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之感悟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之感悟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3-9年级学生和高中极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普遍反映综合实践活动难教。如何使综合实践课也充满乐趣,如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从创设情境入手进行探讨。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这里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如何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呢?如何使综合实践课变得如其它学科般引人入胜,精彩绝伦呢?经验告诉我,教师只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才会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思维高潮。所以,再后来的教学中利用故事、问题、游戏等来创设情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中的《绿叶的梦》时,我设了一个抽奖箱,里面放在各种叶子的图片,抽中图片说叶子的名称并说出它的特点及作用。答对送一份精美的奖品,同时并以小组的竞赛形式进行,看一看哪一组的同学得到奖品最多为胜出,再全组同学进行奖励。通过游戏学生认识了不同叶子的有关知识,体会到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了学生学好知识的欲望。
又如,在教学《孔子学琴》时,我先给同学们讲了“昔仲尼,师项橐”的故事:孔子东游途经莒国,却被年仅七岁的项橐拦住了去路,项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神童孔子和项橐君子约定,互相出题,胜者为师。孔子先问:“天地人为三才,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有多少五谷?”这题目照理说是无解的。但是,项橐说:“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庄稼那时候都是种一茬,没有后来双季稻、三季稻。孔子当时十分震惊,这个回答他挑不出项橐一点毛病。接着项橐就问孔子:“人有多少根眉毛?”这个还真把孔子问住了,孔子就没有办法,只好按照刚才的约定,拜项橐为师。这个故事让我们很轻松地哈哈一笑之后领悟到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即使是学有所成的人,也要随时学习,能者为师,无分长幼。一个真正把学习放在人生崇高位置的人,他一定会向比自己强的人,比自己多一技之长的人去虚心学习,而不会过于在乎自己的年龄,在乎自己的地位,在乎自己的身份。这也就是《孔子学琴》这课的中心思想,同学们很轻松的就掌握了。
除了通过游戏和故事创设情境外,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也很有效。社会生活纷呈复杂、包罗万象,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时要靠我们去发现。从生产和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教学相关,生动形象的实例,能使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并很快地把学生的思想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能起到触类旁通,引人入胜的效果。
比如教学“我们家的猫”时,我事先下载了小猫玩耍的视频,上课时,我把视频通过电脑演示给同学们看,让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好象身临其境。当学生看完视频后,我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猫可爱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回从答:可爱我又问:“你们喜欢它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刚才你看到的猫的动作吗?”话音刚落,课室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吱吱喳喳说过不停,场面
难以控制。我只好在旁边听听他们说些,什么。有的说:“小猫在玩线团,玩鸡毛„„”有的说“在花盆上来回跳,把花都弄折了„„”有的说:“那只猫在睡大觉呢,他又起来捉蛇呢„„”就这样同学们把自己刚才看到的都表达了出来并且对猫的喜爱之情也表露了出来,在愉快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并对知识加深了印象。
我认为在课中创设情境,就象魔术一样,把单调、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学习的需求,积极地、自觉地探索问题,获取知识。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
第二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之感悟
“说”“动”并行,收获真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之感悟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老师们的意识及实际操作方法是必须讲究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说”“动”并行,在“说”“动”中获得真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创新能力课程学生们“说”与“动”
[正文]: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
刚开始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跟学生们呆在教室里,就着教科书上的问题一个一个讨论,如上语文课一般。这样做实在是滑稽之极,学生面无表情,教师声嘶力竭;如此丰富的内容,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如果只在这一屋檐下“畅所欲言”而不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那简直愧对开发这门学科的智者们,也失去了这门学科的真正意义。活动课就是要“动”——动手与动脑。当然,“动”的前提就是“说”,“动”了之后还要“说”——交流。“说”与“动”的统一,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上课之道。
“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于是,我和学生选择性地确定了几个主题(例如,《生活与广告》、《电与我们的生活》等),让他们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去研究,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任务。然后,通过课堂交流反馈他们的研究成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发展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的内驱力。当然,放手让学生去干,可不是让他们去“自生自灭”,老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有的时候作用显著些,例如帮助解决立项后的操作上的难题;有的时候作用则显得弱些,如当学生进人资料采集点后就是他们展示自我能力、丰富人生阅历储备的阶段,这时的老师,则起辅助作用,也就可以“退居二线”了。
广告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中无处还见广告。如果能留心观察,就能收集、整理到许多广告。广告语言独具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有着极强的召唤性。所以培养学生模仿,创作一些广告,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设计了一个《生活与广告》为主题的一个综合活动。活动设计如下:
1、活动准备阶段。以博采众长为目的,我与学生们融入到生活中去,让他们涉及到各种场所收集第一手资料。
2、初识广告阶段。让学生们通过口头交流、汇报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资源共享。同时使学生初知广告的形式,传播方式等。
3、再识广告阶段。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汇报、总结,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广告。如广告的目的,主题和要素等。
4、创作广告阶段。在全面了解广告的基础上,让学生或单独或小组创作广告。
5、活动延伸阶段。通过“广告设计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做研究的兴趣,真正让他们在“动”中学,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以上整个活动过程都围绕学生的“说”与“动”并行的原则。因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更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要革新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眼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学生运用课堂掌握的知识去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实践活动的要旨。
综上所述,脱离“动”的“说”,容易让学生走过场,造成眼高手低,“动”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力所在,否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是难以真正体现的,何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与教学回到学生“说”与“动”的统一中,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对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存在的脱离实践的问题是大有裨益的,有利于逐步形成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让课程落在实处!这也是传统的课程所缺少的,真正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第三篇:小学综合实践课
小学综合实践课——“饮水的学问”分析
本节综合实践课研究的主题是“饮水的学问”,是以汇报研究成果为主的,学生通过自己对饮水知识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小组形式进行研究,汇报成果。
第一, 面向完整的生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饮水的学问”主题从生活中入手,是生活中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有的小组研究喝不健康的水有什么危害,有的小组研究怎么样喝水比较健康,喝怎么样的水比较健康,将饮水的的学问研究得很全面深刻,而且从每个小组的报告成果都可以得到有关喝水的知道,真正知道要如何正确饮水。
在课下每个小组有不同的研究方式,有的是查阅资料,有的是做实验的方法,在一个验证喝碳酸饮料有害牙齿及健康的试验中,这个小组的学生就用了一周时间观察泡在水中和可乐中的鸡蛋,在汇报总让所有同学知道怎么饮水,在自己小组研究时真正体验从生活中找学早学问。
但感觉这节课的研究有点居于形式,有的资料数据明显只是背出来的,并没有真正理解。 第二, 从问题入手,重在方法与过程的体验
在课前每个小组都选了自己感兴趣的有关饮水的问题研究,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研究起来自然很上心,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让同学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合作的作用。并可以让他们在其中找到乐趣。体验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比较多,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学习的乐趣,探索出自己研究问题的方法。
第三, 坚持实践性学习,关注学习方式变革
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的被重视程度正在一点点变得越来越高,它基于实践的学习,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把以前课堂中只讲解变成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在这节课课下的研究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指导,引导学生把握住研究的方法和要领,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研究“饮水的学问”,得到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眼着眼于学生的时间和经验,本节课学生可以从中得到快乐并得到知道,得到生活经验,达到了目标与目的。汇报成果的形式多样,有手抄报,ppt,还有实验的结果等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研究。
第四篇: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案例(四年级)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案例(四年级)
-————走进唐诗,沐浴文化精华
教学目的
1 了解唐诗的文化背景。
2 了解代表诗人杜甫的生活环境。
3 了解《绝句》诗中的赏析评论。
4借助网络查阅整合信息,培养相互合作的学习精神。
教材分析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居住在成都浣花草堂时写的。诗中描绘了草堂周围壮阔优美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欢快的感情和宽阔的胸怀。本次活动是以杜甫的《绝句》为突破口,让学生借助网络了解唐诗更多的文化内涵。教学难点:借助网络筛选整合信息,利用网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准备
学习古诗《绝句》,激发学生对唐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设想
当前我校正在开展创建书香校园的活动,各类儿童喜爱的课外读物正悄悄走进学生的生活。华夏民族的灿烂文化诗词歌赋也渐渐崭露头角。当他们摇头晃脑地背诵这些诗歌的时候,传统文化也悄悄的熏陶着他们幼小的心灵。为了让儿童进步了解华夏民族的灿烂文化。本堂课开展了以“绝句”为突破点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诗歌声声,如溪水潺潺,汇入我们的心间,熏陶我们的灵魂。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在我国历史上,唐朝是诗歌的繁盛时期。今天物品们就来当一回唐诗历史的解说员,带领大家走进那段辉煌的历史。
二 活动激趣
师:今天我就是博物馆的馆长来这里招聘优秀的解说员。这里有唐诗历史优秀解说员的资格证,第一块证书是唐诗概况解说员的资格证,第二块就是介绍代表诗人杜甫生平事迹的资格证,第三块就是介绍《绝句》赏析评论的资格证。最优秀的解说员可获得“唐诗小博士”的称号。
三 上网查询,合作交流资料
为了当一个优秀的解说员,请同学们按照馆长发给你解说员必填表按要求填写,关于这些知识可以到网上查询,看哪一个小组配合的最有默契。
学生活动上网查询资料
(学生分为几个活动小组,大家
第五篇:语文综合实践课 教案
第七单元
地名
学习目标:
1、感受地名的特点,了解地名的由来和内涵。
2、通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树立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积累相关的词语和古诗句。
教学难点: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大量关于地名的信息资料,筛选、整理;
2、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单元——地名。(板书课题)
1、出示中国地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我们中国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在地图上指认34个省级行政区。
2、师指省份,生说出省会及别称。
山东-济南-泉城 云南-昆明-春城
重庆-山城
湖北-武汉-江城
广东-广州-羊城
四川-成都-蓉城
二、地名游艺会
导入:地名里的学问真不少,一起开个地名游艺会吧。
1、猜城市名,编地名谜语。
(1)猜书上地名,并简单说出理由;
(2)出示学生编的谜语,猜谜语,并简单说出理由。
天无三日晴
船出长江口
萤火虫,亮晶晶
觉醒的地方
两个胖子睡一头
黄昏时刻
春城无处不飞花
东、西、北三面堵塞
2、找一找诗中的地名。
①找书上诗里的地名,课件出示,对照纠正。(先读诗句,再找出地名,最后背诵)
②拓展:(先读诗句,再找地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3、抢答,说地名。
①出示书上三个抢答题。(分别出示,一一抢答) ②拓展:
说出三条以人名命名的路名: 说出三个含有数字的地名: 说出带“州”字的三个城市名: 说出三个含有花草树木的地名:
③游艺会间小花絮:
讲故事(把地名串联在一起,学生自编的一个旅游故事); 表扬相声:趣说地名
4、介绍一个地名的来历。
你最感兴趣的地名是什么?小组交流,并为大家介绍。
三、强化运用。
填成语组地名:
至高无____ ____底捞月
语重心____ ____暖花开
金石为____ ____官许愿
难能可____ ____春白雪
人才济____ ____征北战
五湖四____ ____诛笔伐
说东道____ ____死不屈
一步登____ ____津有味 板书:
地名 猜地名
找地名 说地名 说来历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