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佳句 >

鲁教版一上《画》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2-07-14 12:28:29

  第一篇:鲁教版一上《画》教学设计

  第一课《画》

  这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诗人用优美、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山水图,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课文里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看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色. 根据教材特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我为本课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的重点,在教学本课时,要教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此诗,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感受美的熏陶。 教学设计: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还记得谜底?老师再出两个谜语,看那个小朋友能猜出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习,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线、指导书写“人、义、火、文”

  3、谜语诗《风》

  4、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竟猜游戏。

   第二篇:鲁教版《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鲁教版《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笔画和“、、纟”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读课题,先理解“游”的意思,再理解课题的意思。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播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课件,配乐范读课文。也可以播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四)朗读感悟

  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富饶。

  1.播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课件,请学生说说小竹排顺水流,如果你坐在上面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鸟儿、鱼儿、树木、禾苗)读有关句子,理解“密”、“绿油油”。

   2.看到这些美景,你会说些什么?

  3.为什么说小竹排是在“画中游”?

  4.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感悟“江南鱼米乡”的美景。

   (五)拓展说话

  再创情境,练习说话。

  继续播放课件:小竹排游到了江南的其他风景名胜区,让学生进行情境说话练习,说几句赞美风景的话。

   (六)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七)课外延伸

  收集江南的风景图片,在教室里展览;准备旅游照片,并作介绍。

   (八)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播放乐曲,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光。

   (九)实践活动

  1.课外收集有关介绍江南风光和物产的图片、照片,张贴在教室里,供大家观赏。

  2.学生展示自己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向同学介绍旅游景点的美丽风光。

   第三篇:鲁教版六上2.2《数轴》教学设计

  《数轴》教学设计

   刘淑香 【教学目标】

  1、 理解数轴的概念,会画数轴;

  2、 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会利用数轴解决有关问题。

  3、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由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通过数轴概念的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而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的概念,并初步体会数形的结合的思

  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材处理】

  本节一课时完成,将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由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自然建立数轴概念,进而探究数轴的画法、作用、数与点的对应。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整节课以观察、动手、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善动脑、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问题解决 引入实例

  (设计说明: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出数轴,贴近生活,直观具体,易于学生接受,同时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问题1:在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米和7.5米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米和4.8米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你能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吗?

  学生会画一条直线表示马路,并在直线的左、右侧分别标上西、东,在直线上取一点O表示车站的位置,规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1米,于是点O的右边距离点分别3个和7.5个单位的点A和点B,分别表示柳树和杨树的位置,点O的左边距离点3个和4.8个单位的点C和点D分别表示槐树和电线杆的位置。

  二、提出问题

  感受特征

  问题2: 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呢?(用数体现出方向、距离的不同)

  规定从左向右表示从东到西,把点O左右两边的数分别用负数和正数表示。由此可见,正数,0和负数可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问题3: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的例子吗?

  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后可得出,例如:温度计、杆秤、门牌号码……。 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温度计(显示不同的度数),让学生体验读取温度,并比较各温度计上所显示 的温度的高低,使学生充分体验和认识温度计的设计特点,让学生再次体会数与形的对应关系。

  (教学说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要描述马路上这三棵树、电线杆与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既要考虑距离,又要考虑方向;但由于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意义的理解不是很深刻,因此他们可能想不到用正负来体现物体方向的相反,因此可以提出问题2加以引导,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可以用正数、0、负数,来描述直线上点的位置,反过来,正数、0、负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借助于这一情景,让学生非常自然的初步感受到数与形的结合。问题三的设计让学生再次体会数与形的对应关系,为数轴的引出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适时命名 学生定义 1.引入数轴概念

  (设计说明:由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建立数轴概念)

  通过上面的问题,我们知道正数,0和负数可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一般地,在数学中人们用画图的方式把数直观化。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2、揭示数轴内涵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数轴的三要素)

  四、提炼总结 规范定义

  问题4:表示数的直线(数轴)须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将不同的数用它上面的点清楚的表示出来呢?你能试着画出满足条件的数轴吗?

  可以先让学生试着画出自己想象的数轴,并把学生不同的画法展示出来,让学生先讨论交流哪种画法最规范,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得出数轴的特征。(边总结边画图)

  (1)数轴是一条直线(习惯上将它画成水平,也可根据需要画成倾斜或竖直的)

  (2)数轴三要素

  ① 原点(可取直线上任一点作为原点,但一取定就不再改变。它表示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② 正方向(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③ 单位长度(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再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2,-3……;单位长度的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此我们也可以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五、定义辨析 练习巩固

  (设计说明:通过形式不同的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轴认识,形成初步技能。)

  1、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2、(1)画一条数轴,并表示出如下各点:〒0.5,〒0.1,〒0.75;

  (2)画一条数轴,并表示出如下各点:1000,5000,-2000;

  (3)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的举例小于3的整数;

  (4)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

  (教学说明:练习1是基础性训练,主要是进一步巩固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并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练习2有所加深,在巩固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到画数轴时要根据已知数适当地选择单位长度和原点的位置,这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生独立尝试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流,互相学习,教师也可以适时地进行点拨。)

  六、反思总结 情意发展

  (设计说明:围绕三个问题,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问题1:什么是数轴? 问题2:如何画数轴?

  问题3: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教学说明:以上设计再次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畅所欲言,加强反思、提炼及知识的归纳,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七、布置作业

  1、 课本习题2.1第2题

  2、 指出下面数轴上A、B、C、D各点所表示的数

  3、数轴上的点p与表示有理数3的点A的距离是2 (1)试确定点p表示的有理数;

  (2)将点A向右移2个单位到点B,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3)再把点B向左移动9个单位到点C,则点C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教学说明:及时作业是巩固课堂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由于课本提供练习较少,因此作适当的补充。同时也为下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第四篇:新人教版《画长方形》教学设计

  课题:长方形的画法

  教学内容:课本60页的内容及第12-15题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的画法,会画一个长和宽已知的长方形。

  2、经历长方形的画图过程,体验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掌握长方形的画法

  难点:应用垂直与平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法:教师演示,学生实验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教学具: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发探究兴趣 谈话导入:

  1、同学们,请看老师拿的这张纸是什么形状?(长方形)

  2、那你能在长方形纸上找到我们学过的平行和垂直吗?(学生会说到哪一组对边平行,或者哪一组邻边垂直等等)

  3、那你会在纸上画一个长方形? 板书课题:长方形的画法

  (二)出示探究要求,促进合作学习

  1、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先独立思考: (1)如果让你画一个任意的长方形,你会怎么画? (2)如果让你画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你又会怎么画? (3)在画长方形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已学的知识? (4)你如何验证你画的长方形就是长方形?

  二、小组学习,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画法,并动手尝试. 生:利用有长方形面的物品来画,比如数学书,文具盒等等 生:利用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来 生:利用方格纸或者点子图来

  2、全班交流画法,展示作品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一)精讲点拨,形成方法

  1、实物画法,有局限。

  2、利用垂直和平行的画法,更一般

  3、师生共同归纳方法: 第一步: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

  第二步:分别过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同一侧画两条与线厘米的线段 第三步:把两条线段的另一端点连接起来

  (二)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

  四、当堂检测,拓展应用

  1、课堂小结:谈谈这一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2、完成检测题目:

  (1)在点子图上画一个长方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画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3)测定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为什么?(4)怎样修路最近呢?

  3、练习十12-15题

   第五篇:湘教版一年级上册《撕纸添画》教学设计

  《撕纸添画》教学设计

  金川区第二小学高春兰 教学目标:

  1、能关注生活中身边的人和物,用特有的形式进行再现。

  2、能关注撕出的色纸的形状,积极进行想象,学会添画的方法。

  3、能大胆随意撕纸,有意图地用线添画,表现出综合运用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学情介绍:

  这一课的学习任务是凭借随意撕出纸片的各种形状激活学生对生活经验中形状相似的事物的联想,然后通过在纸片内外添画,把联想形象表达出来,是综合了撕纸、联想、粘贴、添画的学习活动中。形的联想是关键,它上承随意撕纸的结果,下启添画成形的效果。撕纸时,让学生大胆肆意不受形象约束的随意撕。形的联想时引导学生将纸片当作生活中熟悉的各类事物媒材去联想。同时,将纸片转动不同角度观察发现更多联想。添画时,依托纸片已有形状进行用线漆画,完整造型,这样将手工和绘画巧妙结合的方法既降低了绘画的难度,又增加了绘画的越味性在整个活动中,不需要事先设定主题和形象,主要凭感觉、联想和想象来进行造型,将废纸片变成一件艺术品。在这种宁为中,学生获得快乐,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不失去一种巧妙而又有效的综合能力训练,课的有效学习将为今后的记忆画、想象画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从学习领域来看,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生尝试使用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常用工具材料:脐棒、彩笔、彩色纸,运用手工绘画巧妙结合的方法,通过低年级学习喜闻乐见的形式:撕一撕,看一看,想一想,贴一贴,画一画,大胆地,自由地,把所见、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发现艺术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求异创新的思维和综合运用造型表现的能力,表达对生活的美好回忆和积极关注。让学生在玩中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老师充当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材料的准备者,在创作中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同时让学生感悟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用美术表现所见、所感、所想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对撕下的任意形状进行想象创意,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

  各种质地的纸,例如彩色纸、色卡纸、教学课件、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课件演示:在音乐声中,学生们看到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镜头切近,学生们发现了,这幅画和以前见过的画面不太一样,所有的画都是用撕开的纸片添加了有趣的线条组成的。

  2、欣赏作品:师:“一张普普通通的纸片,居然能变化出这么多有趣的图画,大家说神奇不神奇,想不想变一变,这可是一个秘密呀,想知道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撕纸添画》

  二、启发创作:

  1、撕一撕

  教师:“现在,在小朋友面前也有各种质地的纸,请你也选择其中一张,动一动你的手 (提醒:将撕下的纸放在桌上,注意卫生。)

  发挥自己奇特的想象,也尝试了撕纸的乐趣。现在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看看这些小纸片还可以怎么变呢?(出示课件,让同学们感受从不同形状的不同添画,如:动物、人物、植物、用品、风景等。)

  2、怎样发挥想象巧妙添画,教师发给各小组一张一样的撕纸,让学生把这张撕纸纸片进行添画创作,教师:你是怎么添的,添了以后变成什么了?(学生各抒己见,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小结:同一张撕纸片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添画,结果各不相同。

  3、教师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将撕纸不同角度转动来展开联想,并说出观察结果。

  4、小组讨论:看了这么多,大家来说说怎样看可以发现更多奇妙的联想?怎样更巧妙的添画?变的过程中有什么方法和窍门吗?

  5、教师小结:先看,再转,然后再看,再转动, 觉得它最像什么(适时提问学生),选一个合适的角度,粘在纸上,用添画的方法把它变出来,可以中间添画,也可以周围添画。看来没用的纸,一下子被我们赋予了生命! (边小结边出示课 2

  件)

  三、活动过程:

  1、 学生自由撕纸添画。

  学生随意撕纸,转动撕下来的纸片,看看它像我们熟悉的什么东西?然后粘贴在纸上,添画成形。(板书步骤:撕纸、联想、粘贴、添画。)

  2、看看评评

  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先让学生描述一下:你变的是什么? 评一评:你觉得谁想得最巧妙。 (对想得好,有创意的学生给予表扬)

  3、启发

  师:“其实真正漂亮的作品它是由很多碎纸片组成的,如果把你们的作品都贴到一张纸上,也会成为一幅有趣的图画。你们看„„”(课件出示范图:由房屋,树,小路等组成的较难的作品,作简单的讲解)

  4、创作

  师:“刚才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尝试了撕纸添画,现在把你们的画面添画成一幅完整的画,别忘了给你们的画取个动听的名字哦。”(强调创意,注意卫生)

  四、活动延伸:

  孩子们,美术无处不在,你看,小小一张纸,通过撕、贴、想、画,大家能把它变得那么漂亮。你们看(课件展示不同材料的作品)

  大家都是聪明的孩子,将碎纸片变成了这么美的画,只要大家多观察,多思考,还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美妙的事情。同时也要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这一课的学习任务是凭借随意撕出纸片的各种形状激活学生对生活经验中形状相似的事物的联想,然后通过在纸片内外添画,把联想形象表达出来,是综合了撕纸、联想、粘贴、添画的学习活动中。形的联想是关键,它上承随意撕纸的结果,下启添画成形的效果。撕纸时,让学生大胆肆意不受形象约束的随意撕。形的联想时引导学生将纸片当作生活中熟悉的各类事物媒材去联想。同时,将纸片转动不同角度观察发现更多联想。添画时,依托纸片已有形状进行用线漆画,完整造型,这样将手工和绘画巧妙结合的方法既降低了绘画的难度,又增加了绘画的越味性在整个活动中,不需要事先设定主题和形象,主要凭感觉、联想和想象来进行造型,将废纸片变成一件艺术品。在这种宁为中,学生获得快乐,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不失去一种巧妙而又有效的综合能力训练,课的有效学习将为今后的记忆画、想象画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从学习领域来看,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生尝试使用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常用工具材料:脐棒、彩笔、彩色纸,运用手工绘画巧妙结合的方法,通过低年级学习喜闻乐见的形式:撕一撕,看一看,想一想,贴一贴,画一画,大胆地,自由地,把所见、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发现艺术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求异创新的思维和综合运用造型表现的能力,表达对生活的美好回忆和积极关注。让学生在玩中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老师充当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材料的准备者,在创作中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同时让学生感悟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用美术表现所见、所感、所想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