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文 >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更新时间:2022-07-07 07:59:41

  第一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往来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背景:

  银炫五金冲压机械有限公司2006年开始成立,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主营产品有汽摩及配件,制造加工机械,五金工具。过多年的开拓发展,凭借自身的优势,强化内部管理,及时消化和吸收先进的技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产、销售、服务、开发等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往来账款所占企业资金比重越来越大,不仅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而且也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对于银炫五金冲压机械有限公司来说,加强对公司往来账款的管理控制,减少企业资金占压,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一、银炫五金冲压机械有限公司对往来账款的管理情况

  (一) 应收账款的管理:本公司的销售部门根据每项销售收入的确定标准向财务部申请开具发票,开具发票后交给财务部的会计人员作好账务处理,编制会计记账凭证,并做好登记有关收入和与客户应收账款往来的会记账簿,到了每月的月底财务部会跟销售部的销售的业务单据进行核对,保证双方账账核对一致。

  (二) 其他应收款的管理:公司各部门将其形成的出差借款,采购借款写报销单据,交于会计人员审核,会计人员审核无误后交于会计主管和财务经理审批,等到整个流程按次序完成后,会计人员才开始做记账凭证,并登记会记账簿。每年6月和12月中旬会计人员会对个人往来账部进行清理对账,要求各个部门还旧借新。

  (三)应付账款的管理:公司采购部采购材料,文具形成的应付款需要写请款单并背后贴着购料发票交于财务部,会计人员对单据进行审核、输入金额,然后交于会计主管和财务经理审批。审批通过后,会计人员就会进行账务处理,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登记供应商往来账簿,到每年月底会计会跟采购部的供应商进行对账,保证双方账账核对一致。

  二、往来账款中存在的不足

  本公司在处理往来账的时候尽量做到按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但在其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的。

  (一)不定期对账。企业由于疏于对往来账款的管理,不能做到定期与相关单位核对账目,特别是欠款企业,往往对债权人的对账要求持抵触态度,造成往来账款账目不清,为今后的催款、清理带来困难。

  (二)往来账款不定期清理。公司各部门形成的出差借款,采购借款、各部门备用金应于业务发生后没有及时报销,清理,造成往来账款账目混乱。

  (三)对已销账的往来款管理不善。如已作坏账的应收款,收回时作为账外小金库。

  (四)出租出借账户或为他人套取现金。企业往来账中有些一进一出的款项,无明确经济内容,实际出借账户为他人转款,违反财务管理规定;再如有些业务员,利用职务之便,多次以备用金名义领取现金,然后通过银行转账还款,实际是为他人套取现金,违反了现金管理规定。

  (五)往来款账务处理不规范,往来账账户之间不按业务内容记账。有些与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款项计入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查起账来,无法使应收、应付款余额相对冲。这样不便于企业根据不同往来账款的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三、解决方案或者改进措施

  往来账款涉及到企业日常经营及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往来账中的问题可以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弱点和缺陷。要解决以上问题,除了加强整个社会的制约机制外。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从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角度来讨论如何加强往来账款的管理、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防止资产流失。

  (一)控制环境

  1、让企业从领导到员工都充分重视往来账款的管理,使他们知道应收款项与公司实实在在的资产联系起来,知道应收款的管理重要性。

  2、领导个人要严与律己,不准指使财会人员弄虚作假。

  3、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选用业务素质好,能力强且有责任心的员工,在有效的激励机制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便可创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

  (二)风险评估

  目前企业中普遍存在对往来账款的风险认识不足的现象,因此也没有对往来账款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对往来账款进行管理。事实上,往来账款账目不清,内容混乱,不仅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而且由于管理上存在漏洞,会使少数人有可乘之机,因而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

  企业从业务人员到管理人员,都应认识到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要按不同性质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建立、分析与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

  (三)控制活动

  往来账款中出现上述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企业缺乏相应的控制政策及控制程序,或有了这些政策和程序却没有执行。这些政策与程序主要指岗位分离、授权批准、文件记录、

  预算控制、实物保全等。下面针对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应建立哪些相应的控制政策和程序:

  1、涉及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

  (1)企业应制定信用政策,确定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含信用期限,信用额度,折扣率)及收款政策,对客户的赊销均应被授权批准,客户信用期限、额度的调整必须经过相应权限审批人员审核批准。

  (2)销售部门应对赊销客户信用进行调查,对其尚可使用的信用额度等进行审查并按客户设置应收款台账,及时登记每一客户应收账款增减变动情况和信用额度使用情况;企业会计人员应及时清理应收账款,定期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提供给财务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销售部门,对于逾期的应收账款应督促销售人员催收。

  (3)企业应分部门、分人员下达销售货款回笼率,按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对于逾期未还款应组织人员催收,并要求客户提供担保、抵押等条件。如果可能,采取法律途径解决。

  2、涉及其他应收款的内部控制

  (1)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度。货币资金的收支与记账分离,货币资金的经办人员与资金收支的审核人员分离,这样可以防止恶意串通。

  (2)建立备用金领用和报销制度。为加强管理应尽量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备用金应实行专人保管,并在规定期限内报销;备用金的领用和报销,应根据金额不同建立授权和批准制度,报销时应按领取时用途报销;年终应全部收回,次年再借。对无正当理由不按期报销的职工应予以一定处罚。

  (3)存出保证金应有很关的凭证,并应有授权审批手续。

  (4)所有其他应收款应定期清理,制定催款制度,防止出现坏账。

  3、涉及预付账款的内部控制

  (1)进行适当的岗位分离:付款审批人员不能办理寻求供应商和索价业务;审核付款人员、付款人员、记录应付账款人员应进行岗位分离,以防止舞弊发生。

  (2)对预付货款的商品及客户进行市场及信用调查,预付货款应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并应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执行;防止企业多付或有不必要的预付款发生。

  (3)建立催收货款制度,建立坏账审批制度。

  (4)采购人员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定期轮换,以防止采购人员与供货商联手舞弊。

  4、涉及应付账款的内部控制

  (1)采购审批人员、采购人员、验收人员、储存人员、财会记录应实行岗位分离,以防止串通舞弊。

  (2)定期分析应付账款,规定付款顺序,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配合,在企业资金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先付有折扣的货款。

  (3)制定应付账款清理计划,对长期无人追索的款项应进行调查,确属不需付的账款,应报有关领导批示,及时转入收入账内。

  (4)建立双方定期对账制度,以防止双方业务人员串通舞弊。

  5、涉及其他应付款的内部控制

  (1)实行岗位分离,房屋、设备、场地等的租赁人员、审批人员、记账人员实行岗位分离;废旧物资、材料、包装物的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审批人员、记账人员等实行岗位分离。

  (2)定期对其他应付款进行清理,有不需付的款项应及时做账务处理。

  (四)信息与沟通

  往来账款中问题较多的企业往往在信息沟通方面做得不够。首先,财务人员没有定期向相关业务人员报送与其业务有关的应收、应付余额、账龄、风险分析等资料,并且由于企业没有相关的收款、报销等时间的规定,财务人员也不便于与相关人员进行往来账款清理进度及计划方面的交流;其次,财务人员也不能做到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风险分析报告及解决方案,因此主管领导也心中没数;再者,企业间由于缺乏定期进行账目核对工作也会造成企业往来账的不准确。所有这些都影响往来账款管理。

  为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企业管理当局、财务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及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交流,相互配合,上传下达,共同做好往来账款的管理工作。

  (五)监督

  现代内部控制理论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包括企业管理当局的指示得以执行的程序、制度,还包括对整个控制活动的监督。而内部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着主要职能。目前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由于其定位、人员、独立性、审计范围等原因的限制还不能充分发挥其内部监督作用,特别是目前企业的内部审计中将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与监督作为经常性项目的很少,这就无法保证内部控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因此企业应加大内审的力度,审计机构的设置应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内审的重点应转向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和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总结

  往来账款是企业在经济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应收、应付、暂收、暂付款,是企业资产、负债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往来账就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但目前银炫五金冲压机械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完善,都不可能建立如此全面、规范的内部管理方案。它只可能尽可能加强往来账款的管理、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防止资产流失,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环境。

  企业的前进,组织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赖往来账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在五邑地区像银炫五金冲压机械有限公司中小型企业非常多,在物竞天择的过程中,由于企业财务及经营管理上的不妥使其在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感到力不从心,发展困难,甚至存活率不高,所

  以往来账的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企业的往来账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仍很不到位,很多企业发展处于瘫痪状态。本文以银炫五金冲压机械有限公司为例,就往来账内部控制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提出了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其他企业的在管理问题受到广大学术界、理论界的关注、支持和帮助。

  五、参考文献

  ?si=9

  ?si=6

  ?si=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第二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会计、财务管理毕业论文一级标题(量化加整理版)

  可以复制到EXCEL上,使用搜索,毕竟题目太多

  1. 基于盈余目标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 2. 风险投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及国际借鉴

  4. 企业并购中的支付方式选择分析-以XX公司为例 5. 论企业集团母子公司间财务控制系统的构建 6.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7. 现代企业现金流量控制的对策探析

  8. 基于核心能力导向的企业业绩评价探析 9. 基于公司治理的资本结构问题

  10.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筹资成本的实证研究 11. 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利益冲突与协调 12. 关于企业价值研究

  13. 关于财务的分层管理思想研究 14. 论快速折旧方法的作用与应用 15.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16. 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 17. 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18. 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 19. 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20. 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研究 21.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问题探索 22. 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方法探讨 23. 财务总监制度问题研究

  24.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

  25.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危机的影响分析 26. 论成本与费用的控制方法 27.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28. 论财务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29.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评价研究 30.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优化对策 31.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与绩效研究 32. 国内外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比较思考 33. 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34.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5. 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问题研究 36. 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 37. 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小股东的利益影响研究 38. 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初探 39. 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

  40. 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代理成本问题研究 41. 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

  42. 论我国企业财务监督的现状及对策 43.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44.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45.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动因及问题分析

  46. 股权分置改革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建议与对策 47.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问题的分析 48. 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探析

  49. 企业信用管理的财务效果分析 50.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讨

  51. 价值链分析对管理会计的作用研究

  52. 基于ERP的企业集团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53. 中小型企业内源融资中的收益质量分析 54.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研究

  55.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56. 基于融资方式视角的公司治理问题分析

  57. 对大型集团公司集中整合财务管理模式的思考 58. 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动因研究

  59. 经济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分析 60. 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研究

  61. 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62.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

  63. 基于管理层薪酬视角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64. 高校贷款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

  65.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控制战略评价方法探讨 66. 平衡记分卡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67. 浅谈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成因与措施 68. 对运用财务杠杆提高企业筹资效益的思考

  69.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治理机制研究 70.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探讨 71. 当前高校债务困境破解对策探究

  72. 从高校腐败案件看高校内部控制缺陷 73. 企业筹资方式的探讨

  74. 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

  75. 构建和谐财务文化 加强单位内部控制 76. 家族企业控制权转移后的治理措施

  77. 中小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8. 论新形势下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

  79. 基于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80. 浅谈企业如何加强资金管理 81. 基于COSO框架的嵌入式财务治理体系 82.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收益分配政策选择

  83. 构建现代信用担保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84.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分析研究 85. 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86. 并购不同阶段的财务风险分析

  87.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对策探讨 88. 公司财务危机原因探析

  89. 经理股权激励影响企业业绩的机理分析

  90. 控制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成本模型分析 91.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92. 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93. 大股东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 94. 完善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思考

  95. TobinQ理论及其公司层面应用探究 96. 长期负债的举债方式与核算初探 97. 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98. 浅析金融危机下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

  99. 控制权私有收益 、机构投资者持股和投资者保护 100. 浅析我国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

  101. 公司治理的“外延扩展”和“内涵衍生”:一个逻辑框架 102. 金融危机下股权激励失效的原因及对策

  103. 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问题 104. 债务融资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 105.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初探

  106.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107. 融资方式与公司治理

  108.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研究 109.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 110. CEO激励与投资偏好分析

  111. 上市公司过度融资行为与原因探析

  112. 基于两权分离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113.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系统分析

  114. 企业财务风险度量方法概述与评价

  115.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116.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税收筹划途径分析及其合理运 117. 基于自由现金流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研究 118. 控制权、控制权私利和投资者法律保护 119. 共同治理、相机治理与财务治理效率 120. 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运用研究 121.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122. 企业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研究 123.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整合

  124. 谈校园一卡通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与盈余质量评价

  金融危机下海外应收账款的特点与风险防范 多元化经营与资本结构关系研究

  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防范与治理 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价值链理论框架下财务可持续增长研究 工商税制改革研究

  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治理研究

  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行为控制管理方法研究 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风险分析 高管层股权激励的现状与效果

  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实践探索

  基于掏空现象下并购企业公司治理研究

  高管层股权激励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及难点分析 国有上市公司可分离交易可转债融资的思考 融资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关系分析 降低成本,费用措施与途径的探讨 试论会计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 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增值税征管有关问题的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无形资产管理初探

  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措施与途径的探讨

  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金融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 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 资产评估中主要问题研究 资本经营若干思考

  广告策略及其实践研究 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 营销策略实践研究

  论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 劳动工资改革初探

  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论股份制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论会计的职能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浅析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 资产重组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 现代企业制度内容和体系研究 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决策 目标管理中主要问题研究

  企业并购的筹资与支付方式选择研究 引进技术的消化,改造与吸收的研究 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企业投资策略研究 股票期权问题的研究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 技术引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审计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国际税收筹划研究

  审计监督体系完善的研究

  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问题

  财会部门内部职责划分及其人员配备合理化的研究 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 商业信用改进的探讨

  会计在经济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XXX税(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论盈亏临界分析法在企业财务规划中的应用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

  ABC分类法在企业存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入世对我国税务会计的影响及展望 企业财务状况的判断与分析初探

  我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外汇业务的管理与核算研究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经济价值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关于建立内部银行制度的探讨 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问题研究 论资金成本在筹资决策中的作用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问题研究

  论当前企业会计工作中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企业并购前后财务状况变化问题研究 论会计的基础工作对会计质量的影响

  以平衡计分卡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会计凭证审核的作用和程序研究 论会计凭证的审核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投资组合理论与财务风险的防范

  基于不同发展周期的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研究 民间审计产生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目标的制定与分解 论财务管理的目标

  现金流量折现法在评估公司战略中的应用分析 企业长期筹资方式初探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估管理者业绩中的应用拟合 资金成本与筹资决策的研究

  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问题研究 企业改进流动资产管理的研究

  企业纳税筹划中的风险规避问题研究 加强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研究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企业商品定价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 改进企业内部经济核算的研究 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研究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主要问题的研究 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加强销售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关问题研究 谨慎性原则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代理人理论与财务监督

  跨国公司的外汇交易风险及其管理 提高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水平的研究 我国公司筹资现状调查与分析 销售策略研究

  我国公司筹资成本调查与分析 企业商标管理改进研究

  我国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与分析 企业销售服务研究

  我国公司投资决策现状与分析 选择广告媒介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问题 销售结算方式研究

  .企业风险控制问题探讨 合理选择企业目标市场研究

  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 出口商品的加工核算问题研究

  负债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问题分析 出口商品储存管理核算的研究 我国公司收购中存在的问题

  对外贸易价格管理与核算的研究 会计改革中主要问题的研究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 债务融资的财务效应

  加工补偿业务的管理与核算的研究 论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分析 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及控制策略 国外投资管理与核算研究

  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企业财务预警与业绩评价的比较 试析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司盈余管理 企业并购模式的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及其防范 企业融资中的税收筹划

  基于制衡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存货计价与核算的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 管理层收购问题探讨

  一、财务会计类:

  1、浅议建立坏帐准备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2、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3、浅议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问题

  4、浅议股票投资核算的成本法和权益法

  5、加速折旧的优点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6、关于无形资产的价值确定和摊销问题

  7、关于营业收入确认的研究

  8、会计收益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及会计处理方法

  9、试论会计报表分析的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

  10、对××具体会计准则的评价

  1.

  11、折旧方法的选择

  12、对新旧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的理解与分析

  13、用法制手段治理会计信息失线、关于会计监督规范化的探讨

  15、浅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

  16、会计报表的阅读与分析

  17、会计谨慎性原则在资产计量中的应用

  18、对新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公允价值的思考

  19、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探析

  20、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的比较--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21、新XX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运用

  22、对新会计基本准则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

  23、新旧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核算的异同分析及其思考

  24、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与对策

  25、论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26、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新旧准则差异及分析

  27、无形资产新旧准则差异及分析

  28、新旧会计准则差异综述

  29、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30、我国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分析

  二、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类:

  1、企业资金筹集的主要方式

  2、制造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比较分析与结合应用

  3、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处理方法分析

  4、论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5、量、本、利分析原理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6、成本性态分析在财务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7、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研究

  8、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9、浅议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

  10、货币时间价值与投资决策分析

  11、投资效益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12、试论企业管理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13、转变理财观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4、树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财务管理新观念

  15、试论企业管理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16、成本计算方法改革初探

  17、浅谈公司股利政策问题

  18、从博弈上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19、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选择 20、存货管理方法研究

  21、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

  22、现金管理的重要性及方法

  23、对杜邦分析法的再思考

  三、审计类:

  1、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与保护措施

  2、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

  4、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

  5、审计法制化、制度化的建设研究

  6、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的比较

  7、由***案看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8、论风险导向审计

  9、论制度基础审计

  10、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分析

  11、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与审计报告质量的探讨

  四、财经类

  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化的研究

  2、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对策

  3、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与分析

  5、试论视同销售对企业增值税及所得税的影响

  6、折旧方法的选择及其对企业税收的影响

  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公允价值模式与账面价值模式的比较分析

  8、企业折旧方法的选择与纳税筹划

  9、会计收入与所得税收入差异分析

  10、职工薪酬纳税筹划分析

  11、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12、用友ERP-U8企业财务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13、电算化会计与手工账务处理的比

   第三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会计史及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我国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先秦到民国时期我国会计从最原始的计数方法发展到了有专门的会计人员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来记账,并相应的颁布了关于会计的法律规范。到了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会计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使得会计环境发生了变化,会计工作的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不仅扩大了会计领域,也大大丰富了会计的内容,使会计呈现综合化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会计史 会计电算化 会计发展趋势

  我国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先秦到民国时期我国会计从最原始的计数方法发展到了有专门的会计人员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来记账,并相应的颁布了关于会计的法律规范。20世纪90年代以来,会计工作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会计环境发生了变化,不仅扩大了会计领域,也大大丰富了会计的内容,会计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会计呈现综合化发展的趋势。

   1

  一、会计的历史。 (一)先秦至秦汉会计史。

  中国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公社制时代,人们已用“刻记记数”和“结绳记事”等方法,反映渔猎收获数量及其他收支。这是最原始的会计活动。

  到奴隶制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建立,为适应统治阶级管理经济的需要,官厅会计部门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西周设臵了专门负责会计工作的司会官职,它与专门负责财物保管工作的官职“小宰”有明确的分工。会计部门内部设“司书”、“职内”、“职岁”、“职币”四种官职分别执掌财务与出纳。周朝还制定了一些财计管理制度,如收支报告制度、交互考核制度,以及宰夫所行使的就地稽察制度等。在周代,会计一词已有了比较明确的含义,即所谓“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周代的官厅会计,不仅采用了类似凭证(当时的“书契”、“官契”等)、帐簿(当时的“籍书”)和“三柱结算法”等专门方法,而且有了叙事式会计报告(如《周礼》中讲的日成、“月要”和“岁会”报告)。

  随着封建经济关系的产生、发展,中国会计有了长足的发展。战国至秦汉时期,官厅财计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构成一个经济管理系统。以编户制度、“上计制度”以及国家财政收支和皇室收支分别管理制为主干的财计制度的建立,以及秦汉御史监察制度的建立,是封建国家经济集权的重要体现。以“入、出”为记帐符号,以上入下出为基本特征的单式入、出记帐法的形成,以“入-出=余”为基

   2

  本公式的三柱结算法的普及运用,以及在战国中后期会计帐簿设臵分为“恒籍”(汇总登记的会计籍书)、“草籍”(专门登记粮草的会计籍书)、“苑籍”(专门登记厩苑的会计籍书)进行分类核算等,奠定了中式会计方法的基础。秦汉时,还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采用了以“收、付”为记帐符号,以上收下付为基本特征的单式收付记帐法,并对一部分收支以钱币为计量单位进行核算。这是中式会计获得初步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隋唐至宋代会计史。

  隋唐至宋代时期,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兴盛时期。会计、审计和国库组织发展到较为完备的程度。会计与出纳、会计与国库、现金出纳与实物出纳、签证单位与财物发放单位,以及审计与会计之间都有了明确的分工,各由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唐代的“度支部”和宋代的“总计司”、“会计司”等专门组织的设臵,表明了当时对会计的重视。唐代建立起来的独立的审计组织机构──比部,和行使财计监察的御史台及御史监察制度,以及后来宋代的“审计司”、“审计院”的设臵,都反映了当时对经济监督工作的重视。唐宋时期计算各项赋税收入的计帐户籍制度,以“量入为出”为原则的岁入岁出预算制度,财物出纳保管制度,要求自下而上逐级呈递“上计簿”的上计制度,以及监察制度等,已成为封建统治者加强经济控制的基本财计制度。唐宋时期出现了“四柱结算法”和“四柱清册”。“四柱结算法”是按照“旧管”(上期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存)这“四柱”特定的格式,定期结算帐目的一种会计

   3

  方法。“四柱清册”是以“四柱”为基本格式,以“四柱结算法”为基本方法所编制的一种会计报告。“四柱结算法”的创立、运用和发展,“四柱清册”编报形式的产生、运用,是唐宋时代在会计方法方面的重大贡献。“四柱结算法”是系统反映国家经济和私人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科学方法,它集中归结了中式会计的基本原理,是中式会计方法体系的核心与精髓,为中国会计从单式帐法向复式帐法的演变奠定了初步基础。从世界范围讲,“四柱结算法”中的“四柱平衡公式”(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和“四柱差额平衡公式”(新收-开除=实在-旧管)的建立、运用,比西式簿记中的平衡结算法的出现要早得多。在唐宋时代,会计分析工作也有了进展,如在唐朝的《元和国计簿》和宋朝的《元佑会计录》中,就有计帐、户籍的分析,国家财政收支的对比分析,以及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的专门分析。宋代的《太平经国之书》和《玉海》,则是汇集会计史料的重要著作。在这一时期,中国民间会计也得到了发展,中国早期的金融业──柜坊,典当业──质库,以及为商业服务的货栈──邸店等行业也运用四柱结算法。

  (三)明清时期会计史。

  到了明清时期,是中国单式簿记的持续发展和复式簿记产生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和产生,在民间商界产生了中国固有的复式帐法:

  1、“龙门帐”。它把全部经济事项划分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各项负债和资本)四大类,遵循

   4

  “有来必有去,来去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处理帐目。龙门帐的特色表现在年终“合龙”结算方面。凡进项减去缴项等于存项减去该项者,为“龙门相合”,否则为“龙门不合”。

  2、“四脚帐”,又名“天地合帐”。此种帐法有两种结册编制,一为“彩项结册”,相当于近代的“损益计算表”;一为“存除结册”,相当于近代的“资产负债表”。“四脚帐”的试算平衡,勾稽全部帐目是在“存该结册”上进行的,该册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称为天方,下部称为地方。凡上、下两部分数额吻合谓之“天地符合”,否则为“天地不合”。在当时,这两种帐法代表着中国会计的先进水平。 (四)鸦片战争以后至民国时期会计史。

  到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会计出现了中式会计的改良和借贷复式簿记的引进同时并存的局面。蔡锡勇所著《连环帐谱》一书,为中国引进借贷复式簿记的开端;谢霖与孟森合著的《银行簿记学》一书,为引进借贷复式簿记创造了条件。1908年大清银行创办之时,就采用现金收付复式记帐法,为中国改良中式簿记之先声。到了民国时期,大型工商企业一般采用借贷复式簿记,中小型工商企业一般采用中式收付簿记。30年代会计师徐永祚发起了改良中式簿记运动,拟订《改良中式簿记方案》,但未能广泛推行。与此同时,会计师潘序伦通过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图书用品社编著、出版多种会计书刊,使借贷复式簿记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此外,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先后颁布过会计法及其他一些会计法规,但未能贯彻执行。

   5

  二、会计核算、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会计核算的发展趋势

  1、会计核算集中化

  企业特别是跨地区、 跨行业、 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对经济活动的核算要集中、 全面决算, 统

  一、 全面核算资金、 销售、 成本和利润, 以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而对企业集团内部的各级单位实行分级辅助核算, 分别核算本单位内部的资金、 销售、本和利润,以调动企业内部各方面和人员的积极性。对于小企业,有的实行独立会计核算,较多的小企业实行代理记账, 由代理账的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公司等)实行集中核算、决算,被代理记账的单位进行辅导核算。计核算外包既提高了小企业的效率,又表现会计核算的集中趋势。

  2、会计核算国际化

  随着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利用外资, 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等, 会计核算也要国际化。会计核算国际化是指会计机构、 会计人员为完成会计核算任务而采用具有国际的相应性、 规范性、 可比性和适用性的手段、 措施和途径。其要求是:国际相应性, 会计工作采用了相应的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和要求; 国际规范性,会计工作的组织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和要求基本上可比的; 国际适用性, 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和所采用的方法在国际上普遍适用。应该指出, 会计工作具有国际性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通过借鉴、 协调和统一来达到。会

   6

  计核算国际化是与国际会计协调的过程。会计核算与国际会计协调的内容是与国际会计通行规则(主要是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 同时, 还要与国际会计惯例、 会计职业道德, 某些地区的国家集团会计规范(如欧洲联盟公司法协调指令中有关会计的指令) , 其他主要国家的会计准则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等相协调。

  3、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会计核算内容的扩大、 复杂和多方面, 需要核算规范化。会计核算规范化, 是会计机构、 会计人员为进行会计核算而采用具有标准性、 统一性和一致性要求的手段、 措施和途径。 会计核算规范化要求: (1)标准性, 会计核算应按确定的准则或依据、 程序、 格式、 要求等进行; (2)统一性,会计核算应按有关的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实行; (3)一致性,会计核算应按已有的规定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实施应是相同的。应该说明, 会计核算规范是相对的, 在一定条件下对会计核算的规定, 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 可以作相应的调整, 或修改或充实,使其更符合规范的要求。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 会计规范表现出一定的强制性。其表现为应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有关规定进行, 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填制会计凭证, 登记会计帐薄,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如有违背, 将就违规责任遭受处罚。

  4、会计核算信息化

   7

  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向企业的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企业财务状况通常是以会计信息,即财务报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通过期初、 期末的会计核算信息,我们可以考察企业的资源是否得到了保持, 考察企业管理当局对受托经管责任的履行情况。而且, 在当前委托代理较为普遍的经济经营模式下, 会计作为惟一发展得较为成熟的正式信息系统,对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察觉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会计管理的发展趋势

  1、会计管理对会计系统管理的重视

  会计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会计系统既是一个封闭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系统,它的运行受系统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会计管理要重视系统管理, 即对会计系统的整体进行全面管理。系统因客体的不同, 而有各种不同的子系统,对子系统也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进行系统管理,如对成本系统的管理, 对资金的系统管理。会计系统因管理条件不同而形成不同管理环节的系统管理。它包括会计预测、 会计决策、 财务计划、 会计控制、 会计检查、 会计考核和会计分析, 而形成会计管理体系。这种立足管理环节的系统管理,也应是全过程管理。

  2、会计管理对战略管理的重视

  现代企业管理的最显著特征, 是加强发展战略研究,实施战略管理。企业要适应市场,制定和实施明确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依据企业的战略,相应要研

   8

  究会计战略。会计管理重视战略管理就是重视财务战略管理。财务战略是指对影响企业全局, 重大、长远的财务活动进行的决策。企业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战略的中心。

  3、会计管理对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视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从对有形资产管理转而重点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由于投资/ 无形化0 ,使企业形成大量无形资产, 而这些无形资产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因而, 对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越来越受重视,这在 2007 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也被重点突出,无形资产主要包括: 专利权,如企业发明创造的科研成果;非专利技术, 如技术秘密、管理技术、销售网络等; 商标权,如申请注册商标,创造驰名商标; 著作权,如出版的著作、设计的软件等; 土地使用权; 商誉, 如培育企业形象,等等。

  4、会计管理对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视。

  企业内部会计管理要以责任会计为主要形式,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已经成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普遍十分重视内部管理,都加强对资产、资金、成本和利润的管理,而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实行目标管理,以利润目标为牵头,或以成本目标牵头, 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考核严格、奖罚分明。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纷纷使会计监督制度化,致力于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违反会计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致力于正确处理与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外部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 保

   9

  险监管等部门对单位监督的关系。

  三、会计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趋势 (一)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

  在我国实现会计信息化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国家适时地提出了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科学论断,为我们指明了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前提和核心,企业信息化又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全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的和决定性的内容。因此,加强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会计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会计改革的必然趋势。

  1、会计信息化是会计改革的需要。

  会计属于上层建筑,在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均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会计社会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呼吁会计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革命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也强烈冲击着传统会计模型。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再将现代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统一,构成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应该体现信息环境下会计变革的要求,反映会计与技术的结合及相互影响。

  2、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企业信息化的目的,首先在于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即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的设计、制造、测量和控制实现自动化。为此,企业需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10

  以及其他自动控制技术,来控制设计和生产过程,以减轻人们的劳动,提高产品的质量。企业信息化的另一目标是实现计划、财务、人事、物资、办公等方面的管理自动化,并通过网络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畅通,监控物流的整个过程。所以,企业还需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MIS),力图实现从生产到管理的全面自动化。会计信息系统(AIM)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该系统产生了企业70%以上的信息,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不实现会计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谈不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为赶上时代步伐,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以增强竞争能力。未来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信息的竞争。这就需要开发与应用事前有预测、决策,事中有规划、控制,事后有核算、分析的信息化企业管理系统。信息技术的升级和应用的普及,信息技术方法的更新,公用数据交换网络的建立和迅速发展,为企业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目前,会计核算的众多子系统已经使单台计算机功能发挥到了极限,并且只能使用在较小的单位,而以管理为重点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系统其数据收集和信息使用不可能在同一地点、单位和部门。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复杂性要求必须使用计算机网络,必须在最大范围内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和数据的综合利用。因此,完整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与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共同规划、统筹设计,以核算功能为内核,以管理功能为重心、以业务类型来划分其子系统。这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1

  (二)会计网络化发展趋势。

  网络会计,是计算机网络化的会计系统, 其所需处理的各种数 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对各种交易中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1)在线反馈。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企业每一项变动都可以实时予以反映,当业务事项发生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以及互联网直接采集有关的数据信息,实现会计和业务一体化处理。凭借计算机的强大处理能力和网络的传输能力,信息使用者只要点击鼠标即可生成所需的会计信息。

  (2)全面反映。通过在线访问,信息需求者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取所有企业开放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满足企业多方面的需要。 (3)实时分析比较。网络环境下,在线数据库包括网上所有企业的信息,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可在此基础上得到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有关财务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正确预测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4)资源共享。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将具有更大程度的开放和公开,大量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直接采集,而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也可以根据授权,通过网络直接获取信息。这样,网络信息通过相互访问实现资源共享。

  2、网络经济时代会计网络化发展的必然性

  随着信息高速路的建成,电子商务时代已经到来,会计环境在网络

   12

  下也发生了变化。国际互联网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企业内联网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则使企业走出封闭的“局域”系统 ,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对外实时开放,同时使企业内部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臵。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更好地利用网络带来的优势 ,未来的会计模式必将以网络会计的形式出现。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由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跨越到会计网络化阶段。会计网络化的目标是通过将会计与现代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 ,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发展,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网络系统。 (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信息革命浪潮的来临 ,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不断升级, 互联网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遍布全球。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之间的商务流通带来极大的便利和经济利益,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2)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要求会计网络化。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网络提供的通信手段在网上进行的交易活动,它通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以提高贸易伙伴间商业运作效率为目标,将一次交易通信全过程中实现交易无纸化、直接化。电子商务通过因特网进行交易,尽可能地在经济交易中采用电子单据、电子传递、电子货币交割,避免了传统商务中手写任务繁重且不易保留、传递速度慢等诸多弊端。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现代化、存货“零库存”经营规模无限制等特点使它对信息传递速度的要求更进一步,它对传统手工会计的核算模式提出来的新的

   13

  挑战。

  (3)国家宏观经济的管理和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会计网络化。会计信息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综合反映 ,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统一的汇总会计报表体系有利于加强会计信息管理和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现行会计信息采集方式是分部门、分行业依据各自工作需要自我封闭进行的,因指标体系、口径解释、报送时间、填报方法和范围等方面的差别,造成同类经济的会计信息有差异,通过统一报表 ,实现报表的统一设计,达到统一指标口径,统一填表范围 ,有利于消除上述因素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或行业性的会计信息网络查询系统,以实现数据共享,有效地扩大会计信息数据的使用范围,对于建立这样庞大的会计信息网络查询系统,传统的会计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是无法满足的。我国已加入 WTO,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在冲击着世界每一个角落,尤其是打算走出国门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要展开国际竞争,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大展宏图,同样离不开管理系统的支持。

  四、会计国际化趋势

  会计国际化的实质是各国逐步趋同的过程,也是各国利益之争的结果。我国应当在推进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积极参与会计的国际协调,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如前所述,当前我国会计环境下呈现出了一些特殊的会计问题,我们要在会计国际协调过程中对这些特殊问题加以反映,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施加影响,使之关注我们的问题,力求找出解决我国实际问题的方法,并使其成为国际上认可的方 法,以

   14

  尽可能地减少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成本。尽管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规模及其认可程度日益扩大,但中国特定的会计环境决定了我们既不能全盘接受国际会计准则,也不能全盘否认国际会计准则,要在吸收、借鉴其先进的会计理论、方法时,体现自己的特色。在推进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所以,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要充分实现中国会计准 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 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计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不断的呈现综合发展的趋势,会计核算、会计管理的呈现更加规范和合理的发展趋势,而会计信息化、会计网络化、会计国际化是21世纪我国会计发展的新趋势。作为21世纪的会计专业学生,未来的会计人员,学好会计专业的知识及其重要,了解我国会计的历史,会计的发展趋势,不断跟着发展的趋势去努力的适应发展趋势并且做得更好,也是及其重要的。我国会计发展的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

  【参考文献】

  1、邵晓玲,《我国会计的网络化发展现状》(《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 年第3期)

  2、刘中成,《谈我国会计发展的趋势》(时代任贸 2 007 年 1月, 第五卷,总第55期)

   15

  3、李越,《现代会计发展趋势浅论》(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第 9期,总第 171 期[中图分类号] F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2880( 2008) 09- 0150- 02)

  4、辛茂荀.会计信息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谢学情,《会计信息化:会计改革的必然趋势》(现代经济信息,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0)07-0126-02)

  6、中国会计史

   16

   第四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关于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作为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加重要。

  一、 目前关于会计专业学生毕业的就业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社会上各种企事业单位对会计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会计将成为各行业中的一个热门专业,其社会地位和收入也会慢慢地提高。

  经过调查研究,70%会计类法学生毕业自后选择就业,30%选择继续深造学习。站在70%的毕业生角度看,他们认为即使是再继续深造最后还是要面临毕业后就业困难的状况,不如早早的勇敢面对社会,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经验和社会交际圈,而且对于会计这一职业,丰富的社会实践和专业经验必定是在社会上立足的最好筹码。

  造成这些缺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不能把理论和时间相结合,工作实践较少。会计是一门靠经验生存的行业,现今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去真正的实践,因为在以后的就业中没有做好铺垫

  2、大部分大学生的“天之骄子“观念根深蒂固,自身的认识错误,导致自身丧失进取心,妨碍综合素质的提高。

  3、现今大学生普遍缺少福独立性和自主性,职业观念淡薄

  4、现今大学生认为寒窗十余载,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因为懈怠了,没有了奋斗拼搏的尽头

  6、缺少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目前人才市场上出现“有人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并存的现象

  二、社会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各项需求

  近几年,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对会计专业

  如尼采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压力变大。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新型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在伦理道德、职业判断、沟通与协调能力、创新能力、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等当面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查找,了解到目前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如下:

  1、管理人才:精通财务知识,懂得管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融

  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资本运作程序,要求高学历以及相关的工作经验

  2、一般会计人员:熟悉掌握会计电算化、务软件的使用,责任心强,认真仔细,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会计相关业务。

  3、记账员、保管员等:业务熟练、责任心强,一般有企业自己培训

  以上是笼统的介绍了目前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而会计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也是与日俱增。

  (一)招聘会计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会计工作包括实务工作和理论工作,各个企业侧重于实务,因此对于会计人员公司更侧重于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当今社会,丰富的时间紧赶才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法宝之首。而工作经验具体到应届毕业生来安也就是实务能力,这不仅要求我们会计专业学生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求我们会做,从凭证的天职到账薄的登记直到报表编制我们都要会独立操作完成,只要通过一定实习训练就可以做到。

  现在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欠缺的有:

  1、实际经验不足,作为一名会计专业者,还要对审计以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2、实务经验不足,没有职业规划以及能力与职业的定位。

  3、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每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意见和见解。

  (二)业专业需求中,中高级会计人员稀缺

  目前初级跨级人员是在太多,数据统计表明,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数比中高级职称以及其他高证书的人数多。目前在初级会计人员已经性对饱和,甚至过剩。中高级会计人员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对象,就目前的供需比例看,中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

  企业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业务素质,能力要求的情况:

  1、业务素质: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关键,要成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就必须不断深化业务素质

  (1)巩固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财务人员要有牢固的财务知知识和专业知识,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中不断提高,了解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企业的有关规定,并严肃要求

  自己,做到记账、算账、报账手续完备,内容真实,账目清楚,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账务工作,也是最重要的,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关键

  (2)要有广泛的知识面

  会计毕竟只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所以,一名合格的会计,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相关的学科都应当熟悉。会计工作是实践知识的应用,因此,会计人员应是综合性人才他需要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性,及时的吸取反馈。

  (3)掌握会计电算化

  计算机现今已经广泛用于财务系统的账务处理等方面,提高了经济效率,使会计人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展开分析预算、统筹等工作,同时,也避免了许多差错。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掌握计算机应用的这一能力。

  (4)较强的实践能力

  财务人员经过实践检验,动手能力差是不行的。把理论转化为时间,早从实践中提高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现今社会需求量大,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财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不仅仅通本单位人员的交往,还要和银行、税务、审计等部门进行广泛的联系。作为一名合格的财会人员,还要具备平衡协调能力。

  三、根据上述企业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对于应届毕业生,应该做到:

  1、不能松懈财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不停地反复复习,更深层地理解学习,从而是基础知识更加牢靠。

  2、不能只仅限于财务会计的知识内容,涉及到财会的相关知识、技能(审计、法律等)都应该熟悉了解并且能够应用。

  3、认真的学习会计电算化,熟练操作电算化的所有程序,独立完成做账流程。

  4、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早已毕业的社会人员,都应该把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相结合,做到实践与理论结合,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更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

  5、要学会人际交往的能力,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环境。

  6、要不以停歇地学习,不停地深造教育,取得更好的职业证书,为自己以后的社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对于本校会计教学的感受

  (一)于会计专业所设臵的课程:1业为导向的原则。对于我们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竞争力决定了我们生存与发展。学校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这三年里所设的课程与我们今后就业紧密结合,我们掌握了会计的基础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审计》等知识。

  2、学校每年学期都会组织我们进行会计实训,使得我们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会计专业的课程学习中学校很重视实用性。每年更新教材内容,同事开始一些实用性的专业课程,如《会计电算化》《数据库应用》等课程

  4、学校培养了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更加具备了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二)专业职业教育使学生具备了:

  1、系统的会计核算知识、掌握会计核算方法。

  2、扎实的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与方法

  3、掌握审计、成本会计、金融、税收和法律等职业技术知识

  4、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应用水平

  5、掌握会计专业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三)三年的学习实践,让我们从中学会得到了:

  1、能够熟练的对会计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查账的能力

  2、能够熟练的做到对电算化软件操作、系统维护管理能力

  3、对财务管理有一定能分析、判断能力

  4、能够在会计管理过程中用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合作共事的能力

  5、能够独立完成做账流程,能够自学、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

  6、在校期间取得了会计从业证书等各类等级和资格证书

  三年的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不懂的什么是会计的孩子,成长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会计专业人员,这些都要感谢学校的教育和自己的不懈努力,毕业之际希望学校能够继续发扬对会计专业的重视,对本专业的培养,培养出更多对社

  会又用的会计人员。

  五、会计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和方向

  上述的会计就业现状和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各项需求了解到,现今社会高水平人才稀缺。会计职业的门槛相对比较低,只要在我国取得会计证书,就能从事会计佛你工作,所以底层的会计工作的竞争力是很严峻的。

  会计人员多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社会对会计的需求量大。基本上每个单位都需要会计,但是高水平的会计人员依然很短缺。相对于其他的行业,会计的择业机会较多。且会计职业的寿命较长,因为会计专业要的就是有足够经验的“老人”,所以在会计这个行业,打拼的越久,越能够得到更高的职位。

  目前在我国关于会计专业的前景有几下几点:

  1、内资企业:需求量大,待遇、发展欠佳,不过也是目前会计毕业生最大的就业去向。

  2、外企:待遇比较好,更重要的是外企的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比较成熟,对新员工的一般进行培训,但其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

  3、近两年,法律与财务会计相结合收到很多公司的欢迎,因此,选修法律专业并有所成就,对未来发展也是有很大的用途

  4、事务所:能够学到很多东西,能够充分锻炼能力。

  5、想要安稳工作的,就考虑公务员、教室,压力小,不过发展不足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重,面对涉水的严峻竞争,我深深地额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有危机感、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坚持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努力地加深自己的专业知识,把自己在大学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关心国内外的大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还要不断地坚持锻炼身体,全面提高自己的很提素质。

  六、总结

  现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刚刚毕业的应届生,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面对社会要勇敢去做,要能够把自己学校的知识与自己在社会上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并且不要不耻下问,向资深的老辈问问题,更加锻炼自己。并且要不断地深造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让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加牢固,并更上一个阶段。

   第五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1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态 …………………………………………………1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2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防范 ……………………………………………2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建议和对策 …………………………………………

  4浅议会计信息的失真与防范

  【摘要】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研究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会计法规、会计理论和会计监督等方面,对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试论其具体预防措施。

  【关键词】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会计信息是一种经济信息,它主要用货币来表示,以表明企业在一定的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资本运动的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是一个特定主体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的载体——会计凭证、帐簿和会计报表,尤其是会计报表,可以传递有关财务状况、经营及其成果以及现金流转情况等等方面的历史信息,经过对这些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还可以获得有关经济活动变化趋势的预测的未来信息。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非常广泛。

  然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会计工作秩序不佳,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现实情况来分析,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态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形态表现为“三假”。 一是假报表。一些单位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不是以真实反映经营活动的会计资料为依据,而是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向不同的部门报送不同的会计报表。采取人为任意调节收入、成本、收益、投资和负债等手段,以不同的依据编报多套会计报表,以满足管理当局偷逃税款、欺骗投资者、获取贷款等目的。

  二是假账簿。有些单位为了应付不同部门检查的需要,假账真算,真账假算,故意作弊和虚构,如涂改、挖补账簿、毁灭账簿、做假账、假挂账、不入账、记账故意违反记账规则;在法定会计账簿之外另设一套或多套账簿,虚挂应收、应付款项;不按规定进行账目核对,账实、账证、账表、账账不相符等。

  三是假原始单据。有些单位在取得外来发票时与对方串通一气。给对方一些好处,要求开阴阳发票,大头小尾发票,这些假发票从本身看真假难辩,小而试图使作假从原始单

  据到会计报表严丝合缝,不露蛛丝马迹。故意编制虚假的记账凭证,混淆会计科目,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内容不符、数额不符,涂改记账凭证等,使记账凭证失去真实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会计信息失真,造成金融市场的混乱,投资决策失误,使用财务报表等一系列会计信息的载体起不到期应有的作用与价值,损害广大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二)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社会经济某些矛盾,如利润的虚增虚减,国民收入虚增而使超量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会计信息失真,容易造成国有资产和财政收入的大量流失,从而为某些当权者化公为私,侵吞国家财产开了方便之门。

  (四)会计信息失真还给国家的宏观调控造成不良影响。政府决策部门面对虚假的会计信息,也会作出相应的背离实际的经济决策,也会造成巨大损失。

  (五)会计信息失真,使违反财经纪律的开支得以蒙混过关,使一些贪污盗窃,腐化堕落分子有机可乖,侵蚀和动摇了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污染了社会风气。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防范

  (一)职业道德的丧失。在各项工作中,人的因素永远起着决定作用,与提供会计信息相关的各项工作也是如此。当前会计信息的失真,首先应考虑经办人的责任,大多数的失真与经办人的职业道德的丧失有关。一种情况是经济业务的初始经办人,为了个人经济利益,填制和编造虚假的原始凭证,在以后的各审核环节蒙混过关,为以后的账务处理提供了虚假的记账依据,最终导致假账。有的是财务人员贪污、挪用企业资产,为掩盖事实真相故意作假。有的企业领导为了达到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目的,胁迫会计人员,左右利润核算,或少算利润偷税漏税,或多算利润,粉饰经营业绩。这些人员的职业道德的丧失,干扰了正常的会计核算程序,导致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二)会计人员职业能力低。当前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也不注重新知识的学习,业务知识老化,技能提高缓慢,无法按照新准则、新规定开展工作,容易在无意中做出违纪违法的行为。

  在会计制度改革以前执行的是行业会计制度。在这些制度中对会计科目的使用都有比较详尽的规定,甚至还有各种业务类型的会计分录举例。会计人员处理经济业务时,只要比葫芦画瓢就行了,这样的制度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自然不高。会计制度改革以来陆续颁布的《具体准则》正在逐步取代前述内容详尽的行业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会计人员带来更大的发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