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家乡变化
感受新民的新变化
不知不觉中,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30年。在这30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各个城市冒了出来。人们的腰包鼓了,生活条件好了,腰板也挺直了,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电视、冰箱、洗衣机在现在也像当年的火柴一样普通。农民不再为能吃饱饭而整年操劳,而是在党的政策引导下依靠自己的努力发展致富,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纷纷盖起了小洋房,购置家用电器,过上了富裕生活。我们的家乡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奋力拼搏,矢志图强,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成为改革开放浪潮中一朵闪亮的浪花。
在这30年中,我的家乡辽宁省新民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小小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劳善良的家乡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办公楼更是鳞次栉比,一列列火车横贯家乡,家家住进了新楼房,一台台彩电飞进千家万户,现如今家家电脑、电视、电冰箱样样不少,生活水平也是显著提高,家乡让我刮目相看,在不经意间,我们的家乡已随着时代的变革,走入了小康社会,大家不愁吃穿,生活物质水平更是前所未有的增长。
有了党的宏观政策,人们开始为四化建设努力工作、劳动,不管是工人、农民、老师、学生、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这个城市出力、出汗,为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更好而不懈努力着。党的政策好,方针好,家乡才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家乡的变化:
1、农耕:一年之一在于春,现在正是农村为一年做准备的季节,也是农民大忙的季节。以往用的是牛耕,人力消耗比较大,费时费力、效率很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生活困难,用牲畜耕地占大部分,那时候生产的粮食也只能够人们日常生活所用。现在用的都是农业机械了,规模也较大,生产效率提高了,人力大大减少,生产的粮食不仅可供自己食用,有的还可以出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听爷爷说,30年前,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村所有人还十分好奇。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而现在在城里,购买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宽阔的道路上,“大众”“尼桑”等品牌家用轿车正自由地疾驰,体现出了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2、农业税:取消农业税曾经朱元璋想做,毛主席也想做,但都没实现,现在却实现了。看上去似乎是挺有难度的,但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一朝废除,其实并不是农村改革单方面的成果,农民的生活有了保障,就更有积极性搞生产了。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对土地的权利有了法律保障。 到了2005年,我省取消了农业税,老张手里的税费通知单也换成了发放种粮补贴的存折。许多农民感慨地道:“种地纳粮是天经地义的事,国家对咱农民格外照顾,连农业税都不让交,还倒找钱给你,不种好地是不中的。”2008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允许农村土地流转。
3、交通:路宽了,以往都是土路,现在是水泥板路了,不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 3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交通便利了,人们出行更加方便了,农民心里乐开了花。
4、教育:在以前会有很多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但是现在孩子们上学的学杂费免了,有的还会给补助,义务教育彻底落实了。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城乡义务教育全面落实了义务教育法中提及的“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的基本要求。 2005年6月,省里开始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这意味着中小学生可以不用交学杂费、课本费免费上初中,另外有一定的补助。
30年前,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试想3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30年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发展。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项目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遍及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得到较好的诠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可能。许多居民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飞速提高,居民平时从细微之处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过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 三十年努力拼搏,三十年沧桑巨变。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
每个人从我所经历的变化中早已感受到了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感受到了现在做为一名中国人是多么的扬眉吐气,我为自己能生活在这一时代而自豪,更为自己是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而骄傲,我们正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的硕果。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巨大变化,我们的家乡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为祖国的今天而骄傲,也向往她的明天会更好。
第二篇:感受家乡变化
我的家乡在农村,那里群山环绕,碧水相依,但是我的家乡没有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只是一个普通而小的村庄。家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希望;家乡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闪亮。记得
三、四岁时,家乡的小路凹凸不平,处处尘土飞扬,旁边就是田野。家乡附近没有超市,只有一两个小商店,人们要买东西都必须走好远的路,上街赶集,很不方便。人们住的都是瓦房。有些瓦房在下雨时还不断的漏雨;有些瓦房上的瓦片都要碎了。房子的墙是用泥砖做成的,屋里的光线很差„„道路两旁没有路灯,人们只能用手电筒来照明,村里有辆自行车的人家就算是村里的首富了。十年过去了,我也上了初中。而如今家乡的土,家乡的地,家乡的人,家乡的一切都变化了,再也不是我认识的家乡了。现在,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了!小路变成了柏油路,宽阔平坦,两旁还栽下了许多花草呢!。现在的家乡,小镇上开了几个超市,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人们买东西方便多了。而现在,人们住的房屋由过去的瓦房变成了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有些楼房前还种上了四季常绿的风景树。高树底树相互映衬,加上各色盛开的鲜花,真是仙境一般。人们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站在阳台上晒着暖和的阳光。他们呀,都喜上眉梢呢!现在,路边挂有形式各异的路灯。每到晚上,路灯绽放出花一样的光,那光温和又明亮,照着夜行的人、夜走的车辆,在静寂的夜空中熠熠生辉。与周围人家发出的亮光连成一片,又成了亮丽祥和的乡村静夜图。过去,村里有辆自行车就算是村里的首富了。可现在,村子里家家户户都骑上了摩托车,有些人家还开上了小车呢!更不用说电视、手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了。村里人变富了,村里人不再贫穷了,这是多好的事啊!回首以往,田野里种满了庄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麦子等。那时人们的种植技术还不是很高,虽然辛勤努力了,但收获的却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浇灌出的庄稼,好像有意跟人们作对似的。现在呢,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遍地都是绿色无公害作物,人们在地里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业余生活也丰富了。春天,满地的蔬菜如碧绿的海洋;秋天玉米垂下了头,瓜果飘香大地一片金黄,真可谓是“春种满野皆碧绿,秋收遍地是黄金”。乐啊,田野般满是收获的家乡。再想以前,村里村外都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到了夏天,在外边聊天的大人都顺着墙边坐,小孩们大都躲在屋里扇扇子。屋里像蒸笼,屋外像热锅。而现在,房前屋后,村里村外,都种上了绿化树,虽说不像森林那样茂密,但也绿树成荫。夏天,大人们在树下乘凉,小孩们在树下嬉戏。茂密的树叶,送来了阵阵清凉。爽啊,森林般清凉的家乡。家乡在不断的变化。在我心中,家乡如妙龄少女,越变越好看,我从心眼里热爱我的家乡
第三篇:感受家乡新变化
《感受家乡新变化》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教科院09小教顾成凤
4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为了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方式搜集、整理资料信息,统计分析资料并制成表格,写调查报告和政治论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动口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及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二、课程开发背景
作为一所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新学校,六安三十铺中学在开学以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尽快走上正轨,学校主要进行的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学,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教育教学基本质量的保证,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在最初阶段,学校借用六安本部的一些课程作为本校的校本课程。但随着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办学声誉的不断扩大,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日益多元化,目前的课程结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学校领导班子需要思考:在继续实施借用课程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完善本校校本课程体系,建立起科学的、能多选的课程结构,体现学校的课程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促进学校的发展?校长高瞻远瞩,亲自坐镇,把这个问题摆到了首要议事日程。结合学校情景,大家经过认真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功经验,一致同意,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并结合当地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发展情况,遵循实践出真知的原则,决定开发实施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感受家乡新变化》为主题的政治课程。
三、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际的学习活动和主题探讨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方式搜集、整理资料信息,统计分析资料并制成相应表格,编写调查报告和政治论文的能力的目标。
2、以一些实际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动口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中体验协作学习的快乐,陶冶学生的情操。
3、通过实践活动和主题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家乡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和发展,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及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四、课程门类和内容
(一)门类:政治。
(二)内容:改革开放以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基本上达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六安市的变化更是大,各项发展指标都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六安的中学生应该感受到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并能分析出发生变化的原因,并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具体内容如下:
1、调查我市城乡居民自1978年以来工资增长情况,制成统计表。
2、收集我市城乡家庭生活各项消费支出,制成统计表。
3、通过访谈长辈或观察法归纳出我市环境建设、城市建设、文化发展方面的变化,制成课件或拍成照片
4、上网查阅我市1978年以来历年经济增长率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5、享受养老、医疗保障、城市低保人数的比重的变化。
6、家用电脑、手机、VCD等现代家用电器的普及率。
五、可行性分析
此项课程运行起来具有可行性。改革开放以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内容学生在政治课中学过。因此学生对这项内容比较熟悉,进行起来也比较顺手,更容易是学生产生共鸣,有利于这次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进行。作为六安人初三学生也应该能够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并归纳总结出来。
六、课程实施设想
学生分组活动,每组同学各自分工。
1、根据调查内容不同分别采用收集数据、图片、照片,访谈长辈等不同方式开展活动。
2、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DV、FLASH短片、多媒体课件、手抄报、演讲稿、政治论文、诗词、漫画、其他绘画作品等多种形式展示家乡成就。
3、针对展示资料谈感想,培养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评价总结能力,体现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
4、谈谈作为当代中学生的打算,写成政治小论文,或调查报告。
七、课程评价设想
(一)分类评价。
1、学习态度。
优秀:态度明确,积极参与,大胆质疑,主动探究。
良好:态度端正,主动参与,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合格:态度较端正,能参与活动,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2、实践作品。
优秀:主题明确有创意,材料详细,统计详细。
良好:材料详细,统计详细,能完成作品。
及格:能完成作品。
(二)反思性评价。
在期末,每班以“我的幸福体验---感受家乡新变化”为主题的反思性评价,主要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经历与体会,引导学生自觉反思过去的得与失。从而为今后不断完善、改进做准备。掌握探究式学习
方法。反思性评价后,全班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
(三)综合性评价
这一课程涉及到多种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鼓励、表扬,以赏识为核心。
第四篇:感受家乡新变化
感受家乡新变化
感受家乡新变化
(一)
“今天是个好日子,千金的光阴不能等,明天又是好日子,赶上了盛世享太平。”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随时都能从商铺、书店里传来歌唱家宋祖英美妙的《好日子》的歌声。说起我们西安呀,真是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最早西安在外地人眼里就像一座规模大点的县城,灰头土脸,交通拥挤。可就短短几年来,西安就已洗去了满脸的尘埃,展露出千年古都的神韵和现代大都市的风采来,为美丽的城市带来了活力。
如今的西安,城墙、护城河、环城公园、顺城巷构成了西安在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的景观。还有从去年开通的地铁二号线,短短只用了二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其他城市数十年开发地铁的工程。西安的交通拥挤状况随之一下子得到了缓解,我们不再羡慕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有地铁了。还有,近年来西安大雁塔周边的变化真叫人兴奋。美妙而规模宏大的音乐喷泉;雍容富丽的大唐芙蓉园;具有蓝色风情的西安海洋馆;还有曲江遗址公园的大唐遗风; 浐壩 生态区的碧海蓝天;骊山脚下辉煌壮观的歌舞剧《长恨歌》等等。这一切都反映出西安的国际化、人文化、生态化、创新化。还有西安城中村的改造,使西安城市与乡村生活、工作环境在一天天发生巨大变化,变得更加理想和美丽。
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感受家乡新变化
(二)
我的家乡在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商州,它还有一个别称——鹤城。顾名思义,就是有鹤的城市。既有鹤,就说明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好。这里还有许多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观,龟山公园、金凤山公园、二龙山水库、熊耳晚霞等美景不胜枚举。
近年来,商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相对于以前都有明显的改善。
说说学校的改变吧。以前的学生上学,不仅要交学杂费,还要交课本费等一系列的费用,那时的学生几乎不吃早餐,中午和下午一般都是回家吃饭,家离得比较远的,带些干粮来学校吃。以前的学校也很简陋,只有几张桌子和凳子,有的教室甚至还是危房。我听奶奶说,那时学校根本不教外语,只教语、数等几门学科,爸爸姑姑他们初中时才开始学英语。
而如今呢?
国家已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从小学到初中的课本都是国家免费发放的。每天早晨我们还可以吃到营养丰富的早餐,中午和下午吃饭也不用愁,因为现在的很多学校已经有了饭堂。教学楼嘛?一个建得比一个漂亮,而且还有多媒体教室和电脑教室。现在我们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了。社会在进步,在发展,教育水平也在跟着提升。
说完了学校,我再来讲讲服装方面吧!
以前的人穿衣服,只追求干净合身,所以才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 的说法,经常是大人穿了的衣服,孩子继续穿。那时的人通常都是去买布,回家自己做或者去裁缝店做,正因为如此,在那个年代,裁缝很吃香,所以家里有裁缝的人家一般都很富裕。
但现在的人穿衣不仅要好看,而且还要追求时尚,不要说破,就连那些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衣服都没人穿,而且现在的人基本不做衣服,都是去买,所以裁缝店基本都倒闭了。
社会在发展,经济水平也在逐渐发展,人们在饮食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听我奶奶说,她们那个年代,整天在生产大队干活,挣工分,换粮食。那时的人们经常吃不饱,就上山割树皮,挖野菜,然后煮着吃,小孩子没有什么吃,经常饿得哇哇大哭。那时还没有奶粉,只有一种叫”炼乳“的东西,实在没钱就将馒头掰成小沫,晒干,再用开水一泡,搅匀喂给婴儿吃。现在的人也吃野菜,因为这是绿色食品,而以前的人吃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我们整天大鱼大肉地吃,再也不用忍饥挨饿了。
怎么样,我的家乡变化大吧?愿我的家乡更美更富饶。
感受家乡新变化
(三)
我的家乡在豫北,那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村庄,但我却很爱她,因为那里有疼爱我的爷爷奶奶,还有许多一起玩耍的好朋友。每逢大的节假日,我都会和爸爸妈妈回去看看。而且每次回去,都能感受到一些变化。
老家的村头有一条铁路,听爸爸妈妈说那是京广线铁路,从郑州回老家就走这条线路。我打小就喜欢在村口看各种各样的火车飞驰而过:有黑皮敞篷的(货车)、绿皮的、红皮的(红白相间的)、蓝皮的(蓝白相间)等等。尤其是在晚上,车厢里的亮起灯光的时候,行驶的列车就像一条飞舞的龙灯,漂亮极了!现在村头铁路上有了新的变化,又增添了新成员——子弹头列车。它尖尖的脑袋,洁白的身体,跑的非常得快,一眨眼就不见了。(妈妈说这不属于家乡的变化,但我觉得这是家乡铁路上的变化啊!)
家乡的汽车也越来越多了,但这也不是什么好事。原来回老家,总是可以和小朋友到处疯跑,现在每次和小朋友外出,妈妈总是跟在后面唠唠叨叨的,不要我在街上乱跑。哎,到了农村怎么还不能自由啊!
家乡也有大型超市了。小的时候,我的家乡只有小卖部,里面只有一些日常用品和小零食。每次我嘴馋想吃零食的时候,妈妈却不给我买,说那些零食都是小作坊生产的,不卫生。现在好了,开了大型超市,妈妈常常主动带我去逛超市,给我买书、买玩具、当然还有我爱吃的零食。
最让我兴奋地是村头还建起了健身广场。广场的中心有一个漂亮的小亭子,亭子周围有许多健身器材,那里是人们锻炼身体的地方,也是小朋友最为集中的地方。广场上还有灯光球场,每到晚上,灯火通明,我们小朋友再也不用担心天黑没地方玩了。
家乡的变化真的是太多太多了,说都说不完,人们吃的比以前好了,穿的比以前好了,过节的时候更热闹了„„ 这些变化让我很高兴,也让我更热爱我的家乡了。不过,在我内心深处,我还在期待一个美丽的变化。在家乡的村口有一条小河,里面的水很黑、很臭,村里的人们叫它黑水河。听爸爸说这条小河以前并不是这样的。爸爸小的时候,河水还很清,里面有鱼虾、芦苇、荷花,人们在河边钓鱼,小孩子在河里游泳玩耍„„但是后来村子附近开了一家工厂,废水排到里面污染了小河,就成了现在的样子。每次看到这条黑黑的小河,我都很伤心,什么时候村头的小河能变回原来的样子呢?
我期待这个美丽的变化,我希望家乡能够变得越来越好!
第五篇:感受家乡新变化
感受家乡新变化(演讲稿)
(敬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王郦,是六年级(1)班的学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受家乡新变化》。
我的家乡在耒阳西部,那里群山环绕,只有山中间有一条窄窄的“羊肠小道”。舂陵河在此流过,汇入湘江。它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只不过是小小的一个点,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村。但它在我心中,却纯朴、可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着我的心。
五年前,我跟随爸爸妈妈离开这儿,去城里读书,当我一步步离开家乡时,我看到的是家乡灰灰的旧色:凹凹凸凸的泥巴路上满是积聚的浑水;一低一高的瓦房,仿佛瞬间就会倒塌下来;打着赤脚的放牛娃,拿着草绳细鞭赶着老黄牛;人们在村子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今年暑假,我跟随爸爸妈妈又回到了家乡,这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也吹绿了家乡这块土地。它唤起了家乡人民追求美、创造美的极大热情,也让家乡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现在,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繁荣,人民富裕,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瞧!一低一高的瓦房不见了,取而带之的是一幢幢美丽、气派的小洋楼;打着赤脚,拿着草绳细鞭赶着老黄牛的放牛娃也不见了,原来,“两免一补”的政策,使他重新回到了学校;马路上,汽车疾驰,通畅的水泥路取代了昔日狭窄的“羊肠小道”。条条大道从高处向下望,宛如一条条银灰色的巨龙,盘绕在美丽,气派的楼房之中。花花绿绿的车辆从道路上飞驰而过,像巨龙背上闪闪的鳞甲,又如同一条条纽带,把家乡与各地联系起来。路边的花坛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电话进入了千家万户,部分家庭还购买了电脑、私家汽车,建起了小洋楼。人们的穿着也跟上了时代潮流,特别是女孩子,打扮极有个性,充分地展现了青春的朝气和活力„„
这时,我仿佛听到了家乡经济建设发展跳动着的脉搏,仿佛听到了家乡在建设改革开放大潮中前进的步伐,仿佛看到了家乡人民正在建设小康生活的情景,仿佛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这条巨龙在腾飞!
同学们,家乡的未来,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刻,好好学习。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双手,共同努力,为家乡的未来再添上一条绚丽的色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