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佳句 >

2010年广东省高考历史核心知识点解读1中国古代史部分

更新时间:2022-07-03 02:27:50

  第一篇:2010年广东省高考历史核心知识点解读1中国古代史部分(二)

  2010年广东省高考历史核心知识点解读1

  中国古代史部分

  专题二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时期

  1、秦统一的原因:

  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实际上的可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县制,有的还实行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⑤长期争霸战争,大国拓展了疆域,形成了局部统一。

  (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①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力量较强,封建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④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后者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的三公制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其特点是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官而掌握人事大权,这相对战国以前的分封制来说,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2)原因:

  ①经济根源: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②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完成、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需要。

  ③理论来源: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3)过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4)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借助于神权来巩固和加强;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5)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发展。

  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

  一、国家独立和保障经济、文化发展。

  (6)不利影响:①这套制度愈严密,人民所受压迫也愈严重。

  ②君主专制易使皇帝成为专制独裁的暴君,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3.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革新

  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两汉社会制度比起秦朝更加完备,汉朝在废除苛法的前提下,进行革新。包括:刺史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察举制、编户齐民等。在这些内容中,主要是围绕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与矛盾展开的,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矛盾、选用官吏的形式,对百姓的管理。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此外,通过“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和限制藩王的活动。在选用官吏的形式中,以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为最主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实行编户制度,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4.秦汉时用封建统治阶级对治国思想的选择

  秦用“法家”思想治国,原因是:战国时秦国用法家商鞅,实现了富国强兵,奠定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基础;吸取分封制造成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教训,而法家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分封;秦统一后,秦始皇认为只有实行中央集权才能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同时认为严刑酷法可以阻止人民反抗。

  西汉先用“道家”后用“儒家”。先用“道家”是因为:刘邦等认为秦朝采用法家思想是招致其灭亡的根本原因,因而采用“道家无为”思想,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刘邦还认为秦没有采取分封而实行集权也是其灭亡的原因,故恢复分封制。后采用“儒家”是因为: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汉武帝在位时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提供了前提。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宣扬“大一统”,对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非常有利,它不同于法家强调刑罚,而是强调思想统治,更有利于专制统治,所以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揭东县白塔中学 历史教研组第1页 共1页

   第二篇: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1.商朝 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生产的青铜器中,著名的有巨大的 司母戊鼎 和造型奇特的 四羊方尊 。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三星堆 文化。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博兴

  (一)

  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 2.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称做 金文 ,也称 铭文 。

  3.相传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有了历法,并一直沿用至今,就是今天的农历 ,又叫 夏历 。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商朝 开始。

  5. 扁鹊 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创造出的 望、 闻 、 问 、切 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6.战国末期楚国人 屈原 创作的 《离骚》 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现被译成多国文字流传。

  7.世界和平理事会把 屈原 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8.春秋战国盛行的 钟鼓之乐 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的 整套编钟 就是最有力的明证。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博兴

  (二)

  1.春秋晚期的孔子,是 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提出 仁 的学说,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 鲁 国人,孔子又是大教育家。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 《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3.孔子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善于启发,重视学习方法等。

  4.春秋晚期的老子,是 道家 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善于从 正反 两方面思考问题。 5.墨家创始人墨子 ,主张兼爱、非公。

  6.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为 孟子 提倡 仁政 治国,轻徭薄赋。 7.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庄子 ,他主张 无为而治 。 8.法家在战国末期的代表人物是 韩非 ,他提倡 法治 。

  9.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 孙武 ,著有 《孙子兵法》一书,这是世界上 最早 的兵书,军事格言有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1.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 甘肃玉门关 和 阳关 称西域。

  2.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立 西域都护 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3.丝绸之路,从 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輸入中国内地。

  4.西汉早期用 麻 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

  5.东汉宦官 蔡伦 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作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技术。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6.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

  7.科学家 张衡 制造了 地动仪 ,是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地震仪器。 8.汉代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 擅长外科手术,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 “麻沸散”,他还模仿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体操叫做 五禽戏 。

  9.东汉末年 张仲景 写成《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人称他为 医圣 。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

  1. 佛教 是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印度, 西汉末年 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2. 道教 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东汉 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3. 司马迁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编写了《史记》一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 秦始皇陵兵马俑 。 6.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D )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

  1.南朝的 祖冲之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家,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 圆周率 。

  2.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的经验,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 7 位数,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 一千年 年。

  3.北朝的 贾思勰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 《齐民要术》 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北魏的 郦道元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

  1.东晋的 王羲之 集书法之大成。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 ,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被后人称为 书圣 。

  2.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以东晋的 顾恺之 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佛教 教盛行起来。

  4.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的 云冈石窟 和河南洛阳的 龙门石窟 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1.唐朝时,在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中国人被称为 唐人 。

  2.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 汉字 创制了日本汉字。 3.唐朝赴日本的僧人也不少,其中影响较大的高僧 鉴真 ,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4.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 玄奘 。 5.贞观后期,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1.隋唐时期,杰出工匠 李春 设计建造 赵州桥 ,是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七百多 年后,欧洲人才建了类似的桥。

  2.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以城北的 大明宫含元殿 为代表,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3.隋唐时期印刷的 《金刚经》 ,是世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唐朝医学家孙思邈,用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 一书,他被称为药王。 5. 唐朝 是我国诗歌创作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 、杜甫 和 白居易 。

  6.李白的诗即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人称他为 诗仙 ,代表作有 《早发白帝城》 和 《蜀道难》。

  7.杜甫生活在晚唐时代,他的诗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人称他为 诗圣 。代表作有“三吏”指《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 《垂老别》 、 《无家别》。

  8.白居易生活在唐中期,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的目的。他的代表作有 《秦中吟》 和 《新乐府》,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二)

  1.隋唐时期 颜真卿 创作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 王羲之 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柳公权 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后人把柳书和颜书并称为“ 颜筋柳骨 ”。

  2.唐朝时期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画家有 阎立本 和 吴道子 。

  3.阎立本 擅长人物故事画,绘有《历代帝王像》和《步辇图》,吴道子 画技高超后世称他为“画圣”。

  4.石窟在隋唐时大为发展,甘肃西部的 莫高窟 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大部分洞窟就是隋唐时开凿的,窟内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以及大量的佛经、文书等。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 1.北宋时,毕昇发明了 活字印刷书,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欧洲15世纪才出现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2.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 司南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 指南针 ,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由 阿拉伯人 传入欧洲。

  3. 唐朝末年 末期,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4.北宋的科学家 沈括 著有《梦溪笔谈》一书中开始用“石油”一词。 5.元朝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学家 郭守敬 编成《授时历》并主持开凿了北京附近的通惠河 。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

  1.北宋的 司马光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 资治通鉴 》一书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列举宋代著名词人及其代表作。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如梦令》, 辛弃疾《破阵子》。 3.元朝著名的剧作家有 关汉卿 ,代表作是《窦娥冤》。

  4.宋代大画家 张择端 绘的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5.元代著名的画家是 赵孟頫 绘制的山水画、花鸟画等被当时人称为“神品”。

  6.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有 苏轼 、 黄庭坚 、 米芾 、 蔡襄 。人称宋四家。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

  1.明长城东起 鸭绿江 ,西至 嘉峪关 ,长约六千余里,气势宏伟堪称奇迹。

  2.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 李时珍 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3.明末杰出的科学家 宋应星 写出的 《天工开物》 一书,后来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二) 1.明清时期, 古典小说 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2.成书于元末明初的《 三国演义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 罗贯中 ,描写的是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生活。

  3.元末明初 施耐庵 写的 《水浒传》 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4.明朝中期 吴承恩 根据唐僧取经故事著有 《西游记》一书,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5.清朝 曹雪芹 创作的 《红楼梦》 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6.明朝后期最富盛名的戏剧家 汤显祖 的代表作是 《牡丹亭》 ,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7.京剧形成于 19世纪中 期。

  8.明代著名的书法家 董其昌 兼有“颜骨赵姿”之美。明末著名画家 徐渭 善用泼墨。清朝的“扬州八怪”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笔墨纵横手法。

   第三篇:高考历史考点总结: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秦汉

  秦汉政治

  [阶段特征]

  1、时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公元220年曹丕代汉

  2、朝代: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3、特征: 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封建经济初步发展具体特征: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

  经济:封建经济发展,出现第一个太平盛世思想:出现思想专制,儒术取得独尊地位

  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和发展

  对外:开始与周边国家交往,开辟了丝绸之路

  [知识整合]

  一、政治体制(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

  1、秦统一中国

  (1)统一条件: 各国相继变法和进行兼并战争;

  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实力的强大

  (2)统一经过:公元前230-前221年,统一六国(3)历史意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4)疆域扩展“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居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一人独尊、皇权至上、帝位世袭

  (2)中央官制与郡县制

  中央机构:三公九卿

  地方统治:郡县制

  要害:强干弱枝,避免国家重新陷于四分五裂的局面

  情况: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郡县官吏任免权操纵在皇帝手中;秦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

  作用: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将地方的权力都集中在中央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选修四第一单元第1课)

  3、千古一帝秦始皇

  (1)兼并六国,一统诸元

  (2)建立集权 ,巩固统一

  建立帝制:自称皇帝中央集权: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推广郡县:全国设立郡县扩大疆域:南征百越,北击匈奴统一文字:推行小篆经济统一:统一货币、度量衡发展交通:修筑驰道、直道、渠道

  (3)惟我独尊、专制暴虐

  沉重的赋税: “收泰半之赋”繁重的徭役兵役:“ 发闾左之戍严刑峻法:“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思想专制:焚书坑儒土地兼并严重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对当时:巩固了新诞生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封建政权

  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史论共享]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郡县制,郡县制则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知识整合]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

  1、地方统治:汉初:郡国二制并行,设太守、丞相

  2、解决方法:削藩策和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知识整合]汉代的选官、用官制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察举制,举孝廉 秦汉文化

  [知识整合]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

  1、董仲舒的儒学主张

  (1)发展: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

  (2)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提倡孝道

  (3)贡献发展儒家学说;提升儒家地位

  2、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它确立儒家独尊地位的措施。

  (1)措施

  思想:肯定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政治: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教育:规定“五经”,儒家经典成为教科书

  (2)影响

  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知识整合] 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课

  2、造纸

  (1)情况:

  西汉:后世发现了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作用: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在 “四大发明”中,其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知识整合]汉赋必修三第三单元第2课

  1、特点:半诗半文,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气度恢宏

  2、作品: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

  [知识整合]书画必修三第二单元第4课、选修四第一单元第1课

  1、文字书法:小篆、隶书

  2、绘画美术:

  内容: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门类: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作品:西汉马王堆帛画、东汉壁画《夫妇宴饮图》

  秦汉经济

  [知识整合]农业经济的发展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

  1、秦朝的经济

  措施: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和直道,开灵渠

  2、汉代农业东汉牛耕画像石

  [知识整合]手工业经济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

  1、冶铁: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

  2、制瓷:东汉时—技术达到成熟阶段,先青瓷后白瓷

  3、纺织:西汉时—丝绸之路开通,丝绸外销的数量激增

  [知识整合]商业经济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

  1、“市”的形成:长安城东西有市,市区与住宅区严格分开

  2、商业城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魏晋

  [阶段特征]

  一、时间:公元221-589年

  二、朝代:三国(公元221 –280年)

  魏、蜀、吴

  两晋(西晋:公元266—316年

  东晋:公元317--420年)

  南北朝(南朝:公元420--589年)

  宋→齐→梁→陈

  北朝:公元439--581年)

  东魏北齐

  北魏

  西魏北周

  三、特征

  总体特征: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具体特征:政治:封建国家以分裂为主,南北对峙,朝代更迭频繁

  经济:北方经济反复地破坏和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民族: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和发展,少数民族封建化

  选官制度

  [知识整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世家大族、九品中正制

  经济发展

  [知识整合]经济的复苏繁荣必修二第一单元第

  2、3课

  农业:手工业:灌钢法商业:

  文化成就

  [知识整合]文字书法必修三第三单元第3课

  1、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2、功能:兼具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

  3、书家:楷书——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

  草书——盛行王羲之、王献之

  行书——雅俗共赏,王羲之和《兰亭序》

  [知识整合]绘画艺术必修三第三单元第3课

  成就:士大夫画家活跃、总结绘画理论

  作品: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史论共享]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汉字书法是线的艺术,它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情和气势。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隋唐 隋唐政治 [阶段特征]

  一、时间:公元589年---907年

  二、朝代:隋朝:589年—618年唐朝:618年--907年

  三、特征:总体特征:封建国家的繁荣具体特征:政治:国家统

  一、皇权加强经济:社会安定、发展繁荣 民族:友好往来、疆域辽阔对外:交通发达、交往频繁文化:繁荣昌盛、泽被 3

  东西

  [知识整合]唐朝三省六部制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

  1、三省:

  内容:中书省—决策机构,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审议机构,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机构,下设六部

  意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2、六部:

  内容:吏、户、礼、兵、刑、工 意义: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知识整合]隋唐的选官制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

  科举制的出现和完善

  1、过程: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2、特点: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3、意义:1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素质2中央掌握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3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知识整合]唐太宗选修四第一单元第2课

  1、政策

  用人纳谏: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李勣、长孙无忌

  轻徭薄赋:以民为本,休养生息,均田薄赋 处理民族关系:败东突厥、设羁縻州、和亲联姻

  2、结果:出现“贞观之治”

  [史论共享]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唐太宗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封建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 秩序比较安定的“贞观之治”的局面,并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国力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而其纳谏、用贤之风更为后世称道。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

  经济繁荣

  [知识整合]农业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

  1、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犁耕技术相当完善

  2、唐初经济恢复发展,出现贞观之治。

  [知识整合]经济繁荣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

  B、 手工业 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知识整合]

  二、经济繁荣必修二第一单元第

  2、3课

  3、商业

  (1)城市:黄河流域:长安、洛阳; 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都)

  (2)市场:长安有东市、西市

  柜坊、邸店、飞钱

  农村集市进一步发展

  唐朝后期坊市界限逐渐被打破

  (3)外贸: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司

  中国瓷器已输往国外

  唐朝时社会经济达到空前繁荣,假如在唐朝鼎盛时期经商,你认为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①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②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③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经济繁荣。④长安、洛阳、扬州是闻名中外的大都会,商贾云集。⑤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⑥出现了柜

  4坊和飞钱,便利了商品贸易。

  不利条件: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②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③商业交易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文化昌盛

  [知识整合]

  三、文化昌盛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课 1科学技术

  造纸外传、雕版印刷、使用火药 [知识整合]

  三、文化昌盛必修三第三单元第2课

  1、唐诗

  (1)原因:

  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2)规模:

  流传至今有诗人两千多位、诗歌近五万首

  (3)作者:

  初唐——王勃,陈子昂

  盛唐——高适、岑参的边塞诗;

  孟浩然、王维山水诗

  丰碑——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圣杜甫,现实主义;白居易,中唐,现实主义

  [知识整合]

  三、文化昌盛必修三第三单元第3课

  2、书法

  (1)楷书——唐朝步入盛世,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祭姪文稿》、 柳公权;

  (2)草书——盛唐的张旭、怀素;

  (3)行书——颜线、绘画

  特点:吸取外来美术风格

  作品:隋展子虔《游春图》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

  盛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第四篇: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民族总结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专题整理》

  秦汉: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移民戍边。促进边疆开发。

  匈奴:秦---北击匈奴,修长城,东到临洮 西到陇西

  汉---匈奴威胁汉的政权,西汉加强同匈奴关系,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越族:秦—南征百越,设四郡(设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对珠江流域进行管辖),开灵渠,移民垦荒。

  魏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兴起于东北的鲜卑族拓拔部。①少数民族不断涌进中原,冲垮胡汉界限。②少数民族开始汉化,促进自身进步。

  孝文帝:政治改革向汉族学习,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和民族大融合。

  唐: 唐太宗的民族团结政策;被西北各族首领尊为“天可汗”。

  宋:宋面临辽、金和西夏的威胁。

  元:蒙古族

  明清:满洲族。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②中央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③版图最终奠定。(乌兰布通战役和多伦会盟平西北和北部的蒙古准噶尔叛乱,接受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

  )

   第五篇:高中历史知识大串讲(中国古代史)

  中国历史知识大串讲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历史: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西汉巩固。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北宋加强。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明清达到顶峰。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政治: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封建经济所决定。地主阶级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既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

  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及这两对矛盾总的发展趋势)。

  联系我国现今国家机构的设置,掌握我国中央机构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属于司法机关体系。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与历史上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并掌握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

  2.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历史: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王位世袭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分封制:西周把王族、*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军*授爵: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按军*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皇帝制:秦统一六国后,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原则,赢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士族制度: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

  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隋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续沿用并使之完备。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封建国家政府工作效率。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也使士族制度逐渐消亡。

  真好记学习网

  1

  行省制: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八股取士: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的见解;文体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八股取土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 政治: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理解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是阶级对立和斗争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西周的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反过来巩固井田制。 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士族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和科举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3.古代著名的改革

  历史:古代历史上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国家实力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王莽改制:公元8年改制:王田私属,不许买卖;多次改变币制。改制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北魏孝文帝改革: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后周周世宗改革:采取措施开垦荒田,取消苛捐杂税,重视兴修水利,整顿军队,严格纪律。后周力量增强,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兴修水利,发展了农业,政府的收入也增加了一些,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失败。

  金世宗改革:提倡开荒,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遇到荒歉年,减免租税。改革使北方经济得到发展。 政治: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坚持历史的标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古代的改革变法。 运用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王莽改制。

  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被废除,表明改革的复杂性与曲折性的道理。 理解我国古代的改革与现今的改革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联系有关时事,了解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深化农业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掌握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意义。

  4.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

  历史:在我国古代曾出现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而出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盛世局面。在封建盛世时期,社会生产进一步发展,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主要有:西汉文景之治、东汉光武中兴、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及清代康乾盛世。封建社会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新王朝的建立者体验了农民战争的威力,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及时调整统治政策;开明封建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及其勤政和知人善用;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繁荣。 封建盛世一般出现在封建王朝的初期或前期,当社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以后,封建统治者又开始奢侈腐化,政治黑暗,加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这是由封建帝王作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他们的统治永远是建立在压迫剥削农民的基础上的。他们实行严刑苛法、残酷压迫农民是为维护其腐朽统治。他们鼓励发展生产,调整统治政策也是为维护其统治服务的。

  政治:我们对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认识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在封建盛世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在客观上有推动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一面;但也要看到尽管处于封建盛世,封建社会的各阶级地位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农民阶级受剥削受奴役的地位丝毫没有改变,封建统治者虽然也推行宽舒的政策,但从本质上讲是为缓和阶级矛盾,从而达到为维护其长久统治而服务的。

  运用现象与本质的观点认识:即使在封建社会的盛世,农民也不能摆脱受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地位。

  运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隋亡唐兴的原因;开元盛世是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的新发展。唐代兴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贤则昌,失贤则亡。对我们今天的人事干部制度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用人要用德才兼备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则危害严重。

  对康乾盛世的认识:从中国古代历史纵向发展看来,是值得颂扬和自豪的;但从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看来,对其评价则真好记学习网

  2

  不宜夸大。

  5.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历史:我国封建社会历时2300多年,其中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并且在处于分裂状态的700余年中,还出现过许多局部统一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统一共四次九朝,即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其中统一时间最长的是唐朝,计289年,最短的是秦朝15年。

  促成国家统一的因素有:人民反对战争,渴望统一;尽管处于分裂时期,但局部或某些割据政权的经济仍处于发展之中,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分裂时期客观上存在着民族频繁交往,民族融合增强,有利于后来的统一;每个分裂时期的后期,割据政权数目减少,或某些力量的衰弱和某些力量的增长,为后来的统一提供了方便;意识形态对统一所起的积极作用;杰出历史人物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在统一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封建社会的分裂共有三次: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宋、辽、夏、金时期。

  国家分裂的因素有:由于政治黑暗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及阶级矛盾激化,导致中央集权统治力量的衰弱而无力控制地方;地方割据势力膨胀而最终压过中央集权力量;或由民族矛盾尖锐所导致。

  政治:纵观历史上的统一,实施统一的统治者往往采取综合准备和切实可行的方法。这对我们今天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发展经济实力,为统一奠定坚实基础;争取政治优势,为统一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增强军事实力,为统一提供可靠的保证。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对于历史上的分裂应持全面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要看到其危害,又不能忽视分裂时期客观上存在的有利于统一的积极因素。

  联系台湾问题,批判“两国论”,坚决反对台独的图谋。掌握我国对台湾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只要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什么都可以谈和“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含义。

  形成正确的认识,自觉拥护党的有关方针、政策,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一切分裂势力和行为。

  6.著名君主的政绩

  历史: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君主。他们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知人善任、改革弊政、及时调整统治政策。他们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古代社会的进步。 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经济;和亲匈奴,改善民族关系。

  汉武帝:加强皇权,解决王国问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派张骞通使西域,发展同西域少数民族的关系。 光武帝刘秀:提倡节俭,减轻赋税,释放奴婢,整顿吏治。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凋整统治政策;善于纳谏,知人善任;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重用人才;促进唐朝经济继续发展;设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疆。

  元世祖:实现统一;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农业发展;实行行省制度,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明太祖: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康熙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维护国家统一,平定叛乱;维护国家利益,抵御外族侵略。 政治:评价历史人物要全面、系统、辩证,要看其主流。因此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把历史人物置于历史环境之中,坚持历史的观点;看其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既要充分肯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又要克服英雄史观;对历史人物的*、过要具体分析。

  7.古代考试制度

  历史: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与选官制度。

  两汉魏晋时代的察举制度与九品中正制导致世家大族政治特权地位的形成。 隋唐实行科举制,其进步意义在于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所发展,表现为“乡、省、殿”三级考试成为定制。

  明代沿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前期承袭明代制度;1905年清政府制定了新学制,废除科举制。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也各不相同,但它们却有相同的作用,它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前发展曾起过巨大的作用。

  政治: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真好记学习网

  3

  任人唯亲、姑息养*则危害严重。

  我们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

  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联系我国当前推行的考试改革,明确考试改革体现了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职能。

  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古代的考试制度和现在的考试改革有着本质的不同。

  “十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监督的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

  8.历代疆域的变迁

  历史: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疆域的变化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历史的进程。因此了解历代疆域变迁的历史,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祖先的光辉业绩。 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的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纵观中国历史,统一的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少数民族为统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的疆域。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块中国国土的沦丧。 地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古代疆域的变化状况,并能正确识图,掌握重要朝代疆域的四至。 能在地图上正确识别我国现行行政疆域,特别是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的地理位置。

  政治:了解历代疆域的变迁,要求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更加珍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行径。

  在新时期,我国通过平等友好的谈判,与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根据我国政府与英国、葡萄牙政府达成的协议,香港、澳门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

  我国政府多次声明: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容许侵犯。

  9.古代都城

  历史:一个国家的都城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所在地,它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在多数情况下,又是这个国家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可以说,都城是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 六大古都及当时名称: 西安:西周(镐京);西汉、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长安)。 洛阳:东周(洛邑);东汉、曹魏、后唐、西晋、北魏(洛阳)。 开封:魏国(大梁);后梁(开封府);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东京)。 北京:燕国(蓟);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 南京:东吴(建业);东晋、南朝(建康);南唐(江宁府);明(应天府)。 杭州:吴越(杭州);南宋(临安)。

  在古代历史上,统治者从统治需要出发,有过七次重要的迁都: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宋金议和以后,金把都城迁到燕京,改名中都。 公元1421年明政府把都城迁到北京。

  后金夺取了辽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后,把都城迁到沈阳。 公元1644年清政府迁都北京。

  地理:古代都城一般都设在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地区,以便取得所需要的粮食和物资。

  西安、洛阳、开封这三个早期古都皆位于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平原广大,土地疏松,便于早期开发。唐代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自唐后期五代起,南方成为经济重心所在。南方由于经济地位上升,政治上的重要性也不断上升,开封靠近江淮,也便真好记学习网

  4

  于控制作为国家经济重心所在且容易闹分裂的南方地区。

  元朝、清朝定都北京,则主要是在民族斗争的背景下产生的。明政府迁都北京,也与民族斗争的背景分不开。

  政治:值得欣慰的是,六大古都经过许多次重建再重建的艰难历程幸存下来,有的发展成为我国今天重要的大城市。 古都及其文化古迹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产物,是残留至今的古老文化的精华。

  古都的旅游资源日益得到重视和开发,古都以新的面貌迎接海内外游客。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我国经济的又一增长方式。 河南省利用旅游资源优势而开展的郑州、洛阳、开封“三点一线”文明景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中原大地又一闪光的经济增长点。

  10.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历史: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这是从古至今历史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我们探析古代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对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或者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 科技:劳动人民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免除水旱灾害;政府推广优良品种;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著作可以指导人们直接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各族人民互相融合,共同劳动,相互学习,提高生产技术。

  政治:古代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靠政策、科技和人民辛勤劳动,这对我们现代化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农业发展首先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加大农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还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

  工业发展主要是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增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体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当前要突出抓好几个环节:继续推进政企分开,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形式,对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面向市场着力转换经营机制。企业要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经营管理者。同时还要引进竞争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联系有关时事,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正确理解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困难以及应如何加以解决。

  11.历代经济政策

  历史:纵观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统治者如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及发展生产的政策,就能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促进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生产,归还逃亡者田宅;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田租。 东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

  三国:蜀国诸葛亮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曹魏重视保护农桑。 南北朝;刘宋比较注意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北魏推行均田制。 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明朝;明初奖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 清朝: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

  政治: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古代的经济政策:历代经济政策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时,则促进当时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运用主现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历代经济政策:从动机上看是为发展封建经济,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在效果上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符合人民和国家利益,因此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联系:“十五”期间,我国实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理解我国农业政策的得当与稳定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联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税费改革,理解税费改革体现的政治、经济、哲学原理。

  农村税费改革体现的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体现国家的对内职能;体现党和国家依法治国的原则;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的原则。

  农村税费改革体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体现税、费作为国家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与不同;体现国家宏观调控职能。 农村税费改革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的原理。

  12.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发展

  历史: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旧的工具被淘汰、新的工具诞生,实质上真好记学习网

  5

  是古代生产力进步的具体表现。

  原始人群:使用打制石器、天然火。

  氏族公社:使用磨制石器、弓箭,人工取火。 夏朝:用木制耒耜播种,用石刀、蚌镰收割庄稼。 商周:制造和使用青铜器。

  春秋:铁器用于农业生产,出现牛耕。 战国:更多地使用铁农具,推广牛耕。

  西汉:普遍使用铁农具、耦耕,出现马耕,使用犁耕法,用耧车播种。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鼓风冶铁,制造农器。 三国:曹魏马钧发明翻车,用以灌溉、排涝。 唐朝:创制曲辕犁、筒车。 元朝:黄道婆改进棉纺织工具。

  政治:纵观古代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发展:新工具更加推动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因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中已得以充分体现。

  历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与改进,是以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并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行为,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的哲学原埋。

  生产工具的发明,体现了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可以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来改造世界。

  联系有关时事,理解我国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而提出的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工程的重大现实意义。 “十五”计划期间,把科技进步作为又一强大动力,使科教兴国战略真正得以落实。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理论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学原理。体现: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深化、发展的哲学观点。体现国家机构履行国家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的政治原理。

  13.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历史:我国水利建设历史悠久,经过劳动人民

  三、四千年百折不挠的努力,修建了许多伟大的水利工程,并且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治水经验。

  灌溉工程: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了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汉武帝时,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凿了六道辅助渠道——六辅渠,又开凿了白渠;唐朝时,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一系列灌溉渠;王安石变法期间,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

  运河工程:秦政府为解决运军粮的困难,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湘水、漓水;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

  历代治黄工程: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到江河里再流入海洋;西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元世祖征发军民治理黄河。

  海塘工程:为防止潮汐灾害,五代十国时,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使万亩水田免于水患。 地理:掌握重大水利工程的位置以及重大水利工程的特点和受益地区的地理状况。

  联系南水北调工程,明确南水北调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并分析华北平原供水紧张的主要原因。 南水北调是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改变水的空间分布;是利用水循环和水平衡规律,化害为利。 我国已修筑了“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工程,开始改善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联系有关时事,了解要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实现四个目标:围绕洪水的威胁,确保堤防不决口;围绕水资源紧缺问题,保证河道不断流;围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实现污染不超标;围绕泥沙淤积问题,确保河床不再抬高。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十五”期间,要把节水放在突出地位,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价体制,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水污染防治,搞好污水处理和利用。加紧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

  政治:古代人类治理大河、修筑水利工程,体现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的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的哲学原理。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体现人们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切实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开发利用水资源也应按经济规律办事,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准则,遵循政府宏观控制、股份制运作、企业化管理、用户参与的原则。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体现国家对内职能及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原则。

  14.古代的经济重心转移

  历史: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从战国到两汉,这里一直比南方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从魏晋开始,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以后,南方逐渐超过了北方。宋都南迁后,南方成为中国经济重心所在。

  真好记学习网

  6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北方长期战乱,破坏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则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

  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明显特征:北方人民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掌握不同时期江南开发的状况,江南开发的过程就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地理: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

  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 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咸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 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结合上述原因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15.古代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历史:我国古代历史上曾进行过几次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政治上加强了统一,经济上促进了发展,对我们今天的西部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边疆的序幕。

  西汉:组织军民进入西域地区实施屯垦,守卫边疆;驻扎军民,修建城堡及交通设施,保证西部边境安全与丝绸之路的畅通;实行宽松的民族政策,西汉朝廷基本上不向当地各族人民征收赋税。

  唐朝:在西域建立和完善军政管理机构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实行租佃制和分成制,军事上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

  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还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入中央版图。

  清朝:平定分裂分子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并巩固对西域和西北、北方地区的统治;在边疆地区以军屯、民屯等形式大规模开发荒地,发展经济;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并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

  地理:了解不同朝代的疆域范围以及对边疆地区如何管辖;了解古代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分布、生产生活状况及地理名称的演变。

  联系我国现在实行的西部开发,了解西部六省三区一市的概况。

  西部地区区域辽阔,占全国面积的55%;西部地区占全国陆地边境线%以上,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草原面积占全国的55.9%,森林面积占全国的36%;矿产资源中钛、铜、汞、铅、锌储量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丰富。

  西部地区旅游的景点:丝绸之路遗迹、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都江堰工程、布达拉宫等。

  政治:我国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实施的重大战略,体现了国家在经济上的宏观调控职能,是资源配置中的重大经济问题。 西部开发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西部开发必须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西部开发对扩大内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东西部优势进行互补,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

  对西部开发的同时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规律与认识能动性的关系。西部广大人民群众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以尊重规律为前提保护好生态环境,按规律办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西部开发体现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它关系到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的巩固。

  西部开发的实施,体现了国家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西部开发,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真好记学习网

  7

  16.古代的人口迁移

  历史:人口对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古代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古代人口的迁移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同时也丰富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

  人口迁移的流向:一是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二是北人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三是内地人流向边疆地区,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四是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五是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

  人口迁移的原因: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人口迁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助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各民族的素质;促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使人口分布趋向合理;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地理:现在,国内移民问题的产生主要有城市化和国土开发两种情况。

  我国省区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一是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的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和边疆地区的建设;二是东部农村人口移向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农村人口省区间迁移主流是自发移动。

  了解我国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主要迁出区、主要迁移方向以及近年来民工迁出区和流动方向。 政治:联系古代人口迁移和当前民工流动,认识充分利用外来劳动力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要辩证地分析认识民工流动问题:各地组织有序的民工流动,有效地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民工盲目无序地流动,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加重城市和交通负荷,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因此需要做好有序的组织引导工作。

  17.古代的对外贸易

  历史:在古代,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开拓了辽阔的疆域,而且对外贸易也很发达。古代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经济交流,对人类生产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西汉时,由于西域交通的沟通,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运到西亚大秦。

  唐代对外贸易兴盛。唐都长安是亚洲经济文化中心。对外贸易经陆路和海路与亚洲、欧洲各国往来。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这一时期贸易的重点是亚洲,交往对象主要是朝鲜、日本、天竺、波斯、大食等。

  南宋造船业进步,罗盘针应用于航海,对外贸易大大发展,对外贸易东达日本、朝鲜,西至非洲一些国家。元朝对外贸易更加繁荣。

  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明朝海上贸易的发展。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古代对外贸易开始进入萧条时期。

  古代对外贸易的启示: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流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地理:了解古代对外贸易的路线:丝绸之路及唐、宋、明对外贸易路线,并能识图。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古丝绸之路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成为现今著名的旅游景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敦煌莫高窟、楼兰古国遗址、罗布泊遗址等。

  政治:唐朝对外开放,国力强盛;清代闭关锁国,积弱积贫。这说明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重大。 联系我国对外开放有关政策,充分说明党的决策的正确性,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经验表明:坚持对外开放是发展经济、振兴祖国的必由之路。

  “十五”计划期间,为适应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加入世贸组织,二是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三要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四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比较有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

  18.古代交通

  历史: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发展水陆交通的优越条件,勤劳智慧的古代中国人不仅写下了陆路交通的悠久历史,而且开创了水路交通的光辉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