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文 >

信息熵在学生评教结果分析中的应用探析

更新时间:2022-07-11 05:49:57

  第一篇:信息熵在学生评教结果分析中的应用探析

  信息熵在学生评教结果分析中的应用探析, 信息熵方法及其在教育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数据集分割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电子数据取证领域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图书分类决策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网络流量矩阵估算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体绘制视图选取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工程造价风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信熵在建设工程评标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信信息熵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

  息熵理论在煤炭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等。

  信息熵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 信息熵理论在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泥沙研究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水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熵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网络管理系统信息集成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水污染物总量区域公平分配中的应用,

  信息熵方法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临床定量诊断分析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现代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缺陷漏磁信号量化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粗糙集信息检索模型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导航传感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熵在设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熵在体育综合服务质量模糊评价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项目沟通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竞争情报计量分析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基因调控网络构建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农业技术扩散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熵在电子测量误差分析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粗糙集理论中的应用, 信息熵在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篇:探析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探析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提升企业的盈利质量

  “盈利”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以利润为核心的企业管理评价和判断体系,可以有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但容易受到如存货的质量与变现能力、应收账款的收回能力与管理、会计估计和费用分摊等因素的影响。

  企业经营业务利润能够增加现金流量,它的客观性更强,能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及盈利质量高低。主要利用营业现金流量、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等指标来分析,并与盈利能力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因此,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质量进行验证和识别,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

  2.有利于对现金统筹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企业的现金管理能力对于保证企业的日常经营尤为重要。但同时,现金流量也具有易发性的特点,这通常表现为:企业固定资产比例在企业资产中的占比过高,而导致流动资产占比过低;资产负债率也会出现过高的情况;企业应收账款回款率偏低;企业存货周转速度过慢;企业供应商信用管理不完善。

  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可以找到企业经济业务运行的规律,从而在资金需求、流向方面进行合理调配,增强现金管理能力,有计划、有目标地统筹安排与合理使用企业资金。

  3.有利于确保企业偿债能力,提高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

  在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中,流动比率等体现了企业在经营期间内资产的变现能力,但其分析结果受到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的影响。如:呆滞的存货、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预付账款等。

  另外,不同企业的流动资产结构不同,资产质量也不同,因此,仅从流动比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往往有失偏颇。企业负债大多来源于企业的经营活动,而用于偿债最直接的资产也是现金,所以现金流量分析指标中,如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比率、现金债务总额比、现金到期债务比等,能更直观、客观地反映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这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发现相关的问题和风险,从而规避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事项,保证企业的偿债能力,提高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

  4.有利于增强企业财务弹性,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

  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对未来现金流入量和支付需要预测的比较,可以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现金流量的整体情况和经营资金状况,有利于提升企业财务安排的灵活程度,有利于加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利用投资机会、化解财务危机的能力。

  二、企业现金流量分析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现金流量分析的重视

  在对现金流量分析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存在着缺乏重视的问题。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其主要负责经营考核工作,经营考核的目的在于提升绩效,所以他们十分重视利润问题,将利润当作企业的唯一考核指标,而现金流量分析的重要意义则被管理者忽视,导致其在企业管理工作体系中未能发挥作用。

  也正是因为缺乏对现金流量分析的重视,所以很多企业管理者都没有对现金流量进行管理规划,建立相对完整的现金流量管理体系更是无从谈起。部分企业甚至于盲目追求净利润的绝对数值,而进行盲目扩产,放宽对客户的商业信用审核以促进销售收入增长,造成大额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的资金占用,最终导致企业陷入资金困境,面临重大的经营风险。

  2.企业现金管理体系不健全

  企业的现金流量表体现的是过去一个或者多个经营周期内相关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现金的流入、流出情况。而企业现金管理要发挥其作用,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着眼于未来的经营活动,进行动态分析管理。但很多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现金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对于未来经营管理的规划与分析,现金管理也停留在日常资金管理,无法全面发挥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3.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现金流量分析综合素质不高,对于现金流分析仅停留在表面,分析与管理活动不系统并缺乏深度。比如说,没有将现金流量结合利润表、资产负债中所有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分析利用,无法结合企业经营实际深入分析企业潜在的问题,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现金流动状况。

  由此,企业现金流量分析没有系统客观的评价基础,又如何准确评价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以及资金结构合理性呢?所以,导致企业的现金流量分析结果不能成为企业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无法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4.企业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监督管理机制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是企业高效运行的基础,是企业规划有效推行的重要手段。目前,一般企业不要说现金流量分析与管理,甚至现金流量表都不做,或者相关工作流于形式。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将现金流量分析管理和经营质量、企业价值管理等纳入企业的监督考核制度,企业考核考评机制不健全、不完善,考核机制不到位,现金流量分析与管理也必然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作用。

  三、企业现金流量分析的优化对策

  1.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认识

  企業经营风险与困境多源于现金的短缺或不合理安排,所以企业管理者只有对企业经营与现金流状况充分分析与深度了解,才能在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中采取正确的决策。提高管理层对现金流量分析的认识,发挥现金流量分析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才能防范因现金流短缺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企业管理者通过现金流量分析,获悉企业的经营利润质量,纠正盲目追求利润目标等错误认识,才能有效地对未来经营做出合理的投融资决策与安排,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2.建立健全现金管理体系

  孤立的现金流量分析与应用,必将成为无本之源,很难发挥作用。因此,必须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建立健全现金管理体系,才能发挥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应结合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各项计划等,建立多部门组成的产供销资金联动响应机制,将销售资金回款预算、经营支出预算、投融资预算等和实际执行与控制,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中。

  总体来说,需要提升企业各方面的营运管理水平,形成企业系统联动响应与分析管理的现金管理体系,才能系统推动实施现金流量分析与管理。增强企业对于未来现金流量预测能力,客观准确地评估企业筹资能力,准确预测和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现金流量的整体情况,据此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企业投资和经营决策提供更具实用性的信息。

  3.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财务人员应不断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满足工作岗位对专业技能的需求,提高对于公司现金流量分析的准确性和系统性。

  其次,企业财务人员应不断学习企业战略管理知识,提升信息识别能力。将管理知识和财务知识相融,做好企业现金流管理工作,积极发挥现金流管理的作用。比如:将现金流量分析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和经营效果,及时对企业内部的异常情况进行甄别、处理,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目标等,由此为企业经营提供准确、清晰、简练和及时的决策支持信息与建议,将财务风险降至最低。

  4.对企业的监督考核机制进行完善

  结合现金流量分析的具体实施情况,除了需要加强监管外,还应该对监管机制进行创新,明确现金流量分析的具体内容,让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相关的手段来为完成工作。另外,企业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也可以对工作人员的业绩进行评估,提升工作人员参与现金流量分析的积极性。

  第三篇:日本大学学生评教体系探析

  日本大学学生评教体系探析

  近年来 ,学生评教在我国高等院校越来越普及化 、制度化 。但是 ,教育界人士对于学生评教的可行性 、客观性 、作用性等问题 ,一直以来颇有争议 。

  日本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国家 ,同时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信奉“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的国家 , 因此 ,日本大学的学生评价体系起步较晚 。1992年 , 日本实施学 生评教体系的大学只有38所 ,占日本大学总数的7. 3% 。但到了2006年 , 日本实施学生评教体系的大学已达691所 , 占①日本大学总数的97% ,其中国立大学实施率为100% 。 学生评教体系为何在短短的十几年内能在日本大学迅速得到普及呢 ? 本文拟回顾日本大学学生评教体系的发展 , 介绍日本的大学学生评教的内容 ,分析学生评教体系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希望能对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生评教体系的发展起到借鉴的作用 。

  一、日本大学学生评教体系的发展

  1965年 ,日本的高等院校的入学率为17% , 1970年为 23. 6%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 ・特罗教授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标准 ,日本从70年代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此后 ,日本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不断上升 , 1975年就高达 37. 8% , ②高等教育逐渐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 。

  随着日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从量的扩充转移到质的发展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相应地也发生了变化 ,要求高质量 、多样化的高等教育 。但是 , 在日本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逐渐向普及化迈进的80、90年代 , 日本的高等教育现状并不乐观 , 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第一 ,教师“一堂言 ”式教学 。现代大学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

  [中心的理性活动 ,师生互动在大学教育中至关重要 。1 ] 但日本的大学教育很多时候还是教师“一堂言 ”形式 , 学生很少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的 。因此 , 要改变教学模式 , 首先要让学生拥有对上课内容 、方式等的知情权和对教师的选择权 ,以及对改善教学的发言权 。第二 , 教师对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

  根据 1989年早稻田大学喜多村和之教授等对大学教师的自我意识调查表明 ,日本大学教师无论是国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认为教师是研究人员的占教师总人数的 70% 。这与美国大学教师中重视教学的教师占总人数的 70%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根据 1992年卡耐基教育振兴财团对 14 个国家 2万多教师调查表明 , 世界上 14 个国家的大学教师对研究 、教育的关心度比平均是 56 ∶ 而日本教师的却为 7244,∶ [ 2 ]这些数据都表明了日本大部分教师存在着“28。重科研 、轻教学 ”的现象 。不仅如此 , 日本的高等院校本身也存在着“重科研 、轻教育 ”的现象 , 在教师的聘用 、晋升等方面 , 往往对教师的科研工作量 (科研论文 ) 上有一定的明确要求 , 而对教学却没有特定的要求 。这是因为 ,高等院校本身就不存在对教学工作业绩的评定体系 。第三 , 学生生源严重不足 。由于日本的人口出生率下降 ,导致日本高等教育适龄入学人口急剧减少 ,使日本高等教育出现了严重的生源危机 。又由于日本的私立大学所占比例极高 ,而私立大学的日常费用绝大部分是靠学生的学费收入 , 因此 , 一旦大学缺乏足够的生源将面临生存危机 。

  基于日本高等教育的种种困境 , 日本政府于 80 年代末开始了第三次教育改革 。1987年 , 日本文部省 (现文部科学省 ) 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设置了大学审议会 , 就《有关促进 大学教育研究的高度化 、个性化和活性化的具体方针政策 》问题进行调查审议 。

  1991年 ,大学审议会在 关于改善大学教育 》《报告中 , 就导入自我评价体系问题 ,大学审议会认为在大学根据各自的理念开展自由 、多样化的教育研究活动时 , 为确保大学教育 的质量 ,自我评价尤为重要 。因此 ,各大学基于各自的责任 ,有必要引入自我检查 、自我评价体系 , 以促进教育工作的不断改善 。大学审议会并就如何开展自我评价问题 , 提出了若干建议 ,其中就有提及学生评教体系 。这可以被看作是日本大学学生评教体系理论上的

  最早导入 。

  1997年 ,大学审议会在《有关进一步改善高等教育 》的报告中指出 : ( 1 ) 大学进行教育动评价对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充实教育机能 、了解教育改革成果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 2 ) 作为具体的教育活动评价项目 ,可开展 1991年大学审议会所提的若干建议项目和具体实施方案 。 ( 3 ) 为改善教师的教学活动 ,特别是改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等 , 要积极有效 地开展学生评教 、教师间互评等活动 。 ( 4 ) 对于大学来说 ,极其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 , 包括反馈和改善体系 ,这将有利于将评价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 , 并积极地促进 任课教师改善教学 。

  1998年 , 大学审议会《关于21世纪的大学形象和今后的改革方案 》报告中指出 :为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实施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和学生评教等各种机会 ,对大学持续的 、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以及每个教师的教育活动进行两方面的评价是很重要的 。

  1999年 ,日本 大学设置基准 》《修改 , 修改后的设置基准第2条规定 :为了提高教学与研究水平 , 实现大学的办学目的和社会使命 ,大学必须就学校的教育 、研究状况实行自我检查与自我评估 。为了开展自我检查与自我评价 , 大学应该制定相应的评价项目 ,建立必要的评价体制 。大学设置基准中列入自我评价 ,意味着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将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时代 ,导入自我评价制度是促成大学提高教育 [质量的重要手段 。3 ]由此可见 ,大学审议会的报告对学生评教体系在大学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而《大学设置基准 》的修改 ,使学生评教体系作为自我检查与自我评价的重要评价项目之一 ,被广大高等院校采用 , 促成了学生评教体系向制度化发展 。

  二、学生评教体系的主要内容

  日本大部分大学都选择在学期末 、以调查表的形式实施学生评教 。由于调查表形式 , 其可操作性强 , 统计分析相对方便 ,而学期结束之前 , 比学期中实施更具客观性 、全面性 ,因此这种实施方式与时间得到人们的认可 。

  目前日本大学大学生评教体系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评价指标 ,精心设计调查表 。

  由于学校种类不同 、专业性质不同 、授课内容不同 , 具体的调查表也各不相同 。调查表项目一般分为3大类 : A、有关学生情况 ; B、有关教师和授课情况 ; C、有关课程的总体情况 。然后 ,在每个类别内分别设置一些针对性的问题 。现以广岛大学全校公共课的学生评教调查表为例进行说明 。

  广岛大学公共课学生评教调查表项目分为 3大类 ,计 20个问题 。

  第一大类是关于学生自身的设问 , 共有3个问题 :

  1、该课程的出勤率大约是多少 ?

  2、是否认真地上该课程 ?

  3、除上课时间外 ,学习该课程的课外时间为多少 ?第二大类是关于授课和教师的设问 , 共有15个问题 :

  4、教案上是否很确切写明授课的目的 、内容和成绩评价标准 ;

  5、授课进度是否和教学大纲一致 ;

  6、是否重点突出 , 讲解清晰明了 ;

  7、课程难易度是否适中 ;

  8、通过上课 , 是否得到一些启发 ;

  9、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 是否激发起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 ;

  10、教师口齿是否清晰 ;

  11、板书 、视听器材 、多媒体等是否运用恰当 ;

  12、教科书及复印讲义等辅助资料是否有利于教学 ;

  13、教师是否认真地回答学生的提问 ;

  14、课程的进度是否适中 ;

  15、教师上课是否有激情 ;

  16、教师是否无迟到 、停课现象 ,能确保基本课时要求 ;

  17、教师对学生的报告 、作业等是否进行认真批改 ;

  18、学生人数是否适中 。第三大类是关于课程的总体评价 , 设有2个问题 :

  19、是否满意该课程的授课 ; 20、是否会向低年级同学推荐该课程 ①。

  以上 20个问题 (除第 1和 3外 ) 的回答选项有 4 项 :

  1、根本不认可 ;

  2、不认可 ;

  3、认可 ;

  4、很认可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统计 ,分值越高 ,该课程的评价也就越高 , 反之亦

  然 。根据 2006年广岛大学公共课学生调查表的分析表明 , 学生对第 16项 (保证课时量和迟到 、停课问题 ) 最为满意 ,肯定回答为 90. 7% 。其他认可程度在 80%以上的分别是第 12项 (教科书及复印讲义 ) 、 8 项 (通过上课 , 是否得到启发 ) 和第第[4 ]14项 (进度是否适中 ) ,这说明了学生对教师上课的态度 、准备工作等还是比较认可的 。

  据文部科学省统计 , 2006年大部分大学在学生评教体系中分别都设有以上第一大类和第二大类的项目 。其中 , 对第6项 (讲解是否清晰明了 ) 进行评价的学校为数最多 , 国立大学66所 ,公立大学52所 , 私立大学408所 , 共计526所大学 。其次是第15项 (教师的激情 ) , 共有487所大学进行了评价 。在对第二大类进行设问的同时 ,很多大学对第一大类中的第2项 (是否认真上课 ) 也要求予以评价 。因此 ,日本大学的学生评教体系不再是单独地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 , 而是基于学生自身努力程度的基础上 ,对教师教学的一种较为客观的评价 。

  近年来 ,为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客观性 , 有些大学在设计调查表时 ,先设定几个基本项目 , 各学科在此基础上添加不同指标 ,从而设计出因学科或课程而不同的调查表 , 避免了全校只用一种统一的评教调查表而带来的问题 。有些大学在调查表的选项题后面 , 又增设了自由论述题 , 让学生对课程教学中应改善的地方 , 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因此 , 学生评教体系的内容也越来越充实 、越来越具有客观性 。

  三、学生评教体系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自1999年学生评教体系制度化以来 , 日本实施学生评教的大学逐年增加 ,现在几乎所有的日本大学都实施了学生评教 ,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如何接受教师的上课以及学生对上课的反应和理解 , 并通过学生的意见反映 , 寻找改善教学质量的方法 。

  因此 ,大学往往把学生评教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 , 让教师了解学生对自己上课的评价 , 反省自己的教学工作 , 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同时 ,大学也会将评教结果向学生公示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各门课程的要求等 ,进行恰当的选择 ,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 。

  近几年 ,不少大学还将每年的学生评教结果成册 , 向社会公示 ,在为学校争取更多源的同时 , 也让社会更好地了解了学校 。更有不少大学对评价结果取得优秀的教师给与奖励 ,并将其授课录制下来 , 作为全校范围内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的资料 。据2004年对日本国立大学调查统计表明 ,学生评教结果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 、改善教学的资料应用比例最 高 , 其 次 是 向 学 生 公 开 和 作 为 大学 业 绩 说 明 资料[5 此外 ,根据日本各个大学的自我评估报告书显示表明 ,学校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后 ,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在逐渐提高 ,教师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利用度和认可度也在逐渐提高。但是 ,即使在几乎全部大学都实施学生评教活动的日本 ,仍有部分教师和教育界人士对学生评教的作用持怀疑态度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 首先 ,部分大学教师并不认可学生评教体系 。一则是因为日本教师长期以来重科研 、轻教学的原因 ; 二则是因为教师认为学生没有资格去评价教师 ; 这是由于目前很多的日本大学生并不把大学作为求知的场所 ,而是把大学作为一个暂时不想去工作的娱乐场所来对待 , 虽然能来上课 , 但是更热衷于闲聊 、玩游戏等 ,让这种没有学习欲望的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 ,教师认为根本没有意义 , 更无可信度可言 。三则教师认为教学是一个颇具创新性的自主行为 ,教学本身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 ,对于一个无固定标准的事物 , 又如何能在简单的 、死板的调查表上进行客观地评价 。

  其次 ,学生评教工作使学校 、教师都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设计调查表 ,进行分析总结等 , 但如此劳师动众的学生评教只能是一个改善教学的手段 , 而不能成为目的或结果 , 其作用要真正体现还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后续努力 。就目前日本大学情况来看 ,虽然大学将学生评教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 ,但任课教师是否能认真地阅读这些评价 , 并诚恳地接受 , 改善自己的教学呢 ? 而大学是否又有充分地利用评教结果 , 采取办法督促教师改善教学呢 ?

  那么 ,日本大学的学生评教体系到底是否可行 、可信呢 ?这可能只有经过多年学生评教的实践的大学才有资格回答 。广岛大学牟田泰三校长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有人认为迎合学生的课程 、或是给学生高分的课程会得到高的评价 ,无法真正体现课程优劣等 ,对学生评教持有怀疑态度 。但是 ,事实上并非如此 , 可以说学生评教的可信度是相当高的 。广岛大学数年前就开始在全校实施学生评教体系 , 学生评教结果和教师之间的客观评价是完全吻合的 。因此 , 推举广岛大学的教学方面的“校长奖 ”候选人时 , 也将学生评教结果作为参考资料 。另外 ,牟田泰三校长还认为从广岛大学的教学现状来看 ,学生评教体系对教学改善是很有效的 。只[是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 ,有待进一步开发 。6 ]

  四、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生评教的启示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阶段 ,学生评教活动作为高等院校了解教师教学状况并据此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手段 ,也正日益受到我国高校的高度重视并已广泛开展 。然而 ,学生评教的实践表明 , 学生评教中存在问题 , 影响了有 [效性 。7 ]因此 ,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教训 , 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体系也是当前高等院校开展学生评教工作的当务之急 。日本和中国在高等教育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 实施学生评教的历史也都比较短 ,学生评教体系都是学校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 ,通过对日本大学的学生评教体系的分析 ,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

  (一 ) 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不仅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 ,还应对学生的学习及课程 、教材等部分做出相应评价 。这样才有助于对教师课堂教学做出客观 、公正 、全面的评价 。 (二 ) 学生评教结果要向学生公开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认识到评价教学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才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学生评教工作中去 ,进行科学 、客观的评价 。 (三 ) 作为管理者 , 要合理地利用学生评教结果 。学生评教体系不是一副万灵药剂 ,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也不可能单靠学生评教体系这一副药 , 也无法药到病除 , 而应多管齐下 ,如开展教师之间听课制度 、教师教学自评制度等 。

  (四 ) 大学要开展对学生评教体系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评教体系的认可度 , 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循序渐进地开展学生评教活动 ,逐步完善学生评教体系 。 参考文献 :

  [ 1 ] 絹川正吉. 评价大学教师的视点 [ A ]. 大南正瑛. 大学评价文献

  选集 [ C ].

  研究所. 2003. 191.

  [ 2 ] 渡辺勇一. 如何看待学生评教 [ J /OL ] h ttp : / /w w w. acy /014014 -

  1.

  [ 3 ] 胡建华. 战后日本大学史 [M ]. 南京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1.

  256.

  [ 4 ] 广岛大学综合教育中心. 学生评教调查报告 [ EB /OL ] h ttp : / /

  w w w. p u9

  - 11.

  [ 5 ] 奥川義尚. 作为日本大学改革之一的课程评价和美国的课程评

  教和大学改革 [ A ]. 课程评价和大学改革 [ C ]. 京都高等教育研

  究中心 , 2006. 7.

  [ 6 ] 牟田泰三. 一起见学优秀课程 [ J /OL ] h ttp : / / on linehp. h irosh i2 m a2 - 15

  [ 7 ] 姚利民. 提高学生评教有效性之对策研究 [ J ]. 黑龙江高等教 育研究 , 2005 ( 5 ) . 19.

   第四篇: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微博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北京市海淀区北航附中 陆明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学生群体微博的使用率逐渐提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微博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尤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微博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因此,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老师需要进一步探讨微博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从搭建微博教学平台、探索微博教学模式、尝试教学中的微合作和微评价三个维度入手来进行研究,以期对教育教学有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微博;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价值;应用策略;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博客、微博等便捷交流沟通方式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视野中,尤其是微博自2010年出现以来,每年的微博用户都以非凡的速度在增长,到2013年8月微博注册用户已达五亿之多,可以说微博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微博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有其存在的必然原因。它以最简单的形式存在,不会占用人们过多的时间,在微博的使用过程中,人们能够学到知识,开阔视野,结交朋友,获取资讯信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同时,政府、企业、名人等不同群体也开通了微博,这使得微博成为人们了解动态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微博仿佛已经成为一把“万能的钥匙”,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很多教育工作者正尝试探索以微博为媒介的新的教学模式。

  一、微博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交流手段,能够更有效的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对于实现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教师积极而创新型的开展工作具有重要价值,从而为实现和谐、高效、互动的课堂教学而服务。 微博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积极的情绪反应和从事某项活动的倾向,兴趣能够使人产生积极愉快的心里体验,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能够使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活动设计和问题导入时巧妙的运用微博,向学生提出问题,能够使学生利用微博的浏览功能和评价功能来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二是微博团队,实现观点自由表达。新课改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有广泛运用,它意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能力。然而在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讨论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一,有的学生自我表达意愿强烈,其他学生就失去了表达的机会;其二,很多学生害怕自己说错,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三,课堂讨论比较热烈但偏离讨论实际,教师又不能逐一进行指导,形成假热闹的课堂。而以微博形成的微博团队,教师和学生组成虚拟讨论空间,对于学习任务进行即时互动,高中信息技术老师可以对多个团队加以指导,这样学生就能够大胆的发言,实现观点的自由表达,课堂参与度变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质量就提升了。此外,通过微博,学生还可以对不同人的观点加以评价,实现观点的多元表达。 举例来说,多媒体应用技术《位图与矢量图》,这是一节理论课,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这些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一般都不高,再加上本节概念较多,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就更低了。故本节课我在课前通过微博与学生交流:“你知道您的手机或数码相机拍的照片是位图还是矢量图吗?有时候手机拍的照片在电脑上放大看的时候为什么会变虚? „„”当学生在微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教师就以此引导并鼓励学生翻看教材或通过网络搜索有关位图和矢量图的知识,这样在无形中为正式的课堂教学做了铺垫。

  二、微博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搭建微博教学平台并提供相应培训 微博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需要开发和设计出微博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提升数字意识和科技素养。搭建微博教学平台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利用当前微博平台。当前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是两大主要客户端,微博的功能比较齐全,比较容易操作,使用界面清晰,为大众所喜爱,同时使用者能够具有较为积极的使用行为,表现出了较高的素质,因此可以将这些微博平台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学习平台,促进教育活动的开展。二是开发建立新的教育系统微博。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要基于微博参与性、开放性、连接性的基本特点,教育活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特点来进行开发。例来说,教育微博平台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应用服务,如注册、登陆、发表观点、评论等,其次要建立API接口平台,从而实现微博基本服务和其他应用模块的有序衔接,最后还要开发教育微博特有的一些应用服务,如微博团队的组建、学习资料的共享、师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微博平台所发挥的作用,要对学生进行微博技术的培训,包括注册、关注、发布话题、回答问题等多种操作,学生通过微博技术培训能够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料,实现资源共享、观点自由表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微博教学模式探索 教育微博平台建立之后,高中信息技术老师要能够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微博教学模式探索,实现教育微博平台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衔接。首先,高中信息技术老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的作用,如课前可以通过微博发布学生下节课需要做的预习要求,查找与学习内容想滚的资料,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做好有力铺垫。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微博讨论交流评价的简易功能,可以引导学生创建微博讨论组,在讨论组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对于不同观点可以进行质疑,教师也可以参与到不同的讨论组中,给学生以指导。课后教师可以发表教学反思,与同学一起探讨交流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学生掌握有难度的地方,进行答疑解惑。其次,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涉及微博笔记,充分运用图片、文字、音频等多种资源,实现学习资源整合的多样化。可以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给学生预留一些问题,使学生在课后创建讨论组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从而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的好习惯。 举例来说,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尝试把微盘小工具利用到教学中,微盘可以当同步的存储器,主要用于课堂资料的存储。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实践型的课,每堂课上少不了学生的上机操作和作品的上交,如何将上机任务快捷方便地传递给学生和及时有效地管理学生的作品,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一直在思考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做法是通过局域网的方式发布和收集信息,但这种方式往往只限于在学校的局域网中进行,不利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研讨,利用微盘把学习任务、学生的作品都放在上面,那么学生在家里也可以查阅到这些信息,课堂的学习可以得到很大的课前课后延伸

  (三)探索微博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微合作与微评价

  微博平台所特有即时共享信息、面向大众开放的特点能够促进信息的分享、传播和获取,这能够极大的调动人们参与到信息内容中,所具有的社会性特点能够使具有共同兴趣和相同观点的人形成一个强大的微博群。在信息技术中要充分利用微博的这些特点来探索微博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微合作和微评价。所谓微合作是指学生能够在微博中形成讨论组,在其中讨论交流学习内容、共享所具有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当前合作学习、协作学习都是教学过程中常常用到的,即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然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形式化倾向,热闹有余而合作不足。通过引入“微合作”教学模式,通过将学生学习进行合理分工,并采用留言、评论等方式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其他同学进行协助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老师进行个别化指导,实现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所谓微评价是指运用微博平台记录学生学习、交流和思考的相关信息,其他学生通过学生的发言情况给予相关评价,教师在微博平台上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作出相关评价,这样的微评价能改变原有课堂评价形式单一化、主观性强、流于形式,无法发挥评价应有价值等相关问题,真正实现关注全体和关注个体的有机结合。

  举例来说,在《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课程中,过情景展示,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绚丽多彩和拍摄这些景色的方法,引出全景图。外出郊游,所到之处皆美景,遇到一个荷花绽放的池塘,想拍下来,没有专业的相机只好用手机自带的镜头拍照,却只能拍到池塘的一部分,无法记录完整的美景,让人觉得烦恼。怎样解决这个烦恼?通过微博支持的协作学习,能选择合适的软件制作全景图,并根据全景图的创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自评与互评。通过让学生亲历全景图的制作过程,形成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初步认识。

  参考文献:

  [1]蔡家定. 循证学习技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温州大学,2011. [2]杨行. 微博支持的协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3]涂雨露. 基于微博的教学专题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4]谢晓华. 操作演示的微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4-5. [5]史云燕. 微博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软件,2012,05:116-118.

   第五篇:学情分析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学情分析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的教学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情分析法这一持久弥新的教育话题再度成为热点。为了使初中语文教学更加符合新教改的要求,本文从学情的含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学情分析法的必要性、学情分析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几种具体运用进行了浅析,以期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学情分析法

  学情分析法是一个持久弥新的教育话题,中外的许多教育先贤都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在新教改的背景下,这一话题再度成为热点。作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初中语文教学老师,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相关话题的经验,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见解,现提出与大家分享,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学情的含义

  我们通常把学生在学习时所体现出来的在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的情况称之为学情。对于学情的这一定义,我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理解:宏观方面,学情指的是学生在某一学习阶段所体现出的整体情况。由此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处于相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学情上是基本相同的。如:初中学段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基本上处于一个大致相同的发展水平。微观方面,学情指的是由于个体差异而使学生们在学习相同的知识时所表现出的在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也指同一学生由于受到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和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不同的知识时所体现出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方面的不同。由此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学生的学情又是千差万别的。

  许多老一辈的教育家很早就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情的掌握。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经提出: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而设计。当代的许多优秀教师也强调对学生的学情掌握,如:钱梦龙老师在谈论备课这一问题时曾表示:自己在备课时首先考虑的是学生在学习时会在那些地方出现学习障碍,然后针对这些障碍设计教学。这些前辈教育家和优秀老师的论述表明,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认真分析,这一点对于像我们这样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尤为重要。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学情分析法的必要性

  在目前的应试教育思维仍影响巨大的形势下,教师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漠视学生存在,无视学生需求的现象仍然是很普遍的,学情基本上不在教师的考虑范围之内。其实,把学情分析法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指导学生及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控时都离不开对学生学情的掌握。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学情分析法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校教学的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种新的教育理论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即由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变。为了能让这种转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以实现,教师应在充分关注学生和充分掌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把教学内容用学生乐于接受和易于掌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学生们才会乐于学习知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投入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才能线]。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学情分析法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需要。

  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学情,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对教学中学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估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学习指导和课堂调控,使自己的教学做

  到有的放矢,教学实效也自然能够得到提高[2]。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学情分析法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学习能力的需要。

  教师在充分掌握学生学情的情况下,就能在教学实践中把教学内容以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学生在易于理解,乐于学习的基础上才会对知识进行进一步探索。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得到增强,学生的素质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学生的终生发展才会有保障。

  三、学情分析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几种具体运用

  (一)直接经验法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接触而了解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情况,并在教学中根据这些情况出发进行相应教学活动的方法,通常称之为直接经验法。虽然直接经验法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其操作简便,实行性强,所以在教师中广泛使用。教龄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由于对学生的学情能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在运用直接经验法时自然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并不是说只有教龄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才能运用直接经验法,对于我们年轻的教师来说,只要我们认真工作,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也是可以使用直接经验法的。如:在《论语十则》的教学中,由于我已经和学生一起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清楚的知道学生们对文言文充满了神秘感,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但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却限制了他们对《论语十则》的深入理解。所以我首先引导学生从诵读开始,让学生初步体会字和词语的运用。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研读,我则对难于理解得知识点进行点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言文的写作特点。经过了这两个教学环节,学生们已经对文章有了大体的理解。所以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赏析,分组谈论,集中阐述体会,最后由我进行总结。这一课的课堂效果很好,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对学生们平时的了解和观察。又如: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写读后感的作业,开始认为让初一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还是没有问题的,当结果却是很不理想,许多学生的作业在质量上都很低。对此,我及时地进行了反思,通过反思,我认识到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生活经历和思维模式限制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于是,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案,在另一个班级的教学中把文章所涉及的时代背景进行了重点讲述,并通过师生问答和学生交流的方式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这样的调整,学生的作业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布置预习法

  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通过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把握,并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方法被称为布置预习法。相比较于直接经验法,布置预习法虽然显得有些繁琐,但据此而获得的学生学习情况更为精确,同时学生由于经过了预习,许多简单问题可以在课堂上略讲,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因而,许多教龄尚浅和刚接手新班级教学的老师都乐于采用。如:在《看云识天气》的教学中,由于文章是一篇说明文,同学们以前很少接触到这一文学领域。他们会不会对文章感兴趣,对于文章又能有多少程度的理解等都是我心中没底的问题。因此,我使用了布置预习法。课前,我提出“描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形状、位置、厚度怎样,是什么样天气?”“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等问题,旨在了解学生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通过学生的展示,我也迅速把握住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于课堂内容的详略安排也有了把握。虽然这是一篇说明文,学生们接触少,但我把这节课还是上得很有效率,学生们掌握的也很好。又如:在《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中,基于初一学生很喜欢童话故事的心理,我使用了布置预习法。课前,我提出“全文的主线是什么,起什么作用?”、“皇帝派大臣去看新衣的目的有哪些,这表明了什么?”、“皇帝看新衣的心理、语言各是怎样的,表明了什么?”等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目的是考查学生们的总结、归纳

  和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们对预习时所布置问题的回答,我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为我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依据。

  (三)即时观察法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这些信息和课堂实际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调控。这种方法称之为即时观察法。学生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言行举止都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因而,这种方法有及时掌控、快速处理的特征,许多老师在教学实际中经常运用。如:在《济南的冬天》一文的教学中,我首先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文章中描写济南冬天景色的段落,在学生阅读和讨论过程中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反应。然后在组织学生发表见解,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充分把握学生的学情后,我根据这些问题的难易程度,或组织学生谈论解决,或由我引导学生解决,或由我精讲解决。从课后的学生们反应来看,教学效果很好。又如:在初一已经结束新课进入复习时,分析试卷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我在分析试卷时就采用了即时观察法,在分发试卷后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订正错误,然后组织他们分析出错的原因。最后,我针对出错频率比较高的问题进行精讲,这样学习的效率就相对高了很多。

  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一些教学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现场观察和分析,从而获得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一些情况。如:我在支教的过程就曾经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在我刚刚接手初一年级时,为了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整体的把握,同时也为了让学生们尽快熟悉教材,我要求学生们在课前五分钟开展演讲活动,内容限定在教材范围内,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讲述,也可以是对课文的介绍和课文作者的介绍等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我则乘此机会观察学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经过一两个月后的实践后,学生们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习能力也得了相应的提高,像在《春》一文的教学中,我在带领学生完成课文写作手法和表达情感等内容的教学后,我放手让学生探讨课文的中心思想,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我知道了学生其实是很善于将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的,这样我学生的理解又进一步的加深了[3]。

  (四)交流反馈法

  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作业、试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批改及改进建议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两种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交流反馈法。教师可以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到学生中,通过靠近学生、观察学生和与学生直接谈话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情,对于我们年轻的支教老师来说,由于学生对我们有很强烈的亲近感,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很易容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其缺点就是所获的信息比较主观或者不真实。学生的作业能比较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和及时思考总结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如:在教学《最后一课》这篇课文时,下课后,我找来一个语文学习较好的同学问道:通过学习,你对课文了解多少。她的回答是:这篇课文很感人。我继续问:为什么感人。她就会答不上来了。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知道了学生对这一课的中学思想还没有完全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下一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分析韩麦尔先生的爱国者形象,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对祖国的热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对课文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了,并进而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又如:在《两则》的教学中,在疏通字词和文章大意的教学阶段结束后,为了检验学习效果,我给学生布置了相应的作业。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文言文“而”字的用法掌握的不够好,因此,我在下一节课的教学中就着重讲解了文言文“而”字的用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学情分析法有助于实践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提高课堂实效,有助于高学生素质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在教

  学实践中应重视运用学情分析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选择使用直接经验法、布置预习法、即时观察法、交流反馈法等不同方法,让学情分析法在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上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学辉.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0.(35) 47页

  [2]高升明.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学习(上)2011.(01) 65页.

  [3]邵革林.倡导自主阅读 凸显语感训练—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浅谈[J].新课程·教师, 2011,(08):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