”管理机制,以积极发挥党员、村民作用。建立干部岗位责任制,通过干部工作绩效与工资待遇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二是从落实村民自治入手,进一步完善党员议事、村民议事和财务政务公开及公示制度,让村民真正享有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同时完善村规民约,使之成为全村干部群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三是从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入手,调整民主理财小组。通过民主选举,成立由多个层面的群众组成的理财小组,对全村所有收入、支出情况实行先审计、后入帐、再公开的理财方式,使财务管理真正实现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以此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有效改善干群关系。四是大力推广户代表制度,全村推选户代表869户,其中女代表57户,党员代表53户,目前已召开户代表会议2次。

   总之,我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市、镇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真诚关怀下,各项工作已开启了良好局面。但由于村财薄弱,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步伐还迈得不大,成效不很明显。下步我村将主要做好古镇古民居收购、搬迁居民安置新村建设、北门石子头至中心小学路段的水泥硬化、村民俱乐部、农业基础设施等几项工作。同时,也恳请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我村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关怀。

  ×县××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村位于××镇南面的××河畔,距县城公里。由××合并,全村辖个村民小组,共有户人,党员人。耕地总面积亩(其中水田亩,土亩),人均占有耕地亩,××年人均纯收入为元,全村主要居住苗族、布依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村党支部紧紧抓住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有利契机,以“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构建文明和谐农村”为工作目标,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⒈抓党建,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一是抓好优化班子结构、强化班子的整体功能,把村里热心于公益事业、有市场经济头脑、带头致富的能人推选到村领导岗位,使班子的整体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目前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岁,初中以上人,带并没有致富人;二是健全完善村六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规范了班子成员的工作行为,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制定《两委列席会议制度》、《学习制定》、《村干部值班 制度》、《村组干部守则》、《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制度》、《村寨卫生公约》等制度;三是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班子的自身建设,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⒉抓经济,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村“两委”班子充分利用××村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多种经济,增加收入。特别是合并行政村后,村党支部充分利用资源整合的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使早熟蔬菜的种植规模连成了片形成了面,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开展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活动,从资金、技术、种苗等方面给予贫困户极大的帮扶,帮助带动群众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稳粮增产,强化科技兴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目前,全村从事种养殖业户,加工业户,运输户,建筑业户,从事加工、运输、建筑等服务行业的人员达人,年收入共万元;种植柑橘亩、密柚亩、早桃亩,农户种植年收入元以上。

  ⒊夯基础,抓好文明村寨建设。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富裕型小康村建设目标,并结合“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抓好文明村寨的建设。以县委、县政府把××村列为全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契机,先后投资余万元,对全村的总体布局进行了规划和建设,完成了篮球场、花台式绿化带、休闲园亭、村寨道路硬化等,使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群众提供了一个优美、洁净、舒适的居住环境。积极组织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使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法制意识得到明显提高,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群众的精神风貌大大改观,近五年来全村无刑事案件发生,无计划外超生现象,村民安居乐业。

  在县委、县人政府及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村党支部始终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五个好”的目标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新村创建活动,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村党支部积极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经果林、早熟蔬菜等种植业和养殖业,组织群众外出务工,采取多种途径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年被××州委、州政府授予“小康村”荣誉称号,××年被××省爱卫办评为“省级卫生村寨”,被省妇联、省文明办联合命名为“××省美德在农家示范点”,荣获××州文明委授予的“××××州文明村寨”荣誉称号,××年被县委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继续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利用本村有利条件,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进一步拓展农民致富路子,想方设法增加全村经济收入努力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领全村村民共同努力,用年时间对部分老化的果树进行改良或更换,改栽以食用性和观赏性相结合的优良果树品种,配合××创建“生态旅游县”的目标,将××村建成集旅游观光、果品销售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园,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依靠科技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生活环境,使村民经济更富裕,生活更安康,把××村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共××镇××村支部委员会

  今年以来,鹤城镇新联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在镇村两级齐抓共建下,稳步推进,取得良好成效。据统计,全村今年以来共投入2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村容村貌,计划年内再投入140万元建设新联古龙村文化室工程,以不断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镇级领导重视,加强指导。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为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沟通工作,鹤城镇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全镇新农村建设进行指导和协调。特别是今年以来,重点加强对先行点新联村的指导,镇委书记、镇长等主要领导多次到新联村委会深入调研,了解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各个项目的建设规划和实际情况进行评估,量力组织资金支援项目建设。对能及时解决的,立即表态帮助解决,从而激发村委班子和村民的建设热情。

  二、村民积极参与,筹集资金。

  新联村委班子统一思想后,首先从自身做起,为新农村建设出资出力,同时通过办宣传栏、挂标语、拉横幅,以及给村民和外出乡亲写信等方法,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村民带来的实惠,提高村民的思想认识,激发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发动村民和海内外乡亲筹集建设资金。村民和外出乡亲积极响应,涌跃参与,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共筹集建设资金20多万元,其中新联当地村民出资约9万元,海内外乡亲捐资近10万元,镇政府支持5万元,多方联动,为新联村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三、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村容村貌。

  在市、镇的指导和支持下,新联村委通过发动海内外乡亲和村民捐资出力,今年以来共投入近25万元整治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投入12万元建设新联古龙村路边灌溉水渠,硬底化路边水渠550米,建设接水渠道150米,全长700米;投入3万元建设古龙村路边花圃550米;投入5万多元整治新联石九湾村休闲文化室周边环境,拆除泥砖屋、草灰屋、猪舍10多间,新建整齐划一的洁白新屋8间,增建了1座公厕,平整并种植草坪100多平方米,清理疏通文化室周边排水渠,并对其硬底化,使文化室周边原来脏、乱、差的环境得到有效整治;投入约4万元硬底化新联石九湾村的村道230米,方便了村民生活生产;投入近1万元拆除和改建鹤城至三堡片乡道石九湾村路段的围墙,该围墙处在石九湾路段的大拐弯处,严重影响行车司机和路人的视线,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今年年初,通过和该围墙主进行协商,对其进行了拆除和迁移重建,有效解决该路段的安全隐患问题,受到村民的一致称赞。另外,投入近万元全面清理村内脏乱差死角等,不断改善新联村的村容村貌,为村民创造舒适怡人的生活环境。

  今年内,新联村计划筹集资金建设古龙村文化楼,预计投资140万元,目前,该工程已经得到当地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并确认捐资。另外,计划对鹤城至三堡片乡道新联路段两旁进行植树美化(两边共计全长800米),该工程意义很大,得到镇委、镇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初步设想是通过发动海外华侨对工程进行承包。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镇将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方式,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让广大村民早日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

   第四篇:威力改革发展普新篇 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

  真抓实干,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

  ——四川省宜宾威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公司位于宜宾县柏溪镇江坳口,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总资产近1.7亿,产值突破2亿元,利税5000多万元,现有职工1400多人,是国家中一型民用爆破器材定点生产企业。

  三年来,在上级党委和市、县文明办的领导下,公司按照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组织网络

  1、公司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下设文明办,全面落实责任;

  2、制定工作计划,围绕目标做好各级分解,奖惩逗硬;

  3、狠抓纪检、监察和廉政建设工作,成立纪检监察领导组,设立监督举报电线、狠抓公机关作风,树立党员干部形象;

  5、坚持民主管理,推行职工参事员制度。

  二、重视思想教育、坚持学习培训,提升思想觉悟和整体素质。

  1、坚持“中心组学习”,“周三政治学习制度”、“周五业务知识学习”等,坚持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活动。

  2、坚持领导干部每季度撰写一篇调研文章,提高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

  3、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党员干部十要、十六不准》的规定,强化学习。

  4、坚持组织精神文明知识培训,坚持文明职工培训,“五.五”普法培训,思想工作谈会、分析会,通过授课、讲座、大讨论、发放学习书籍、订购报刊等形式,提升党员干部及员工的思想觉悟。

  三、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企业和谐氛围。

  1、公司党委坚持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连百家心”三百活动,以党支部为单位,深入职工家庭,帮助职工解决困难。三年来,十个党支部共走访员工家庭近300户。增强了与员工的思想沟通、密切了党群、干部关系,营造了企业的和谐氛围。

  2、公司工会坚持开展“四有”、“五心”活动,慰问困难职工、慰问伤残职工及工亡家属、慰问退休职工、看望生病住院职工、恭贺结婚生子职工等,让职工感到企业的温暖关怀。

  3、创办《威化月刊》,并充分利用月刊、板报、橱窗、标语等宣传平台,加大职工与企业的信息交流,凝聚人心。

  4、大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如篮球、乒乓、橡棋、跳棋、跳绳、登山比赛等,并专门成立文艺宣传队、篮球队、老年秧歌队,让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极为丰富。

  5、建立健全职工竞争机制,加大鼓励政策,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6、坚持开展“文明科室、文明车间、文明职工、文明家庭、模范夫妻、优秀女工”等的评比,坚持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民主评议干部”,坚持开展“劳动模范、模范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等评比活动,每年组织劳模、模范共产党员外出旅游等,鼓励员工积极性。

  7、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组织育能育龄妇女按期普查。

  8、贯彻落实《关于清除生产区白色污染的实施办法》,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行卫生区域责任制,实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加大环境保护,重视绿化美化,推进节能减排等工作,提升企业明文程度。2008年,公司继续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

  四、重视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提高员工思想觉悟,增进员工爱心。

  1、每年积极组织员工献血,2008年,员工献血达15000多毫升。

  2、积极组织员工为较为困难的职工及家属捐款献爱心,增进团结友爱。

  3、抗震救灾,积极组织员工捐款捐物,公司及员工向灾区人民及受灾民爆公司捐款100余万,党员交纳特殊党费2万余元。

  4、开展扶贫助学,建立威力教育基金会,公司及领导干部每年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3万余元。

  三年来,公司分别荣获宜宾县“明星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十佳诚信企业”、宜宾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普法先进单位”、“平安创建先进单位”、“宜宾市建设创新型企业培育企业”、“四川省质量信誉等级AAA企业”、“四川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四川省企业文化先进单位”、“四川省建设创建新企业培育企业”、“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名牌企业”、“四川省诚信示范企业”。2007年,公司取得三整合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参加国防科工委民爆局全国文艺汇演获“优秀节目奖”、“最佳表演奖”。2008年获“四川省民爆行业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供稿:四川省宜宾威力化工公司综合办 曾莉

  二00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第五篇:精神文明结硕果军民联欢情谊长

  简报

  (第35期)

  德令哈市一中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二日

  精神文明结硕果军民联欢情谊长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7月21日下午,我校师生对海西军分区独立连官兵进行了慰问活动,学校300余名师生同部队官兵共同演出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学校领导同海西军分区独立连的有关领导一同观看了演出。

  演出过程中,掌声不断,高潮迭起。器乐合奏、舞蹈、独唱、擒敌拳、刺杀操样样都有,节目中有的反映校园生活,有的展示军营文化,有的表达对党和祖国的深情祝福,充分体现了我校师生和部队官兵的精神风貌。在内容上、形式上、表演的艺术上,折服了每位现场的观众。

  此次赴部队的慰问演出受到海西军分区独立连的热烈

  欢迎,加强了我校与部队官兵的联系与交流,表达了军民之间深厚的鱼水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