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北民俗博物馆1(1)
东北民俗博物馆
一、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开放,周一闭馆
二、参观时间:上午9:00至下午16:00
三、售票时间:上午9:00至下午15:00
四、收费标准:
1、门票:
(1)成人50元/张;
(2)大学生和省外中小学生及未成年人,60岁至70岁老人,吉林省内少数民族凭有效证件30元/张(有效证件包括学生证、学校出具带有公章的证明、身份证、护照);
(3)现役军人、70岁以上老年人、残障人士、吉林省中小学生、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凭有效证件免费(吉林省中小学生的有效证件包括学生证、学校出具带有公章的证明、身份证、护照、户口本);
(4)1.4米以下儿童免费,必须有成人陪同参观;
(5)东北师大的教职员工、学生、离退休职工凭有效证件免费。
2、讲解费:
(1)10人以内90元,每超出一人加8元。(含全部展区) (2)预约中小学生团体(不含成人,20人以上含20人,持证明)
基本展区40人以内40元,每超出一人加1元,
专题展区10人以内30元,每超出一人加3元;
陪同成人基本展区每人5元,专题展区每人3元。
学校盖章证明上需注明:参观学生人数,陪同成人人数,活动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五、讲解时间: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
六、咨询电话
七、介绍:
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位于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世纪广场南侧,毗邻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和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它隶属东北师范大学,是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展示东北古代及近现代民族民俗最全面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自2007年末开始筹建,为征集大量展现东北地区不同地域民俗风貌的展品,馆内工作人员遍寻东北地区,历时7年,总行程60多万公里,于2014年6月29日对外开放,现是我国4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3万平方米,藏品多达4万余件。
馆内设东北古代民族民俗展区、东北近现代民族民俗展区、东北地区代表性行业作坊展区及若干专题展区,各展区采用实物、图表、文字、沙盘、场景复原等传统展出方式及电子模拟、影像合成等现代技术手段,展示了东北民族民俗事象及其最新研究成果。
展馆一楼为基本展区,共分为两大部分:东北古代民族民俗展区和东北近现代民族民俗展区。东北古代民族民俗展区展现了从40万年前庙后山人古人类所开始,随后的旧石器、新石器、青铜、春秋战国时期、高句丽、辽金、元代等每一个古代时期,东北地区的民族源流和历代建制,以及对应时期的民俗文化;东北近现代民族民俗展区展现了对世居东北的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锡伯族、俄罗斯族、柯尔克孜族十二个近现代民族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民风民俗。在本展区,大家可以看到满族具有特色的三合院,零距离接触“口袋房,万字炕,烟筒竖在地面上”的满族民居。在俄罗斯族展区,观众还可以欣赏到不用铁钉,只用圆木契合叠垒而成是俄罗斯族典型的传统民居——木刻楞等。以及有“ 鱼皮部”之称的赫哲族精美的鱼皮服饰除此之外,你还会看到汉族的闯关东、鄂伦春族的狩猎、朝鲜族的种植、蒙古族的畜牧„„还有一座最吸引大家眼球的原生态的东北农家院落,土房、土炕、炕头的鸡窝、纸糊的窗„„每一样摆设,都是我们按照史料的记载还原的。
展馆二楼为东北代表性行业作坊展区与专题展区,作坊展区会带你展开一场穿越之旅,这里以场景复原的形式对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老行业、老作坊做了还原与演示。你会走进一个近代时期的东北大集,私塾、铁匠铺木匠铺、皮匠铺、炮仗铺、当铺、钱庄„„还能见到东北民间特色的粉坊、烧锅、大车店,还有锔碗匠、剃头匠、货郎、小炉匠、染坊、纸坊、粉坊、豆腐坊、油坊„„近20处场景再现了东北民间的五行八作。为大家充分展示一些代表性行业的生产工艺和制作流程,在这里大家还可真切看到从土豆到粉条的全部过程。专题展区主要有红山文化、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专题展区、长白山画派展区、萨满专题展区、曹文汉先生捐赠藏品展区等。
八:了解
(一)、东北古代民族民俗展区
东北地区是我国古人类、古文明和多民族起源、发展的重要地区。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全国统一版图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共同生活在东北的民族众多,学术界将东北众多民族分为肃慎、秽貊、东胡和华夏—汉族四大族系。由于种族源流和分布地区诸方面的不同,各个民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而又相互影响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在本展区,观众可通过展陈了解从远古时代直到封建社会末期,东北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风貌。例如,石器时代精美的红山玉器、青铜时代的陶器与青铜器和历史时代具有东北区域特色的各种文化遗存等。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展区:古代民族源流与建置 ;东胡族系展区 ;高句丽展区;东北先民生活场景;古人类,古文明;秽貊族系展区 ;满族八旗;东北古代展区;
(二)、东北近现代民族民俗展区
主要分为以下展区:蒙古族展区;撮罗子 ;鱼箱;汉族岁时节日;满族室内;汉族岁时节日泥塑;满族三合院;赫哲族生活场景 ;朝鲜族室内; 蒙古族展区:
蒙古族源自东胡族系,与室韦族中的蒙兀室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历经民族融合、发展,于13世纪初正式形成蒙古族。人口约581.4万人(2000年),东北地区约占半数以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以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撮罗子:
“撮罗子”又作“仙人柱”,是鄂伦春等游猎民族较为原始的住房。其建造方法是先用三或五根顶端带杈的粗实木杆,斜立、互相咬合撮在地上,鄂伦春语称它为“刷那”,起支撑固定作用。然后用木杆依次斜搭在“刷那”上,有时还用“乌鲁包藤”(柳条圈)缠绕顶部以加固。撮罗子覆盖物因季节而不同,冬季一般覆以狍皮,夏季多用桦树皮、茅草等。 鱼箱 :
赫哲族捕鱼的方式丰富多彩,有网捕、钩钓、叉鱼等各种形式。 拉网:
拉网捕鱼是赫哲族网捕的一种方式。方法是划船撒网,岸边“拉套子”。一般是从江河的上游岸边向江河里顺流而下撒网,然后靠岸。起网时要把网的两头同时往岸上拉,将鱼用网兜上岸。 “蹶达”钩:
冬季,赫哲族常用蹶达钩钓鱼。一般在水流较稳的江边河口处凿冰眼,把蹶达钩放入水中,手握木柄,不断上下抖动,水中的鱼误以为是小鱼在游动,常因“贪吃”而咬钩。蹶达钩专钓大鱼。 鱼叉:
叉鱼是赫哲族古老的捕鱼方式。夏季,一般要先喂窝子,他们多在水浅的地方,用羊草绑在木棍上,放入水中适当位置,吸引游鱼来吃。然后划船举叉叉之。冬季,先在冰上盖一草窝棚,在窝棚内凿一冰眼,手持鱼叉静待游鱼,只要鱼一露头儿便叉。 汉族岁时节日:
东北汉族使用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支,方言特征明显,通用汉字。岁时节日较多,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为四大传统节日,庙会十分兴盛。尊崇儒家文化,传统宗教为佛教、道教,民间亦流行多神崇拜。 满族室内:
满族传统住房具有“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坐在地面上”的特点。近代,满族与其他民族杂居相处,生活习俗互相影响,彼此融合。满族,原称满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先秦以来,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都是满族的先世民族。自清代以后,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东北为最多,约741.55万余人(2000年)。目前东北主要聚居区有辽宁省岫岩、新宾、宽甸、本溪、桓仁、抚顺、清原等市县;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等。 汉族岁时节日泥塑:
东北汉族使用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支,方言特征明显,通用汉字。岁时节日较多,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为四大传统节日,庙会十分兴盛。尊崇儒家文化,传统宗教为佛教、道教,民间亦流行多神崇拜。 满族三合院:
满族传统住房具有“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坐在地面上”的特点。近代,满族与其他民族杂居相处,生活习俗互相影响,彼此融合。 赫哲族生活场景:
赫哲族源于肃慎族系。其先民因活动区域及群体不同,曾有“那贝”、“那乃”、“那尼傲”等自称,1957年定族称为“赫哲”。人口约4640人(2000年),主要聚居地有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敖其赫哲族村、抚远县抓吉赫哲族村。 朝鲜族室内:
朝鲜族是迁入民族,一般认为是以19世纪
六、七十年代移民为主而形成的。东北朝鲜族人口约192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黑龙江省和辽宁省,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三)、东北代表性行业展区
展区分为:铁匠铺;钱庄;私塾;货郎;豆腐坊;粉坊;大车店;五行八作 铁匠铺:
过去东北的村镇中都有铁匠铺,也称“铁匠炉”。铁匠铺中有与风箱相连的洪炉,要锻打的铁料先在炉火中烧红,再放于砧子上,由师徒合力打造成型。锄、镐、镰、耙、门环、马掌等老百姓常用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具以及刀、枪、剑、戟等冷兵器,无不出自铁匠铺。
铁匠铺收益是很高的,故有“泥瓦匠干一天,不如铁匠铺冒股烟”的俗谚。但工作也非常辛苦,铁匠师傅需要伴着洪炉高温长时间挥动铁锤,做活时赤膊上阵,仍会汗流浃背。要打造出结实耐用的铁器,除了肯吃苦,还需要扎实、精湛的技术。这也是将打铁与撑船、做豆腐并称为世上最难三件事的原因。 钱庄:
钱庄是明代中叶以后出现的一种信用机构,亦称票号、钱店,是银行的雏形。唐代,城市里出现了经营借贷业务的质库和替人寄存、保管财物的柜坊,可视为钱庄的前身。明代前期,官府放开货币流通,经营银钱兑换的钱庄应运而生。至明末,钱庄还发展出存款、放贷、汇兑等业务,且兼营米、布买卖。随着钱庄的迅猛发展,各地还出现了钱庄的行会组织,其中以晋商票号最为著名。 中国直至清末才出现真正意义的银行。钱庄在促进商业发展、密切各地区间经济联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私塾:
私塾是过去一种开设在家庭、宗族和乡村中的民间办学形式,也称私学。春秋时期孔子在家乡开办过私学,人们便视孔子为史上第一位塾师。所以私塾多供奉孔子像。
私塾多由落魄文人开办,由塾师在自宅设堂讲学,收受“束脩”(即学费),也有由乡里共同出资开课的,富家大户则独力聘师授课。其教学宗旨主要是启蒙识字,教学内容多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初级文化知识。也有年龄较大的学生跟随塾师学习四书五经等与科举考试相关的儒家经典。修业年限视个人需要而定。
私塾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之一,它与官学并驾齐驱,相辅相承,为传承中华文明,培养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货郎:
旧时在城乡间销售日用品的流动商贩称为货郎。过去商业活动不发达,村屯中少有货摊、店铺等商业设施。货郎便成了乡野间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或挑着担子,或推着独轮车,满载着五花八门的货物走村串镇,从孩子们用的文具到女人们戴的首饰,再到老人们用的烟袋嘴,油盐酱醋、烟酒糖茶、针头线脑、锅碗瓢盆应有尽有。货郎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尊重。人们买东西,除了少数用现钱,大多用农产品兑换,所以货郎不仅提供日杂商品,还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货郎有一种带把儿的小鼓,鼓两侧用绳子拴着小鼓槌,来回转动,可敲打出声音,用以代替叫卖声。这种鼓叫做“货郎鼓”,听到鼓声就知道货郎到来了。人们常说“头摇得像拨郎鼓”,“拨浪鼓”其实就是货郎鼓。此外,货郎鼓也称“惊闺”、“惊绣”, 意思就是货郎的鼓声总能招来女性顾客购物 豆腐坊:
豆腐是一种始于我国的食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炼丹时,偶以石膏点入豆汁而发明。因其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老少皆宜,而深受人们喜爱。
豆腐的传统做法很有技术含量,包括:选豆、清洗、泡豆、磨浆、煮浆、挑皮、过包、点卤水、泼豆腐、压制、翻板打刀(揭干豆腐)等多道工序,其中泡豆子的时间,煮浆的温度,卤水的用量,都是有讲究的。所以民间有将撑船、打铁、做豆腐并举为世上最难三件事的说法。
过去,老百姓平日里很少吃豆腐,只有过年过节或家中来客人时才到豆腐坊购买或用黄豆换取。 粉坊:
东北的黑土地盛产品质优良的土豆,用土豆加工成的粉条,烹调简单、口感爽滑、便于保存,备受人们青睐。猪肉炖粉条、小鸡榛蘑炖粉条都是东北人喜爱的美食。
过去,东北乡间有不少粉坊。一到秋冬季节,只要远远看见一片白白的晒粉场,就能找到粉坊。粉坊开工时,制粉师傅们赤膊上身,顶着腾腾热气,大汗淋漓地忙活,大人孩子纷纷围观,热闹非常,如同节日一般。制作粉条有“秋沤土豆冬推浆”之分。秋季是把土豆洗净,直接装缸沤成浆;冬季则要用石磨把土豆磨成浆。然后在大粉匠(也称老把头)指导下,经过过滤、墩缸、搅拌、过包、出粉面、凉粉坨、碎粉坨、炕粉面、打欠、兑矾、和粉面、叫瓢(把粉条漏进开水锅中成型)、过冷水、凉干等一系列工序做成粉条子。过滤下来的粉渣子还是喂年猪的上好饲料。 大车店:
大车店,是中国传统民间旅舍。主要设置于交通要道和城关附近,为过往行人、商贩提供简单食宿,费用低廉。现在东北地区很多以“店”字结尾的地名都是从大车店沿袭而来。
大车店门前通常会挂一种形状像箩筐的幌子,称为“箩筐幌”。一般小店挂一个,大点的店挂三个。幌子早晨挂,晚上或雨天摘下来。即使有写着店名的牌匾,也要悬挂萝筐幌,因为旧时识字的人少,大多数人只认得幌子。每逢年节,为了表达期盼有个新气象的愿望,还要更换新幌。 五行八作:
旧时把各行各业泛称为“五行八作”。东北地区的五行八作涵盖了生产、贸易、餐饮、金融、教育、文化等众多领域,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与城乡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为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五行八作的大部分行业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这些行业所采用的具有东北地方特色的工具、技艺及制作流程等,已化作种种独特的民俗事象,成为东北地方区域文化和民俗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东北地区代表性行业作坊展区以场景复原的形式对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老行业、老作坊做以还原、演示。
(四)、专题展区:
展区分为:萨满文化展区;曹文汉先生藏品展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专题展、红山文化展区。 萨满文化展:
萨满教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是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英雄崇拜的原始宗教。萨满为通古斯语,义为“晓彻”,指能通达、知晓神的旨意之人。因此,萨满是天的使者,向神报告人的行动并祈求愿望,向人传达神的旨意。“萨满”一词最早见于《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兀室奸猾而有才。自制女真法律、文字,成其一国。国人号为珊蛮。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如神”。后通称作“萨满”。萨满教,即由萨满而得名。 曹文汉先生藏品展:
曹文汉先生1937年出生于北京。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师承李桦、古元等先生。现为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6件13幅。其版画、藏书票作品曾在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并多次获奖。1996年被中国版画家协会授予中国五六十年代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曾出版《古元传》、《曹文汉版画集》、《我的油画之路—靳尚谊回忆录》(靳尚谊口述曹文汉撰文)等九部作品。曹文汉先生长期热衷收藏,尤其是在糖标和唐朝开元钱币收藏方面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出于对东北师范大学的热爱和让藏品更好发挥其作用,曹先生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开元通宝铜钱、糖标、民国、伪满时期和六七十年代的各类票证及有关资料、香港回归报纸等总计1632件藏品,捐赠我馆。为了让广大公众更好了解其捐赠品价值,特选取代表性珍品进行展出。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专题展: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即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同时在世界历史文化中也表现出鲜明的特色。对其做好保护、研究和宣传等各项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954年,联合国发布“海牙公约”,约定战争期间双方都不得攻击对方国家的重要文物古迹。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世界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5年11月我国政府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之一。截至2015年,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计48处,居世界各国第2位,其中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处,世界自然遗产10处,世界文化遗产34处。 红山文化专题展:
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之一。其主体分布范围在内蒙古的东南部和辽宁的西部地区,年代距今6500-5000年。红山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出色地承继了本地区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的优势因素,同时受到了东北平原诸多原始文化及中原仰韶文化的强烈影响。距今约 5500 -5000 年的红山文化晚期,牛河梁大型祭祀中心和玉礼制系统的出现,标志着西辽河流域的史前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其在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了显要位置。 长白山画派展区:
2015年7月,在吉林省委宣传部倡导下,在东北师大学成立了长白山画派艺术研究院,这是长白山画派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长白山画派以东北艺术创作群体为主,以表现地域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的艺术作品,是长白山文化资源“物化”,“活化”和“转化”的结果。2015年7月,在吉林省委宣传部倡导下,在东北师大学成立了长白山画派艺术研究院,这是长白山画派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长白山画派以东北艺术创作群体为主,以表现地域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的艺术作品,是长白山文化资源“物化”,“活化”和“转化”的结果。
第二篇:东北民俗
东北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这里不但土地广阔而且风景优美,很多人选择到这里旅游,来东北旅游当然不要错过长春了。长春有哪些民俗文化?长春有哪些风俗习惯?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长春传统民俗文化,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地方。
火炕生出豆芽菜,火炕孵出小鸡崽
火炕,是东北农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室内的大部分平面空间都被炕占据,所以人们的室内生活主要是在炕上。家里来客人要请到炕上坐;平日吃饭、读书写字都是在炕桌上;孩子们抓“嘎拉哈”、弹杏核、翻绳等游戏也是在炕上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现在东北地区的楼房内大多已经采用水暖式集中供热了,只有在农村还可以见到火炕。
在东北农村,家家会把火炕利用起来,用一个盆,装上黄豆或者绿豆,放上少量水,放在炕上。由于火炕的温度,盆水升温,豆儿生芽,两晚的时间,一盆鲜豆芽儿就诞生了。火炕上,诞生的还不只是豆芽儿菜。黄黄的草筐,一窝鸡蛋,几个星期之后,鸡蛋壳里走出了小鸡崽。原来,农民把鸡蛋放在草囤里,放在火炕上,使蛋受热,几个星期之内,一个个新的小生命在温暖的火炕上慢慢孕育成熟。
苞米挂在墙上晒,苞米住进木楼里
长春地处中国黄金玉米带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东北农村晒苞米也就自然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风景。一入秋,家家户户就把苞米串在一起,挂在房山墙上„„
在东北的农家院里,您还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空中楼阁”,下以木桩支撑,上似一间木房,俗称“苞米楼子”。里面装满金黄色的苞米棒,再衬以皑皑白雪覆盖的屋顶和庭院,颇具东北农家的自然风貌。在靠近东北和北部山区的地方“苞米楼子”几乎家家都有。其建造式样非常实用,仓底距离地面较高,既可以防止老鼠偷吃粮食,又可以防止粮食受潮发霉。“苞米楼子”满满当当,说明农民的日子过的吃穿不愁。
房前屋后柴草垛,园子种满蘸酱菜
在北方平原上,村落星罗棋布的散落在原野上,一村一屯,一家一户突出的特点就是柴草垛。柴草垛是北方人家重要的生活标志,谁家的柴垛高、大、整齐,谁家的日子过的就富裕殷实。北方的柴草垛是以自家栽种的苞米、高粱等庄稼秸秆为主,也有杂树枝等。各家的柴草垛大小不
一、高矮不同,成为北方平原景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东北人爱吃蘸酱菜,真正的蘸酱菜讲究的是“新鲜”。东北人的房前屋后都有自家的菜园子,现吃现摘,再蘸着农家大酱一并入胃,那是星级酒店无法体会的乐事。黄瓜、辣椒、西红柿、茄子、豆角、白菜、大葱、香菜„„和越来越多的新鲜品种的蔬菜日益丰富着农家的餐桌,也让远道而来的城里人一边体验着采摘的乐趣,一遍享受着来自大自然的给予。
反穿皮袄毛朝外,狗皮帽子头上戴
东北是中国典型的寒冬地区,在漫长的冬季,东北局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零下三四十度。因此,在影视节目中还是可以经常看到彪悍威武的东北人穿着反毛皮袄驰骋在林海雪原的画面。反毛皮袄是指用动物的整张皮毛朝外制成的一种御寒服饰,这种衣服既保暖又不“烧身”,还可以保护毛不被磨掉。同时因为毛的颜色与雪地和树木的颜色相近,又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如今,隆冬时节来到东北,你依然会看到威武的车老板带着有长长的毛的大帽子过冬,那就是北方人喜爱的狗皮帽子。在东北上了年纪的老农民依然能够自己亲自动手做出一顶这样的狗皮帽子。不过,这样的帽子现在已经不是很常见了。像反毛皮袄、狗皮帽子这样既能御寒,又能彰显东北人个性的特色服饰,是聪明的劳动人民在艰苦的生产、生活中摸索出的独特的衣着方式。
满族剪纸手艺精,扎盏灯笼高高挂
剪纸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从前,满族祭祀祖先时在祖匣子上贴的图案和文字等需要用纸剪成,随着这样的祭祀活动继承下来,古老的剪纸手艺也传承了下来。剪纸的题材既蕴含祝愿幸福吉祥的寓意,也具有反映自然和社会状况的现实意义,表现了东北人民群众丰富的内心世界。它们的艺术风格或洗练大方,或绚丽华美,或精工细致,或千姿百态„„散落在东北民间的满族剪纸艺术如山花一般,坚韧顽强,不骄不躁,如今已经香飘海内外。
在东北,在长春,过大年扎灯笼、挂红灯是人们最为喜庆生动的民俗活动。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忙过年,不等除夕,大街小巷,每一扇窗户里面都被红彤彤的灯笼妆点得格外喜庆。灯笼是一种亲情,是北方人民对岁月的美好歌颂,也是老少皆宜,大家可以一同参与的年俗活动。传说挂红灯有三种说法:一是喜庆,二是吉祥,三是迎接,迎接的是故去的老人。他们走得太久了可能找不到家门,挂一盏红灯,让他们能看清家门回家团聚。这是淳朴的东北人对祖先的感恩和思念。
杀头年猪全家乐,冬包豆包讲鬼怪
杀年猪,是东北人迎接新年的一种重要方式。杀年猪一般在农历的腊月,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也是“年”的到来的序幕。一到腊月初八,家家开始筹备过年,赶年集、办年货、杀年猪、非常热闹红火。如今杀年猪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活动了,烀肉、灌血肠、吃杀猪菜等等活动,体会浓浓的东北年味。
进入腊月,除了杀年猪,家家还要包粘豆包,这是北方人最喜欢吃的主食之一。黑土地盛产黄米,将黄米淘好,碾压成粉,过筛后调成面,在热炕头温发适度,然后包进烀熟的红小豆豆馅,一个豆包就包成了。无论蒸食或者油煎,都香极了。旧时包豆包都要老奶奶领着大姑娘小媳妇们一起干,为防止困倦,老人就一边包一边讲“瞎话”,就有了“冬包豆包讲鬼怪”这句俗语。
捕鱼先把冰来镩,采来冰块制冰灯
东北的冬季,寒冷的冰雪覆盖着厚厚的冰层,人们使用一种叫做冰镩的工具,把厚厚的冰层凿开,然后下网,去捕捞冰层下的鲜鱼,称为“冬捕”。“冬捕”历史悠久,目前世界上这样完整保存下来的原始捕捞活动已经不多了。长春石头口门水库是人工的湖泊,这里每年冬季举行盛大的捕鱼节活动。人们在冰上可以参加篝火晚会、祭鱼祭湖等仪式,亲身体验冬捕活动。
长春也是冰灯制作的理想之地。长春的冰来自于南湖,人们用割冰机在南湖冰面上取冰,再用大绳将冰块拖出水面,转车运走。到了冰灯制作工地,老艺人和年轻的雕塑家着手设计雕琢。入夜,当万盏冰灯闪闪发亮,人们畅游其中,仿若仙境。
猪肉炖粉吃不够,乱炖炖出一锅菜
猪肉炖粉条是东北的一道名菜。因为北方盛产土豆,秋末冬初,农村的家家户户都开设“粉房”自制东北粉条,粉条洁白筋道,特别是和猪肉炖在一起时,肉汁汤水充分被粉条吸收,粉条就变成了透明的金黄色,同时散发着浓浓的肉香,令人百吃不厌。
在长春,还有一道名菜叫“乱炖”,是指把各种菜放在一起大锅炖。关于这道菜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渔民给皇帝打鳇鱼,但只能打,不准吃。一天,渔夫的母亲病了想吃鳇鱼,好心的厨师就捡了一条小鳇鱼炖上了,怕官府追查,里面又加了其他的杂鱼和菜。不一会儿,香味引来了衙门的官差,官差喝问:“是炖鱼吗?”厨师说:“不是,是乱炖。”官差揭开锅盖,发现里面除了鳇鱼还有其他的菜。又听说渔夫娘亲生病的事,想到谁无爹娘,就饶过了厨师和渔夫。“乱炖”因此得名。
大缸小缸渍酸菜,白肉血肠杀猪菜
东北人有吃酸菜的习惯,入秋之后,白菜成熟,把采下来的白菜放在缸里用清水泡上,一个冬天,白菜不仅不会腐烂还变得又脆又酸,无论是炒是炖,都是东北老百姓冬季绝不能少的一道传统菜。
用酸菜做主要原料的满族传统菜肴有很多,首屈一指的就是白肉血肠杀猪菜。这道菜的历史要追溯到清顺治年间,此菜是皇家用作祭祀神山祖地长白山的一道菜。这道菜以猪肉、血肠为主要原料,再用农家酸菜一起炖煮,就成为“吉菜”中的名菜——白肉血肠杀猪菜。白肉吃起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血肠明亮鲜美,脆嫩绵软,热汤鲜香味醇,再配以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等佐料,更加醇香四溢。
第三篇:民俗博物馆
红方块创建于2000年,是专业从事各类展厅史馆全程策划设计与施工的专业服务机构,以及博物馆、博览馆、博物陈列馆、民族博物馆等系统施工的专业公司。公司拥有一支从博物馆整体设计策划到博物馆文案策划、博物馆展品陈列解决,博物馆装修与展示平行施工的强大团队,完全解决了展厅史馆工程因文史与装饰工程脱节造成的档次低级的乱史工程和烂尾工程。
筹备博物馆一般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学习的过程,展示设计的前期一般会组建展示筹备工作组,小组成员即从各类展览公司提供信息中整合思路,通过综合判断来选择合适的展览公司。专业的展览公司具备完整的展示系统,其每一步进展都有严谨的操作程序,能更有效的与客户思路相吻合,并对博物馆整体高度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包括博物馆策划流程、博物馆设计程序、博物馆施工配套全程服务。选择真正具备公安陈列馆筹建综合能力的展览公司是共组效率的重要依托。
选择展览公司时应将“是否拥有自主展示制作工厂”作为考察的重点,即是否具备多年的施工经验、具备充分施工能力,工厂设备是否完善,工种是否齐全。工程施工经验一方面保证了一流的施工质量;同时公司实现不分包不转包,由策划设计到施工全程服务,提升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程效果,同时为客户节约了大量项目成本;更重要的是确保了设计上的逻辑性,工程进度的连续性,从而确保博物馆整体品质的最优化实现。
第四篇:民俗1
申遗热潮中,对中国文化传统和民间信仰的冷思考
本报记者 舒晋瑜
光明网 刊发时间:2009-11-27 08:00:00 中华读书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滚滚而来的热潮中,我们在追究原因时应该反思:是因为我们离开它太久了,我们太想念它、太需求它了。我们急需要有一个热烈的环境去讨论、并有责任回答实践中所提出来的诸多问题。”由中国民俗学会与学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文化传统与民间信仰——第二届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学术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说。
民间信仰是文化有机体的重要构成
在《中国民间信仰》一书中,民间信仰被定义为宗教,认为是原始宗教的继承者,而现代宗教是原始宗教的改革者,民间信仰的历史更为悠久。那么,作为继承者,发展到今天,民间信仰自然是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的一种活态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叶涛认为,民间信仰是一种大众文化,作为老百姓为主的文化现象,在当前我们还不能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学理来看待,还需带有策略性的思考。
文化传统和民间信仰并不是对立的现象。民间信仰及其表现于语言的神话、传说和表现于行动的仪式是任何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东吴大学端木恺讲座教授王秋桂表示,在中国,民间信仰除了承袭远古的巫术信仰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糅合儒、释、道三教的教义。民间信仰的传统当中儒、释、道、巫这四类人构成的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有机体。既然是一个有机体,它就不断发展延续。
民间信仰的研究一直是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多学科关注的重要对象。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地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出现了诸多成果,尤其在具体的区域性个案上,以及发现田野资料的分析上,比以往更为丰富和有创见。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世瑜提出,中国对民间信仰的学术性的研究,逐步地被导向所谓“对策研究”和一些商业化的考量。“比如说像现在我们政府在评定一些什么项目,地方上都非常热衷,但背后总是会有一些强烈的商业化的倾向和意图。关于文化大一统和我们日趋发现的在民间信仰上体现出来的区域差异性、地方多样性所进行的讨论就非常重要。”
30年的民间信仰表述路向,正从他人的传统到自我的文化。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分析说,这些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么热,从政府到学界到老百姓。信仰是一个集体行动,一定要有社会空间和资源。在这样的过程中,出现了传统复兴、民俗复兴、民间信仰复兴、宗教复兴。在这样一些事实里,学术界做了一些工作,不管持有怎样的态度,至少把民间信仰等复兴呈现出来了,这是被讨论和被承认的
前提。
“非遗”之后的民间信仰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郑培凯直率地坦承自己对于“文化遗产”这个词的经常使用表示不满,“大多数媒体在运用这个„文化遗产‟的时候,给一般老百姓,或者是一般文化官员的印象,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就像人死了以后的遗产,可以利用它来作为资产这么一个想法。”他多年来一直在呼吁以更为适宜的“文化传统”替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叫法。他很担心青春版《牡丹亭》的大制作的后果,会不会使得唱腔方面、身段方面在最精密微妙的一些艺术的展现丧失掉。而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教授余少华以世纪初香港民间传统音乐为例,说明传统的未必都在民间,也没有必要把传统跟创新对立。
实际上,随着整个经济的腾飞,特别是百年来向西方学习、对自己传统文化进行摈弃的过程当中,已经出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从国际上看,遗产保护当中所谓民间力量特别强大。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学教授潘守永认为,当前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有四种核心力量,即政府的主导与推动力;学者的学术指导与影响力;遗产传承人/群体(考古遗产的所在地群众,或工业遗产的所有企业)的文化自觉与内省力;体制机制(包括市场、旅游)的创新力。他说,这四种关系,前三者之间是利益相关群体,相互之间有矛盾存在“兴奋点”的差异。处理好这四种力量的协调与平衡,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就能够步入良性轨道而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现在对民间信仰的研究,割裂的现象非常严重,尤其是„非遗‟出现之后,我们把整体的民间信仰的事项割裂开来,是为了使它找到生存空间。”正在对华北地区的民间组织进行调研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叶涛指出,整个民间信仰的研究中,对整体性的要求非常重要,割裂可能会带来整个文化内涵的浅薄化。
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信仰重建
德国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简涛提出,申遗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保存传统文化,保留、保存我们的优秀文化。可是太专门地人为地设定一些目标,就是对我们原有的民间信仰或者其他的进行扭曲或者肢解,有些背道而驰。“为了适应、符合申遗的要求,千方百计地把原有的这个东西进行改造,来迎合这种需要,不利于原有的民间文化的保存和研究。”
是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可以做文化遗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放说:“什么样的民间信仰可以符合文化遗产的标准?第一点是传统性,民间信仰是有历史渊源的,有一个传承过程,这是起码的标准;其次是按伦理性去进行鉴别、考量,能够对社会团结,对民众生活健康的民间信仰可以做文化遗产;第三如果要把一些传统的民间信仰作为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其濒危性应该考虑。”萧放认为,对于其他的民间信仰也应该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关注民间信仰的复兴或重建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在今天浮躁而功利的社会里,有一些民间信仰其实也在向西土上发展。
怎么样去重建我们这个民间信仰?萧放认为,首先需要非常宽松的一个氛围,其次,应该有具体的措施,让老百姓表达信仰的精神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金泽指出,文化遗产没了背后的信仰,没有了精神支柱,其产生和维护以及传承,本身都成了问题。
“„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学术论坛‟的举办将会延续下去。从中国历史来看,构成几千年中华文化传统的民间信仰如果加以好的引导,对构建中国基层社会的稳定能起到促进作用。”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学苑出版社社长、总孟白表示。早在十几年前,他就曾在文章中指出,出版社为学者提供服务,一般是后期介入,即出版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而更重要的是在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应积极介入学术研究的前期,如资助支持学者的有出版价值的研究项目,通过主办学术会议和创办期刊等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多年来,学苑出版社一直也身体力行,尽量为学术界实实在在做一些事情。“我们总在说中国文化要走出去,走出去不是大跃进式的喊句口号就能实现的,先要有基础,而基础就是长年坚持不懈地收集、整理、出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九三学社中央的支持下,学苑出版社能提供平台加强两岸学者的交流和凝聚力,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拓和发展,也有利于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孟白说,在本届论坛上,来自海内外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同一个民间文化研究目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多学科在热点话题中产生交流碰撞,更能开阔大家的视野、触发多方面的研究思考。
第五篇:东北地方民俗
东北地域文化与节庆习俗
1东北世居民族都各自有着传统的节 日习俗, 这些习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是这些民族的历史积淀, 并以巨大的传承力顽强地制约着本民族的行为和意识。举凡东北地区的民族节 日有: 满族的添仓节、 虫王节、 药香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 黑灰节、 打鬃节、 打印节; 朝鲜族的回甲节、 回婚节; 回族的圣纪节、开斋节、 古尔邦节; 达斡尔族的阿聂、 抹黑节; 锡伯族的抹黑节、 回迁节; 鄂伦春族与鄂温克族的白那查;赫哲族的鹿神节、 烧包袱、 乌 日贡; 柯尔克孜族的诺鲁孜节、 掉罗勃左节, 等等。
2东北世居民族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如赫哲族的鹿神节, 在每年农历的“ 九月九” 举行。活动以祭祀虎神为中心。节日当天全村人要跟着萨满跳鹿神舞, 故称鹿神节。鹿神节的形成与赫哲人的原始信仰有关, 活动的目的是求神驱鬼, 消灾祈福。古代赫哲人认为万物有灵, 山有山神, 江有江神, 他们为林中的虎、 狼, 江中的鳇鱼都专I l N制了神偶供奉于家中, 鹿神节庆是渔猎民族生产与生活的生动写照。
3抹黑节是东北锡伯族、 达斡尔族及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六, 男女老幼黎明即起青年人双手沾满油和锅底灰, 你追我逐, 争着往对方脸上涂抹。被抹者不但不恼, 反而分外高兴。即使老年人不参加追逐, 也要在额头抹上一点黑灰, 以示吉利。此节 日一说是为了预庆丰收, 一说是当日为“ 鬼日” , 脸上抹黑是为了不让鬼怪认出自己。这一节 日以参与性强而极富特色。
4回甲节是朝鲜族一个很有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它是指老人“ 花甲” ( 六十岁) 生 日时, 子孙亲友及全村都来为老人祝寿, 活动十分隆重热闹。来祝寿的客人身穿节日盛装 , 过生 日的老人穿上新衣服, 坐在宴席正中。由长子夫妇开始依次跪拜, 敬酒祝寿。席问载歌载舞, 尽情欢乐。回甲节既反映了朝鲜族尊老敬老的传统, 也体现了朝鲜族擅长歌舞, 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
5 蒙古族历史上被称为“ 马背上的民族” , 蒙古族的打鬃节与打印节就充分体现了草原文化的这一特点。打鬃节时间不一, 当马驹长到一周岁时, 要进行首次剪鬃, 届时举行隆重的剪鬃仪式。仪式上首先聘请德高望重、 剪技高超的老牧人掌剪, 首席剪鬃者先致剪鬃祝词, 向被剪鬃的第一匹马驹泼洒奶酒, 在马驹的脑门涂抹奶油, 然后开始剪鬃。第一剪剪下的马鬃要送至吉雅神前供祭。然后开始一匹匹地打马鬃。直至所有马都打完鬃后就在草地上举行欢宴, 祝福马群兴旺。打印节一般在青草发芽时举行, 打印节- -N, 人们从远处把马、 牛、 羊赶到指定的草场上。通常由一位骑艺精湛、 烙技娴熟、 通晓马性、 德高望重的牧人执印。执印者要在印具上涂抹奶油并在印把上拴一条哈达。参加套马者排成一列, 待印具在火中烧红, 主持人便宣布打印开始。此时, 众骑手早已急不可待, 个个策马挥杆, 把马群团团围住, 争先恐后套马。草原上顿时人呼马嘶, 蹄声雷动, 烟尘蔽日, 场景极为壮观。骑手每套一匹烈马, 执印者便 在马的左跨中心部位打一印记, 打印的目的最早是用于计税, 后来普遍用于辨识。每个部落、 每个家庭
都有自己的印记, 从不重复或混淆, 极易识别。在节日当天, 人们云集而来, 观赏套马。姑娘们则趁此良 机选择意中人, 而小伙子则尽力在姑娘面前表现自己套马的技艺。打印节这一种古老的记忆文化, 在草 原上一直流传至今。
6东北民族虽各有其节庆习俗, 但随着历史发展, 文化融合不可能避免。表现在节庆习俗上就是你中 有我, 我中有你。特别是一些人E l 较少的民族, 在现代化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 其节庆风俗正处于消 失的边缘。
7中原汉文化节庆节俗传人东北约在辽金时期。洪皓《 松漠纪闻》 中记载, 女真人初兴时, “ 皆不知记 年” , “ 是以草一青为一岁” 。但是至与辽、 宋发生战争以后, 却“ 浸染华风” , 了解了元旦、 元夕等节日。《 松漠纪闻》 中曾记载道: “ 女真旧不知岁月, 如灯夕皆不晓。己酉年( 1 1 2 9 ) , 有中华僧被掠至其阙, 遇上 元, 以长竿
引灯球表而出之以为戏。女真主吴乞买见之大骇, 问左右日: ‘ 得非星邪? ’ 左右以实对„„ 后数年至燕, 颇识之, 至今遂盛。 ” 这表明是北迁僧人首先传播了上元节张灯的习俗。随着东北地区汉 族移民的增多, 汉民族逐渐成为东北地区的主体民族, 因而汉族节庆风俗也自然成为东北地区主要节庆 习俗。元旦、 上元、 清明、 端午、 中元、 中秋、 重
九、 除夕等岁时节日不仅汉族过, 其他民族也逐渐加入其 中。但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 这些中原节日传人东北后其习俗却发生了很大变化。
8,,首先, 受东北特殊气候的影响, 以农耕为主的汉族移民逐渐掌握了农忙、 农闲的生产节奉。并根据 生产节奉对岁时节庆活动做了调整, 遇到农忙季节的节日就淡化一些, 而农闲季节则加重了节日的分量。如春节, 在东北虽然从形式上也是扫尘、 贴春联、 贴窗花、 倒贴“ 福” 字、 贴年画、 守岁、 放爆竹、 拜年、回娘家、 祭祖等, 但整个春节的节日氛围要更为浓烈 , 更具“ 年味” 。在时间上, 从腊八开始就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正如民谚: “ 小孩小孩你别哭, 过了腊八就杀猪;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 每家杀都要广请亲朋好友。往往一顿酒席过后, 一头猪的四分之一就吃掉了( 俗称一角肉) 。从这一天开始, 各家就开始包饺子、 蒸馒头( 俗称干粮) , 忙着过年的准备了。各家包饺子都请亲戚邻居帮忙, 这既是一个劳动的过程, 也是一个社交聚会的难得机会, 进而沟通信息, 增进亲情友情。
9 其次, 从春节的饮食方面上看, 东北与中原也大有不同。因特殊的寒冷气候, 东
北人春节食品是以冻品、 干菜、 渍菜为主, 如冻饺子、 冻馒头、 冻肉、 冻鱼, 豆角干、 茄子、 酸菜和腌雪里红等, 还有冻梨、 冰糖葫芦, 等等。寒冷的效能让东北人发挥得淋漓尽致。正月期间, 亲戚无论远近, 进门上炕就开始尽情享用。对儿童来说过年就意味着可以尽情地打爬犁、 抽冰尜、 打雪仗、 堆雪人, 冰雪给他们以无尽的欢乐黑龙江木兰正月十五的滚冰节在冰雪文化史上更具开拓意义。大人当然有大人的乐趣, 那就是看二人转、 扭秧歌、 踩高跷。这些习俗凸显了东北人慷慨、 豁达、 热情、 爽朗的性格特征。比较南北春节的习俗, 雅俗之分十分明显。南方的“ 雅” 体现着儒家礼教的约束和对程序的尊崇而东北的“ 俗” 与“ 野” 则是人性的张扬和对自然的亲和。东北节日习俗是一种宝贵的人文资源, 特别是对于发展旅游事业, 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保护、 传承好东北节 日习俗不仅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也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不在于单一的项目, 更重要的是文化生态环境。正所谓“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 这应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终极意义。
满族服饰
白山黑水之间是满族发祥地,吉林省满族服饰,带有满族正统着装特色。清代迄今百余年来对汉族服饰也有深刻影响。首先值得重视的是驰名中外的旗袍。旗袍满语曰“衣介”,其样式特点是圆领、捻襟,右衽,长身束腰,四面开禊(后改两禊),窄袖(有的带箭袖),适于骑射、保暖。游猎时可将干粮用具装入前襟。箭袖又称马蹄袖,是袖外后加的马蹄形部分,骑射时暖手背,平时挽起,行礼时将马蹄袖掸下,然后叩头请安,表示尊敬。
妇女旗袍无开禊,不扎腰带,一般更适合体形美,衣襟、领袖常沿有较宽的花边,所谓“大镶大沿”者。经过多年的改革演变,女式旗袍向紧身细腰发展,更能突现妇女的曲线美,至今为各族妇女所喜爱,甚至传至国外。@@@马褂是套在长袍外的外上衣,园领、对襟、扣绊,四面开禊,适于马上活动,故云马褂。春秋用夹,冬用皮棉。亦有大襟、琵琶襟(带襟、在襟下短三寸,加以底扣,如抱琵琶)、短袖、长袖之分。一般“身长齐脐,袖长及肘”。后期长袖对襟者较为普遍。长袍马褂在清代及民国时期曾被用作礼服。坎肩俗称背心,满族亦称马甲。对襟、无领、无袖。有对襟直翘,园翘、捻襟、琵琶襟、一字襟、巴图鲁
(满语、勇士)坎肩等名目,坎肩穿着方便,套在长袍外面有护心背及装饰作用。如今亦习惯于穿在外衣里面,作内衣用。@@@皮大哈是满族皮大衣的俗称,裁剪简单,长及膝盖,一般不挂面,毛朝外穿。后来为贵族精制,成为皇家亲王外出时的行服。
@@@为了适于骑射,满族男人鞋子以靴为主。有钱人多穿“蹚蹚马”。“蹚蹚马”为半高靿,有的鞋靿全是皮制的,有的半皮半布,即从脚脖以上是青大绒的。里子絮一层薄棉花纳好,显得挺棒。穿“蹚蹚马”里面要穿毡袜。鞋面皮子多为青色,底是黄色皮子。在鞋帮和底缝接处的前脸抽上褶,底稍上翘,做得结实,不仅满族男子喜穿,蒙古族和汉族军警、财主也穿它。
@@@与“蹚蹚马”相类似的一种鞋,叫“蹚蹚牛”。长春以北也有叫“固固牛”的。全为皮制,有的是翻毛前脸抽褶,有的光皮板前脸抽褶。牛皮最好,也有用马皮、羊皮、猪皮的。皮子熟得很薄,多为紫色,以其做面。“蹚蹚牛”鞋底和鞋绑缝合在一起,和“蹚蹚马”样式差不多,只是全为皮制,颜色不同,皮子薄些。
满族发式与汉族迥异,清代男子,前额顶剃光,颅后留发,梳成单辫,垂于脑后;女子幼时挽抓髻(双髻),婚前梳辫(用红绒绳系辫根、辫梢),婚后于颅顶挽髻,梳“两把头”。上插扁方、簪子、绒花。长春地区的旗装,亦同全国一样。
@@@所谓“两把头”是贵族妇女旗装不可缺少的特有发式。即满族妇女头上装饰扁若牌坊状的丝缎制做的假发头饰。两把头有“紧翅两把儿头”与“拉翅两把儿头”两种,皆下面有座,固定于发髻上。所谓翅者,即两把头上部两端扩张下垂之点。青年妇女喜梳大拉翅儿两把头,老年妇女或晚清时期,常梳紧翅儿两把头,亦即收缩的小翅儿两把头。年轻妇女亦如汉族于脑后梳髻。当代老年妇女,,也有在顶上梳髻者,实是清代发式的延续。
@@@适应满族的发式,男子除顶戴花翎官帽之外,一般载帽头(瓜皮帽)、上缀红帽疙疸,冬用毡帽或挂皮毛耳扇子。贵妇多用卷沿式坤秋帽,顶嵌大红疙疸,后缀以飘带。老年妇女习戴脑包,沿额饰带,或戴耳包取暖。
@@@常言说:旗家妇女“修头不修脚”,谓头上重发饰,而脚下不甚考究,是指其“天足”,即不缠足、不修脚。昔时汉家妇女好裹小脚,已成陋习,满蒙骑射民族,未染此弊。但不等于不考虑脚下的足饰。旗人妇女的鞋亦颇考究。满族承古时“削木为履”的古俗,发展为妇女的高托木底鞋,俗称“旗鞋”。木质鞋底高
三、五寸,甚至
六、七寸,用白细布包裹,镶于鞋底中间,相当于脚心部位,上着适合于脚型的鞋,鞋帮绣上各种精美的蝴蝶花卉之类。木鞋底的形状象马蹄的,叫“马蹄底鞋”,象花盆的,叫“花盆底鞋”。老年妇女的旗鞋,以平木为底(或布底)叫平底鞋。前端稍削,同高底鞋。旗人女鞋最忌无花饰,以其近似凶服。男女袜皆以布制成,多白色,袜底纳上各种花纹,使之耐穿美观
朝鲜族
朝鲜族一般喜欢素白色,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朝鲜族民族传统服饰叫“则高利”和“契玛”。妇女服装为短衣长裙,男子服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制服或西服。朝鲜族服饰
短衣长裙,是朝鲜族妇女服饰的一大特点。短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长裙多有长皱褶。裙有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之分。短衣,朝鲜语叫“则高利”,是一种斜领、无扣、以带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服;长裙,朝鲜语叫“契玛”,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色彩十分鲜艳。年轻女子一般爱穿筒裙、短裙,老年妇女常穿缠裙、长裙。冬天,中老年妇女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
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道袍是过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后成为男子出门时的礼服。长袍当大衣穿,有单、夹、棉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