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妙篇 >

秋风秋雨愁煞人

更新时间:2021-03-31 23:13:06

  马致远的《汉宫秋》并非取自于正史,而是依托于《王昭君变文》,又融合了历代笔记小说、民间说唱文学、文人诗篇等样式,再加上自身在面对国家政权跌宕的大背景下的诸多经历和感受而汇成的一部戏曲文学。此剧中以“秋”字贯穿全文主线,为全剧定下了悲剧的情感基调,以“孤雁”等意象来为全文渲染出了愁苦、凄凉之感,从而突出富丽堂皇的汉宫之中的各种悲剧,昭君之悲,元帝之悲,王朝之悲文以及人之悲。
一、昭君之悲
《汉宫秋》中的王昭君被作者塑造成了一个家境贫寒的农家之女,本可凭着自己“光彩射人,十分艳丽”的容貌而在后宫挣得一个安身之所,不想遇上了贪得无厌的毛延寿向其索要钱财,并向昭君做出了“黄金百两,选为第一”的提议,可是奈何昭君家中无大钱财,便只能拒绝。毛延寿却怀恨在心,将画图中点了些破绽使其被打入冷宫。后来幸得上天犹怜,与巡宫的皇帝偶然相见,惊为天人,纳为后妃。生活本应如此快乐美满下去,可是逃往匈奴的毛延寿却在此时将昭君的美人图献给了单于,单于垂涎昭君的美貌,于是遣兵南下,逼近汉室,索要昭君。此时的昭君为了自己的国家以及千千万万的百姓,挺身而出,自愿和番,平息战火,“妾蒙陛下厚恩,当效一死,以报陛下,妾情愿和番,得息兵刀,亦可留青史,( 番王) 今拥兵来索,待不出,又怕江山有失” 。而她如此的举动也与满朝文武贪生怕死,力荐昭君和番的举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昭君,虽只是一介女流,却能在大事上行大杰,保了汉室安宁,国家安定,最后她为了忠义两全,只能一死以谢天下,这何尝不是昭君之悲,她的死,死的悲壮,死的崇高。
二、帝王之悲
汉元帝和王昭君的爱情是剧本中一条主脉线,而汉元帝与昭君相识、相知、相离的过程中也无不体现着帝王之悲。元帝身处政治权利的巅峰可以说是至高权力的象征,而就是这种权利也有人敢去违抗。毛延寿只是一介宫廷画师,却敢私自扰乱选秀秩序,戏弄皇帝感情,可见帝王之悲。皇家没有真正的感情,《长生殿》的作者洪升曾说:“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在帝王之家,真正需要的不是情感而是永恒不变的利益,利益所向即情之所向,这也给那些宵小之徒提供了牟取利益的机遇和胆量,这也最终导致了帝王之悲,可见帝王之悲虽然有许多的外部因素加以诱导,但其自身的原因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在第三折“灞桥送别”中有 [梅花酒] 将这种悲情演绎到了极致:“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将;泣寒将,绿纱窗; 绿纱窗, 不思量!”这里描写了元帝与昭君分离时的情景,昭君的背井离乡与迫不得已,元帝的舍不得而又无可奈何,两种感情相互交杂,展现了二人内心的纠结,悲哀,更展现了他们之间的难舍难分之情,悲剧的气氛,也更加突出了元帝那种作为一代帝王,爱妃被夺,颜面尽丧,权威尽失的孤寂之感,尽显帝王之悲。“我那里是大汉皇帝? 我做了别虞姬楚霸王,全不思……”这里也诉尽了元帝空有尊贵无比的身份,却连自己心爱女子都不能守护以及不能自由支配命运的悲哀与愁闷。
在第四折中,元帝独自身处于偌大空旷的宫殿之中,将昭君的美人图高高挂起,望着人去楼空的闺阁,苦苦追忆,想在梦中与昭君相会,只是这长空的孤雁来回哀鸣,将其惊醒,连做梦都不能圆满,凄楚的雁声“一声声绕汉宫, 一声声寄渭城”,再无其他。高高在上的帝王穷尽一生,什么都没有留下,只落得个孤苦无依的下场,富贵荣华皆是过眼云烟,一去难返,留下来的唯有道不尽的思念和诉不尽的孤苦寂寞,实是帝王之悲。
三、文人之悲
《汉宫秋》中作者通过详尽的描写展现了各种悲剧,文中昭君之悲,帝王之悲,国家之悲实则也是作者自身之悲,这是作者通过对昭君出赛的故事的描写,借汉元帝之口来表达对那个时代黑暗腐朽社会现象的种种失望之情,也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一种失望苦闷之情。在宋元之际,大汉政权却被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所取代更替,这不能不叫人心生悲哀,青年时的马致远当然也曾心存报复,积极致仕,但是家国之痛不是凭借个人力量便可以扭转的,个人在家国面前显得尤为渺小,面对家国的衰败,也只能是无能为力,正如元帝身为帝王却无法改变命运,作者亦是如此。另外,作者还借元帝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居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员的深刻讽刺,“你们干请了皇家俸, 着甚的分破帝王忧”您但提起刀枪,却早小鹿儿心头撞” 这些斥责都体现马致远面对黑暗无能官员的深刻厌恶,国家之亡与他们密切相关。因此,《汉宫秋》所要表现的绝不仅仅是王昭君的悲剧,汉元帝的悲剧,更是马致远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广大知识分子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