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文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2-07-13 06:33:25

  第一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音乐评析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由徐静蕾执导。改编自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写于1922年的同名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女人用一生的痴情来等候心中所爱男人的爱情故事。担任本片配乐的是来自不同国度的两位音乐家——中国的林海和日本的久保田修。两位音乐家用唯美与叙事相结合的手法为影片创作的音乐使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更加意味悠长。

  电影画面: 1分50秒——5分29秒

  1948年的冬天,作家徐爱友在自己家中过生日。他一边吃面一边随手拿过一封信看了起来。这是一个陌生女人寄来的信。钢琴用两个简单的声部轻轻诉说着一个女人的细腻心事。这两个相距十度音程的平行声部离得很远,音响空灵,仿佛象征着两颗相距很远的心。电影画面: 12分41秒——16分21秒《琵琶语》 作曲:林海

  这是主人公江小姐在幼年时第一次见到徐先生时的情景。爱情在一刹那间在少女心中开始萌发。 在钢琴与弦乐演奏的简单和声背景上,琵琶奏出一段动人的旋律。这支旋律用七声调式写成,有着浓郁的中国风格。而旋律下方的和声确是西洋调式的风格。东方与西方的音乐风格在这里被很好的统一在一起。后一部分中人声的使用也十分精彩。童声演唱的旋律是经过简化了的音乐主题,它与其它乐器形成支声声部,彼此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琵琶语》是影片中最主要的音乐主题。音乐中采用西洋大小调体系来给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旋律配和声的手法,与片中男女主角所代表的中西两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正好不谋而合,非常贴切。

  导演徐静蕾自己曾坦言音乐对于这部电影的重要性:“当时在拍摄的时候,我就觉得音乐在部电影当中应该说会起到非常非常大的作用。因为这个电影主要是关于情感的,那么,很情绪化的段落就会非常多,那这时候是需要音乐来帮忙的。”有意思的是本片的主题音乐《琵琶语》本不是为这部电影而作的,而是作曲家林海为台湾风潮唱片公司所做的专辑《琵琶语》中的主题曲。导演徐静蕾听了以后觉得非常适合把它放在电影里,于是就这么做了。结果最后的效果非常好,非常贴切。

  电影画面: 26分40秒——29分42秒《琵琶语》 作曲:林海 江小姐的母亲要改嫁到山东。临行前的晚上,尚年幼的江小姐独自在屋外等待徐先生回来。当她看到徐先生带着一个漂亮女人有说有笑的走进屋里,心中只有暗自神伤,默默接受这个无奈的结果。《琵琶语》的音乐再次幽幽地响起。不过这一次是由钢琴来演奏的,速度也慢了许多。这与片中女主人公喃喃自语时的情绪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一开始,导演徐静蕾通过朋友的关系找到了日本作曲家久保田修,让他看了一些拍的样片,然后久保田修寄来了他写的音乐。但等到把音乐放进片子的时候发现了问题,音乐很抢画面。后来久保田修来到中国,反复的改了很多,双方一直都在磨合。当时因为时间的原因,久保田修必须要回日本去了,徐静蕾就又找到了林海。林海给了徐静蕾他以前做的一些曲子,徐静蕾通过跟第一个作曲家反复的磨合之后,找到了和作曲家沟通的语言,所以请林海根据这个琵琶的主题又做了几段音乐,最后就用到了个电影里,结果大家都觉得很好,很成功。电影画面: 34分53秒——38分27秒《岁月流逝》 作曲:林海 江小姐与同学一起上街

  参加抗日游行,军警开枪镇压,混乱中徐先生救下江小姐。钢琴在高音区用清亮的音色奏响一支歌谣式的质朴旋律。宛如岁月悄悄在流逝。两个人又重新相遇了,只不过徐先生已经记不得江小姐了。

  这部影片宛如一首娓娓道来的叙事诗,给观众讲述了一个令人刻骨铭心而又充满酸楚的爱情故事。整部影片的配乐很好的突出了场景音乐的作用。不同的音乐段落层次分明,为不同场景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感情变化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和渲染。而且在音乐中也传达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唯美的情感意境。这是一部非常精致的电影.无论在拍摄风格、情感表达、灯光运用、演员表演还是音乐创作都是如此。对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进行细腻而又感性的刻画成为本片的一大特点。

  电影画面: 39分39秒——44分29秒《相遇》 作曲:久保田修影片开始时的音乐又一次响起。导演用用平实的镜头语言来描述江小姐在徐先生家所看到的那熟悉的一切。两个人终于开始靠近了。钢琴与弦乐演奏的舒缓而优美的音乐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此刻欣喜的心情。钢琴与弦乐水乳交融的演奏,就好像是少女对男人的情感一样,让人感觉到缠绵悱恻,而又带着某种凄婉的愁绪。

  电影画面: 46分01秒——47分40秒

  两人骑着摩托车到郊外游玩。这段有着古典钢琴奏鸣曲风格的音乐率真且朴实。开始时钢琴声部的切分节奏与后面八分音符分解和弦的伴奏型使音乐更加流畅。

  电影画面: 50分30秒——53分26秒

  徐先生出差后就再没有来找过江小姐。三个月后江小姐决定搬走,离开这个伤心地。“岁月流逝”的音乐主题再次响起。这次使由弦乐队来演奏。自然小调与旋律小调相结合,不同的弦乐声部此起彼伏的交织在一起,音乐更加缠绵悱恻。 在同一部影片中同时使用两位作曲家的音乐, 这种做法是非常少见的。导演徐静蕾曾坦言自己对音乐并不擅长,所以在与作曲家沟通的时候也出现了困难。因为音乐语言与她平日所熟悉的电影语言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创作整部影片的过程中,音乐是最难的一个阶段。但徐静蕾导演凭着她对创作的和热情和认真

  执着,与中日两国的两位音乐家进行了大量的沟通,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这使得最后在完成影片时的整体效果非常好,音乐也十分动听。

  电影画面: 70分28秒——73分32秒

  八年后,江小姐成为上流社会的交际花。在一次舞会上她与徐先生再次相遇,而徐先生又一次忘记了她。但江小姐还是跟徐先生一同回到了家中。音乐从音阶式的级进旋律开始,不断展开,逐渐走向高潮。当钢琴声部进入时,音乐化成一股洪流,情绪得到非常大的提升,如同一部激昂的钢琴协奏曲一般动人心魄。江小姐对这个男人的爱依然热烈但又无可奈何,这种复杂的情绪与此时音乐的氛围形成强烈的音画对位。

  电影画面:81分20秒——84分49秒《琵琶语》 作曲:林海“琵琶语”的音乐最后一次响起。在故事的结尾,当我们了解了整个故事,先前熟悉的“琵琶语”的旋律更显动人。琵琶演奏的旋律仿佛一声声敲打在你我的心中。琵琶是江小姐的化身,钢琴代表徐先生。童声是小时候的江小姐。琵琶与钢琴的音色衔接十分自然。琵琶、钢琴与童声三个声部交织在一起,延续着这场爱恨交织、令人唏嘘不已的爱情故事。“琵琶语”作为这部影片中最重要

  的音乐段落,在不同的场景下显现出不同的音乐风貌。这段音乐在配器上也十分幽雅和景致,给人一种细腻柔美之感。作曲家运用民族乐器琵琶配合西洋乐器 、并采取流行音乐风格的创作手法,为我们带来了充满深远意境的优美音乐

   第二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读后感 这讲的就是一个“我爱你,与你无关”的动人的又让人无比痛心的故事。

  故事讲的大概内容是一个女人默默爱着一个男人二十几年,在弥留之际,终于鼓足勇气用书信的方式告诉这个她深爱的男人与他发生的种种。包括女孩从孩童时期的懵懂钦慕,到少女时期为爱献出身体,到为养活他们的结晶而迫于无赖嫁给另一个不爱的老男人,怎样抚养爱子的长大,而在已为人妇、为人母的期间,在她绝望地以为再无法遇到她心爱的男人时,却机缘巧遇,于是再次为爱沉沦。女人与他心爱的男人四次际遇,四次都发生了床弟之事,然而直至女人死,男人都不知道与这样的一个女人有过这么多的故事!

  当然,故事的男主人公是个不折不扣的有着卓越才情和迷人气质的却又是世俗之中的登徒浪子。他爱着无数的女人,亦或他一个女人也未爱过,他的确是滥情的,也是无情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却让女主人公倾其一生为他痴狂、为他奉献自己的所有。然而,这个伟大而可怜的女人她又得到了什么?一生无尽的哀伤、痛心、一生战战兢兢的爱情、一个有缘无分的儿子„„

  写到此,我不禁又潸然泪下,为这可怜的女人,也为这对爱始终抱有纯洁之心的女人。不禁想狠狠责问这个滥情又无情的男人:当你四次驰骋于这尊美丽的身体后,你也曾问过这个女人“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你想的只是和别的女人有过相似的云雨吗?

  是啊,我爱你,与你无关。

  当我还是十来岁的孩子时,我就憧憬着做你的女人,我衣衫褴褛,于多少个午后翘首以盼你的归来,哪怕你带着其他漂亮的女人,窥伺着你们喝酒、跳舞、闲谈„„我抚摸你的

  门的把手,想象着那是与你握手,我看你看到了我穿着打着补丁的裤子便赶紧飞快躲开了去„„

  那时,我还是个孩子,不知,是为了你,我情窦初开,还是我情窦初开,为了你。

  我出落得亭亭玉立了,我来找你。风里,我自成一景,只为惹你为我盼顾流转一回。那夜,我,终于不再仅是我自己的,也是真正属于你的。

  你走了,不再回来,可小生命已孕育,为让小的他成为你一样的男人,我选择嫁予他人妇,看着小的他,即使没有你,我也能想得出是你躺我怀里,挽我手臂„„

  再遇着你,我,再沦陷,直至小的你去得那么突然,我对你的爱才不知道是死了,还是醒了。猛然觉得,我之于你,根本不复存在。只在最后永别之时,只此一书,告诉你:我曾这样爱过你,而且,与你无关„„

  感谢茨威格,让这样一个陌生女人的情常住我们心间,也感谢人类中伟大的爱情!

   第三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叙事特点的分析

  我的论文参考文献来自中国知网,论文名称是《概述的叙事特点》,作者是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的张武艳和常靖。

  她们的这篇论文,主要是从叙事特点的角度来论述茨威格的这部作品。叙事特点又分为三部分,即从叙事内容角度,叙事话语角度以及叙事动作角度。作者分为在这三个角度上加以延伸,又有所侧重。从论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着重描写了叙事内容和叙事话语。然而, 这也并不意味着两位作者忽略了对叙事动作补充全文作用的忽视。下面,我将详细的从这三个角度全面分析作者的论文观点。

  首先,从叙事内容上来看,作者用了浓重的笔墨。茨威格的作品主要描述了一个陌生女人爱上一位早已将她望之脑后的男人,陌生女人用自己的一生来守护这份虚无缥缈的感情的故事。信的开头以“你,和我素昧平生的你!我们的孩子昨天死了。在这个世界上,我现在只有你,只有你了,而你对我却一无所知”开篇,寥寥数语,已将观众的视线拉回故事本身的神秘和暗含的悲剧结局。作品主要围绕陌生女人忠贞的感情与男子的滥情的矛盾来刻画脑子内心的失望和无奈,读来令人痛心不已。其次,作者从叙事话语的角度来论述,小说中文本时间与虚实实践的不一致。全文整体采用顺序,开始写作家看到一个陌生笔记的信件,接着写信的内容,最后写作家读完信的反应。只有作品的开头和结尾描述作家的内容文本时间是叙述时间是一致的。详细记述了她的行动过程,仿佛真实再现了那样一个场景。而短短二十页信纸却记述了十几年的光阴,这显然与故事发生的真实时间的距离是不一致的。这样的安排也使女人和作家的形象得到了很好地体现。最后,在叙事动作上,作者认为小说的叙述者和作者显然不是同一个人,原作者客观地给我们讲述一个感动的故事,不会让读者把原作者的形象和小说的形象混淆。从一个孩子的初恋到一个成年女人烈火般的爱情,走在作家笔下触目惊心地展开。全文用语简约婉转,通过女主人公的凄凄诉说,勾勒出人物爱和绝望的一生。

  这篇论文解决我对于原作中的一些疑问。比如,女主人公为什么不对男子袒露自己的心扉,即使是在多年未见之后,陌生女人仍旧以陌生的形象出现在他的面前。从叙述动作的角度来看,女主人公的内心,品行,音容以及极度的狂喜和比夜还深的绝望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陌生女子对痛苦的隐忍和对爱人的无限柔情,都浸透在字里行间。女主人公以书信的形式向男主人公展露心扉,那封信的全部重量浸透了她一辈子的分量。女人拥抱着自己的爱情旋转于荆棘之中,不在乎遍体鳞伤,只在乎爱过一个已将自己遗忘的男人。这种忠贞的爱情态度,女性的执着追求精神以及用生命做代价的留恋都深深感染了我。

  参考文献:

  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张玉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张武艳.常靖《概述 的叙事特点》.《青年文学家》.2012.2

   第四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1000字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1000字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拍的还算是不错,如果把影片分为三段,第一段是一九三零年,第二段是一九三六年,第三段是一九四五年,第一段最好,第三段次之,第二段再次之,也许和演员的演技有关。这个影片基本可以看作是一个暗恋者的自白,一个奇怪独特的暗恋者。女人从遇到作家的一瞬间就爱上了作家,这种感觉正常真挚,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感受得到。按照科学的统计,这种感觉平均三十六天就会消失,男的少一些三十三天,女的长一些四十天。只是这个女人的时间跨度长达十八年之久,这期间的缘由深深值得我们去思索。作家年轻阳光、有才富足、风流野性,几乎具备了一切男人原始的优点,对于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女孩来说是无法抗拒的。

  只是作家一生都在追逐,都在游戏,没有停留,便如原始的野兽,人类的社会观念对他几乎没有束缚。女人总在仰视,越看越是喜欢,越看越觉得自卑,喜欢到不得不去尝试,自卑到不得不去躲避,这种思想几乎把女人撕裂成了两部分。六年后女人真的把自己变成了两部分,思想依旧暗恋着作家,身体因为机缘巧合和作家真的在了一起,这是因为强烈地自卑,让女人的思想和身体彻底地分成了两个部分。思想告诉女人,作家不可能会为自己而改变,作家和自己在一起只是为了自己的身体,这是“欲”而不是“爱”,女人在六年前看过太多这样的场景,女人不相信自己会比别的女人更能够留住作家,同时女人的身体享受着“欲”的快乐,也许女人几乎把这种“欲”也当作了“爱”。当作家离开又回来后没有去找女人,女人的自尊或者是躲避在“坚强”自尊后面的自卑,让女人无法去找作家,无法去表达自己的“爱”,她选择的是等待和离开,她的离开是因为有了和作家的孩子,这个孩子把女人和作家联系在了一起,女人有一种无法言状的快乐,这种快乐不可与人分享,只可独自品味、独自咀嚼。女人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但是只要这个孩子还在,在女人看来她对作家的这份“爱”还在。再次地重逢,作家再次地挑逗,女人再次地接受,这时女人的思想和身体再次分离,思想一如八年前,甚至有一种躲在假面具之后玩同一种游戏的快感,而身体也自然再次享受女人心中的“爱”作家眼中的“欲”。自然这种情况不会长久,同样的分手再次上演,女人再次默默接受。后来女人的儿子死了,这种灵与肉分离的状态是不可能长久的,随着这个唯一纽带的断裂,女人对于作家来说已一无关联,这个时候女人“坚强”的自尊瞬间奔溃,“柔软”的自卑也就剩下死路一条了,说出全部的秘密,是女人留给作家最后的印记,也是这个游戏最后的字幕。

   第五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之一。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一:

  茨威格是被公认的世界上最杰出的三大中短篇小说家,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便已经饮誉全球。看了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感触很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高尔基曾由衷地赞赏这篇小说“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

  最早知道《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在高一,当时是在《视野》杂志上面看到的本书的简介。看了简介之后,吃了一惊,因为单看故事情节和文章笔调,我还以为是中国作家的文章。小说中的作家简直就是中国落拓浪荡文人的代表。同时我感受到这样一位描写人性的作家,肯定是很受中国读者欢迎的。我们的读者对描写人性的文章是很感兴趣的。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人的文化,最近的畅销书目讲得最多的就是关于人性的驾驭。

  2004年,号称北京电影学院才女教师的徐静蕾依据茨威格的文章,自编自导了中国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把文章的故事移植到中国,男女主人公的职业与原著相比,比较中国化,其他的故事情节则基本忠于原著。该影片参加第52届西班牙圣思巴斯蒂安电影节并获得最佳导演银贝壳奖。而在1948年,美国环球影片公司已经把茨威格的这个作品搬上银幕。但是1948年的电影与原著相比,有一些删改。在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同时,我反复看了几篇徐静蕾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小说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茨威格细腻的描写,我们读了之后为什么沉浸其中?作家对女性心里的剖析,准确、深刻、细腻、真实,所以我们愿意相信。这些细微之处,会带给我们很大的震撼。有人考据到,茨威格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弗洛伊德的影响,弗洛伊德大茨威格20多岁,但是两人关系很好。个人认为这个考据是没有必要的。首先是弗洛伊德的学说对20世纪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茨威格的小说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但是不能说所有讲到人的感情、情欲的都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响。那么在弗洛伊德之前创作的关于人类感情欲望的是不是也要这样讲了?弗洛伊德只是给了我们一个解释这些现象的途径和方法,但是不能泛化。另一点,交情好未必就要受影响。同样在一个大学工作而且关系好的老师也有不少,但不能保证他们的观点、研究方向就一样。应该说,茨威格对弗洛伊德的学说是大致赞同的,但是但针对“恋母情结”和“情欲的不可控制”这两点,也阐述了不同看法。茨威格认为人的理性足够强大,人的情欲是可控制的。

  很多人对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不置可否,可能是现在大家的思想都比较现代的缘故。但是我对小说中的那个作家是极其鄙视的。他的轻浮和不负责任是陌生女人悲剧的直接诱因。文化人要有文化人的样子,文化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可是似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助长了流氓文人,以自己玩弄过多少女性为炫耀的资本,以自己身边有多少美女为荣。碰到这样的文人,每一个有良知的公民都要人人喊打。

  中国文化圈长期流行一个词“风流才子”。这就是一个不良的导向。常常让人们搞不清楚是因为才子而风流了,还是因为风流就成为才子了。很多的小文人老是按后面那一条来理解,学识文采不怎么样,倒是挺喜欢招蜂引蝶的。也不看看自己的穷酸样,咱是大款吗?咱养得起小秘吗?还那么多个。其实就是诱拐纯情少女,有点社会阅历的人就知道,这样的文艺小青年(注意不是文艺青年)靠不住。“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不敢轻多累美人”。看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发现:原来西方也有流氓文人啊,估计还不少。当然,一个作家的水平跟他自身的生活阅历和道德水准并没有绝对的、必然的联系。

  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干什么事情,都要知道这个前提就是要有社会良知和职业道德。为什么当作家?读圣贤书,所为何事?难道不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吗?而作家本人呢?十分喜欢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样的作家才是一个合格的作家。二月河先生说过:“拿起笔来,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笔后,夹着尾巴做人”。一些女生跟我开玩笑:“看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电影或者原著的女生估计不会嫁给你们文科男生了”。我说:“那是个别现象,主流还是很好的,可得分清主流支流啊”。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二:

  为了缓解失眠的痛苦,避免把无谓的时间奉献给焦躁的情绪,睡前我会看会儿书。而此时最适合的书莫过于《读者》之类的文化快餐了。昨晚看了一篇《我爱你,与你无关》,故事的主人公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的是一个女人用尽一生去爱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直至她死去都不曾认识她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后来被作家艺术加工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今天一口气读完了这个短篇小说。

  突然想到“假如……”这个造句形式了,作为老师的我们经常要孩子用“假如”造句,有的孩子会说“假如我是科学家,我会发明出更多的东西造福人类。”还有的会说“假如我考了100分,我的妈妈会请我吃KFC。”简单而呆板的造句,总是能让反复阅读的老师变得机械化。用在自己身上,假如我是那个可怜的女人,我会说出一切么?也许我也不会。假如我是那个风流倜傥的作家,我会想起来她么?也许我会。而这样故事的结尾就不会如此了。所以很多事情从句式上用“假如”没错,从“真实”出发却是天壤之别。说实话,心情挺沉重的。我的语文老师曾经这样定义“小说”: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经过艺术加工而成。这是一个发生在作者本人身上的真实故事,真实故事的结局是女人怀着作家的孩子自杀了,而作家本人也从女人的日记中悔悟,奔赴了女人那小老板丈夫的“决斗之约。”当然,作者没有在决斗中死去,却写出了《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

  句俗套点的句子来概括剧情:“我爱你,我就在你身旁,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女孩要有“勇气”,否则不会偷偷生下作家的孩子;女孩要有“信念”,否则不会独自支撑这么久;女孩要有“绝望”,否则有希望的分秒都是自我的吞噬。男人的生活看似奢靡而丰富,却隐藏不住内心的贫瘠。他希望有爱,专属爱某一个人的经历,却失去了专心爱某个人的能力。这点经历和《天龙八部》的段王爷倒有一拼。在某一段时间里,他专注地爱着某个人,这让他自己都觉得美好而高尚。很多作家为着汲取“创作的灵感”也这样生活着。很难想像,这样的人生命走向尽头的那一刻会想些什么,可惜再不能拿起笔来告诉我们了。

  我甚至能够体会作家再次加工这封真实来信的颤抖与悔恨。这种情绪并不来自于对女人的爱,即使她死了。他在她活着的时候没有爱过他,死了会吗?电视剧里经常有种结局,就是失去了以后才珍惜,悔之莫及。如果圆满了,谓之“正剧”。如果终生错失了,谓之“悲剧”。在那个女人的心里,她自己在导演一幕,本来她也想策划出一个“正剧”的结尾,可真实的存在给了她一个“悲剧”的结尾。这种“真实”令人惧怕却又令人迷恋,真实的人生总有很多的意想不到。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三:

  很喜欢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过无数次,最近又翻出来读,有了一点新的感受。因为对原著有着比较深的感情,所以一直抗拒看徐静蕾的电影。至少姜文在我的心中是不适合那个角色的。

  茨威格用很细腻的笔法讲了一个暗恋的故事,一个女人暗恋了一个男人一生,和他几次交欢,生下一子。迫于生活,沦入风尘。但直到女人死亡,男人却依旧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在记忆中也并无痕迹。第一次读的时候,一把眼泪,惊异了很久,一个男人怎能有如此女性化的心理?

  看过榕树下的一篇评论“不过对于这本书来说,可能女权主义的朋友们不太爱见吧。一个女人用自己一生的悲喜成为一个男人几个夜晚的玩物,这种男人本位的思想即使在这样反讽的文章中都显得黑色幽默。这本书与其说是驳斥了一个上层社会的黑暗,不如说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男人的心理需求,一个默默守候,不求回报的女人对一个男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梦呢?”

  我倒是不这么觉得。陌生女人的故事恰恰是很女性的,极端之极。首先,什么的暗恋?想到一段话“暗恋是容易的,甚至是频繁的——无法摆脱的暗恋却有着宿命的味道:爱一个人,就是,坠入深渊,永不超生。一个唯美主义者的爱,纯粹如银质子弹,清洁悲怆,它打中的,是那些还在承担着对爱有着精密的纯度要求和山一样负重的内心。暗恋是无法公布和分享的情感,渴慕但无处告知,相思却难以排遣,无边无际的忍受,无法打捞的欢愉,守口如瓶的暗恋有着收敛的高贵。”暗恋是种单向情感,与其说陌生女人把自己的生命献祭给那个男人,不如说她献给了自己。献给了自己所设定的“爱情”。

  她义无反顾的投入自己设定的爱情模式,小说家在她的心中是一个暗恋对象,更是一个男性符号。她爱的是心中所想象的人,一个完美的男性形象,并不是真实的他。她宁愿和他露水情缘,还是抗拒走进他真正的生活,她潜意识里害怕真实打破她心中的梦想。而她所关注的小说家的生活,不过是融入了很强自我意识的扭曲而已。陌生女人是一个很自我的人,她无法也不愿走入男性的灵魂,但是她对自己的灵魂却有着很深刻的掌控意识,所有的叙述都是从她角度上的一厢情愿。随着这种掌控意识的逐步增强,心里暗示的步步紧闭,我觉得这场爱情游戏,最后演变成一种强迫症的状态。她爱上他,爱上自己设定的他,爱上的“自己爱他”这个信念。“自己爱他”成为一种信仰,贯穿她的生命。

  当后来孩子这个符号出现,更是完美这场头脑中的爱情幻想。而沦入风尘,在我看来有点“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祭精神。她让自己成为这场神圣爱情中的祭品,她创造了一种悲剧,强加给自己,渲染这场爱情的苦痛与伟大。同时也是对男性社会一种无情的嘲讽,用身体游戏他们其中,但是却在心灵上却给以深深的鄙视!

  不过,这场自我的爱情,最后也迷失在自我之中,所谓人生,以迷恋一个男性群体中的精英人物,一个符号而告终。

  女人何必执着于爱情呢?尤其是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纷扰变幻的年代。人生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也许比爱情要有趣千万倍,为了一个桎梏,困住自己,这又何苦。天下难有爱,庸人自扰之吧!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四:

  高尔基在给茨威格的回信曾写到:“以其惊人的诚挚语调,对女人超人的温存,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奇异表现力,使我深为震动。读着这个短篇小说,我高兴的笑了起来——您写得真好!由于对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丝毫不感羞耻地哭了起来。”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优秀短篇小说之一。

  著名的小说家41岁生日的那天,从外面游玩回到家里,在信箱里看到一封厚的奇怪的信,他好奇的打开信封坐下来看:

  一个女人,在生命以最美绽放的十八年,去守侯一份仅仅是她所珍惜的爱情。看着深爱的人周旋在香肩软腰里,一次邂逅,一次遗忘;再次邂逅,再次遗忘,心是怎样的痛?

  不是没有失望,只是任失望一次次侵袭,却控制不住自己继续爱着,又或者,她根本没想去控制。从年幼的她撞到他怀里那一刻开始,爱,是那许多年一直支撑她活下去的勇气。“世间再没有比置身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我一心想着你,在心灵深处始终单独和你呆在一起。”不在他身边六年,就是这样靠回忆,不到一年的点点滴滴的回忆度日。然后,回到他的周围,希翼着能到他的身边。

  “我一回来就去找你!”这是他离开前的承诺,一个男人是这样可以轻易的将承诺说出口,却又完全不留任何痕迹的忘记。可以不拥有,但是不要拥有后再失去,那种空白的痛让人难以承受。这个坚强的女人却带着深深的失望,和一个属于他们的孩子,孤身远行了,带着爱离开了。

  “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念。纪念那忘却的时刻。”然而,他却不会想起,如果没有这最终的一封信。

  8年,又是8年的时间,她回来了,她游弋在形形色色的男人中间,为了让他的孩子,可以过和他同样的生活,不沾染灰尘,杂质的生活。她永远接受不了任何人,在内心,她只爱一个人,一个将她遗忘的那样彻底的一个人。可以放弃自尊,放弃一切去爱他,不在乎自己会不会让他觉得低贱。又是一次离别,同样的房间,同样的话语,“我一回来就去找你。”她灼灼的看着他,希望他可以回忆起她曾经的幸福,但是,他没有,终没有记起这个女人。她知道,这又是一次永远不会实现的承诺。

  她这样失落的穿戴着,即将离开那间承载着她一生梦的房间时,在镜子里看到他往她暖手套里塞进钞票时,我体会着心如刀割的感觉。在他眼中,她只是个风尘女子。是的,没有自尊的风尘女子。那一刻,她绝望了吧?疼到颤抖……

  头发花白的管家都能记得的,而他却能这样忘记。眼泪终于在无人看见的地方滴落。

  “可一夜之间他就残忍的撇下我走了。一去永不复回。我又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孤单。”恒久以来她的爱转移的承载体也失去了,终于,内心不可承受的坍塌的了。绝望,彻底离开,结束自己的伤,自己的痛。

  这样一个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女人,让我心疼,让我动容。这就是女人,为爱可以不计一切,可以飞蛾扑火,为了一点点的幸福,即使再短暂的幸福,可以用一身的伤痛去守侯。无论那是个怎么样的男人,无论是否值得。爱了,永不回头。

  信终于看完了,一些零碎的片段似乎可以拼凑起来,他似乎记起当初的小女孩,记起那三天的相处,那个年轻女郎的美丽,可是他不知道她的名字!他的身体已经麻木,手上的信滑落在地,桌子上的花瓶,在今天他生日的这一天,第一次空着,他也知道已经也将空着,他似乎吻到了白色玫瑰淡淡的味道还弥漫在这个屋子!他的眼泪终于掉下!

  他努力的站起来,走到门口,推开房门,望向对面的屋子,隐隐约约,那个不起眼的小房间,有依稀的灯光,窗户微微的开着一线,窗户后面是女人十八年前童年时的样子,她纯洁,美丽的眼睛,偷偷的观察着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