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榜 >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更新时间:2022-07-06 07:36:46

  第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小学部李国亮

  一、 问题的提出

  人是生活在集体中的,个人与集体是密切相关的。这个学期我校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的政治生活目标的课题研究,以“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突破口。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了前测,发现孩子的集体观念较差,对集体荣誉感这个概念理解的并不是很深透,加上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有家人护着、宠着,因此他们有的逐渐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有的缺乏“集体”的概念,更谈不上集体荣誉,在班集体中,甚至出现为个人小事闹意见、打架、骂人等危害集体利益的行为,这些都是缺乏集体荣誉感的表现。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注重通过集体来影响每一个人的思想,用集体的舆论、集体的作用和集体意识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

  二、 研究对象

  以五年级(6)班的53个同学为研究的对象。

  三、 研究方法

  开展系列活动,实行跟踪调查。采用观察、调查、问卷等多种方法。

  四、 理论依据

  1、苏联教育家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学说,提出了集体教育原理:集体是形成新人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强集体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特点的集体主义者,也只有在集体教育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2、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合作精神。人是社会的人,在集体的帮助下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五、 研究过程

  (一) 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个人与集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集体的荣誉和成功靠着每一位集体成员的努力,个人的进步和成长也离不开集体对他的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爱护这个集体,时时刻刻想着为这个班集体争光。每当班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我都会让学生知道,这个荣誉来之不易,都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

  我让他们自己当家作主,把自己当作主人翁,培养他们对集体的责任感,主动的来关心集体,要视集体为自己的家一样。开学初,我们开展了“我是集体小主人”的活动,把班里的各项工作都进行了细致的分工,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我常常教育学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班级值日分成四个大组,每组承担一周的劳动任务,一个月轮流一次。每组劳动组长要根据学生自愿报岗的原则,实行责任制。如:擦护墙、擦黑板、打扫清洁区、摆放桌椅、打扫教室等。做到各负其职,人尽其责。这样,不仅使学生提高了责任意识,而且使自己管理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经过几个星期,学生们的责任心强了,能主动为集体做事了。

  (二) 时时感受集体的温暖

  学生在融入了集体后,就要学会如何关心这个集体里的其他成员,也就是当别的小朋友遇到困难时,要伸出援助之手,尽可能的帮助别人,让别人感受到集体带来的温暖,这样,大家才会有一种良性的向上的精神。千万别在成员遇到困难时还打击他,冷落他,这样的话不仅遇到困难的同学感受不到温暖,其他成员同样也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将会让成员对集体失去信心和热爱,这是对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杀手”之一。我们班的张梦伟同学是个比较特殊的孩子,他从小父母离异,爸爸没办法管他,小时候就送到全托幼儿园,现在他的爸爸又结婚了,还有了一个小妹妹。他从小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不爱和同学一起玩,经常和同学闹意见,学习上也极差。针对这种情况,在班上开展了“小伙伴一起走”的活动。在学习等方面稍微差的一些同学,都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小伙伴带动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我给张梦伟安排了两个小伙伴,下课一起游戏,教他学习,有什么困难,一起帮助。他感到了集体的温暖。在学习上也有所进步。

  (三) 正面引导,润物无声

  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害怕的事就是在他们做错事后,教师大声的批评他们,这样,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他们以后就不敢跟老师很好的交流。我们应该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自己慢慢地理解其中的道理才是最重要,要用耐心和真诚去感动学生,而不是去让学生害怕你。应该从正面讲道理,坚持表扬为主,要从关心和爱护的角度出发,这样培养师生间的默契,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教学模式。一次,我发现李莹同学每天早早到校,主动打扫班内卫生。就抓住教育学生的机会,在班会课上表扬了车路,使大家认识到像他这样以集体利益为重,一心一意为同学们服务就是对我们这个班集体的热爱。第二天,我发现有几个同学来到教室后,争着打扫卫生,摆桌椅,就立刻对他们提

  出表扬,同时也暗示全班同学,老师期待着他们的行动。渐渐地,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被调动起来了,大家处处为集体着想,争做好事。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多了,斤斤计较的不见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班风已悄然形成。

  (四) 丰富的活动中锻炼学生

  集体活动是学生个体为实现与个人目标一致的共同目标而参加的共同活动,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培养主人意识的重要途径。集体活动能为同学们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特长得以展示,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同时也能为学生之间架起桥梁,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活动激发起他们拼博向上的劲头,他们的人格受到尊重,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大大加强。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都会表演节目。我找到班长,让她来负责练一个舞蹈,班长说:“老师,您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他们利用课间等时间练习。其他同学主动帮助他们,不让他们值日,腾出时间来练习舞蹈。看着孩子们互相帮助的样子,我真的感到很高兴。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同学们深深地懂得了集体荣誉靠大家。有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不仅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五) 抓闪光点,增强班级凝聚力

  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个班级由于各种原因,免不了会有少数待转化生,班主任应该全面正确地看待他们,不能仅看到“短”处而发现不了“长”处,从而形成“晕轮效应”(即以偏概全)。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有的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不够强,但能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有的文化成绩不够理想,但文体方面有一定的特长;有的外表沉默寡言,却能独立思考,对有些问题常有独到的见解;有的虽然一时落后于人,但内心也有争上游、争荣誉的欲望等等。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全面了解、善于观察,从“短”中发现“长”处,进而做到扬“长”避“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班级的凝聚力更强,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

  六、 研究的效果

  虽然研究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一个学期。但是,学生的变化却是有目共睹的。

  1、班内的氛围和谐了。学生时时处处有一种以班集体利益为重的意识,形成团结友爱的良好班风。以小主人的身份看待自己,同学之间就能相互宽容,就能增进团结,

  促进班集体建设,使班集体到处洋溢着美。

  2、班里的孩子长大了。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要心中想着集体,要为集体添光彩。同时,学生学会了尊重他人,知道了只有相互尊重才能互相宽容和谅解;学会了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同学相处,由于个性、生活方式、处世态度不一样,矛盾纷争在所难免。一旦矛盾产生,教育学生即便错在对方,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当时的情势,多问问自己“我如果是他,我应该怎么做”,而不应以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更要学会审视自己,看看自己哪些行为触犯了对方,然后主动承认错误消除隔阂。

  总之,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有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表现了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就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在班集体建设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篇:浅谈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万州区电报路小学 王兴香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中往往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而很多孩子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在班级中缺乏集体观念,更谈不上集体荣誉,甚至出现为个人小事闹意见、打架、骂人等危害集体利益的行为,这些都是缺乏集体荣誉感的表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关心他人是德育教育的重点,作为一名四年级的班主任,一年多来我在正确引导并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寻求时机,帮助学生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在去年秋季趣味运动会中,学生的那种为班争光的集体荣誉和精神始终感染着运动场上的每一个角落。借着运动会的余热,我给学生们讲集体和集体荣誉:集体是许多人结合起来的有共同目标、有组织的整体,个人与集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集体的荣誉和成功来源于每一位成员的努力,而个人的进步和成长也离不开集体对他的帮助。引导学生热爱集体,激发他们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平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自己当家作主,把自己当作主人翁,视集体为一个大家庭,主动来关心。有了这个出发点,他们就会对集体的事情热心参与,感觉到集体的一切与自己息息相关。就会为集体的成绩、进步而欢欣;为集体的困难、挫折而焦虑。开学初,我们开展了“我是集体小主人”的活动,把班里的各项工作都进行了细致的分工,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我

  常常教育学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班级值日分成八个大组,每组承担一周的劳动任务。每组劳动组长要根据学生自愿报岗的原则,实行责任制。如:擦黑板、打扫清洁区、摆放桌椅、打扫教室等。做到各负其职,人尽其责。这样,不仅使学生提高了责任意识,而且使自己管理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经过几个星期,学生们的责任心强了,能主动为集体做事了。在我们学校,通过每周流动红旗的评比,学生们渐渐增强了班级荣誉感。平时如果有同学违反了学校的纪律,或做清洁的同学某些地方没打扫彻底时,大家个个都着急,觉得不应该让班级扣分,也会主动去提醒犯错的小朋友或主动打扫卫生。因为他们已经能够明白: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将直接影响到班级的荣誉。

  二、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

  学生在融入了集体后,就要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关心这个集体里的其他成员,当别的小朋友遇到困难时,要尽可能地帮助他,让他感受到集体带来的温暖。这样,大家才会有一种良性的向上的精神。千万别在成员遇到困难时还打击他,冷落他,这样的话不仅遇到困难的同学感受不到温暖,其他成员同样也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将会让成员对集体失去信心和热爱,这是对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杀手”之一。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是个比较特殊的孩子,他从小父母离异,爸爸没办法管他,小时候就送到全托幼儿园,现在他的爸爸又结婚了,还有了一个小妹妹。他从小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不爱和同学一起玩,经常和同学闹意见,学习上也极差。针对这种情况,在班上开展了“小

  伙伴一起走”的活动。在学习等方面稍微差的一些同学,都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小伙伴带动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他们感到了集体的温暖。在学习上也有所进步。

  三、将培养集体荣誉感引入学习中

  把集体荣誉感引入学习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几乎每个班级都会有个别学生对学习不重视,态度不端正,成绩不理想。如果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树立了集体荣誉感的话,那么就会使学习效果提高。如果成绩不好,也会影响整个班的水平,那么他们就会变得更自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向学生渗透“个人的不良表现会影响整个课堂”的观念,努力使课堂迸发活力而又有序。在课堂上,如果有学生讲小话、插嘴等,我就会适时停下来,班上同学的目光自然都集中到他们身上,让犯错的小朋友体会到,他们影响了大家上课,打乱了老师的思绪,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四、集体活动中锻炼学生

  集体活动是学生个体为实现与个人目标一致的共同目标而参加的共同活动,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培养主人意识的重要途径。集体活动能为同学们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特长得以展示,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同时也能为学生之间架起桥梁,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活动激发起他们拼博向上的劲头,他们的人格受到尊重,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大大加强。每周的班队辅助活动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都会表演节目。有一周的活动主题是“班级好声音”,为了给一个

  同学伴舞,我找到班长,让她来负责练一个舞蹈,班长说:“老师,您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他们找好人选,利用课间等时间练习。其他同学主动帮助他们,不让他们值日,腾出时间来练习舞蹈。看着孩子们互相帮助的样子,我真的感到很高兴。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同学们深深地懂得了集体荣誉靠大家。有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不仅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五、让家长参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进行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是培养小学生的最好方式。我通过家长会、班级QQ群、班级博客与家长联系,让家长知道学校的教育方针,让家长参与进来一起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关心、关爱身边的人。

  经过一年多的集体荣誉感的培养,虽然我接手这个班级的时间不长,但学生的变化却是有目共睹的。班内的氛围和谐了,学生时时处处有一种以班集体利益为重的意识,形成团结友爱的良好班风,班集体到处洋溢着美。当然,同学相处,由于个性、生活方式、处世态度不一样,矛盾纷争在所难免。

  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在不懈的教育下,才能使学生学会珍惜、维护和争取集体荣誉。才能在今后乃至长大步入社会后很快的适应集体的变化、更好的融入社会。

   第三篇: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否则不管怎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集体荣誉感,能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自觉自愿地为争取和维护集体荣誉而努力,能使学生感到不能为集体管理或做了有损于集体荣誉的事是一种耻辱,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但是,由于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学生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严重;多数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包揽家务,或请钟点工,学生缺乏自觉做家务的意识,自然班级的事情也无人主动去做,集体荣誉感严重缺失。为此,班主任需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增强教育力量。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呢?

  一、寻找对手,积极向上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样,班级工作,也要有一个竞争的氛围才会激发每一位学生拿出勇夺第一的信心和勇气。无论在学习上或其它比赛上,首先要树立目标,才能激发学生潜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二、及时批评表扬,明晰是非,加强教育。

  适时的表扬和批评有助于学生明辨是非、了解道德责任和做人的尊严,最终有利于良好班级心理氛围的形成。让学生们明白集体的利益应高于一切。个人的利益应服从于集体利益,齐心协力、步调一致才是一个集体。此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表扬,树立典型,鼓励学生向那些为集体争了荣誉,为集体做了好事的同学学习,使他们能逐渐认识到了什么是热爱集体,怎样热爱集体。有了明晰的是非观,有了正确的舆论导向,良好班风也就逐渐形成了。

  三、开展活动,受益无穷

  组织或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如学生轮流值日,构建监督机制,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校运会,文明班的创建,组织班级篮球赛等,抓住有利时机,开好主题班会.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展示自己,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他们看到自己在这个集体当中存在的价值,让他们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所以我们要对每一位学生在这些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无论最后的成绩如何。

  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的道德品质是个人道德品质的源泉。”学生一旦有了集体荣誉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就会想方设法为集体的建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从而使班级更具有凝聚力、竞争力、创造力。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用爱心、耐心、细心做好这项工作,才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健康成长。

   第四篇: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集体荣誉感的教育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怎样才能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呢? 首先,要使学生懂得集体的含义,集体对于个体的重要意义。集体就是许多个人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要使学生懂得,我是集体的一员,集体的荣誉就是我的荣誉,校荣我荣,班荣我荣;校耻我耻,班耻我耻,个人荣誉和班级的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能以个人利益为重,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处处为集体着想,时时为集体着想。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宠爱呵护下,他们对于“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观念是很淡薄的。个别学生对学习不重视,成绩不理想,学习态度不端正,这不仅是对个人利益的轻视,更是对集体荣誉的忽视,殊不知他们这种行为严重的拖了班级的后腿。有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是他们只顾自己读书,对于班级的事情一概不关心,一心认为只要自己的学习成绩好就足够了。现在在班级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优等生往往是同学们倾注的焦点,大家都乐于亲近他;而对于差生同学们就会疏远他,甚至看不起他。以上这些行为反映出了现在的学生集体意识的缺乏,集体荣誉感的淡薄。所以应当把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作为班集体建设的头等大事。那么,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通过各项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一定要重视各项活动并参与其中。集体活动是富于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我们要利用活动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切不可忽视每一次集体活动,要善于利用集体活动培养学生荣誉感。我们要通过开展文艺体育比赛、联欢会、各种参观活动等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学会宽容,学会竞争,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在活动中,使其感受到集体荣誉跟每个人的努力分不开,以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和自我克制力。

  其次,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切实将制定规矩、解决问题、监督落实三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建立在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树立“班荣我荣、班辱我耻”的思想,真心实意地投入到对班级荣誉维护的行动当中,进而实现班级管理的“全员参与”。有了全员的参与,构建民主和谐班集体也就具备了实现的人员基础,这也体现了“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与目标。

  一、定规矩,大家做主

   班级日常的规章制度,是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准绳,面向的是每一位学生,具有广泛的针对性。要想制定出一套学生愿意遵守、乐于遵守的规定,必定要能体现绝大多数学生的要求。

  如果能发动学生参与到班级各项规定的制定活动中,引导他们群策群力,发挥集体的力量,根据他们自身实际去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不但可以保证班规的公正性、全面性、可操作性,还可以提高学生遵守的自觉性,有效地保证今后的落实。

  此外,由学生自主制定的班规,代表的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和要求,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激发学生自觉维护班级荣誉,在班级形成积极的舆论环境,有效地抑制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

  二、出问题,大家解决

  班级日常事务纷繁复杂,几十位同学朝夕相处,难免会出现各类问题。这些问题如仅靠班主任、班干部去协调解决,工作量无疑是巨大的。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协作解决,将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教师组织发动学生针对问题分析讨论、集思广益,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合理地解决问题。这样可确保每一个决策的公正性、准确性,有效地避免了“一言堂”等片面偏激做法的出现,促进班级的民主氛围。

  此举在锻炼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增强主人翁意识,促进交流与协作,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抓落实,大家监督

  班级日常工作的落实实施,必须要有监督作保障。这些千头万绪的工作,如果仅靠班主任及班干部等少数人去督促和监督只能是“事倍功半”。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懈怠思想,消磨他们的参与热情和主人翁意识。针对这一现状,班主任可根据不同的工作,成立相应的监督组织和个人,如设立卫生监督小组、纪律监督员,定期轮换等,完善班级的监督机制,让每一名学生都加入到班级工作的监督中,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与自我监督,变“旁观者”为“参与者”,做到“大家的班级大家管”,在实践中让他们明确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四、转后进,大家帮助

  增强后进生的主人翁意识,落实“全员参与”的班级管理目标,是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集体极为重要的一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要让他们在班集体中找到“归属感”。

  这就需要班主任要摘掉“有色眼镜”,让他们找到并发挥出自身优势,树立信心,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同时,班主任还应发动班级其他同学对他们积极关怀、团结互助、平等交流沟通,为他们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让他们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再次,知人善任,发挥干部作用,维护集体荣誉。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支精练、有热情、有组织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一、合理选举班干部。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班干部的苗子,有意识地向全班宣传、表扬他们的优点,例如:经常展示他们的优秀作业、获得的奖状、奖品等,使其他学生产生羡慕之情,随后请他们当堂介绍学习方法,给同学以借鉴;让他们在主题班会或联欢会等活动中展现各自的风采等等,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能顺利地开展选举工作。班干部的选拔要做到民主、公平、合理,由班主任组织同学竞选,人人都有资格参加。在竞选前做好宣传工作,竞选演说后全班学生投票表决。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在班级同学中树立起威信,便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以班干部的力量带动全体学生。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在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一个班级中或多或少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思想、行为、能力等方面与一般同学有差异,成为所谓的后进生。班主任应该更加关注这一小群体,发动班干部与这些困难学生“结对子”,号召大家用爱心搭建友谊的桥梁,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和谐,从而转变思想,提高成绩,树立信心。这样,一方面后进生得到转化,缩短了与同学之间的差距,更有利于班级发展,另一方面提高了班干部的亲和力、信誉度,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也就是以点带面。

  同时,培养班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十分重要。班里的许多事情都需要同学们通过合作才能完成,例如,捐款活动、黑板报、环境卫生、运动会、各类竞赛等,班干部必须商量讨论,制定目标、计划,合理分工,逐步实施,组织同学共同参与,群策群力,使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并期望获得预期的效果。班干部还要能够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通过班干部带动,形成积极的班级舆论环境,让“为集体争光光荣”成为班集体的主流情感。及时表扬为班级、学校争光的学生,对于学生当中的有损班级声誉的不良行为或现象,要及时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批评或谴责,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集体荣誉一鸣惊人,催人奋发,引人上进。只有经过不断教育,使班集体形成浓郁的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学生们热爱集体、勤学守纪,班内呈现出人心齐、风气正、集体的工作大家抢着干、人人为集体争光的局面,这才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建设中的首要前提,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培养集体荣誉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在班主任煞费苦心的引导与教育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逐步培养起来的。所以,班主任要对班级群体的社会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有利于班级群体建设的规律,加强班风建设,促使全体学生意识到团队的力量,“班荣我荣,班衰我耻”,实现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教育策略:集体荣誉感是集体凝聚力的来源,是集体发展的推动力;也是一种约束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到不能为集体争光或做了有损于集体荣誉的事是一种耻辱,从而使每个学生主动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克服自身的缺点。

   第五篇: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怎样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集体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关键的一环。集体荣誉感是指学生自觉意识到作为集体一员的尊严和荣耀,从而更加热爱集体,珍惜集体的荣誉,并能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情感。集体荣誉感的形成,会促使班级进步、人人向上,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班集体建设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

  感,使学生健康成长。

  一、树立人人为班级主动服务的意识,从而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同时增进对班集体的荣誉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这个班级中的一员。认识到班级就是他们的家,从而使每一个同学都愿意参加班级活动,每个人都愿意为班级做点贡献,把班级建设得更加优秀,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班级认同感,又使学生正确认识了自我,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认识到自己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认识自我,增强认同感。

  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何使他们融入集体,让他们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存在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教师,我们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让学生认识自我的同时,增强他们对集体的认同感,感受自己是集体一员的重要。正确认识自我是一项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在进行自我认识的同时,班主任要及时鼓励学生,只要树立信心,再大的困难也能战胜。

  三、营造氛围,强化荣誉感

  学生的个性发展离不开集体,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充分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在班级的集体活动和生活中,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作用;在班集体建设同时,强化学生积极为集体争光的意识,发展学生正直顽强、责任心强、关心他人、努力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个性品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四、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需要班主任自身是具有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的人。

  我们都知道,集体活动和学校的各类评比活动,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的最好的教育资源,一般情况下,班主任都很重视这些活动,在班级参加这些活动失败或者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时,班主任就难以正确对待,就会与学生一样出现消极情绪。如果班主任看重的是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发展,那么,班主任的工作就是真正的教育工作,就与学校的管理和教育相一致。这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而且能更好地团结其他教师,共同做好学校工作。当班主任真正懂得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并能正确有效地开展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活动时,学校的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水平就能得到较大提高。

  当今天的学生具备了较强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明天他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班主任都应认真研究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时代对新一代班主任的要求。

  • 上一篇:四个条件
  • 下一篇: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