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文 >

《带一本书去南京》读后感500字

更新时间:2022-07-13 08:46:31

  第一篇:《带一本书去南京》读后感500字

  最近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做《垃圾班的宝贝们》这本书是儿童文学作家关义军叔叔写的,它生动的描写了大运河小学六(2)班一群调皮捣蛋的游戏狂的全新蜕变。它的语言俏皮生动、活泼可爱,写出了当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历程,是一本我很喜欢的书。

  这本书主要写了在大运河小学的问题六(2)班,有一群很喜欢玩电脑游戏的的学生,主人公郝多多就是他们的领头羊。因为他们的调皮捣蛋,已经气走了六个老师了。新来的班主任马凡巧妙的与自己的学生在网络上大斗游戏。经过一系列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较量,最终使这些有着这样那样毛病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快乐的成长起来。可是事情还没有那么早结束,调皮捣蛋星郝多多在一次爸爸妈妈的争吵中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郝玉米爸爸趁在这几年富了起来,就钻起了法律的空子,竟然铤而走险的干起里的生意。郝多多想啊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很天真的想法:我只要把郝玉米爸爸的公司搞垮,让他把钱都输光了,那他就不会再去了。这样一来,我的好爸爸又会回来了。于是他在一场惊心动魄的网络游戏赌局中大义灭亲,击败了自己的父亲,让他的好爸爸再一次回到了他的身边。

  看了这本书以后,我的感触很深。特别是网络赌局的那一章,我没有想到,一个和我们一样大的孩子,竟然想到要打败自己的爸爸让自己过上并不富有的生活,却换回了珍贵无比的亲情。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世界上没有比亲情更宝贵的东西,没有比温馨的生活更好的生活,爱,是用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

   第二篇:带一本书去南京读后感2

  品读《带一本书去南京》

  北京、重庆、杭州、西安、南京……它们饱含着沧桑的历史。这些历史,被人们无数次论起,飘在人们的脑海里。可看完《带一本书去南京》,南京这个有灵魂的城市的历史,流在了我的血液里。

  南京,一座别具风韵的城市。

  一说起南京,最先让人想起的是“大萝卜”。对,南京城的男人就是“大萝卜”,他们既不是大男人,也不是小男人。他们做起事来大大咧咧、满不在乎。跟这座城市一样,笨拙中显露出豪迈,永远只是喜欢轻松,喜欢大男子主义。南京男人,总之就是粗中有细。

  再次感悟南京,心中便留下了南京白话。南京话总被人叫成“南普话”,这当然不是普通话,这只是半严肃、半幽默的意思,外地人到南京游玩,总会认为南京话“蛮”。可南京人改不了。家中谈话说,以表亲切;与店家讨价还价用,以表友好。想当年20世纪之时,南京话与北京话的竞争最热烈,要不是一时出错,今天的北京调就要改姓南了。南京话,蛮中透出点亲切。

  南京的历史长河悠久而又精彩。

  “千里莺啼二月红,水郭山村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京总是被人称之为六朝古都,实际上有十次定都。仿佛当这片土地诞生时,就饱含了龙气。小国的虾兵蟹将想移除这片王气,却无能为力,唯独那眼中不容沙子的秦始皇,靠着人多,下令凿通长垄 ,

  以消去南京王气,凿后流水贯金陵,始称“秦淮河”。

  是啊,这让南京失去了“王气”,让后来在南京建都的皇帝几乎都活不长。

  就说说这些人中不寻常的一位吧—朱元璋。朱元璋是南京的骄傲,不为他是从一个要饭的成为皇帝,而是因为他给后人留下了值得回忆的东西:不是古城墙、明故宫、明孝陵,也不是一个封建王朝的种子,而是一个草莽英雄的梦。一介草莽英雄,拥有的不是一介村夫的莽撞,而是智者的头脑,休养生息,农民愿意开垦了,15年多了

  1.8亿万亩良田:改旧换新,制度改头换面,变成了三司,国家安定,统一得到了进一步的统治。

  怀旧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使人用现在的时光献给了走去的历史,这种本性也让我回眸过去,去看这本书中的一城烟雨一城风。

  到南京去!去阅尽南京历史的沧桑,去感受南京民间的文化,去品尝南京胡同里的美味,去欣赏南京市井的繁华……是啊,是要“带一本书去南京”。

  陈昊然

  初一班

   第三篇:带一本书去南京读后感

  《带一本书去南京》 读后感

  现代人看历史,就像看窗外的烟雨朦胧,称得上美,却不真切。中国的历史记载是最完备的国家,廿四史摆在那里,绕不开,化不掉。但毕竟,时代过去了,人们拾捡起来,听人说的再清楚,也终归是雾里看花。,看了那本《带一本书去南京》,对南京的历史,不再迷茫。南京最能引起人注意的,是解放前唯一一座天文台,是令人敬仰的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是为革命烈士建起的灵谷塔,是若干段明城墙见过的沧海桑田。比起这些,更加是她见过的悠久历史:三国鼎立,群雄逐鹿,烽烟漫滚;六朝兴替,王朝迭代,你方唱罢我登场;明初,南京无伤的城恒显示了泱泱大国之风。辛亥革命,潮流在这里迂回,抗日战争,日本人在这留下了血腥的一幕;当新中国进入两种命运的时刻,人们迎来的是自己新时代历史的破晓„„

  南京这座植根于历史和记忆的城市,见证了无数雄图霸业与朝代更迭,这些赋予了她坚韧顽强,平和自足且宠辱不惊的精神。

  从今天的南京人身上,你似乎看不到历史的影子。南京是一座生活味和平民味都很浓的城市,市民最关注的不外乎吃喝玩乐、柴米油盐之类的话题。南京人对“南京大萝卜”的称谓不但不反感,反倒乐于接受:大萝卜,实在嘛!

  行走在这样一座遍布着鸭血粉丝汤、盐水鸭、旺鸡蛋等平民化小吃的城市,我们收获的是喜悦、宁静与安详。无论你漫步在古木参天的中山陵、烟火缭绕的鸡鸣寺、热闹繁华的夫子庙,或是高楼林立的

  新街口、人流拥挤的湖南路,你都一样可以感受到她的脉搏与韵律。南京这座始终洋溢着历史气息与生活味道的城市,太值得我们去爱了。对于每一个生活在其间的人,南京已经并将永远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

  金秋,置身与醉人的丹桂香中,带着这本书在南京城里走走,看看,南京是这样一座有味道的城市。

   第四篇: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750字

  读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在书的第一章节,我才了解到,原来这本书是雨果的《九三年》。

  开始阶段,作者叙述了书的来历,“那是一个书荒严重的时候,书一开卖就被风卷残云般迅速瓜分,一本不剩。那已经是20世纪的70年代了,卖书卖的就像大灾之年开仓赈粮,也实在是现在社会难得的一景。我就在这样的抢购风潮中,抢回了这本《九三年》。必需品的严重缺乏会对人造成精神方面的损伤,其后果是一种轻度的精神不正常。”我想,那时候的中国正在经历惨痛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对那些知识分子的残害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对文化自由之风是那么的遏制,这与法国的自由之风是怎样的一种对比,是怎样的一种反差。

  随后,作者写到巴黎的建筑,从拯救巴黎的奥斯曼到西岱岛、教堂、安布瓦斯的古堡再到凡尔赛宫的国会大厅和塞纳河边的伏尔泰咖啡馆以及加纳瓦雷历史博物馆及协和广场上的卢克索方尖碑以及其他种种种种,无不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仿佛我已游历了上上个世纪法国的大巴黎一样,那会的巴黎充满革命气息,浪漫主义,自由的氛围浓郁无比。

  雨果是写历史小说的。他写的小说往往远及中世纪。他的《九三年》其实是发生在1793年的事情。也就是说,他作品的描写对象,远在自己生活的时代之前,是对整整一个世纪前的法国重大历史事件的思考,所以,有时候,当我们看到自己目睹的一段中国历史,已经在各种文人笔下面目全非的时候,就会想,是不是30年的时间积淀还嫌不够?是不是我们还要再等待经历70年的风雨淘洗?假如是这样的线年中,历史的真实素材能够被发掘和完整保存,而不是如已经过去的30年那样,往往是在做相反的事情。一百年,可以积淀、挣扎、反思而产生雨果。一百年,也足以推陈出新,埋葬一段历史,因而彻底忘却,整个民族并不是因为经历了什么而有所长进。巴黎是一个城市,也是一个历史缩影。踏上巴黎的街石,看着他完整的古都风貌,我们会感受到一些他们的历史观。

  大量幸存于大革命和战火的古建筑群,却在和平时期被拆的片瓦不存,怎不叫巴黎人一想起来就痛心疾首呢?这让我想到了解放前的北平,那会为了北平的古建筑的存留,国共两党精诚一致、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使得战火下的北平和平解放,那会的毛主席也说过:“北平若能和平解放,善莫大焉。”可是,后来呢,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说拆哪就拆哪,建筑大师梁思成下跪祈求,才仅仅只保留了前门等极少数的原始古建筑,原来的那些古城墙,战火中尚未被损伤,却也在和平时期被拆掉,这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

  不只是北京,全国各地多少优秀的古建筑,在和平时期,被拆、被毁,这与巴黎是多么鲜明的对比?这就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吧!

   第五篇: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一)

  因朋友间有互相借阅书籍的习惯,又因一友人对建筑情有独钟,且这本书还是香港中文大学推荐的阅读书籍之一,就欣然买来一阅。

  可是自从打开来阅读它的第一行文字,我就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貌似从高二读《穆斯林的葬礼》之后,这还是第一次对一本中文书籍如此贪恋。怎奈平日里忙工作、忙家庭,愣是耗了一个月才读完;而且其内容很是颠覆认知和费解,这也是耗时很长的一个原因。其实对于这一部巨作,自己还没有完全消化呢,怎可以马上就写读后感?好在就是闲来消遣,没有太大的压力。

  第一 每一栋可圈可点的建筑,都有自己的故事

  没有阅读之前,我想这就是一本介绍建筑艺术的书籍。讲巴黎圣母院;讲卢浮宫;什么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什么穹顶、什么山花;什么色调、什么比例;什么雕塑、什么壁画。真正打开它,才发现作者林达只是以上面所提到的内容作为工具,重点讲历史。讲天主教和异教徒之间的宗教迫害;讲执政悠久的波旁王朝;讲强势的路易十四;坐吃山空的路易十五;温和而持改革态度的路易十六;讲制宪议会;讲国民公会;从第一共和国讲到第五共和国的法国大革命;讲雅各宾派们操控的法国历史上的唯一一段恐怖时期;讲著名的巴士底狱被攻陷时,里面只关押了七名犯人;讲黑寡妇断头台的设计者的本意是为了减轻死囚犯的痛苦;讲伏尔泰、雨果和卢梭这一些有责任、有担当的思辨家怎样为了底层民众而号呼奔走并取得成功。

  第二 恶补全面的历史观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自认为我对法国大革命还是了解的。毕竟得参加高考,当年历史书上的一切都得弄得滚瓜烂熟。什么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巴黎民众攻克了巴士底狱、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战神的神话。可是读完了《带一本书去巴黎》,才突然发现当年我朗朗上口的都是一刀切了的法国革命史,是多么的片面和狭隘。我们没有提及法国贵族在制宪议会中的积极作用;也不曾设想他们为了一个不使衣衫褴褛的下层民众在政权体制更迭中被殃及所作出的努力;也正是底层民众积了几个世纪的宿怨被点燃或利用,才使得一个体制的更迭循环往复,生灵涂炭;正是因为体制法规的不健全,才可以使拿破仑重登帝位。假如我们当年学习历史的时候,更加客观,更加全面,或许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会很不同。

  第三 思考着看清历史,做顺势而为的人

  在巴黎,鲜有人知道当年赫赫有名的雅各宾俱乐部在什么地方;当年的黑寡妇断头台原型也被放置于某一个监狱的黑暗角落里。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违背人道,逆势而为的行为,即便在当时可以盛行,然历史总会给它一个货真价实的说法。故做会思考的顺势而为者。

  其实,你我都只是再普通不过的眇小人物,大是大非远轮不到我们参与和评说。但是拥有正确的历史观总是不会错的。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二)

  历史山谷中的鸣响

  ——读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心得

  李颖珺

  历史这两个字,是多么厚重啊,古今中外,发生过无数的人和事,你方唱罢我登场。

  关于历史的真相,似乎永远都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利益立场,就会有不同的评论和结论。在很多情况下,真相只是哲学上的理想概念,哪怕就是今天街头上发生的一起小冲突,围观的人因为个性、理解能力、关注焦点和文化水平的差异,描述上也会千差百别,不尽相同。历史真相和法律真相一样,只能无限接近于客观真相,而不可能等同了。

  历史的真相,虽无法百分百求得,但是,对于如何认识历史、科学地看待历史,值得我们好好地思索。最近读了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些菁华片段以及我的小小感悟。

  作者:林达

  作者简介

  林达,是一对美籍华人作家夫妇合用的笔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笔(网)名。夫为丁鸿富,妻为李晓琳。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曾在黑龙江省插队。1991年移居美国。

  林达的书,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被誉为是介绍美国最好的作者之一,是中国的托克维尔。同时,林达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设专栏,不仅有时事评论,还有散文和特稿。林达的文字朴实自然,富有洞见,写作领域涉及宪政、法治、历史、国际关系,是少有的全能型作家。(摘自360百科)

  0

  1出身并不必然决定一个人的立场和道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和精神上的贵族,可以超越小我的利益。

  在旧制度中,一个腐朽的阶层常常会出现一些最优秀的人物。而且,常常是由这样的人物在带领着民众进行社会变革。而他们事先就知道,这种变革肯定在危害他们所属的阶层。这在近代是特别明显的……思想需要前人积累的知识作启发,学习需要时间和闲暇……相当数量的贵族,有着对于正义、公正、平等这样超越自身利益的社会关怀.P1

  41这个文明进程在法国,是宫廷和贵族们无意识在共同推动的。同时,他们本身也不可避免地被文明所改变,被进步的潮流所推动。在变革的关口临近的时候,即使以最保守的方式去看待他们的历史局限,他们也绝不是抱成一团抵御变革的历史绊脚石,他们中间有相当数量的优秀者,甚至有意识地站在历史进步的一面,参与颠覆他们世袭的优越。P120-121

  这些贵族与当时的进步思想家交往甚密,在沙龙中慷概激昂,并且迫不及待地付诸实践——大批法国贵族自发加入美国独立战争,漂洋过海五六十天,长途跋涉几百英里。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拉法耶特主动提出自己不领军饷,不要官衔,只要参加战斗,为理想献身,还说服国王路易十六资助美国革命,他后来与乔治华盛顿情同父子。拉法耶特还有一系列名垂青史的行动:培训黑人,让他们靠劳动获得财政自由;对美国宪法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向国王请求解放新教徒和召开国民大会,均告实现。

  背叛家庭,革自己的命,在古今中外,都是存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彭湃,出身地主家庭,却把自己的田产分给佃户,带着妻子过俭朴的农民生活。一些革命领袖出身地主之家,或官员幕僚之家,不是苦大仇深的工人,不是一穷二白的农民,同样投身革命的洪流。

  看看法国贵族们的思想境界——

  1789年,三级会议召开(教士、贵族和市民),贵族提交的议案要求如下:起草人权宣言,维护人的自由和安全,废除奴役制,保障财产不受侵犯,保障商业、劳动自由、宗教自由、出版自由,通信保密,扩大教育、建立济贫院,所有人有权直接或者间接地参政等等。

  其中关于法律对权力的限制,尤其值得法律人注意:禁止随意拘捕的国王密札,反对警察滥用职权,预审公开、被告有权获得辩护(且为穷人免费辩护)、刑罚对一切人平等,废除刑讯逼供,改善囚徒的处境。

  这是两百多年前啊,完全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真是发聋振聩的强音!

  0

  2革命和运动往往不是想象中的浪漫和纸面上的正义,往往伴随着对文化、建筑和法制的大肆破坏,革命的激情,可能演变成为无法控制的暴力行径,掀起腥风血雨。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胜利的象征,然而,历史课本没有告诉我们的是,里面关押的只有七名囚徒。来看看对旧制度仇恨的民众干了什么呢:已经投降的守军俘虏被杀,其中的司令洛奈侯爵被当场殴打致死,民众挑起他的头颅游行;教堂、修道院被焚毁,庄园被破坏和抢劫,各大城市夺权,全国大乱。

  而在三年后的1792年,路易十六连同君主立宪制被废黜,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诞生,随即却发生了民众执法的九月屠杀:民众把学校、教堂变为监狱,在没有任何法律约束的情况下,一千二百多人被杀害,大量女性被强奸,很多人备受酷刑并被肢解。

  后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路易十六和王后被送上断头台,年幼的王子和公主也遭到惨无人道的凌辱。再后来,就是四分五裂的革命党人丹东、罗伯斯庇尔、圣鞠斯特、库东被送上断台。人口两千五百万的法国,在1793年到1794年的一年间,就有一万七千人上了断头台。

  甚至,连巴黎的保护神圣女贞德的遗骸,也早于1791年就被人从教堂中掏出,扔进了塞纳河滔滔的江水中。

  对于解放巴士底狱,林达假设了另一种法治的方式:

  制定一个法案,对新制度下的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做出规定,并且成立特定的机构,在监督对监狱非人道状况改变的同时,按照新的司法程序,重审旧案。也许,重审之后,不是所有这七个人都能够走出监狱,可是,留在那里的人,却由新制度保证了他们得到公正的裁决,在人道的待遇下,服完合理的刑期。而走出冤狱的人,则由新制度保证他们名誉的恢复和冤狱的赔偿。P17

  2对于法律人而言,这样的方案实在太完美了!如果能以这样理性的方式来思维和行事,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如果贵族提倡的各种人权和自由能有制度保障,能成为社会共识,就不会有那么冤魂惨死在铡刀下。

  关于人民群众这个政治上无比正确的大词,林达也有自己清醒的看法:

  在解放底层民众,将他们被剥夺的权利还到他们手中的同时,社会最容易普遍产生和接受的,就是由同情转为对底层民众的赞美。这样的美化,又通常导致赋予他们过大的权力。其结果,总是发现,不知由于什么魔力操纵,原本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们,原本应该是软弱而善良的人们,原本期待为他们自己也为社会造福的人们,在一夜之间变得狂暴和肆虐。他们可以如旋风一般扫荡这个社会,不仅吞噬原来的强者,也相互吞噬。他们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能够导致最迅速和规模最大的破坏。P270-27

  1为什么会这样呢?林达认为,因为底层人民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理性思维和精神文明处于零历史或短历史的状态。

  当他们长期处于悲惨的生活状态时,他们文化程度的不充分、缺乏理性的一面被压抑和掩盖,没有机会暴露和爆发。可是,假如在过度美化的同时,也将过度的权力交给他们,他们的致命弱点就会在权力的催化下,瞬间爆发,迷醉的、暴力的、甚至是极度残忍的。P27

  1已经发生的,没法改写,但是,必须吸取教训,血不能白流,惨痛不能重演!

  一个健康而公正的社会,它所必须关注的和保护的,应该是当下社会的每一个最弱者,而不是赋予任何一个特定阶层以血源性的暴虐的特权……(保护)的依据应该是公平的法律。这样的法治社会,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P270

  0

  3在肯定人民群众书写历史的同时,不要忽略知识分子和思想先驱对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

  正如伏尔泰狄德罗卢梭之于法国大革命,康有为梁启超之于戊戌变法,李大钊陈独秀之于五四运动,思想的启蒙舆论的准备,都离不开上层知识分子的翻译办报出版、撰文演讲和奔走呼告。但中国社会却曾经偏见盛行:百无一用是书生,知识越多越反动,造成不少悲剧,()这种思维至今还有阴影。其实很多弱点或缺点,是人性之共通,却被安放在知识分子身上,成为莫须有的罪名。

  作为掌权者,大到国家的统治者,小至一个单位的领导,一个公司的老板,多少都忌讳知识分子。因为真正的知识分子,有独立的人格,有丰富的思想,不会随波逐流,不善钻营,不屑苟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不稳定因素.到了当代,拜互联网和社交平台飞速发展所赐,信息乃至知识的获取早已变得易如反掌,人们对知识和知识分子都已不再盲目崇拜。知识分子头顶的光环消失了,希望人们对知识分子的偏见也随之消除。

  《带一本书去巴黎》,林达带的是大文豪雨果的《九三年》。

  他(雨果)列举着旧制度的残酷和不公正,列举着大革命对旧制度的改变,也列举着同时发生的大革命的恐怖和残忍……是雨果,第一次把善和人性作为社会进步的衡量尺度,放在了法国人面前。在雨果的一部部作品中,站在最瞩目位置的,是弱者,是没有阶级、地位、血缘、道德等任何附加条件的弱者。他把社会如何对待弱者,作为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放在了世界面前……他们相随送过凯旋门的,是为法国所有弱者呐喊的一个作家。几千年欧洲文明的积累,才最后在法国完成了这样一个变化。从这一天起,法国人终于明白,不是因为有了拿破仑,而是因为有了雨果,巴黎才得救了,法国才得救了。P286-287 全书完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三)

  姬子游

  美国一对华人夫妇共同书写的《带一本书去巴黎》躺在我的书柜里至少有五年以上了,但是我却一直没有拿出来看。因为光看名字,我还以为是什么观光旅游的书籍,直到某一日整理书柜时再次看到此书,出于对巴黎的想念或者其他我自己也说不出的情怀,我翻开了它。看完后,我的内心是震撼的,震撼于我对历史的无知,震撼于作者的文字功底,同时庆幸还好我没有错过它。

  这是一本很有文化底蕴、人文情怀很浓厚的书。表面上看,这是跟着作者的足迹去了解那些著名景点的旅游书,事实上,这更多的是一本反思历史、反思人性、反思民主、反思政治体系的集大成之作。它和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有点类似,但此书文字风格却是沉重中带着诗意,所以读起来不仅会感叹历史的无情,人性的复杂,同时更多的是一次美好的诗意的文学之旅。

  作者主要选取了和法国大革命有关联的一些景点,通过参观这些著名景点,看着那些记录,摸着那些石块,听着那些介绍,去了解巴黎的前世今生,甚至了解法国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法国的原因。

  首先我们跟着作者走进巴黎这座城市,现在所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巴黎概况是由一名叫奥斯曼的贵族进行整体规划而成。这名法律专业而非建筑专业出生的巴黎市警察局长却将巴黎改造成了现在世界人民称赞的拥有皇家派头、贵族风头的伟大城市。但是在他在世时,却饱受非议,被认为没有好好保护古建筑,被称之为反革命分子。本书就由反革命开始,慢慢的走进革命的历史殿堂。一幅画面一幅画面的去看曾经发生的那些故事,那些牺牲了的人群,那些疯狂的革命分子。

  作者带领我们由现在走入历史,再由历史反省社会、反省人性,层层递进,让我们通过巴黎的各大景点,走进法国大革命那灿烂却血腥的历史中并思索历史所带给我们的反思。

  书中的很多观点翻新了我对法国大革命的认识。以前从课本上,我们所看到的文字都是对这次大革命的各种赞誉,但看了这本书后,再次回想曾今课本上的介绍却有种细思恐极的感觉。本书中作者有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一本中国人写的历史书中,对于九月屠杀,我读到这样的记载:‘群众处死了许多监禁在巴黎的反革命分子。这个自发的革命恐怖手段打击了反革命的气焰,对于恐固革命的后方起了巨大的作用’,我就是读着这样的历史书长大的。被这样的历史观浇灌着,我是否还能指望自己并不成为一头狼?我又能指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我看到这段文字时,我想到自己也是从小读这样的史书长大的。这种教育下长大的我们,让我们慢慢的失去了对人性的思考,某种程度上,受到这种教育的我们的确由人变成了狼。

  当我们看到法国大革命带来的光辉成果时,我们是否也该冷静下来,思考这被美化了的革命背后所隐藏着的残酷?在这九月屠杀中,在三天里,整个巴黎被民众无辜杀害的人数,在1247人至1368人之间。当我看到这些数字时,我忍不住的心打了一个寒颤。在一次次的暴行或者所谓的革命中,得到利益的总是那些少数统治阶级,而牺牲的却常常是无辜大众。

  历史由鲜血铸就,从古至今,当一个新的政权产生时,总是伴随着无辜生命的牺牲。当我们在赞美一些革命时,我们是否能深入的去思考,这革命是否真的有必要?当我们再次提到应该要有某某革命时,我们是否能冷静下来?如何在减少牺牲的情况下去达到目标?

  革命革命,革的,真的就是命啊?对于生命,我们不是应该充满敬意吗?为何,每到利益面前,生命就变得一文不值?再为何,大多革命之后的结果却总是背离了革命发起的初衷,而让为了人类解放的事情变成了一些特殊人群夺取利益的工具?

  也许,根本就没有所谓人类解放这种美好的事情,这只是一些理想家们所臆想的事情,却常常被有心人士夺取,成为了成就个人私欲的遮羞布。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是让我学会理性思考,学会辩证的去看待历史。同时,让我听到一些美好而崇高的词汇时,我会打上一个问号,真的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