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妙篇 >

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更新时间:2022-07-14 13:30:12

  第一篇: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中国大陆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属于中国生命教育的萌芽。国家很多政府文件精神也提倡和要求加强生命教育工作,但是都在探索中进行。

  在科学人生观指导下形成的社会主义生命观: 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超越生命。这是生命观教育的最终目的。

  当代大学生应该确立的生命观有以下几点。

  1.生命存在观。

  大学生首先要树立生命存在观,充分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学会有意识地有效地保存自己的生命,学会热爱和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存在。、

  2.生命独特观。

  人类生命是自然界伟大的奇迹。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命无论从肉体到精神都有不同于其他生命的特殊性。时间的一维性也决定了人的物质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大学生要学会理解人类及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学会尊重和敬畏人类生命。

  3. 生命品质观

  生命品质的高低取决于个体把自己的生命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当生命从社会和他人那里获得支持的时候,就具备了提高生命品质、创造生命基础的前提和基础。

  大学生怎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命品质?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充实生命的内涵;另一方面要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社会中,通过社会实现生命的价值,生命只有融入社会,在生命的相互依存中才能变得强大

  4.生命超越观教育。

  人类生命是一种超越的存在。存在不是生命唯一的和主要的目的,超越才是生命的本质所在。大学生只有认识到生命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才能体验到生命存在的幸福感,也才能意识到社会对其生命存在的认同。

  5.生命责任观

  人生责任作为一种普遍的行为要求和行为关系,具有广泛的内容。既可以从个人对同志、对亲友、对家庭成员的关系中发生,又可以从个人对集体、对阶级、对民族、对国家和社会,甚至对人类的关系中发生。

  人的生死决非个人之事,而是与家庭、社会密切相关的。自杀对本人也许是一种解脱,可是对亲人和社会无疑是极大的伤害。大学生应当尊重、热爱、珍惜生命,科学树立人生理想,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的失落与痛苦,确认生命的意义,热爱生命,积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也为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篇:大学生生命观论文

  生命是一只优美的交响曲,是一篇华丽经典的诗章,以下就是分享大学生生命观论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摘要] 当前,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人们的生命质量却没有与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成正比,大学生否定生命、漠视生命、游戏生命等生命异化现象时有发生。文章通过分析现状、原因及提出对策入手,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珍视生活,珍视生命,珍视未来。

  [关键词] 大学生;生命观;生命教育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解放,然而,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及多元文化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在这种强大的外表之下却找不到自己心灵的家园,以至于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层出不穷。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些正在受教育、而且还是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会如此不尊重和珍惜宝贵的生命?曾经被喻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何时居然也成了少数学子的人生终点站?

  一、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轻

  生命是珍贵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如果不懂得珍惜,不懂的保护,来自外部的或自我的伤害都可能使生命稍纵即逝,永不再有。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生命异化现象出现了多种表现形式。

  (一)否定生命:大学生花季凋零之回眸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大学生自杀人数也逐年攀升。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仅在广东,就有26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另有5人自杀未遂;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共发生了14例大学生自杀身亡案件;2010年,网络上热议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也高达52件之多。有关数据表明,自杀已经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如此风华正茂的年龄,天之骄子却频频选择自杀,这也使得社会质疑不断:大学生心理缘何如此脆弱?

  (二)漠视生命:部分大学生生命关怀缺失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是创造自身价值和其他一切价值的基础,失去了生命也就失去了一切。然而,当代的部分大学生中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漠视生命的现象。经常在报端能看见“某某坠水,围观大学生见死不救”的报道;同学打架,不仅不加劝阻,反而在旁煽风点火;大学校园里,面对募捐箱和募捐人恳切的眼光,却很少有人停下脚步去看,只因为大家都很忙……震惊整个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云南马家爵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四名同学,在狱中,当记者问他“4个年轻同窗的生命在你的铁锤下消失了,你对生命有过敬畏感吗?”,马家爵(茫然地)说:“没有,没有特别感受。我对自己都不重视,所以对他人的生命也不重视。”可见,漠视生命的人,也必然会带来个人情感经验的缺失,造成人格的扭曲和人性的缺陷,严重的甚至会发展到采取极端的方式去否定生命。

  (三)游戏生命:少数大学生人生意义淡化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E时代的网络以其巨大的模拟功能造出了另一个时空,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便凭空多出了另一个生存的空间――网络。网络的虚拟世界既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新的空间,也给生命的真实存在制造了“陷阱”。有些大学生把时间都浪费在网吧,整天上网聊天;有些大学生则沉醉于爱情的美梦之中:还有些大学生整天无所事事,东游西荡。浪费时间。教育者慨叹当前的大学生学风不浓、考风不正、缺乏理想,而当代大学生的如此作为正是缺乏生命敬畏感的表现,于是,游戏生命的现象和行为便孕育而生,许多学生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失去了继续做大学生的资格。

  诚然,生命是可贵的。但是,部分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随便找了个“合适的理由”就放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或者在因为一点点微小的矛盾选择扼杀别人的生命来成全自己那微小的自尊心,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一瞬间荡然无存。面对一幕幕的花季凋零。我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轻!但是,生命如此之轻,却又充满着韧性,我们不能降服于它的“轻”,更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以敬畏生命的勇气去应对生命中的“轻”。

  二、生命异化之原因解读

  人是社会性的。大学生生命异化的出现不是一个独立现象。而是与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的,是各种力量相互斗争、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主体内在的影响――自我认同的危机和生命追求的迷失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空间和领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使“自我”在知识的汲取、技术的利用面前被忽视了。随着物质享受的日益丰富,他们对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等生命本身带有实质性的东西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深感方寸之心、良心道德、人格操守等找不到托付和安定之地,备受信仰与道德危机的极度创痛,在精神世界里无家可归,极有可能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扭曲的生命观和不当的教育方式

  一方面,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一谈及死亡问题,便认为不吉利,大多数人因此退避三舍。另一方面,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家长对子女在物质上过多满足、在学业上的过高期望、在精神上的过少关注。是造成子女产生心理疾病甚至走上自杀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鲁迅先生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说到:“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生命;三要发展这个生命。”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人文教育的遮蔽和技术教育的泛滥

  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实现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最大灾难就是人文教育理念的遮蔽和技术教育的泛滥,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抛弃了过去的人文主义价值理念,包括对生命中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而转向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能够获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与技术;过多地强调了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忘记了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通过知识来启迪智慧,并将智慧溶入生命,从而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忽视人文精神、一味追求技术至上的教育,导致打学生对生命存在及价值的无知,对生命意义、道德人格和生死问题的无知。大学生淡漠了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把生命当作了物品,可以随手丢弃。从而没有了“生命是上天所赐”的神圣感,没有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感恩之心。对自己的生命不珍惜,对别人的生命也没感觉。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多元文化的混乱

  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实现,给生于80年代的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近年来,国内外某些报刊、影视媒体中对悲观厌世情绪的大肆渲染。尤其是某些自杀网站对自杀行为的细致描述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还缺乏足够识别能力和抵抗能力的青年大学生。当今的一些行为文化和艺术文化也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乃至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痴迷于武侠小说和恐怖影视作品,对武侠小说里英

  雄人物的盲目崇拜,给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仅是电影电视,连电子游戏都充满了暴力与血腥,花真实的钱买虚拟的武器来打败虚拟的敌人,荒唐厮杀后的场面血腥四溅,尸首分离,惨不忍睹,而这却正好让尚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感到刺激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杀人”二字成了很随便就吐出来的词。血腥残暴的镜头和游戏已经让大学生习以为常,以至于他们如此漠视生命的存在及其价值。

  三、提升大学生生命感悟。树立正确生命观

  通过对大学生生命异化的归因分析,笔者认为,提升大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生命态度和生命行为刻不容缓。

  (一)引导大学生在生命感悟中深化人生观

  首先,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他们更加珍惜人生和生命。当大学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认识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会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在生活中尽情感受人生的乐趣,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不会对生命采取随意践踏的态度,把大学生自杀和杀人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其次,深化正确的人生观,使大学生们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方面人生来之不易,另一方面人又有自己的特殊价值,人既是自然之子,又是自然之精华,具有任何其他生物所没有的优点与长处。

  最后,深化正确的人生观,使大学生形成和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有利于适应、应付各种非常情境。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可以使青年大学生主动地适应现实,接受现实、改造现实,能够较好地处理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防止行为的偏激与草率,进而避免、化解和减少与他人的冲突,使暴力犯罪的可能性降低为零。

  (二)引导大学生在生命认知中确立生命意识

  首先,认识和理解生命。人的生命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物质形态的生命,即身体;二是精神形态的生命,即思想。“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正是“有生命的个人”创造了历史,保证了社会的存在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人不仅应该认识和理解个体生命存在的惟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还应该认识和理解人类生命整体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其次,热爱和珍惜生命。生命是五彩缤纷的,是充满生机的。热爱和珍惜生命,就是要在认识和理解生命的基础上,把保存生命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并以此为前提去充实生命的应有内涵,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再次,尊重和敬畏生命。尊重和敬畏生命有三个层次:一是尊重和敬畏自己的生命;二是尊重和敬畏他人的生命:三是尊重和敬畏所有的生命。尊重和敬畏生命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发生命的过程。生命是鲜活的,只有尊重和敬畏他们,才能开发生命的潜力,构建大学生更美好的生命意义。

  最后,创造和超越生命。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人不仅是一种“饮食男女”的自然地生存,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表现为人对理想、感情、道德、精神、信仰、价值的追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价值情怀让我们时刻感受到雷锋就在我们身边。肩负重要使命的当代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无限是生命意识到自身有限时对自身的超越,只有不断地以生命的创造力去实现生命的超越,一个人的生命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三)引导大学生在生命体验中理解死亡

  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就是向死而生的。生命是短暂的,死亡是永恒的:生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法国作家蒙田说:“谁教会人死亡,谁就教会人生活。”开展死亡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认识和对待死亡,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应该要用死亡知识给学生“洗了脑”,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使其敢于采取不避讳、不逃避的态度,公开讨论死亡的话题。正确面对生活中死亡现象的发生,解除对死亡的忌讳和恐惧,了解生与死的不可避免性,体会失去亲情和亲人带来的痛苦与思念,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就像面对生一样坦然地面对死。

  其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高危病房、殡仪馆等地方去参观访问,模仿性的“亲身经历”某件生死事件,请“劫后余生”的人谈谈他们面临死亡时的心理感受、“死亡”经历对自己的生命所带来的震撼和恐惧以及“劫后余生”自己对生命的珍爱和眷恋之情,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死亡体验,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敬畏等生命情感,从而达到珍惜生命赐予、维护生命尊严、创造生命价值的目的。

  最后,引导学生树立超越死亡的意识,在死亡没有到来之前,认认真真地活好人生的每一天,真真切切地做好人生的每一件事情,兢兢业业地做好人生的每一项工作,以自己真实的生命存在藐视死亡的威胁,以自己丰富的人生意义贬损死亡的恐惧,以自己伟大的生命价值否定死亡的羁绊,以自己辉煌的人生成就超越死亡的毁灭,使自己的生命更富内涵、更添风采。

  [参考文献]

  [1]顾海良.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刘济良.论“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教育[J].教育科学,2004,(4).

   第三篇:加强荣辱观教育

  荣辱观教育原则,要坚持学思统

  一、知行合

  一、内外如一。

  学思统一。“学”与“思”的统一是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荣辱观教育是一个不断进行学习、思考、反复自省的过程。

  知行合一。荣辱观教育包括知、情、意、信、行等五个要素。“知”,即认知,“行”,即实践、践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正确认识行为的是与非,辨别行为的善与恶,

  内外如一。荣辱观教育既需要外在的道德规范、制度约束,又要求人们将制度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心的意志、信念,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调解。

  荣辱观教育的关键,是要在践行以“十二荣十二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的过程中,激发我们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通过我们自身的内心体验形成荣辱意识。这就要求人们要有极大的耐心和顽强的毅力,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严于律己,持之以恒地践行荣辱观。进而在他律的外在约束和自律的内在驱动下升华为优秀品质,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达到内外如一。

  荣辱观教育是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

  荣辱观(概念)是人们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正确的荣辱观也是当今社会应该大力倡导的,

  青少年不良行为:现在个别青少年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还存在着模糊不清的现象。譬如:追求时尚,喜欢另类,盲目崇拜,行为偏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张狂等等成为一部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不良倾向,更有一些同学走上了极端的道路,这些看似个别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大家高度的警惕和沉思。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阶段,接受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我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学生必须践行荣辱观,规范思想行为,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 。

  我们作为当代中学生,更要切实地把树立荣辱观的任务,落实到学习、生活中去,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情。自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我们的思想行动指南,做到学在前面、做在前面,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首先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实际行动为同学们作出表率。同时,要引导同学在学习、生活中,按照荣辱观的要求,规范社会道德生活,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班级文明、校园风尚。

  荣辱观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以荣辱观为标杆,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食,捡起身边的一片垃圾,在贴吧上多写一些传递正能量的话语,遇见老师时的一句问候,同学遇见困难时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让父母欣慰的良言„„诸如此类看起来都很不起眼的小事情,但是反映出我们的“荣辱观”到底实践得如何。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时代的精英,是祖国的希望。让我们从小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诚实守信的观念,明辨是非、知荣辱,自觉做到“知荣而行,知耻而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做一名健康快乐的阳光青少年!

   第四篇:2021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近些年,大学生自杀、他杀、残害动物、校园暴力、颓废消极等事件频繁发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大学生是否具有科学的生命意识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命运,也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幸福和谐,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未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建设过程,基于.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亟待提升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上来。对大学生生命意识进行研究,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形成积极健康、乐观进取的生命态度,与他人、.、自然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二、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使用的数据来源于

  “师范学院生命观状况调查”。该调查的问卷发放及回收在校内进行。调查的抽样方式是在校内随机抽取学生。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由被调查人员自行填写,然后再由工作人员收回。本次调查在校内发放问卷8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有了比较正确的生命认识,但对生命现象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偏差生命认识,就是让个体认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认识到他人的生命的存在,认识到世界上一切生命的存在以及生命间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生命认识是树立科学生命观的基础。

  要深刻认识生命,必然要对生命起源进行探讨。只有对生命有深刻的了解,知道生命的奥妙才能珍惜生命,这是生命认识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学生感觉不到生命的宝贵,生命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调查显示,对“自我与他人、.的关系”,100%的大学生认为自我与他人、.是平等的;对“你对大学生自杀和自残的行为的看法”时,受调查大学生一致认为这是怯懦、无法承受。生活压力的表现。这些调查数据表明:进入成年的大学生经过高考的洗礼,已对生命有了初步的理解,有了比较正确的生命认识。

  对于生命观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36%的受调查学生认为父母教育影响最大,而

  37%的学生认为生命观的形成在于学校教育,还有

  16%的学生认为生命观形成于自己的个人经历,另有

  11%的学生认为生命观的形成主要是同伴的感染。由于生命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因人而异。大学生的生命观的形成是学校、家庭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学生都承认面对伤害动植物的行为时自己没什么感觉,对生命伤痛抱有漠视态度。对“你怎样看待大学生伤害他人现象”,91%的大学生认为是对生命的冷漠和残忍,有

  9%的大学生认为没有找到合理的发泄途径,是可以理解的。动植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一样都是整个宇宙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动植物的生命是这样态度,这不是很可怕吗?有

  9%的极少数大学生认为伤害他人现象是没有找到合理的发泄途径,并且可以理解,这不是更可怕吗?难怪有人遇到一点点矛盾和困难就伤害他人生命或抛弃自己生命。看来,我们的天之骄子对生命缺乏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必须加强生命教育,以避免他们以后走上错误的道路。

  (二)大部分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但是少数大学生生命态度消极,感受不到生活乐趣,不能正确面对人生压力,需要重新确立自己的生死观大学生在短暂的一生中能做多少有意义的事,离不开对生命的感悟和态度。

  那么大学生的生命态度是怎样呢?

  调查显示,“你对自己前途的想法”,67%的大学生充满信心,19%的大学生则顺其自然,还有

  14%的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大学生是国家之栋梁,理应充满信心,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上报国家,下能对得起父母,对自己的人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在“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吗”的调查中,只有

  59%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而

  41%学生认为自己乐趣并不多,这表明不少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感觉自己的人生并不精彩。“信心比黄金重要”,只有觉得生活充满乐趣,才能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珍惜生命。在随后的压力来源调查中,21%认为是经济问题,42%认为是感情问题,52%认为是家庭因素,而

  57%认为是学习因素,63%认为是对前途的担忧,另有

  10%认为是.剧变,13%认为是人际关系。可见,大学生已走上人生新的征程,大部分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可忽视的是有38%还停留在感情困惑阶段,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生命认识还不够成熟,容易走进感情困惑的死胡同。

  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中,面对激烈的人生竞争,机会稍瞬即逝,我们必须学会调节自己,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新情况。在“面对压力你会以何种方式应对”的问卷中,41%的受调查大学生寻求自己解决,19%寻求发泄,28%会选择求助他人,另有

  12%则逃避现实。人生不会一帆风顺,积极面对遇到的难题,生命才更有意义,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对“死亡的态度”调查中,90%的大学生认为死亡是必然的事,10%的大学生认为死亡是很可怕的。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很坚强,也很脆弱,只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形成正确的生死观。

  (三)对生命价值的感知生命价值,简言之,就是活得有意义。

  对“生命价值”的定义首先是肯定自身存在的价值,其次是肯定自己从事的活动的价值,再次是肯定自己之于他人的价值。调查问卷涉及生命价值的项目有:是否自信、对学习生活的评价、朋友关系、生活的主体性等。

  是否喜欢自己,是自信的基础。调查显示,67.1%的大学生喜欢自己,23.1%的大学生不置可否,还有9.8%的大学生称“不喜欢自己”。

  是否自信,还体现在遭遇挫折时,是否仍能相信自己并愿意努力克服困难。调查结果显示,64.60%的大学生的态度较为积极,认为“没关系,下次会努力做好”,

  27.80%的大学生因此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无用”。

  人际交往,尤其是同龄人之间的交往,也是体现自身存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大学生都有好朋友,并且好朋友的数量较多,拥有超过10个好朋友的人数百分比最高,占34.80%,其次是有3一6位好朋友的,占34.40%。而没有好朋友的学生经常产生自杀念头的比率却高达26.10%。因此,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性格,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压力,减少大学生自杀几率。生活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也是体现自身生命价值的重要方面,“自主”指的是自己有决定权,而“主动”则反映积极的生活态度。大学生身心已基本发育成熟,有60.10%的大学生认为“有自己的主见”,但同时也有28.60%的大学生“容易被别人的看法左右”,甚至还有2.80%的大学生“一切听父母的”。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结语和参考文献)

  我们总是过于忙碌的生活着,疲于应对各种竞争、种种琐事、生活压力,拖着疲惫的身心,却无暇思考,有时竟会疲倦中困惑、奔波中迷茫,忘了生命本来的意义,忘了去领悟、品味人生。每一个生命都有存在和活着的理由,没有生命,希望将不复存在。每一个生命都是世上的一抹亮色,生命相交结,组成五彩斑斓的世界和多滋多味的人生。每个人的生命过程都是一条曲折的路,在人生的路途中,有时阳光灿烂、有时阴云密布,这条路有时崎岖、有时顺畅,需要我们有一颗勇敢的心,足以度过艰险、跨过崎岖。但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对生命的热爱,以一颗从容淡定的心,走在这人生的路途中,品味人生、享受人生。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

  [1]辞海委员会.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497.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97:277.

  [3]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教育出版社.2009:153. [5]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62:77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1.

  [7]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8]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9. [9]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34.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7.

  二、期刊类:

  [1]刘环.让生死不再“两茫茫”[J].思想.理论.教育,2003(7).

  [2]黄丽萍.对大学生生命危机的现状分析及管理处置策略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3]苗春霞,张万红.大学生四维生命初解[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4). [4]李舜.论“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昆明学院学报,2009(01).

  参考文献

  三、学位论文类:

  [1]潘美姬.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Z].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2]崔小娜.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Z].海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李卿.云南省高校“三生教育”现状与路径研究[Z].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4]盖丽娜.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与教育引导[Z].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5]郑梓南.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和保障机制研究[Z].重庆医科大学硕士论文. [6]范琼.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Z].海南大学硕士论文. [7]候金环.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Z].中国石油大学硕士论文.附录

  致 谢

  时光总是匆匆,在这和煦的春风中,我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这宝贵的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是我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三年里,我对学习和生活的感触颇深,在系部各位治学严谨的老师的引导中,我对专业课的理论学习有了更多的感悟,在导师赵枞安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加强了教师专业的实践学习,锻炼了自我能力,同时也涉猎了专业以外的如心理学、法学等人文知识,收获颇丰。

  一路走来,在生机勃勃的校园中伴着高歌前行,在前行中成长,待即将走出校园的这一刻再回首,心里满满的感激。感谢母校安大,给了我这次充实提高自我的机会。感谢我的导师赵枞安教授,这三年里,您给了我太多学业上的帮助以及生活上的关怀,您在繁忙的工作、科研任务当中,还要腾出时间对我毕业论文进行指导。从此次论文的选题、到开题报告以及文章正文的撰写,都严格把关,给予无私的帮助。此外,我还要感谢方爱东老师、胡昂老师、许华老师、凌宏彬老师、王建文老师、丁成际老师等,都给予我许多指导和热情的鼓励。感谢我们一起风雨同舟的2012级同学们,三年里我们共同学习、相互鼓励,这是我终身难忘的美好回忆。感谢父母多年的无私付出和支持,让我得以心无旁骛地完成我的学业。

  最后,衷心感谢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和教授。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邬焱兰,台德志.从“两个凡是”到新的“两个凡是”——浅谈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观[J].红河学院学报.2013,(6).

  [2]邬焱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微探[J].法制与社会.2013,(8). [3]邬焱兰,台德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微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6).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结语

  和参考文献)

  附 录:

  大学生生命观和生命观教育调查问卷

  同学: 您好!我们正在做一项有关大学生生命观和生命观教育的研究课题,本问卷不涉及您的个人隐私,调查结果也仅用于学术研究,谢谢您的合作!

  1、你的性别? A、男 B、女

  2、你所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研究生或博士生

  3、你所学专业?

   A、文史类 B、理工类 C、艺体类

  4、你的家庭环境?

   A、非常和睦 B、一般 C、不和睦 D、离异或单亲

  5、你对死亡的认识?

  A、是自然规律,坦然面对 B、害怕死亡,不敢想 C、死能够解决一切痛苦 D、没想过,从不曾与他人谈及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结语

  和参考文献)

  6、是否曾经经历亲友的患病(意外)死亡及经历时的内心体验?

   A、有,生命脆弱,好好珍惜 B、有,对死亡产生恐惧感 C、从未 D、其他

  7、当遇到火灾、地震、溺水、车祸等非常事件,你是否有自救(逃生)或挽救救他人生命的能力?

  A、学过相应知识,能够运用 本文由会员购提供。 B、没学过,知道大概方法

  C、不知道,不能自救或救他 D、学校从未教过

  8、你身边的同学朋友是否有自杀现象? A、3例以上 B、1~3例 C、没有

  9、怎么看待大学生自杀?

   A、生命美好,失去太可惜 B、对亲人不负责,我绝对不会 C、感到可惜,可以理解 D、很正常,死亡也是一种解脱

  10、当遇到他人需要救援,你会怎么做? A、马上救援 B、报警,等待救援

  C、很犹豫,观望一下什么情况再说 D、不关我事

  11、你对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的看法?(多选)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结语

  和参考文献)

   A、漠视生命,藐视法律,应当处罚 B、琐事引起杀意,教育者应反思 C、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不足为奇 D、应当以此为戒,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E、自我生命可贵,他人生命一样可贵

  12、看到小动物痛苦你的感受?

  A、很难过,生命平等 B、有点难过 C、没感觉

  13、是否认为捕杀小昆虫,摘折花草是伤害生命的行为? A、是,从未做过

  B、是,但曾经做过 C、不是 D、不清楚

  14、觉得自己是可有可无的?

  A、经常这么觉得 B、偶尔这么觉得 C、从不

  15、在火灾中的消防战士,为挽救他人生命而牺牲,你的看法?

  A、赞同,换成你也这么做,本文由QT刷单平台整理。 B、赞同,但我不会 C、不赞同,自己生命也很重要

  16、当你面对极大挫折和痛苦是,曾否有过自杀念头,如果有,是如何打消该念头的?

  A、有过,这么做父母会痛苦 B、有,我还肩负着社会责任 C、有,因为对死亡的恐惧 D、从未有过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结语

  和参考文献)

  17、你认为我们活着有什么意义?(多选) A、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B、对家庭的责任 C、贡献社会 D、吃喝玩乐,享受人生 E、受社会认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F、追求自己的信仰

  18、你对你现在生活的满意程度?

  A、丰富多彩,很满意 B、生活平淡充实,满意 C、内心感到空虚,迷茫,不太满意 D、生活很无趣,不满意

  19、你的与室友、同学、老师相处融洽么?

  A、非常融洽 B、融洽 C、有时好有时不好 D、特立独行 20、你对你的人生有规划吗?

  A、我对人生有清晰的规划和思考 B、有大概的人生规划但不清晰 C、考虑过要有,但还没有 D、没有,走一步算一步

  21、生活中你的主要压力来源?

   A、就业压力 B、学习压力 C、人际关系压力 D、感情压力 E、来自家庭的压力 F、其他

  22、你认为当今引发大学生放弃生命的原因何在(多选)?

  A、竞争压力大。本文由穿搭术。B、父母期待过高 C、心理脆弱而心理健康得不到关注 D、情感挫折 E、缺乏生命观指引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结语

  和参考文献)

  23、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否受过生命观教育,什么途径?(多选)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传媒

  24、你所在的学校是以什么方式展开生命观教育的?(多选) A、开设生命观教育课程 B、通过思政理论课 C、开展专题讲座D、开展学生活动 E、通过其他课程渗透 F、从未有过

  25、你最希望哪种形式的生命观教育或你认为哪种形式的生命观教育对你们最有效?

  • 上一篇:德凯奥特曼
  • 下一篇:《雪豹》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