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及解决路径论文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动力来源。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今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并从管理体制、管理意识和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路径,希望能解决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优化路径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也在不断的积累,但是我国的国有资产法并不完善,对这些资产的管理也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明确且科学的管理机制,这导致国有资产的交易和转让存在很多漏洞。因此,优化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解决。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
1.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很多国有企业仍然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导致部分管理者不重视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甚至不按照规定行事,在处理资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漏洞。比如,某些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资产的转让时,不按规定向相关的部门申报,从而导致一些国有资产在转让过程中产权关系不明确,甚至出现资产流失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管理者利用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低价出售甚至无偿出售国有资产,从中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些都是监督机制不完善所带来的弊端。
2.重预算申报,轻日常管理
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多数管理者重视预算申报,却忽视了最本质的日常管理工作。国有企业的资产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其“国有”的特质,因此,我国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国有资产的购买、使用以及维护都要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审批。在实际工作中,多数管理者都可以做好申报工作,及时申请预算,但是对资产的日常管理却并不重视,管理工作不到位,这自然引发了国有资产处理中的很多问题。
3.内部资产管理不规范
企业内部资产的处理包括三个方面:资产的配置、资产的使用和资产的处置。企业的管理者作为资产处理的主体,在工作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如在资产的配置方面,一些管理者常常不进行调查研究就随意对资产进行分配,导致很多资产不能物尽其用,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的会计核算工作不到位,核算方法不够规范,因此资产不能得到妥善的管理;最后,在资产处置工作中,很多资产常常还未经过专业机构的价值评估就被低价处置,资产产权的转让也常常不按照正规程序,没有正规的审批文件。这些不规范的内部资产管理行为会导致资产的大量流失,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产所属于国家,因此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资产的管理控制权难以明确到具体的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对资产的管理意见不统一,导致国有资产不能被很好的利用,甚至回报低于投入;二是我国目前还存在着资产闲置的现象,一些管理人将一些还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理,却申报资金购买新的固定资产,从而满足自身的私利,这就大大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优化路径
1.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优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首要任务。国家要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国有资产进行分级管理,明确国有资产的所属权归国家所有,政府和企业只有配置的权力,不可任意处置。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成立监察部门,对资产购买、使用以及维护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时抽查。比如,可以规定每个部门每月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表,以便监督人员将登记表与实物进行核实,从而更好的监督国有资产的转让、报废工作,避免了资产的过度流失。国有企业在购置所需资产时,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参考企业的资金现状,再做出决策。资金的申请要符合国家所规定的流程,并做好日常资产管理工作,从而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发挥其最大的效用,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
2.强化预算管理意识
国家财政资金是国有企业资产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因此强化预算管理意识也是重要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优化路径。预算管理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政部门要对国有企业申请的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查,判断企业是否真正需要申报的预算数额,确定没有虚假的申报信息之后再对预算进行批准工作。二是企业要主动将预算工作渗入到日常的资产管理工作当中,使得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更准确的申报预算数额。三是发挥预算工作的具体作用,使其为资产管理工作的具体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资产利用率,避免决策失误。
3.加强基础管理
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要从基础出发,从细节入手。企业应当根据当前的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来制定合适的资产管理目标,从而在市场经济中抓住发展机遇,降低财务风险。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应该主动改变上级约束下级的管理模式,让企业的各个部门根据需求更为自由地相互交流、沟通,以更方便合理的利用各种国有资产。同时,政府部门要主动推进股权多样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的上市,从而使得国有资产进一步资本化,这有利于整个经济市场的长期发展。
4.明确产权关系,妥善处理权责利关系
明确产权关系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改革的目标之一,然而,目前很多企业还存在产权不清楚、责任不明确的问题。企业应当将资产管理工作具体到某个部门甚至某几个员工,以增强资产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从而促使其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同时,要将资产管理工作的绩效与相关管理人员的工资分红甚至职位升迁挂钩,做到有奖有罚,一旦出现严重的资产流失问题,就要及时与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做好处理,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大量管理人员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恶意低价转让国有资产的现象了。
5.加强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信息化建设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资产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资产,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促进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当某个国有企业的资产数量由于转让或者报废发生变动时,管理者可以及时将其变动的数量和处理的方式输入计算机,更高一层的领导者就可以通过强大的网络平台了解到资产的处理状况,监督人员也可以及时对其进行监管,从而实现动态管理。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日常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流程也不够规范,这造成了部分资产的流失。只有加强预算管理意识,完善管理体制,从基本工作出发明确产权关系,加强信息化建设才可以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进一步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丽.基于国有企业改制的无形资产管理思路构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2)
[2]姜文锋.浅析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经济,2015(11)
[3]蒋晓红.论国有企业改制中土地资产处置管理问题[J].中国科技纵横,2015(09)
[4]朱英梅.分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问题[J].财经界,2015(09)
[5]廖红伟.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规范治理———“2014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02)
[6]张瑾.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企改革进展与展望[J].中国经贸导刊,2015(06)
第二篇:国有资产管理及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于赤壁市国有资产管理及国企改革中所进行的各项改革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取得的成果和依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和建议。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范围分类
加快本市国有企业结构调整,明晰国有企业功能分类和投资运营模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由市场决定的国资进退,补充机制,全面优化本市国资布局。本市国有企业改革的范围,包括国资监管机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未与主管部门脱钩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后拟设立的国有企业。本市对上级上报的国有企业按照功能分类:属公共服务类型的企业有:市供水公司、市公汽公司,竞争类型的企业有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市小乔米业公司、市食品公司、市饮食服务公司、市金属回收有限责任公司等。还有十几家未完全与行政事业单位脱钩的小型国有企业。
二、目前本市国资推进改革所做的工作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公车用车制度改革的日常事务,为公车改制拍卖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按规定分三类情况:对本市进入拍卖程序的公务用车进行摸底排查。对外出租出借公务车借用,占用下层单位及其他单位,接受企业捐赠车辆;领导干部因工作变动借用,占用原单位公务用车;公车私挂。截止2015年7月8日,本市共清理实际上交车辆44辆,其中乡镇上交28辆,部门上交超编公车4辆,人大、政协上交12辆。对上述产权清晰,权属明确的车辆。委托正规鉴定评估机构评估后,按程序委托拍卖公司对处理的车辆进行公开拍卖,分三个批次对上述44车辆进行了拍卖,除3辆流拍卖外,其它41辆全部拍卖成交,拍卖金额280多万元全部上缴国库。经过这三批次的公车拍卖,为本市公车改革积累丰富的经验,使本市公务用车改革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有力地配合省政府刚刚出台车改方案执行,为方案的实施做好对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本市的公车改革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运行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两房清理整治专项活动能否取得实效,整改落实工作为重中之重。根据全市各单位三定方案统计人员数2875人,而实际人数3521人,副科以上干部人数1427人。在这次办公用房清理过程中,共清理面积109708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面积80023平方米、附属用房面积14155平方米、出租面积15530平方米;结合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和各单位三定方案人数核算本次应腾退43008平方米,已清理腾退面积2981平方米,统筹调剂15143平方米,已封存面积9354平方米,出租面积15530平方米。
三、探索新型的国有事业单位经营之路
对本市原血防医院、蒲纺医院进行托管,寻找有技术、有资金、会经营的合作对象,委托托管经营,对提高服务质量,对做大做强国有资产,有很大的帮助。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及建议
(1)继续配合机关事务管理局公车办完成公务用车改革工作,根据上级相关规定,逐步推进本市公务用车改革深入。(2)督促办理行政事业单位出借、出租房屋按落实签订三家协议;对已清理腾退面积2981平方米,统筹调剂15143平方米,已封存面积9354平方米,出租面积15530平方米,进行登记造册,特别是对出租、出借的房屋面积进行监督管理,对签订合同的程序性和合法性进行跟踪问效,出租、出借收益全部进入市财政局非税收入账户。(3)积极探索本市小型国有企业改制之路,对本市经营相同的小企业可以进行合并、整改,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优化本市国有企业资源。例如:本市原粮食局下属6家小型国有企业,正在进行整合组成1家国有企业,这样可以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第三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论文国有企业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从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来看,对固定资产疏于管理,缺乏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已成为当前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产管理的当务之急。文章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效益 国有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绝大部分都是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其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随着政府运作的逐步透明化,对这部分资产的监管力度也必将越来越大。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把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管理纳入到国有资产管理范围。这既是国有资产管理理论上的突破,同时也是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上的创新。为探索新形势下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特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特点及管理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形成过程来看,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形成方式多样,以财政拨款为主;二是本身为非营利性资产,需要财政部门不断拨款来维持运转;三是其范围在不断调整并逐步明确;四是资产种类不断增多,存量不断增大。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的复杂性,给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配置和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从而导致其使用效率和效益偏低,闲置、浪费和流失现象较为普遍。造成这种现象首先是体制上的原因。一方面,在现行体制下,各机关事业单位可以无偿占用、使用房产、地产等国有资产,导致各单位总是想方设法向政府申请划拨土地,申请资金,多占用国有资产,而不顾本单位的实际需要,从而引发单位之间的互相攀比、竞相扩张,造成单位之间占用非经营性资产极不平衡。另一方面,政府领导和财政部门在审批资金时,没有形成监督约束机制。其次是监管的缺位导致其使用效率低下,责任不明确,疏于监管。同时,监管部门变动频繁、监管力量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监管不力。第三,各使用部门和单位对非经营性资产的使用和处置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也造成其使用效率低甚至出现利用非经营性资产寻租等腐败现象。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造成国有资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加剧了财政资金供求的矛盾。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体制不顺,职责不清。按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为国家所有,地方政府代表国家进行管理,在具体操作中难以真正有效地实施责权明确的出资人管理职能,这种障碍既是体制性的、也是根本性的,同时也具有普遍性。此外,由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开,导致国有资产监管事实上处于多头、重复代理体制中,国有资产的监管实际上分散在若干部门,权利、义务和职责不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脱节,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不明确,监管职能很难真正到位。
二是家底不清,管理不善。财政性资金投资形成的公益性资产缺乏有效管理,政府性投资项目及基建工程监管乏力,工程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现象普遍存在。
三是配置不均,使用不公。长期以来,由于受国有资产部门化、部门管理利益化的驱动,导致部门和单位竞相争项目、争投资。一些单位把国有资产通过各种手段在出租、联营时低估国有资产价值,变国家利益为集体利益、甚至个人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些单位办公用房相当宽裕,但有的单位却无房可用,要财政拨款租借,造成国有资产闲置浪费,效率低下。
四是制度缺失,执行不力。在资产配置及处置环节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具体执行中往往也不到位。有些基本建设投资行为缺乏统筹考虑和科学决策,有的单位对报废、调出甚至出售的资产不报批、不核减,导致固定资产价值虚高。
三、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为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搞好国有资产管理,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把国有资产管理好、营运好,以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政令畅通。各相关部门要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务求实效。
(二)强化监督,落实责任
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抓紧组织对国有资产进行全面、彻底的普查与清查,摸清家底,查找问题,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杜绝国有资产部门化、利益化现象。加快整合重组现有国有资产,加大对闲置资产的清理处置力度,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潜在效能。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严格按照标准,从严控制、合理配备。加强对国有资产出租、出借、联营和处置收入的管理,做到规范运作。要加强对资源性国有资产经营权、冠名权、开发权等方面的监管工作,实现国有资源的分类集聚。
(三)理顺体制,完善制度
一是成立政府资产运作中心。在条件成熟时,取消单位资产所有权,成立政府资产运作中心,解决部分资产闲置,孳生本位主义的问题。目前要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①按照法律要求,把土地房产产权在内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一并划入政府资产运作中心,使用单位只拥有使用权。②把闲置资产归入政府资产运作中心,按照政府的“非转经”资产管理规定,统一经营与管理。③因地制宜制订预算单位资产配备体系和标准。④明确政府资产运作中心的责权利,确保国有资产的权益不流失。
二是建立资产统一处置机制。在统一规定下,把资产处置工作纳入到财政工作范畴,通过不断地完善制度,简化程序,使之具有操作性,成为有效地依法处置的机制。①通过行政授权,使成立并运作此项职能的机构权责相对应;②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③强化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管理数据库,掌握来自一线资产的基本情况。
三是搞好非经营性资产的清产核资。关键点是:①要按规定查实盘盈盘亏情况,做好处理事宜,解决和消化存在问题。②把清产核资结果真正落实到日
常财务监管工作中,促使资产流动起来。③针对存在问题,搞好建章立制工作。◆
参考文献:
[1]毛程连.国有资产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方虹,刘春平,牛晓燕.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3).
[3]毛程连,程北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策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6).
[4]李翠枝.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科技信息,2006,(8)
第四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思考论文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资产种类繁多、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总体较低、国有企业在危险性资产管理方面缺乏创新等方面:1.国有企业资产种类繁多。实践中,国有企业资产的种类比较多,既有土地、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也有股权、知识产权、商标等无形资产,不同类型的资产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管理要求,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建立根据不同类型资产的不同管理模式。2.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总体较低。目前,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一般依赖于一个非自动化的、以纸张文件为主要载体的管理模式,导致国有企业资产信息的高度碎片化、离散化甚至是信息缺失,特别是在资产信息变动的情况下,关于资产的情况难以及时服务于决策的需求。3.国有企业在危险性资产管理方面缺乏创新。国有企业在危险性资产的管理方面缺乏制度创新,特别是天津爆炸事故所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为国有企业创新危险性资产管理模式提出了重大现实需求,国有企业在危险性资产管理方面必须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实现资产的定位、移位的实时动态化管理。
二、基于B/S模式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用户需求分析是进行系统框架设计和开发的重要基础。根据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对基于B/S的架构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提出以下需求分析:1.系统需要对不同的用户给出不同的权限,所有的用户都可以修改自己的用户密码,系统管理员也可以修改其余用户的密码,所有的用户都可以进行多窗口操作。2.系统需要能对资产的基本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的管理。资产的基本信息包括资产的类型(如属于有形资产或者无形资产)、资产的原始获得价值、资产的权属变动情况、资产的使用周期和资产剩余使用期限等信息予以记录。3.系统需要能对资产进行分类管理。首先,应将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有形资产类别内,应进一步区分为土地、设备等类型有形资产,在无形资产类别内,应进一步细分为股权、知识产权、商标等类别。4.系统需要能对资产进行动态管理。系统对资产的动态管理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能够对资产的增加,包括资产数量的增加、资产价值的增加等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另一方面,能够对资产数量的减少、资产价值的减少等信息进行动态管理。最后,资产的动态管理还需要能够对资产产权的变动情况进行动态管理。5.系统需要能对资产进行查询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对资产进行查询,例如可以通过设置资产的获得年限作为索引对资产进行查询,也可以根据资产价值作为索引对资产进行查询,并可以进行联合索引。6.系统需要能对资产进行报表管理。系统能够对资产进行报表管理,一方面,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形成关于资产情况的可视化界面;另一方面,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查询到的资产情况生成相关报表。7.用户需要同时看多个表,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因此需要能够对多窗口进行操作。8.系统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要求有一个较好的图形用户界面,操作要求具有便捷性和良好的人机交互性。9.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具有好的可扩展性,以便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新的功能。
三、基于B/S模式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架构技术框架
三层架构是指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表现层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时的所见所得,表现层最重要的要求在于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和界面友好性;业务逻辑层是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的处理;数据访问层则直接操作数据库,主要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更新、查询等。根据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提出的用户权限管理、资产进行分类管理、资产动态管理以及资产查询和报表管理等需求,为了提高代码的可移植性和系统的可维护性,系统开发采用三层架构技术,按照层次来搭建系统开发框架,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理,使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减少各层之间相互依赖程度,降低系统耦合度,减少因需求调整而导致的修改,提高系统开发效率。
四、对B/S模式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功能扩展的思考
根据基于B/S架构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技术框架设计,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功能的角度出发,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应进一步完善资产监控机制、移动管理机制、决策支持机制。1.资产监控机制。传统的具有危险品特征的资产管理一般依赖于一个非自动化的、以纸张文件或者条形码为基础的系统来记录、追踪进出的危险品,完全由人工实施仓库内部的管理,因此危险品库管理的效率极其低下,所能管理的危险品库规模也很小。为了解决具有危险品特征资产的管理问题,基于B/S模式的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嵌入射频识别技术模块,设计基于RFID的危险品处理智能管理模块。它对危险资产到货检验、入库、出库、移库移位、危险品库盘点等各个作业环节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保证危险资产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采用RFID技术后将为企业带来了巨大效益:(1)节省人工采集数据成本;(2)自动化的危险品库管理作业,提高工作效率;(3)减少管理成本和人为差错;(4)更精确的危险品库存盘点;(5)增加管理人员的安全性;(6)使整个系统的管理现代化。2.移动管理机制。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移动终端用户的高速增长,移动办公成为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工作的新模式,也成为工作的新常态,基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的程序几乎能够实现传统固定终端能够实现的全部功能,并极大提高工作的便捷性。匹配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工作的新模式,基于B/S模式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系统也应该考虑开发基于各种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从而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效益。3.决策支持机制。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的资产管理能够储存关于资产管理的诸多数据,以数据为分析基础,综合运用聚类、机器学习、分类、模式识别、专家系统等方法,发现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信息,以及数据之间的关联规则,能够通过数据的深度挖掘形成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有价值知识,而这些知识能够为资产进一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因此,基于B/S模式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系统也应该考虑开发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支持模块,从而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智能性。
五、结语
国有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国有资产覆盖面较低、国有资产缺乏动态管理、危险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滞后等问题。在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S架构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三层系统架构设计;根据基于B/S架构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技术框架设计,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功能的角度出发,提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应进一步完善资产监控机制、移动管理机制、决策支持机制。后续研究过程中,关于资产监控机制、移动管理机制、决策支持机制的功能实现是本文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云庆辉,李向东,罗宝兰,段晔.基于B/S架构的器材设备科管理信息系统探析之二:固定资产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15,(2):141-143.
[2]鲁力群,赵静,毕立祥.基于B/S模式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5):45-48.
[3]许宏,刘艳,赵文东.基于B/S模式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10,(12):107-109.
[4]覃事刚,刘建勋,王俊丰.基于Web服务的医疗信息集成平台HIIP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12):192-194.
[5]何琪.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项目信息管理中的运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3):41-42.
第五篇:13 当前县级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难点、原因及对策
当前县级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难点、原因及对策
《企业国有资产法》颁布实施后,如何充分发挥国资部门的监管职能,对企业国有资产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是摆在县级国资部门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结合云梦县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对此作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当前县级企业国有资产监管面临的主要难点
(一)企业情况复杂,监管难度较大
一是企业的广泛性和多样性给国资监管带来较大难度。国有企业分布的广泛性决定了企业国有资产分布的广泛性,企业的国有资产分布点多面广、情况千差万别,企业国有资产的复杂性,给监管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以我县为例,全县纳入管理的县直国有企业共计17家,资产规模达6.7亿元,涉及交通、粮食、供销、商业、外贸等五大系统,企业员工15697人。相比而言,企业国有资产无论从现状、历史,还是从规模、数量、类别、变化等,都比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要复杂得多。
二是企业本身的经营行为给国资监管带来了较大难度。企业经营行为直接影响到资产变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除正常的资产转让影响到资产变更外,企业投资、企业经营都会影响到资产变更,由于企业投资、企业经营的盈亏具有不确定性,直接带来了资产变更的不稳定性,致使国资监管的及时性、准确性大打折扣。
三是企业资产监管机制的不完善给国资监管带来较大难度。长期以来,县级企业国有资产普遍存在分散管理、多头管理,甚至无人管理的现象,企业国有资产虽名为“国有”,但实际形成了较多的管理“真空”,久而久之,造成国资监管工作严重缺位。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对企业而言,还是对国资监管部门而言,要报一本清晰完整的国有资产台账显得比较困难,这就难免使国资监管陷入“糊涂管理”的境地,给国资监管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国资部门处境难,出资人职责难到位
一是“三统一”、“三结合”难到位。《企业国有资产法》中明确要求各级国资监管部门要坚持“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实行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话虽简单,但是真正理解和执行还需一个过程,如何把握这一体制的深刻内涵,在短时间内争取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扭转多年来多头管理、分散管理的局面,真正实现由出资人统一监管,这是一项艰难的“洗脑换脑”工程。
二是国资部门话语权不够。出资人事实上的缺位,致使国有企业经营者淡化了“放牛人”的意识,对于国资部门代表出资人的身份认识不足。一些企业法人代表视国有资产全民所有为部门所有,未能认真履行好企业职责,没有正确行使国有资产使用权,不能很好地处理“放牛人”与“牛老板”的关系,使国资部门参与决策难。在国有企业管理者的选择与考核上,虽然《企业国有资产法》已颁布实施,但仍然沿用过去的老一套,直接选择与考核国有企业管理者,跳过了行使监管职权的国资部门,致使国资部门在政府出资、企业的人事任免上话语权明显不够。
三是重大事项的决策“边缘化”。《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合并、分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债券、分配利润以及解散、申请破产,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往往直接对企业的改革进行审批,国资部门只是对企业改革以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审核,存在“马后炮”现象。在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国有企业直接进行交易或私下交易也屡见不鲜。在企
业重大事项的决策上国资监管部门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三)国资监管基础工作薄弱,国资监管工作乏力
国有资产监管的基础工作,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对国有企业的月报年报、企业产权登记、国有企业产权界定、国有资产的配套制度建设、企业国有资产的绩效评价和对企业管理者的业绩考核等内容。由于体制原因,国资部门从成立到撤销,再由撤销到重新建立,国资监管的不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资监管基础工作,导致作为基础管理工作的县级国资监管部门的机构和人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甚至有些工作根本没有开展。如,有些国有企业连起码的基础信息都不清楚,有效监管就无从谈起。
(四)国资监管机制缺乏创新,突出抓发展不够
政府赋予国资部门的职能,就是履行出资人职责,就是要求做到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受旧管理体制的惯性影响,作为出资人,在适应新的国资管理体制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在国有资产的监管方式上研究不够。对出资人角色理解不深不透,对于如何履行出资人职能思考不够、思路不宽,习惯了搞行政审批一套,不善于服务和协调,片面强调抓监管,把条条款款视为尚方宝剑,就资产管资产,就事管事,未能很好地把管资产、管人、管事与谋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是在国有资产监管的操作上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在如何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上下真功夫,在激活国有资产能量上拿硬措施。总之,未能把国有资产监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导致抓监管与抓发展两张皮现象。
二、当前县级企业国资监管难的主要原因
(一)旧的国资监管体制的弊端显现
长期以来,国有资产分散管理、多头管理,甚至无人管理,造成国有资产家底不清、国资监管政策执行不一,国有资产监管失控,国资管理水平停滞不前。国资监管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尤其是长期的被动状况助长了企业及政府对国资监管一些根深蒂固的消极意识,给国资监管工作带来了误区。
(二)新的国资监管体制尚未完善
《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了新的国资监管体制,新体制要取得收效还有一个过程。由于配合新体制调整还有一系列配套制度有待完善,再加上宣传普及不够,政府各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对新体制的认识理解在短期内难于大提升,国资部门的监管职能完全认可确立还有一个过程,探索中的国资监管工作难免存在不少问题。
(三)认识上存在误区
有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未能认真履行好企业职责,没有正确行使国有资产使用权,对国有资产管理有章不循,有禁不止,而国资管理者对违规操作者缺乏强有力的制衡。
三、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大对《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宣传力度
贯彻《企业国有资产法》就必须学习《企业国有资产法》、宣传《企业国有资产法》。在此基
础上形成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各界严格依法管理国有资产的的共识。
一是要结合《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颁布实施,组织对国资监管职能的宣传。明确国资部门是代表政府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既要管资产又要管人和管事,是国有企业名符其实的老板和股东。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履行行业经营管理职能,必须服从国资部门的监管,并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
二是要理顺国资监管部门与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关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理顺国资职能纳入重要工作日程,要站在理顺国资管理体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度,支持国资部门的工作,坚定国资部门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信心,确保国资监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三是要加强国资监管政策的宣传。通过宣传,使国资监管工作和国有资产运作做到有章可循,按政策法规办事。
(二)建章立制,全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建立完备、规范的可操作制度。
一是要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要严格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规定,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具体包括:企业的改革、企业投资与租赁、资产处置、企业人事变动、日常财务状况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
二是要建立招投标制度。对企业重大的工程项目及购置和处置国有资产及重大经营行为,必须严格实行招投标管理。
三是建立产权流转制度。要坚持产权流动、审批、处置一条边管理,做到一个漏斗进出,防止企业随意处置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四是要建立产权登记及年检制度。企业要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要求,到国资监管部门办理相应的国有资产登记、变动登记、注销登记及检查手续。要加强对改制企业剥离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监管台账,实行定期抽查。
盘清盘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盘清盘活国有资产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要达此目的,就必须狠抓国有企业的发展。国资部门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始终把企业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做好发展这篇文章。一要把资产监管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进来,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要找准国有资本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和带头作用,促进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三要以资本运作为手段,加快国有资产的整合,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进程,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四要创建“服务式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国资监管部门的职能优势,为企业提供服务,加强彼此的沟通与了解,引导和帮助企业树立内部控制观念,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加大与政府部门的协调力度,真正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全力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提升素质,打造国有资产管理专业队伍。国资监管工作是一项既光荣又艰巨的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是做好国资监管工作的基本保证。一要抓好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要建立一支能够将开拓进取精神和科学务实作风相结合的企业家队伍,逐步建立优秀企业经营市场配置机制,培养一批善于资本运营的企业家,大胆选用勇于开拓,能够“挑大梁”的企业“一把手”。要重视发现、培养和起用优秀企业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企业领导班子的活力和凝聚力。二要抓好国资监管队伍建设。要注重加强思想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做好监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维护国有资产安全。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有针对性地更新进行专业知识结构,提升监管技能成为工作上的行家里手。
(作者单位:云梦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