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城科会组织专家组成员赴黄山市考察城市建设
市城科会组织专家组成员赴黄山市考察城市建设
2009年3月20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组织无锡市建设工程抗震设计咨询专家组成员(22名)赴安徽省黄山市考察城市建设,参观了黄山城市展示馆,观看了黄山市城市建设规划的图片,考察了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黄山“老街”。
近年来,黄山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拉开框架,扩大规模,提升品位,完善功能,加强管理”的城市建设方针,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新一轮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已获得的国家级荣誉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
市城科会
200
9、
3、30
第二篇:赴清徐学习“城中村”考察报告
赴清徐学习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清徐在“城中村”改造方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理清我县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工作思路,2006年8月6日,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魏久琳带队,县计划和城建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朝阳镇镇村两级干部组成的考察团一行30人赴清徐进行了为期1天的考察,重点学习考察了清徐在“城中村”改造方面的成功经验。此次考察日程安排紧凑有序,考察内容精广相济,在与有关部门的同志进行了座谈的基础上,实地考察了清徐的水塔集团、 和 小区建设,听取了当地负责人的情况介绍,使我们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路,引发了深深的思索,获益匪浅,启示良多。看别人,比自己,深感差距大、震动大、压力大。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清徐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概况
清徐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市郊,总面积609平方公里,人口30万,辖4镇5乡193个行政村,是全国四大葡萄名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全境依山面川,汾河纵贯,交通便利。近年来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清洁能源、冶金铸造、新材料、新型建材、高新技术、精细化工、运输商贸为主的经济主框架。食醋、暖气片、出口焦、金属镁四大产业规模为全国之最,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居山西十强县之列。2003年清徐国民生产总值达39.16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73.21亿元,财政收入达3.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18元。 同时,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旅游服务业方兴未艾,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清徐县经济迅猛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是,城市急速扩张裹挟进来又来不及消化的村庄形成了典型的“城中村”现象。处于清徐县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迎宪、春光、南营留、西关四村就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
2003年底,新一届清徐县委、县政府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把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改善居民人居环境的城中村改造工程提上议事日程,并于去年11月28日召开全县城中村改造工作动员会,正式拉开了城中村改造的序幕。
清徐县在兼顾经济发展、农民利益、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整体展开、重点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实施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后,将撤销原迎宪、春光、南营留、西关四村村委会、党支部,组建成立新的居委会和党的组织,社区居委会负责管理居民的日常事务,原村全体在册村民全部转为城镇户口;原村集体资产由新成立的工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全体村民既是居民又是股民;原村全体在册村民以股民的方式参与原村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
为了体现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的原则,县委、县政府就城中村改造作了以下规定:零费用整体转户,所需费用由县政府承担,转户后符合条件的居民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畴;村改居后,原城中村居民按照新的区域划分,纳入新的社区居委会管理,并参与原村集体资产收益的分配……一言以蔽之,就是在改造后,原城中村居民将同时拥有农民和市民的双重身份,同时享受城市居民和公司股民的双重利益。
在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中,驻村工作组人员讲大局、讲原则、讲奉献,积极主动投身其中,不厌其烦处理问题,做深入、全面、耐心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有的居民一时不理解,工作人员坚持骂不还口,笑脸相迎,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赢得了他们的理解和信任,得到了他们的配合和支持。
通过城中村改造,使得农民的组织形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更有利于城市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的方向转变,实现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分离,通过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最终建成组织健全、环境整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社区居委会。目前,清徐县城中村改造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这将是一个全赢的结局。
二、几点启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短短的1天学习考察中,考察团一行不仅亲眼目睹了清徐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高品位发展、大手笔规划、 创特色建设以及重实效管理,而且切身感受到各地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勇于开拓、大胆实践的浓厚氛围,可以说,一天的学习考察都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给予考察团深切的感受和丰富的启发。概括起来,启示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我县城中村改造工作首先应从解决农民的市民身份转变、实施改造的“阳光”操作,以及全面落实试点村改造扶持的配套政策等方面,真正实现城中村改造的城市化目标。
解决农民的市民身份转变
城中村改造首先要解决农民到市民、村委会到居委会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实施土地整理,通过剩余土地和集体财产的整合,达到资金平衡,并建立就业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通过将村集体经济转化成原村民拥有的股份制企业或物业,解决村民转变成市民后的生活出路问题。
改造过程实行“阳光作业”
政府为此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城中村居住地和生产生活留用地将进行总体平衡,通过阳光作业引进投资商、开发商,同时通过土地整理划出部分地块给开发商实施商品房开发,从而使城中村得到彻底改造,提升整体城建水平。
三项配套政策促成改造
一是引导农民按规划要求建房。建新村必须建新房,规划部门应引导和管理好农民按规划建房,避免短期内出现二次改造;同时特别鼓励通过土地整理合理规划的拆旧建新。二是实施“五改”及旧房改造翻新,整治村容村貌。“五改”包括:改路、改沟、改水、改厕、改圈。三是重点扶持部分试点村,以点带面。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选出经济基础好、建设条件成熟的试点村,提升其新村规划水平并全方位重点予以扶持;同时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提升全县农村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水平。
相关链接
城中村的定义:“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根源。“城中村”原本是城市边缘的农村,后因城市发展的需要征用农民的土地进行城市建设而保留下来的农村居民点成为“城中村”。
第三篇:关于赴禹城、广饶考察情况
关于赴禹城、广饶考察情况
关于赴禹城、广饶考察情况的汇报
市粮局:
3月29日—30日,市局××*局长带领菏泽库××*主任等一行4人分别对禹城市鑫明塑编有限公司、广饶华正塑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考察,考察组的同志一致认为:此行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现汇报如下:
一、两个塑编企业的基本情况:
1、禹城市鑫明塑编有限公司是山东天源粮油集团与浙江苍南和发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高档塑编加工企业,公司现有职工90人,占地30亩,建有车间3600平方米,办公楼500平方米,拥有28台圆织机和拉丝、彩印、复合生产线万条塑编产品,其中建筑物由山东天源粮油集团投资,约160万元;机器设备是由和发有限公司投资,约200万元,公司自2004年6月份投产运营以来,产销形势较好,经营方式是和发公司承包经营,按投资股份分红。
2、广饶华正塑业有限公司是广饶县粮食局同温州市华正塑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公司,公司现占地20亩,拥有生产车间及办公室3000平方米,拥有22台圆织机和拉丝、彩印、复合生产线一条,设计生产能力年产900万条,实际生产经营1200万条,土地及建筑物由广饶县粮食局提供,8台圆织机及配套设备由县粮局投资购买,尔后作价给现承包人吴锡庄,后来增加的14台圆织机及配套设备是由温州华正塑业公司经理吴锡庄投资,经营上由县局对吴锡庄实行租赁经营,租赁费由2000年的20万元提高到2005年28万元,该企业自实行大包经营后,生产经营较好,由于市场销售价格较高(每条产品价格比菏泽高0·1元),年实现利税在100万元以上。
二、两各企业的经验及思考
1、选准结合点,发挥自身优势,赢得招商引资主动权。这两个塑编企业虽然规模不大,特点各异,但双方合资的结合点是相同的,一是两个县市都是以面粉加工企业有编织袋需求同温州苍南塑编基地合作,县市提供土地及建筑物,即先筑好巢,用优惠的政策,充分的市场需求招揽客商。二是苍南塑编企业拥有技术、资金优势,急需市场和合作伙伴。为了引进项目,禹城市局通过禹城镇,无偿提供30亩地,投资160万元,配置800千瓦变压器一台,打好围墙,建好生产车间和办公楼,同时还将公司主要干道进行了硬化、绿化,做到客商来了,安装好机器就能生产,合资方朱经理表示今后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积极把这个项目运作好,使禹城市粮局、禹城镇满意。广饶县粮局在招商引资上观念新、立足远,为支持广饶华正塑业公司发展,不仅要求县直各企业用编织袋,必须用华正塑业的(仅山东半球集团年采购量达800万条以上),而且要求市属企业从产品价格上可高于市场价0.01元/条—0.02元/条(塑业公司大部分职工为县粮局职工,塑业公司为县粮局职工缴“三金”),经营上实行大包,只要承包人足额交纳承包金,你挣多少钱县局都支持,做到你发财,我发展。目前县局计划将现有土地置换,在开发区新购50亩生产用地,建好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帮助合作伙伴吴锡庄扩大生产规模,计划扩大至年产1600万条,年底投产,通过这种方式招商引资,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长远的发展空间。
2、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实现双赢。因禹城市鑫明塑编公司是2004年6月份投产,公司现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实行保本经营,但公司朱经理对今后的企业发展报以较大的信心。广饶塑业公司近年来得到了县粮局的大力支持,只要是塑业公司提出要求,无论县局还是直属企业都积极为公司排忧解难,并鼓励企业法人到公司参股,对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职能部门的关系处理,统一由县局协调,由于企业得到了较好的支持,近几年来,产品一直供不应求,效益比较可观,县局不仅盘活了资产,而且安排了部分职工,合作双方比较满意。达到了双赢结果。
三、××*塑编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的思路
1、××*塑编的基本情况:公司是由××*库与××*塑业包装公司于2000年6月共同投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现有22台圆织机和拉丝、彩印、复合生产线万条塑编产品。近年来,公司在市局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公司取得了较好成绩,公司产品在××*及周边拥有较好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塑编品牌成为××*塑编行业的知名品牌,产品始终供不应求。现有设备彩印机、复合机还有生产潜力。
2、扩大方案:拟将公司迁至开发区,这样既能享受开发区电、税等优惠政策(年节约电费16万元),又能为库腾出1600平方米仓库。近期拟将产量扩大至年产2000万条(根据市场情况将随时再扩大),需要建4500平方米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购置2.2米宽拉丝机一组,圆织机28台及相关配套设备,需投资385万元,计划2005年8月初投产。
3、市场前景:由于××*是农
第四篇:永城政协赴汝州市学习考察心得
永城政协赴汝州市学习考察心得
编者按:政协八届十八次常委会在汝州市召开期间,与会常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视察了汝州市重点民营企业,听取了汝州市领导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介绍。会议以来,绝大多数政协常委结合汝州经验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深刻思考,形成了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政协常委赵连山、李忠、陈琼、窦月华、霍升领、孙青、高立等,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整理成书面材料,并及时提交到政协办公室。
为进一步交流经验,激发常委参政议政热情,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特将部分常委心得体会予以印发,供领导参考和常委交流。汝州市学习考察心得
7月8日至9日,市政协八届十八次常委会在汝州召开,会议期间,我们参观了汝州市重点民营企业,听取了汝州市领导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介绍,切身感受到了汝州在发展民营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受到了很大启发。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辖4个镇、11个乡、5个街道,总人口95.7万。是河南省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市、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市、经济管理扩权市、畜牧业发展重点市。汝州 历史源远流长, 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独特,区位扼要通达,工业基础坚实,城市功能完善,投资环境宽松。
一、 汝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发展环境日趋优化、发展速度迅猛提高、运行质量逐步提升、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名牌产品争创取得新突破。汝州市朱氏汝瓷有限公司等12家汝瓷企业被国家质检总局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天瑞”和“梦想”品牌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梦想”牌饼干荣获2007年全国东西合作经贸洽谈暨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银奖;河南省梦想食品公司还荣获“河南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四知堂药酒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三佳公司和梦想食品有限公司申报的“全国驰名商标”等争创品牌活动即将批准通过。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汝州又好又快发展的主流经济,成为提升区域综合实力的主体支撑,成为扩大区域有效投入的主要来源。民营经济为汝州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汝州市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经验
(一)强力推动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汝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项目建设推动整体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尤其是在做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建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上狠下功夫,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二)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汝州市在做大做强能源、建材、冶金、铸造、食品五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煤—电、煤—焦—化工、煤—电—铸钢件、煤—电—建材;煤—电—铝、煤—煤矸石—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十二个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无废化”,提高了产业附加值。
(三)加大园区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近年来,汝州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建好工业园区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并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园区已成为促进产业集聚、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升级,辐射带动汝州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目前汝州市已有3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汝州市的民营经济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担起了主角,先后支持天瑞集团、梦想食品公司等6家企业建立了技术研究中心,加速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利用步伐。
(五)规模经营,凸显独特产业优势。目前,该市已形成了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力,以能源、化工、建材、冶金、食品等优势产业为支柱综合发展的大工业格局。其中煤电行业形成年产800万吨原煤、35万千瓦装机容量的能力;焦化铸造行业形成年产150万吨焦炭及化工产品,30万吨铸钢件,50万吨铝土及制品的能力;水泥行业形成年产500万吨水泥,6万吨白水泥的规模;食品行业形成年产饼干8万吨,玉米淀粉50万吨,三粉10万吨的生产能力。
三、我市发展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的民营经济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我市民营经济规模较小、集群化程度不高;二是相关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到位,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四是用地、能源和交通成为新的发展瓶颈;五是民营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弱。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市民营经济腾飞目标的实现。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政府职能,为民营经济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应强化政府各部门的协调、服务、管理功能。加大专项计划实施力度,引导民营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在贷款担保、市场开拓、技术支持、品牌培育、信息利用和培训等方面加强指导和服务,通过产业政策和科学规划,引导民营企业集群发展,实现集聚效应。
2、发挥资源优势,依托大企业发展服务配套产业。我市是煤炭资源大市,有永煤、神火两大全国500强企业,发展民营经济要紧紧依靠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围绕大企业服务配套产业做大做强。
3、推动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结合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按照“政府引导、规范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积极推动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民营企业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4、引导民营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应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推进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财务、成本、质量、人力资源和企业信用等管理制度,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对民营企业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技术进步、信用管理等培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民营企业实施名牌战略。鼓励民营企业开展科研创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施名牌战略,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河南省名牌产品的企业和国家免检的产品市政府应给予奖励。对于这类企业,政府部门还应在财税、信贷、用地等方面给予扶持。
6、加强领导,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加强对民营经济的领导,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建立和完善层层抓落实的责任制。应把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纳入到工作目标,明确责任,严格考核,真正使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把我市的民营经济做大、做强,使我市的经济结构更趋合理,进而带动全市经济的较快平稳发展。
第五篇:赴主城考察学习公共文化建设心得体会(东溪)
赴主城考察学习公共文化建设心得体会
2014年12月2日区文广新局文化科熊科长带领文龙、东溪、永新、横山四个街镇相关人员赴主城考察学习公共文化建设。此行我们一共参观了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的文图两馆和街镇文化站(中心),让我受益匪浅,学到很多知识,也颇多感慨,下面简要的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 基础设施完善
参观几个区的文图两馆及街镇文化站(中心)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善,体量比较大。
二、 制度健全
几个区文图两馆及街镇文化站(中心)建、管、用制度都比较健全。
三、 服务高效
几个区文图两馆及街镇文化站(中心)使用效率高,服务质量好,活动的人多。
四、 建管用模式与理念各有区别
渝北、江北建管用模式与我区大致一样,渝中区区别较大。渝中区是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也是重庆市获此创建资格的唯一区县。
(一) “四级文化圈层”、“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结合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渝中区初步建成了区域标志性、区级示范性、地区综合性、社区保障性“的四级文化圈层”构架体系,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网络全覆盖。
“区域标志性”文化设施:在现有23处大型文化场馆设施的基础上,渝中区已建成和修复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一期)、湖广会馆、通远门古城墙公园等一批重大区域标志性场馆。
“区级示范性”文化设施:现按国家一级场馆标准建成文图大厦,力求设施先进、交通便利、功能完善。
“地区综合性”文化设施:根据渝中区域狭小、人口密集的特点,参照市级标准,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提档升级建设地区文化中心。地区文化中心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配备6名正式在编专技人员,具备文化馆、图书馆分馆,信息共享服务支中心、小剧场的功能,每个中心的服务功能都根据当地环境和需求有所侧重,原则上一个中心覆盖两个街道。
“社区保障性”文化设施:在完成12个街道文化站、76个社区图书室、88个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的基础上,新建30个公共电子阅览室,试点建设文化小广场、社区文化墙。
“四级文化圈层”的建设使渝中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框架已基本形成。
(二)管理机制创新 在建设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同时,渝中区积极探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机制。实施完善“文图两馆总分馆运行模式”, 地区文化中心由传统条块式管理向区域化管理服务转变。地区文化中心是地区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基地,由文广新局垂直管理,在业务上既是文化馆、图书馆的通行式分馆,也是街道文化站、社区活动室的联盟式总馆,在接受总馆工作指导的同时要组织谋划协调对接地区、街道文化工作,指导扶持社区开展文化活动,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