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文 >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07 15:10:28

  第一篇: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名单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名单(601个)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李世庆 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15152钻井队队长

   刁国玉 钻探工程公司市场开发处科长

  和传健 钻探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完井技术

  研究所所长

   隋新光 第一采油厂总地质师

  任相财 第一采油厂第四油矿北十一队技师

   姜兴国 第二采油厂第二作业区经理

   姜峰远 第二采油厂电力维修大队大队长

   曹瑞成 海塔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兼总地质师

   王渝明 开发部主任

   杨 军 政研室主任

  雷茂盛 勘探分公司天然气勘探项目部经理

  司 军 第三采油厂第一油矿采油206队15号中转站班长

   单文辉 第十采油厂第一油矿矿长

  蒋德山 井下作业分公司修井一大队修119队队长

   王希安 井下作业分公司作业一大队作业102队队长

  刘备战 物资供应公司让胡路仓储分公司机械一队刘备战班组班长

   杨元建 装备制造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力神泵业公司经理

   石 前 装备制造集团射孔弹厂研究所技术总负责人

  关俊武 化工集团轻烃分馏分公司动力维修车间电气工段工段长

   杨庆林 矿区服务事业部物业管理三公司解放供热管理处4号锅炉班班长

  夏丽娜(女,满族) 矿区服务事业部油田总医院心内科护士长 王玉春 消防支队呼伦贝尔消防队队长

  丁洪涛 第四采油厂第四油矿测试队高压班长

  李福章 第九采油厂副总设计师、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

   孟广凡 采气分公司第二作业区采气二队党支部书记

   殷季慧(女) 天然气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所规划室副主任

   姜志敏 储运销售分公司北油库主任

  张海燕(女) 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化建公司女子大罐

   预制队队长兼第二工程处副处长

  杨春明 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设计院总设计师

   施怀根 试油试采分公司试油大队试油十队党支部书记

   齐春艳(女) 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外石油评价中心高级工程师

   刘 波(女) 文化集团大庆油田报社要闻采访部主任

   高春富 第五采油厂地质大队地质室主任

   胡永军 第六采油厂试验大队大队长

   肖德臣 第七采油厂保卫大队大队长

  张卫杰 电力集团油田热电厂燃料分厂机械检修班班长

   王福军 供水公司水源开发研究所环境监测实验室主任

   李东旭 通信公司新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工程师

   周广军 创业集团庆新实业公司工程材料公司经理

   姚 军 昆仑集团上海九天塑料薄膜有限公司经理

   刘俊杰 世博会石油馆项目部常务副经理

   郑有志 第八采油厂第四油矿永一联合站站长

   张 勇 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第四大队主任工程师

  辽河油田公司

  杨立强 SAGD开发项目管理部主任

  郭野愚 总经理助理兼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安九泉(锡伯族) 钻采工艺研究院采油工艺所所长

   张 宏 金马油田开发公司采油作业一区区长

   程显东 油建一公司经理

  赵政超(满族) 总经理助理兼生产运行处处长

  尹雪霏(女,满族) 辽河石油装备制造总公司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温 静(女)勘探开发研究院油田开发所所长

  周 杰(女)高升采油厂合作开发作业区高27号站站长

   胡德祥 总经理助理兼辽河石油装备制造总公司总经理

   范英才 欢喜岭采油厂厂长

   王家帮 沈阳采油厂厂长

   范玉平 兴隆台工程技术处处长

   高养军 兴隆台采油厂厂长

   史文芳(女)第二职工医院院长

   康劲松 油建一公司一分公司管工班班长

   漆佳军 总机械厂井口制造厂精加工车间数控车工

   李涛淘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婴医院妇产科主任

   李 伟 辽宁天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唐小军 曙光采油厂采油作业七区74号站副站长

   闫鹏翱(满族) 曙光工程技术处冀东项目部经理

   孙长志 锦州工程技术处修井作业项目二部206队队长

  常荣华(女)纪检监察处效能监察室主任

   马祥礼 置业总公司特石集输站经理

   李雨成 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魏海英(女)于楼公用事业处物业一公司二队保洁班班长

   周 庆 欢喜岭工程技术陕北项目部经理

   王 勇 锦州采油厂采油作业四区中心站站长

   长庆油田公司

  郭秀玲(女)第一采油厂王窑集输大队郭秀玲站站长

   谢银伍 第三采油厂副厂长

  张文正 勘探开发研究院分析实验中心副主任

   潘宏文 第二采油厂副总工程师

   仝延超 第四采油厂质量安全环保科科长

   张宏明(壮族) 第五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副所长

   江洪志 第六采油厂安五作业区经理

   张凤奎 第八采油厂厂长

  晏宁平 第一采气厂地质研究所所长

   张建军 第二采气厂人事组织科科长

   谭中国 第三采气厂厂长

  张秀峰(女)第五采气厂作业二区采气工

   卢克芨 第一采油技术服务处板桥作业区经理

   段银虎 建设工程处油气田维抢修中心焊工

   王 锐 水电厂安装大队安装二队队长

   杨 立 第一输油处沿河湾输油站站长

  范银宁(女)第二输油处庆咸首站站长

   许鹏图 第三输油处生产运行科科长

   徐 勇 油气工艺研究院科研管理科科长

   马艳飞(女)物资供应处咸阳转运站保管员

  刘云鹤 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陇东产建项目组副经理

   杜 彪 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所主任

   杨宏斌 长庆公安分局刑警二中队中队长

   闫中华 矿区事业部红专路社区支部书记

   杨 伟 第七采油厂前线指挥部副指挥

   王维珍 培训中心培训部主任

   李世红 通信处信息中心主任

  陈海鹏 安全环保监督部第一监督站副站长

  塔里木油田公司

   江同文 副总地质师

   张福祥 副总工程师

  孟卫华(女) 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柯克亚作业区试采大队采油班长

   艾尼瓦尔·艾木都拉(维吾尔族) 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石化厂液化气车间责任工程师

  蒋云峰 塔石化分公司生产运行处处长

   杨刘生 矿区服务事业部退休管理中心员工

   李 勇 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

   梁向豪 勘探事业部副经理

  于志楠(女) 开发事业部油藏工程部副主任

  王金山 天然气事业部克拉作业区总工程师

   唐 鑫 销售事业部牙哈装车站站长

   吕宏光 西气东输气田建设项目经理部科长

   胥志雄 塔中勘探开发一体化项目经理部副经理

  新疆油田公司

  魏昌建 准东采油厂火烧山作业区采油一队高级技师

   闫仁庚 采油二厂天然气处理站站长

   李清辉 数据中心总工程师

  叶长新 百口泉采油厂百21采油作业区高级技师

  库尔班江·阿不都克里木(维吾尔族) 采气一厂采气队克75处理站高级工

   霍 进 陆梁油田作业区经理

   张新国 重油开发公司经理

   王正才 石西油田作业区经理

   庞德新 井下作业公司经理

  买买提·加马力(维吾尔族) 采油一厂检131采油作业区地质总监

   夏惠萍(女) 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总地质师

   唐青隽 试油公司项目部经理

  肖 刚 油气储运公司彩南站维修巡检班班长

   辛黎虎 克拉玛依电厂副总工程师

   张 辉 供电公司线路工区技师

   付 粮 供水公司营销所支部书记

   杨永刚 通讯公司数据中心主任

   周建平 机械制造总公司研究所所长

  潘竟军 采油工艺研究院副院长

   李海军 新港作业分公司员工

  张美枝(女) 克拉玛依物业管理公司金龙镇分公司安全办主任

   张喜莲(女) 燃气公司液化气储备站员工

   金家宇(女) 彩南油田作业区第三采油站班长

   吴爱军 石油工程建设监理部副主任

   孙 森 风城油田作业区副总工程师

  西南油气田公司

  邹小龙 重庆气矿开县采输气作业区经理

   陈 兰(女) 蜀南气矿渝西采气作业区井站长

  曾艳丽(女) 川西南公共事务管理中心隆昌石油社区管理站治保中队女子巡逻班班长

  鲜 毅 川中油气矿龙岗采油气作业区龙岗1井岗长

   余 进 输气管理处处长

  王晓东 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长寿分厂厂长

  王天彪 四川华油集团副总经理兼重庆凯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黄建章 勘探事业部副经理

  侯宗伦 川西北气矿江油采气作业区采气工

  周 炼(女) 物资公司川西物资供应公司川中供应站班长

   唐君其 成都天然气化工总厂氮气工程部经理

   李 力 采气工程研究院科研管理科科长

   杨洪志 勘探开发研究院室支部书记

   汤克林 通信公司川西分公司经理

  杨 芳(女) 川东北气矿宣汉采气作业区黄龙4井班长

   蒋树林 川中油气矿龙岗天然气净化厂常务副厂长

   向启贵 安全环保与技术监督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科长

   陈晓余 川西北公共事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安全总监

   潘湘蜀 南充公共事务管理中心西河北路管理站班长

   黄 桢 低效油气开发事业部经理

  钱 颖(女) 销售分公司夹江营销部调度班长

  吉林油田公司

  王毓才 扶余采油厂厂长

   王凤玉 乾大综合服务公司经理

   周恒涛 长春采油厂厂长

   姜云河 建设公司经理

   石文杰 总医院院长

   于国栋 天然气部主任

   张大伟 勘探部主任

  阎 阁 矿区服务事业部前郭矿区服务公司计划财务部主任

   宋立忠 勘探开发研究院天然气勘探所所长

  丛立春(女) 采油工艺研究院油藏改造研究所项目长

   王亚林 勘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董国昌 钻井工艺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张洪举 新民采油厂采油六队40号井组班长

   张凤琳 新立采油厂采油五队队长

   刘永彬 英台采油厂生产运行科科长

  邢玉军 红岗采油厂采油二队采油班长

  大港油田公司

  夏国朝 第三采油厂地质所副所长

   周建文 第六采油厂工艺研究所所长

  马水平 第二采油厂副总地质师兼地质研究所所长

   姚瑞香(女) 第四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副所长

   李金明 勘探开发研究院党委书记

  董继平 滩海开发公司经理助理兼生产运行科科长

   项 勇 采油工艺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地面工艺室主任

   杨继军 石油工程研究院采油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闫广明 井下作业公司经理助理兼华油储气库项目部经理

   陈宏宇 原油运销公司经理助理兼生产科科长

   白春林 天然气公司天然气处理站站长

   张义家 电力公司港东变电分公司经理

   周春艳(女) 物资供销公司生产协调部经济师

   刘铁云(女) 供水公司质量监督中心主管工程师

  顾劲松 第一矿区管理服务公司经理助理兼生产技术部部长

  青海油田公司

  王小鲁 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兼天然气开发项目部主任

   李吉军 采油一厂开发地质研究所副所长

  熊成武 采油二厂跃进二号采油作业区计配九站采油班长

   杨 勇 采油三厂花土沟采油作业区采油班班长

  刁志刚 天然气开发公司科长

  王永强 冷湖油田管理处南八仙试采作业区经理

   杨 斌 格尔木炼油厂生产运行四车间班长

   于永刚 勘探事业部钻井部主任兼东部项目副经理

   杨国辉 钻采工艺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方惠军 测试公司格尔木综合测试队队长

   任武化 机械厂压力容器车间技师

   虎元林 井下作业二公司生产运行科副科长

  华北油田公司

  曹树祥 第一采油厂任南采油作业区“曹树祥班”班长

   张夜英(女) 第二采油厂岔北采油作业区岔79-2计单元长

   高联益 第三采油厂厂长

  陈艳芳(女) 总医院影像诊断科主任

   王新宪 水电厂修试工区技术组组长

  夏 健(女) 采油工艺研究院钻井工程设计科科长

   张丽霞(女) 二连分公司锡林作业区采油二班高级技师

   蒋 辉 通信公司经理

  郝秀敏(女) 第五采油厂地质研究所滚动开发室工程师

   李丽英(女) 煤层气勘探开发分公司设计室主任

   王万迅 苏里格项目部经理

  郭咏梅(女) 第四采油厂廊东工区廊一联合站副站长

  黄 杰 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藏评价所副所长兼油气藏评价室主任

   张秀成 第十二处综合服务处公用事业管理站维修队电焊工

  徐宝成 供应处物资总库党总支书记

  谭卫平 第五采油厂荆丘采油作业区荆二联合站站长

   王金甫 天成公司飞达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经理

   徐建伟 河北华港燃气有限公司任丘西部门站站长

  吐哈油田公司

  李艳明 勘探开发研究院油田开发研究一所所长

   王玉成 开发部主任

   杨 飚 勘探公司副总工程师

  曹祥元 工程院哈国技术服务公司经理

   高庆贤 吐鲁番采油厂葡北采油工区主任

   董明辉 温米采油厂联合站技师

  秦国洪 井下技术作业公司作业三分公司经理

  冀东油田公司

  白俊民 陆上油田采油作业区生产运行科副科长

   王群会(女) 勘探开发研究院滩海开发室主任

   张国龙 勘探开发建设项目部地质科科长

  玉门油田公司

   范铭涛 总经理助理

  宋先邦 青西油田作业区生产运行部高级主管

   李建立 鸭儿峡油田作业区经理

  李宏伟 老君庙油田作业区开发技术部副主任

  旷军虎 炼油化工总厂催化装置主任

   商利民 水电厂水电作业区作业长

  浙江油田公司

  梁 兴 勘探开发部副总地质师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刘贻军 鄂尔多斯东缘分公司经理

   南方石油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金玉刚 地面工程部工程师

  大庆石化公司

  张国静(满族) 炼油厂重油催化二车间主任

   王景兴 化工三厂厂长

   刘万鹏 热电厂厂长

  姜国君 开发公司雪龙包装公司党支部书记

   韩月辉 化工一厂裂解车间主任

   杨积忠 腈纶厂维修车间钳工

  张旭东(女) 化工二厂化验车间化验工

   杨 阳(女) 物业中心龙凤保洁公司经理

   金朝晨 化建公司安装二公司起重班长

   赵秀娟(女) 实业公司兴化土建队队长

  吉林石化公司

  丛 强 化肥厂丁辛醇车间化工二班班长

   金彦江 副总工程师

   赵霁春 炼油厂厂长

  陈建军 建修公司经理兼党委书记

   王晓塘 运输仓储部经理

   姜昌泉 生产运行处处长

  王 欣 总经理(党委)办公室主任

   王文胜 石化研究院碳纤维研究所副所长

   段长森 有机合成厂丁二烯车间主任

  抚顺石化公司

  季 红 腈纶化工厂聚合车间值班长

   路 锋 石油一厂生产运行部副部长

  何晨光(锡伯族) 总经理助理、石油二厂厂长

   安明才 矿区服务事业部运输服务中心客车驾驶员

   赵宝红(女) 人事处处长

  关毅达(满族) 大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设计联络部部长

   徐兴华 北天集团油二建安公司安装三队队长

   曹科鸣 化工塑料厂维稳办主任

  孙克岩 合成洗涤剂厂BOPP二车间值班长

   陈锡辉(满族) 热电厂电气车间主任

  辽阳石化公司

  闫成旺 尼龙厂己二酸车间主任

   王 平 硝酸厂车间主任

  仇安良 铁路运输部机务车间班长

   林海臣 矿区服务事业部公用事务部班长

   魏承斌 聚酯厂聚酯车间聚合装置操作工

   刘长军 动力厂生产副厂长

  吴 伟(满族) 烯烃厂裂解车间主任

   庞云华 设备检修部烯烃检修车间班长

  兰州石化公司

  黄开炳 石化厂烯烃联合车间乙烯装置压缩岗位高级技师

   孙烈华(女)乙烯厂副总工程师

  张志强 合成橡胶厂丁苯二车间运行工程师

   吴 凯 副总工程师

  张会芳(女)电仪事业部仪表联合二车间烯烃班技师

   王长明 自动化研究院先控所所长、党支部书记

   白晓明 维修公司生产计划部主任

  于宏业 催化剂厂分子筛联合车间二套装置三班班长

   孙建民 维达公司机泵维修钳工二班班长

   黄 奇 物业服务公司幸福小区水暖运行班班长

  独山子石化公司

   徐凯军 炼油厂蒸馏车间

  张学军 炼油厂生产调度处副处长

  谢燎原 炼油厂炼油第四项目部副经理

   谷 刚 炼建公司乙烯检修分公司

  艾合买提江(维吾尔族) 乙烯厂空分空压车间副主任

   刘广宇(女) 乙烯厂聚烯烃联合车间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

   王红晨 炼油厂厂长

  杜 卫 工程项目管理部副总工程师

   李华山 化肥厂仪表车间二化班班长

   杨丽君(女) 塑料厂二编车间操作工

   马军生 热电厂厂长

   宁夏石化公司

   肖惠敏 安装检修公司

   张 军 一联合车间班长

   刘玉民 炼油业务部经理助理

  大连石化公司

  马 强 总经理助理、生产运行处处长

   邹本泽 第二联合车间主任

   李鸿刚(回族) 生产新区主任

   荣 征 第五联合车间班长

   于春林 安全环保处助理工程师

   吴 宇 生产运行处工艺科科长

  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胡文礼 生产二区运行三班班长

   张 寒 安全运行部副部长

  锦州石化公司

  王 强 生活区改造指挥部总指挥

   刘景辉 质检部成品站成品班班长

   秦利忠 重整车间班长

   霍 建 加氢车间设备主任

   锦西石化公司

  张福有 工程总公司工程四公司高级工

   高振林 信息管理中心主任

   姜元庆 蒸馏车间副主任

   郭剑涛 西油品车间大班长

  大庆炼化公司

   于国权 机电仪厂厂长

   辛公华 科技信息处副处长

   索庆华 科技研发部副总工程师

   祁树辉 炼油一厂一套ARGG车间大祁班

  哈尔滨石化公司

  郝战龙 热网车间副主任

   李文鹏 检修车间主任

  广西石化公司

  许建枢 工程管理部副主任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徐云阶 技术发展处处长

   蔡永宏 南充炼油厂三车间技师

  广东石化公司

   王义东 炼油二厂厂长

  大港石化公司

  季德伟 第二联合车间主任

  孙国强 第三联合车间生产五班班长

  华北石化公司

   于建忠 副总经理

  卜锡波 质量安全环保处计量科班长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

   梁如军 油品车间主任

   武利春 催化车间技术员

  辽河石化公司

   孙 伟 南蒸馏车间班长

   王 静(女) 分析化验中心

  长庆石化公司

  焦新惠(女) 质检部环境监测站监测大班班长

   朱 良 运行一部重整加氢区块主任

  克拉玛依石化公司

  周 宇 工程管理部工程管理科科长

   陈淑建 重整车间班长

  庆阳石化公司

   席雄伟聚丙烯车间

  赵秋燕(女)工程建设管理处处长

  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

  徐龙杰 金属结构分公司高级技师

   张忠宝 吉林分公司安装一公司班长

   付文宝 吉林梦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葛玉林 锦州设计院院长、党委书记

  炼化工程建设项目部

  王 莉(女)工程管理处副处长

  东北化工销售公司

  关丰举(满族) 橡塑处处长

  西北化工销售公司

   赵玉明总经理助理

  华北化工销售公司

  李春兰(女)市场处高级工程师

  华东化工销售公司

   刘志军 业务二处高级主管

  华南化工销售公司

  马宗立 副总经理兼安全总监

  西南化工销售公司

   马 健 副总经理

  东北销售公司

  时丕军 抚顺分公司物流师

   姜 波 大连分公司副经理

  西北销售公司

  樊健伦 宝鸡分公司副经理

  朱其勇 新疆王家沟石油商业储备库运行中心计量班班长

  润滑油公司

  张伟东 华东润滑油厂生产技术部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伏喜胜 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

   沈 璠 市场处处长

  辽宁销售公司

  潘 辉 抚顺分公司经理、党委书记

   刘聚洋 锦州分公司经理

   杨晓春 鞍山分公司经理

  代 宇 抚顺分公司田屯油库司泵班长

  谭丽娟(女,满族) 铁岭开原经营部第一加油站经理

  四川销售公司

  余永明(羌族) 绵阳分公司绵阳销售片区党支部书记

   孙 宝(藏族) 岷江分公司总经理

   罗光辉 宜宾分公司党委书记

  黄建国(藏族) 甘孜分公司北线片区经理

   王巧燕(女) 达州分公司16公里加油站加油员

  广东销售公司

   赵明奎 副经理

  内蒙古销售公司

  张厚江 总经理助理兼鄂尔多斯市分公司经理

   刘宝平 通辽扎鲁特旗分公司经理

  杨永旺(女) 巴彦淖尔分公司临河片区建设路加油站经理

   薛丽惠(女) 呼伦贝尔分公司额尔古纳经营部三河加油站经理

   程海泉 锡林郭勒分公司锡市零售片区第四加油站经理

  北京销售公司

  尹建荣(女,回族) 第五管理片区经理

  上海销售公司

  庞爱宁(女) 浦东营销中心振兴加油站经理

  黑龙江销售公司

  张天一 哈尔滨分公司哈西供应区文昌加油站加油员

   袁义江 伊春分公司嘉荫片区乌云加油站经理

   周伟东 双鸭山分公司市区片区第一加油站经理

   霍秦霞(女) 佳木斯分公司先锋加油站经理

  河北销售公司

  贾会青(女) 保定分公司第一片区经理兼111加油站经理

   史政伟 邯郸分公司第一加油站经理

  新疆销售公司

  向文涛 乌鲁木齐分公司红山路加油站经理

   朱长喜(女) 昌吉分公司长宁加油站副经理

  西力甫江·阿吾提(维吾尔族) 喀什分公司友谊加油站经理

   王铜恒 阿勒泰分公司经理、党委副书记

   黄丽莎(女) 哈密分公司建国北路加油站经理

  山东销售公司

   于 洋 营销处处长

  刘学霞(女) 泰安分公司泰东片区经理兼泰安第49站经理、第三党支部书记

  陕西销售公司

  田长生 西安分公司西油库主任

   刘沣东 宝鸡分公司经理

   闫波克 延安分公司副经理

  刘 巧(女) 西安分公司西铜加油站加油员

  吉林销售公司

  艾永厚 延边分公司经理

  江跃蛟(女,满族) 辽源分公司福达加油站加油员

  王丽君(女) 长春分公司民丰加油站经理

   许靖国 物资设备分公司安装公司党支部书记

  江苏销售公司

  邵从海 南京分公司城东加油站经理

  甘肃销售公司

  田旭辉(女) 兰州分公司慧达加油站经理

  张爱萍(女) 酒泉分公司金塔片区经理、党支部书记

   杨 琪(回族) 天水分公司天水油库司泵维修工、电工

   杨福兄(女) 武威分公司诚信加油站营销员

  河南销售公司

  岳艳丽(女) 洛阳分公司第十一加油站经理

  湖北销售公司

  韩威威(女) 武汉分公司滨江加油站经理

  浙江销售公司

  王 琦 副总经理兼工会主席、党委委员

  重庆销售公司

  陈鸣红(女) 江北分公司副经理

   程 放 江北分公司五里店加油站经理

  张世华 万州分公司忠县经营部经理

  湖南销售公司

  何 宏 郴州分公司龙泉路加油站经理

  安徽销售公司

  陈 斌 蚌埠分公司秦集服务区第二加油站班长

  广西销售公司

  桂纯路 河池分公司经理

  福建销售公司

  曾建强 莆田分公司经理

  大连销售公司

  宋 军(女) 油气零售分公司林海街加油站经理

   乔竹苓(女) 旅顺分公司水师营加油站经理

  山西销售公司

  芦振刚 忻州分公司经理

  天津销售公司

  赵永富 市区分公司山东路加油站经理

  宁夏销售公司

  刘春霞(女) 石嘴山分公司红果子加油站经理

   张 平 固原分公司长城加油站经理

  贵州销售公司

  王华菊(女) 贵阳分公司小碧加油站前庭主管

  青海销售公司

  王雪兰(女)格尔木分公司南山口加油站经理

   樊尚珍海西分公司经理

  才仁吉藏(女,藏族) 玉树分公司西杭加油站经理

  江西销售公司

  徐章相 南昌分公司瑶湖加油站经理

  西藏销售公司

  庞贵生 格尔木分公司经理

   万贤忠 拉萨分公司销售部经理

  大连海运公司

  曲世鳌 船舶管理部工程师

  北京油气调控中心

   张 鹏 调度一处处长

  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杨贵山 西气东输二线新疆项目分部项目经理

   郭宝山 副总师

  管道公司

  刘保侠 郑州输油气分公司副经理

  邓吉红(女) 华中输气分公司武汉西输气站站长

   周宝库 长春输油气分公司维修队队长

  王立坤 管道科技研究中心机械自动化研究所副主任工程师

   宋文武 丹东输油气分公司丹东输油站变电所班长

  西气东输管道公司

  张兴龙 宁陕管理处靖边抢修中心主任

   郭 刚 压缩机处科长

  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

   吴中林 维抢修中心主任

  西部管道公司

  邹永胜 总经理助理兼生产运行处处长

  李学亮 乌鲁木齐输油气分公司阿拉山口输油站站长

  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张晓军 冀中分公司总经理

   张宇杰 市场开发二部副总经理

  中石油大连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陈大军 计划处处长

  中石油江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盖晓峰 技术处处长

  华北天然气销售公司

   蔡建敏(女) 营销处处长

  中石油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

   牛 锐(女) 总经理办公室高级主管

  海外勘探开发分公司

  窦立荣 中油国际(乍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周明平 中油国际(印度尼西亚)有限责任公司油田经理

   李星军 中油国际(阿尔及利亚)有限责任公司勘探部经理

   孙志华 中油国际(尼日尔)有限责任公司上游项目副总经理

   文光耀 中油国际(叙利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解忠义 中油国际(乌兹别克斯坦)有限责任公司丝绸之路项目部总工程师

   王文训 中油国际(阿曼)有限责任公司开发部副经理

   李方明 海外勘探开发分公司油气开发部副总工程师

  哈萨克斯坦公司

   徐志强 PK项目副总经理

   王善珂 管道项目总工程师

  杨桂荣(女) 中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总会计师

  伊拉克公司

  张 斌 中油国际(绿洲)公司油田作业区经理

  伊朗公司

  刘朝全 北阿扎德干项目副总经理

  南美公司

  刘 宇 秘鲁6/7区项目副经理

   张春青 委内瑞拉苏马诺项目副经理

  尼罗河公司

  陈焕龙 六区项目公司副经理

   王 杰 3/7区项目总工程师

  郭新文 苏丹1/2/4项目生产部HSE部经理

   刘向普 炼油事业部副经理

   曹纪元 15区项目总经理

  中国石油阿姆河天然气公司

  吴先忠 钻井作业部经理

   刘合年 副总地质师

  中石油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

   闫洪旭 中哈天然气管道项目施工部经理

   刘 涛 中乌天然气管道项目副经理

  中俄合作项目部

  周 勇 中俄原油管道黑龙江穿越项目管理部经理

  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

  张 军 广西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宋洪悦 大庆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东臣 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土库曼斯坦)办事处首席代表

   张 涛 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委内瑞拉办事处首席代表

  中国石油集团东南亚管道有限公司

   唱焕来 原油码头项目部经理

  西部钻探工程公司

  阿不拉江玉努斯(维吾尔族) 准东钻井公司70043队队长

   尹照强 克拉玛依钻井公司党委书记

   王 林 克拉玛依钻井70145钻井队队长

   王正源 吐哈钻井公司生产运行部主任

  钱德恒 青海钻井公司苏里格钻井项目部经理

   王多夏 国际钻井公司副经理

   张彦华 准东钻井公司队长

  于志刚 测井公司测井六分公司C4489队队长

   苏洪生 固井压裂工程公司党委书记

  颜 志 克拉玛依录井工程公司四川录井项目部录井地质师

   何太洪 吐哈录井工程公司地质研究所所长

  长城钻探工程公司

   易发新 长庆分部指挥

  韩民久 泰国项目GW80队平台经理

   杜立东 能源事业部主任

   王玉新 中东大区经理

   惠铁盈 美洲大区经理

   许建民 非洲大区经理

   王绿水 测井公司经理

  张 伟 钻井二公司尼日尔项目GW27队平台经理

   车天勇 委内瑞拉项目市场部经理

  郝玉春(女) 录井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信息中心主任

   聂维霞(女) 钻具公司管修一车间喷焊工

  孙连和 钻井一公司四分公司陕北项目部40503钻井队队长

   曾宪江 伊拉克作业区经理兼HSE总监

  渤海钻探工程公司

  翟仲成 管具分公司经理

   石丰甫 第一录井分公司经理

   吴立新 市场与生产协调处处长

  李英杰 第五钻井分公司40543钻井队队长

   魏 兵 测井分公司勘探开发测井作业部经理

  陈雅勇 井下作业分公司第三试油工程作业部S06553队技术员

   左凤江 工程技术研究院华北分院油田化学研究室主任

   田增艳(女) 泥浆技术服务公司钻井液研发中心综合室主任

   李增魁 油气合作开发分公司苏20作业区副经理

   何 刚 第二固井分公司苏里格项目部经理

   解仙逸 国际工程分公司财务资产科科长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

  周 丰 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经理

   王治平 川东钻探公司经理

  王爱民 川东钻探公司50712队大班司机

   吴明洲 川西钻探公司合川前指指挥

   邢 富 长庆钻井公司40618钻井队大班司钻

   阿不都艾力·艾海提(维吾尔族)

   塔里木工程公司70561队平台经理

   周崇志 国际公司土库曼斯坦分公司副经理

  陈爱萍(女) 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技术发展中心副总工程师

   邹 兵 油建公司经理

  刘 伟 井下作业公司压裂酸化公司经理

  孙 虎 长庆井下公司党委书记、副经理

   石化国 测井公司射孔技术分公司经理

   孙海芳 钻采院院长

  许云川 蜀渝公司土库曼项目部经理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王成祥 物探技术研究中心物探方法研究部副主任

   凌 云 副总工程师、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胡少华(蒙古族) 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副总地质师、海拉尔研究中心主任

   罗福龙 装备事业部总工程师

  许 斌 国际勘探事业部北非地区经理部副总经理兼尼日尔项目组经理

   罗新勇 国际勘探事业部伊拉克项目组8637A队经理

   吉新杰 北疆经理部钻井运输服务中心汽车驾驶员

  张胜军 敦煌经理部副总工程师、青海探区前线指挥部副指挥

   唐传章 东部勘探事业部华北经理部副总工程师

   李为斌 辽河物探分公司2154队经理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董国敏 市场生产处副处长

   汤天知 技术中心主任

   马 军 青海事业部副经理

   高建民 塔里木事业部助理工程师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王 勇 船舶事业部中油海281船长

  孙富全 天津中油渤星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固井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岳 林 中亚天然气管道哈萨克斯坦项目经理

   高泽涛 局长助理

  刘广仁 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理

   高亚青 华油工建公司第一工程处机组长

  高建国 局长助理、国际事业部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高金杰 第一工程分公司项目经理

  薛 枫 中亚天然气管道乌兹别克斯坦项目部经理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杜光钅监 苏丹分公司总经理

   陈意深 土库曼斯坦分公司总经理

   张 励(女) 华东设计分公司总经理助理

  宁太升 第一建设分公司第一工程处104工程队副队长

   刘冬勤(女) 第一建设分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副经理

   李焱桥 第七建设公司机电工程分公司经理

   张志豪 技术服务分公司岩土工程公司总工程师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宋德琦 总经理助理兼西南分公司总经理

   齐建华(满族) 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李艳辉 大连LNG接收站项目经理

  张素枝(女) 项目管理部代理主任兼土建室主任

   程立允 第六建设公司总经理

  张小平 兰州寰球工程公司工艺部副主任

  中国昆仑工程公司

  许贤文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院长助理

  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

   高京建 副总经理

  李世举 美欧地区海外总代表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张自修 总装成套厂生产主管

  宝鸡石油钢管厂

  叶苏锦 辽阳石油钢管厂厂长

  李军峰 上海宝世威石油钢管制造有限公司防腐分厂厂长

  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总厂

   刘冬日 热处理分厂装备管理室主任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潘真祥 第一机械厂生产保障中心锅炉运行班班长

   陈小伟 巨龙钢管公司科技质量部主任

  勘探开发研究院

  马德胜 石油采收率所所长

  熊春明 采油工程研究所所长、党支部书记

   范子菲 中亚俄罗斯研究部经理

   马 洵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项目经理

   寿建峰 杭州地质研究院副总地质师

  规划总院

  孙春良 管道所所长

  石油化工研究院

  高雄厚 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主任

   王斯晗 研究中心化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经济技术研究院

   蔡建华(女) 院长助理

  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刘广华 副院长

  王 玺 海外钻井技术研究所所长

  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邓 皓 副总工程师

  管材研究所

  贾立仁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

   曹锦玉 后勤处处长

  中国石油报社

   阳志华 要闻部副主任

  石油工业出版社

   李俊军 社长助理

  中国石油审计服务中心

   王彩芹(女) 审计八处处长

  中国石油物资采购中心

   刘 岩 总经理助理

  广州培训中心

  赖世林 行政管理培训部教师

  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

   陶 冶 国际事业部经理

  郭卫华(女) 油田建设开发分公司新疆销售项目部经理

   孟 涛 塔里木运输公司原油运输大队技师

   徐 辉 中油世桥物流外贸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

  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王增业 金融与会计研究所所长

  中国华油集团公司

  李海霞(女) 甘肃阳光大酒店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志荣 阳光国际有限公司苏丹分公司副总经理

  华油北京服务总公司

  范瑞华 中油住宅管理中心主任

  中国石油天然气香港有限公司

  王新良 昆仑能源新捷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

   宋跃武 水处理厂单元长

   第二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生产和经营

  200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明确提出“由国内石油公司向跨国石油公司转变、由单纯油气生产商向具有复合功能油气供应商转变,全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并以坚定的信心和强有力措施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尤其是面对国际油价起伏较大以及遭受非典疫情灾害等不利因素,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大力开拓国内外油气市场,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成绩,步入一个新阶段。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其规模实力和经济效益在全国大型企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4753亿元、税费813亿元、利润总额72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6%、24%和36%;集团公司的经济实力居于中国五百强企业榜首,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公布的世界最大五十家石油公司排名中位居第10位,在《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名中位居第69位,并被誉为“世界最受赞赏企业”。

  石油、天然气勘探与生产2003年,进一步突出石油、天然气勘探的重中之重地位,深化对资源潜力的认识,明晰工作思路和主攻方向,加大投入、甩开勘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和成果。新发现了冀东高柳、长庆西峰两侧、铁边城、榆林周边、新疆霍尔果斯等5个亿吨级油气田,以及松辽敖南、渤海湾滩海埕北、冀中留西、四川邛西等12个5000万吨级油气区块。国内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4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902亿立方米,新增探明

  石油地质储量的可动用程度达到94%,油气储量替换率分别达到1.17和11.3。

  原油生产实施“积极调整东部、加快发展西部”的方针,注重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东部老油田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大庆、辽河、吉林、华北等油田依靠科技进步挖掘生产潜力,保持产量整体稳定;西部油田增储上产势头良好,新疆油田和长庆油田分别跨入了千万吨级大油气田行列。全年原油生产实现稳中有增,共生产原油12242万吨,比上年增加485万吨。天然气生产以塔里木、青海、长庆、川渝四大气区为重点,加快上产步伐,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共生产天然气26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9亿立方米。其中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产量达到91.9亿立方米,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突破50亿立方米。

  炼油化工及产品销售2003年,炼油化工紧紧围绕增盈扭亏,坚持结构调整和强化管理并举,在加快东西部千万吨级炼化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精心组织生产运行,加快炼化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规模实力和赢利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炼油业务大幅度增盈、化工业务全面扭亏为盈。全年加工原油10075万吨,生产成品油6347万吨,一次原油加工负荷率达到85.6%,创历史新高。主要化工装置高负荷运行,生产乙烯182万吨、合成树脂262万吨、尿素358万吨,化工商品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轻油收率、综合商品率、加工损失率、综合能耗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显著改善,乙烯加工损失率降低0.26个百分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油气销售业务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进一步加大市场开发和销售网络建设的力度,强化终端销售,优化运输组织和产品流向,销售量和零售量大幅提高。

  全年销售成品油5629万吨,国内市场份额达到43.3%。成品油零售量达到2230万吨,比上年增加350万吨。现有加油站15231座,零售比例达到45.1%,直销率达到68.9%。化工产品的直销网络建设和专业化管理稳步推进,统销优势显现,总销量达到1078万吨,比上年增加158万吨。

  重点工程建设2003年,以覆盖主要市场区域、增强市场竞争优势为目标的输油输气管网建设按规划推进,重点工程施工正点运行。西气东输工程东段(陕北至上海)全面完工,于当年10月1日一次投产成功,先期实现了向沿线的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供气,并如期向上海商业供气。忠县至武汉输气管道的控制性工程已完成总工作量的一半,陕京二线输气管道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展开。输油输气管网的快速建设,为市场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天然气年销售量达到186.9亿立方米。

  炼油化工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大炼油项目29项、化工项目22项,已有21个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特别是兰州石化300万吨/年重催化、500万吨/年常减压、吉林石化100万吨/年延迟焦化等项目按期建成投产,以及完成260多项技改项目,有力地促进了炼化结构的优化和整体效益的提高。

  海外油气业务2003年,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着眼在全球范围内分享油气资源和市场,依托和发挥整体优势,强化海外油气生产基地建设,跨国经营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海外油气生产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全年原油、天然气作业产量分别达到2509万吨和19.2亿立方米,获权益原油产量1288万吨和权益天然气产量13.9亿立方米,比上年分别增加273万吨和5.9亿立方米。海外勘探又有新突破,在苏丹3/7区域进行的风险勘探获得重大成果,探明地质储量可超过4亿吨,并分别在厄瓜多尔、哈萨克斯坦、阿塞拜

  疆等国签订风险勘探合同。苏丹项目在勘探、产能建设及炼厂扩建等方面均有新进展,使海外业务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尤为可喜的是,当年新签订油气合作项目12个,其中有6个项目为新进入国家。截至200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与19个国家开展油气勘探开发合作,在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南美等海外地区拥有近40个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项目。 海外石油工程承包、技术服务和物资装备出口业务发展迅速,开始由单纯依托油气项目“搭船出海”向独立实施国际化经营转变,自主开发市场的能力显著增强。全年新签订合同额17.7亿美元,完成合同额17.2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9.2%和60.7%。国际油气贸易发展迅速,交易运作日趋娴熟,初步建立起连通多个国家的贸易渠道和连结众多用户的国际贸易平台,全年完成国际油气贸易量3979万吨。

  石油工程技术及生产服务2003年,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以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为核心,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安排实施大庆石化、抚顺石化、吉林石化、兰州石化等一批新建和技改项目,进一步增强了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全年投入装备更新改造资金68.6亿元,投入生产服务设施配套资金40.3亿元,更新石油勘探和钻井设备40台,配套改造钻机26台,使现有设备新度系数提高到0.6以上。全年共完成油气勘探二维地震54254千米、三维地震19366平方千米,比上年分别增长13.4%和26.3%;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油气高分辨率勘探取得重大进展,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水平有明显提高。全年完成油气井钻井进尺1393万米,比上年增长16.6%。石油建筑施工实现产值217亿元,比上年增长24%。在主营业务发展的带动下,石油测井、机械加工制造等方面的工作量和经济效益都比上年有新的提高。

  科研与技术创新2003年,石油科技工作重点围绕重大技术项目攻关、关键

  技术研究以及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等,加大工作力度,并不断加快成熟配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全年共投入科技经费36亿多元,取得科技成果2000多项,有6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奖励,有50项科研成果获得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奖。其中“苏丹Muglad盆地高效勘探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桥式偏心分层开采配套工艺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增长,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油气勘探开发方面,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复杂构造成图等处理解释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促进了油气勘探获得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性发现和成果;高含水油田油藏精细描述、低渗透油田开发配套技术和综合挖潜技术的加快应用和推广,明显提高了老油田的开发质量和水平。在炼油化工方面,新一代加氢技术、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炼化装置的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3.3万千瓦大功率烟气轮机的研制和使用,年可节电2.4亿千瓦时、降低生产成本近1亿元。在地面工程建设方面,数控式大口径输气管道内环缝自动焊机的开发和使用,大幅度提高了管缝焊接质量,使输气管道焊接一次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快速制泥浆装置和泥浆循环与净化系统应用于西气东输工程,成功地解决了黄河穿越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改革与企业管理2003年,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为目标,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在一些方面迈出了新的步子。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取得新进展。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实施主业与辅业、生产服务与社会服务在企业内部的分离,并对辅业实行内部独立核算、分灶吃饭,企业办社会部分也实行了内部专业化管理和分开核算。全年完成辅业改制分流单位10个,涉及资产5亿元,参加改制职工1583人。其中,实行整体分流改制的单位有5个,涉及资产1.6亿元,参加改制职工1311人。截至2003年

  底,全集团实现整体分流改制的单位已达到46个。专业化重组工作持续推进。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不断扩大专业化重组范围,在加强专业公司规范化管理和运作的同时,将青海石油管理局设计院、抚顺石化公司设计院以资产入股方式,重组到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增强了石油工程设计资源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互补优势,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在完善对所属企业分类分级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企业领导人员岗位管理,继续推行民主推荐、公开选拔、差额竞聘制度,严格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程序,建立起透明度高、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办法和工作流程,确保干部选任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民主。在新组建的机构和企业中,对领导人员、专业技术和管理骨干实行公开招聘。全年有43名优秀年轻干部经过公开选拔竞聘走上领导岗位。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基本工资制度改革,在完善现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基础上,引入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调整分配关系,突出岗位劳动要素,强化工资激励职能,有效地调动、保护和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着眼于提高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强化企业管理,在严格管理、精细管理和科学管理上狠下工夫,努力推进管理方式的转变,增强企业内涵发展的能力。特别是通过广泛深入开展“管理增效年”活动,认真查找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各项节约挖潜措施,呈现出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上升、成本费用下降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强化各专项管理工作,尤其是财务资产管理、投资计划管理效果明显。所属石油石化企业普遍实行与国际并轨的企业会计制度,建立健全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和“依法治企”的新型管理模式,有力推动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管理学心得体会

  进入大二,经过了一学期的企业管理的学习,管理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工商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管理论文实用性强,主要依托于管理理论的那里指导,运用全球化战略思维,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从企业战略的规划和制定到资产资本的运营,从人力资源的管理调配到企业的管理模式等等,包括对所有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使得资源效能充分发挥出来。管理学是以现实案例为基础,依据相关理论模型,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方案,既能从微观角度上帮助企业良性发展,又从宏观角度上有助于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和公司企业的决策者以及对学术界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尤其是一个企业的发展的潜力和内部的协调与运行都离不开管理。管理就是企业的灵魂。在中石化见习的两周里从高层到底层每个不同的阶层都有自己的管理手段,不同的企业也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财富》2009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9位。但是,由于世界能源紧缺,油价持续攀升,主要靠进口原油的中石化亏损严重,而中石化公司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公司在对外经营和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对策,降低成本,保量保供,尽量减少损失,进而创造效益。经过对企业管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中石化两周见习的经验,我认为 做为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就是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利益,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严格管理,提高质量例如: 以中石化现在的发展状况,企业要生存,要发展,第一步就是对企业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先要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思想,从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到生产直到包装、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把质量关。严格质量管理,1。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管理网络,以便对质量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检查和监督。2.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预防为主,实行全过程管理。因为好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所以就要把不合格的产品消灭在行程过程中,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事先控制不合格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方面,同进要进行严格的事后检查。

  二、加强现场管理我所说的现场管理是运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拥有好质量的产品生产效率低也是无法提高企业利益的。因此,对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人、机、料、能、法、环等,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激励管理,使其达到合理配制和优化组合。处于良好状态,保持正常的运作,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生产,其实现场管理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首先要制定标准,做到有章可循,其次加强指导,督促检查,要达到物流有序、设备完好、纪律严明、环境整洁。

  三、加强战略管理拥有了好质量的产品和生产效率还需要战略件产品打入市场树立企业形象。 首行要从新产品的战略上做到生产一代,研制一代,也就是吃

  一、看

  二、

  想三,要在竞争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这样才能把握市场的主动权,才不至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其实,现在的市场竟争,无疑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竞争。一个产品质量的好坏,也是一个企业所有岗位技能的集中体现。所以,做企业应把全员培训作为立业之本,追求全员卓越,以人为本的管理,首先要注重感情管理,感情设资其直接效益是密切企业中人与人,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树立群体精神,激励和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创造性。

  现代企业运用刚性管理的同时还要运用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与刚性管理相对而言,刚性管理就是在企业中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运用权力和组织系统强行进行指挥、控制、命令,硬性招待管理来达到目的;柔性管理是采取灵活手段建立灵活的组织系统,强调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人才开发,是看不见的资源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要以柔克刚,刚柔并济,为企业制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气氛,让企业成为一个宽严结合的管理模式。 以上所谈,只是本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点体会,因为企业管理学无止境。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也就跟着潮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变化而变化。

  经法系国贸四班08910422毛雅静

   第四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46、中国重型汽车集团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汇报材料

  一、中国重汽简介

  中国重汽的前身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1960年生产了中国第一辆重型卡车——黄河牌JN150八吨载货汽车,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字“黄河”。同年5月4日,毛泽东主席亲自观看了样车并给予了充分肯定。1983年第一个引进斯太尔国外重卡技术,为我国重型汽车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1年1月18日新的中国重汽正式成立,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中国重汽新的领导班子面对积重难返的困难局面,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以振兴民族重卡产业为己任,紧紧抓住发展不动摇,迅速恢复了生产经营,当年就实现盈亏持平,企业实现了起死回生的历史转折。

  2009年全年产销重型汽车12.5万辆,同比增长11.59%;实现销售收入569.62亿元,同比增长13.79%;实现利税42.51亿元,同比增长19.04%;实现利润33.91亿元,同比增长18.9%,成为国际、国内重卡行业运行质量最好的企业之一,从产销规模上讲已进入世界重卡行业最前列。

  今年以来,中国重汽抓住市场机遇,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充分发挥企业优势,进一步提高了发展质量,加快了发展速度。上半年累计产销重型汽车115627辆,同比增长69.8%;实现销售收入448.7亿元,同比增长60.99%;实现利税27.78亿元,同比增长140.07%,各项指标再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企业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二、企业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的基础环境

  1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中国重汽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指导,以“抓管理、促节能,抓创新、求效益,创建节约型企业”为方针,积极创建节约型企业。同时、中国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在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尤其重视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应用。

  为开展好节能降耗工作,在人员组织上,集团公司成立了以法人为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统领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全面系统地推进集团公司节能工作。同时,中国重汽坚持强化制度管理促节能,在节能管理上坚持制度化,集团公司制定有《中国重汽能源管理办法》、《中国重汽用水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办法。集团公司每年同各二级子公司签订《节能降耗任务书》,下达节能指标,明确任务,明确“节能一票否决”责任制度,实施季度检查年考核制度,年初制定《能源管理重点工作实施意见》明确重点,有效地推动了整体工作的深入进行。另外,能源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制度化,实行能源管理工作季度例会制度、节能指标完成情况季度通报制度、节能目标责任书季检查、年考核制度等多项制度,为节能减排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中国重汽深刻认识到在推进节能减排的工作中,技术改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此要注重通过强化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来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尤其要注重推进“两化融合”,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改造提升节能减排。

  三、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

  中国重汽是典型的离散性传统制造业企业,产品结构复杂,产品供应链长,生产制造过程烦琐,集团公司跨装配、铸造、机加工、化工等多个行业领域,属于资源能源高消耗型企业。另外、重型汽车本身也是一个高耗能产品,也面临着 2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节能减排的市场考验。

  经过持续的推进两化融合,中国重汽深刻认识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和企业效益的目标是一致的,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降低企业的单位能耗,提升生产能力和效率,实现企业节能减排的目标。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为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下面重点介绍几个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的领域。

  (一)依靠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节能重卡产品

  在重卡产品的研发设计中,中国重汽不断融合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打造节能高效新产品。自主研发的CNG和LNG燃气发动机汽车是国内功率最大,水平最先进的清洁能源大功率发动机汽车;中国重汽还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研究,已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将以混合动力城市客车为产品切入点,推广和发展重汽新能源汽车,同时循序渐进地发展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重卡产品从外观、轻量化、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匹配等全方位的考虑节能、节材。中国重汽自主研发的HOWO-A7,其驾乘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及电子化水平均已达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用于装配HOWO-A7的手自动一体变速箱,油耗下降5%-10%,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自主研发并批量生产的重卡企业。2010年,重汽打造轻量化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的核心是高强度合金车架+汉德森橡胶悬架+铝合金变速箱。“仅采用美国汉德森为重汽车打造的新型橡胶悬架,就比多片簧悬架轻了近500公斤。”

  发动机等关键总成自主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12升大马力发动机得到国内外用户好评。近几年相继推出的天然气发动机、电控EGR国Ⅲ排放发动机,完全立足于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少数企业对国内国Ⅲ排放技术的垄断。国Ⅲ机及 3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以上真正的核心技术是燃油喷射系统,在与整车匹配时,标定还在其次,关键在于发动机ECU(发动机电子控制单位)定义的电子控制策略,其实这些关键零部件本身就是两化融合的产物。

  (二)坚持自主开发为主,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大力应用信息系统

  从管理层面方面讲,信息化本身是管理的手段,管理效率的提升有赖于信息化水平的进步,进而通过这些方面对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管理效率提高优化。中国重汽在探索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兼顾节能减排效果,最后创造出一条具有中国重汽特色的、适合重汽发展的以自主开发为主的信息化之路。

  在做好信息规划的前提下,中国重汽采用了以自主开发为主、分布实施的信息化发展方式,减小了信息化实施全面铺开的风险,避免了信息建设的仓促上马,盲目投入,造成投入大,产出低的浪费现象。采用这种方式,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重汽先后完成了基础网络、网络安全、网络出口双链路等基础性建设,信息系统遍布产品研发、制造、供应、销售、物流、财务、日常管理等各大应用领域。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可以减少图纸的消耗,减低不合格品率和废品率。下面重点介绍几个典型领域。

  一是在产品研发领域,依托国家863计划“重型汽车集成开发技术”项目成功实施了“中国重汽数字化设计制造平台” 信息系统。系统将数字化设计(CAD、CAM)和数字化产品数据管理(PDM)集成到一个平台上。设计数字化技术集成了现代设计过程中的多项先进技术,如智能设计、虚拟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和并行工程等。管理数字化通过实现企业内外部管理的数字化,促进企业重组和优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

  《中国重汽数字化设计制造平台》的实施解决了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 4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力薄弱等问题,基本实现了产品设计、生产、试验、管理和维护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平台实现了远程协同设计,远在不同城市的设计人员能同时设计一个零件上的不同单元,并组装在一起。直接和间接的实现了企业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是在生产制造领域利用信息化实现“拉动式”订单生产。中国重汽自主开发了TRP3000生产管理系统及敏捷制造执行系统,在统一平台上集成了物资管理、车辆档案管理、整车库存管理、车间管理、作业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调度、质量控制、设备故障分析、网络报表等管理功能,可以同时为生产部门、质检部门、工艺部门、物流部门等提供信息服务,协助企业减低成本、按期交货,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创造了一个快速反应、有弹性、精细化的制造业环境。在中国重汽的工厂,结合零部件及产成品标准化、射频识别技术和无线扫描技术,每安装一个配件都能在系统里记录下相关信息,同时每一个工位上扫描的每一块零部件的信息也都汇集到系统里。在中国重汽,依靠安装在驾驶室上的一块智能芯片,这张小小的芯片就是每一辆卡车的一个电子身份证,并随车销售给用户,我们全中国,包括世界上的客户,能够通过计算机系统来检索车辆处于什么状态。通过网络和全球定位系统,不仅客户知道自己的车况,零部件供应商也能了解到总装线还需要多少配件,这种随时随地的联系,使企业实现了整车销售和零部件采购“零库存”。就是这种模式每年节约流动资金有20亿元,与原来相比,不仅成本能下降2%左右,同时大大节约了能源消耗。

  三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围绕中国重汽整车和零部件的订购、销售、财务、物流、售后服务领域,为企业量身定做了销售、服务一线通信息管理系统,中国重汽电子商务平台信息系统。系统将用户、销售网络、服务网络、卡车制造厂和销售管理部门有机融合到一个高集成平台上,实现了订单管理,销售资源管理, 5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车辆委改管理,车辆发运管理,销售回款付款管理,车辆物流管理,售后服务管理、备件管理、车辆用户管理等功能,为集团决策层提供了有效监控管理手段和准确的市场分析数据,为集团公司带来数亿元的经济效益。

  系统利用RFID、GPS、GPRS、自主研制的各种通信设备,实现了车辆出库、车辆入库、车辆盘库、车辆交接等业务环节车辆的定点定位管理,避免了人员录入系统造成的数据滞后问题,使数据更加实时、准确,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针对车辆发运途中的违规发运情况得不到有效监控的情况,自主开发了车辆移动定位的监控功能,不仅可以实时看到车辆运送的情况,还能回溯车辆的运送轨迹,规避了车辆绕远、违规载货、套取运费情况的产生,每年为集团公司带来了上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通过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平均可以为中国重汽带来如下的经济效益:库存下降10%~20%,延期交货减少20%,采购提前期缩短20%,停工待料减少10%,制造成本降低5%,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减少10%,生产能力提高10%~15%,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0%~30%。这些无比辉煌的数字对一个企业不仅意味低廉的成本和巨大的利润,同时,其所能带来的无形的社会效益同样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