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妙篇 >

汪清县工业暨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更新时间:2022-07-06 06:19:52

  第一篇:汪清县工业暨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汪清县工业暨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11年,在省、州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汪清县经济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要钱发展、招商开发为重点,倾力做好项目服务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1年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完成情况

  (一)精心组织,力保工业暨民营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汪清工业经过“十一五”重大项目的谋划、布局、建设,特别是2011年全县工业战线亿元的起步门槛,实现了 “十二五”的良好开局。2011年全县44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2.3亿元,增长50.7%;增加值18.7亿元,增长34.7%;税金4亿元,增长87%;利润9.4亿元,增长三倍多;工业项目投资21亿元,增长40%;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61.7亿元,增长51.6%;从业人员53900人,增长13.7%。其中,球卫士环保新材料、德全水泥、龙腾能源、林源木业4户龙头企业对全县贡献突出,实现产值、增加值、利润、税金分别占全县的52.6%、52.7%、91%和82%,这 4户企业在2011年全州工业提速增效暨民营经济腾飞活动中荣获了优秀企业称号;地球卫士环保新材料、龙腾能源还荣获2011年吉林省百强民营企业称号;汪清县政府也首次获得了全州工业提速增效暨民营经济腾飞活动“突出贡献奖”。

  (二) 积极申报项目争取资金。

  按照县委“三个三分之一”精神要求,将包装项目申请资金作为加大企业及项目建设扶持力度的抓手,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申报并指导帮助企业申报项目。全年共组织申报贷款贴息、服务体系、创业和专项技术培训、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各类项目28个,获得批复21项,到位资金1324万元。

  二、2012年工业运行形势分析

  “十二五”后四年,汪清工业经济将以“一区十园”为载体,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突破战略,统筹推进招商开发和要钱发展两项核心工作,努力打造木业加工、循环经济、建材工业、低碳经济、环保生态五个10亿元以上的产业经济园区,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税金8亿元的目标。2012年我县已制定了规上工业实现产值75亿元,增长43.4%;税金6亿元,增长50%;工业项目投资29亿元,增长38%;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1亿元,增长33.1%;从业人员57800人,增长7%的工作目标。目前全县上下正在凝心聚力谋发展,昼夜兼程跑项目,志在必得抓落实,汪清有望2013年提前两年实现“十二五”工业发展目标,进入工业经济起飞阶段,为县里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实现“两个第一和两大跨跃”做出突出贡献。

  近三年来,我县工业连续实现高速增长,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率分别为43.8%、58.5%、50.7%,2012年要实现38%以上甚至近50%的增长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2012年,国际方面主要经济体增速继续放缓,欧债危机日益严重,国际需求不旺,出口受阻尚未改变;国内方面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没有好转,面临着经济下行和物价通胀的双重压力;我县去年规上工业企业原材料成本平均上涨25%左右、人均年工资提高近6000元、财务费用增加了12.9%,而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却极其有限,个别甚至没有提高,很多企业是微利运行或亏损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组织企业扩能增产难度较大。

  三、完成2012年工业经济运行目标的对策建议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同时也是自治州成立60周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工作对于巩固和保持全县跨跃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年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晋位争先目标,为汪清早日在贫困弱县中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完成今年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的目标任务,借鉴其他市县做法,对2012年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完善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统计监测体系。首先是在科学合理地做好全县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总体任务分解落实的基础上,坚持逐月分解落实指标并做好调度分析,提高运行监

  测分析水平,高质量开展季度运行分析,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其次是下沉工作重心,每年深入普通规上企业两次、重点规上企业四次以上,随时了解掌握企业运行发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帮助协调解决,拉近与企业的感情,增强企业认同感,进而自觉愿意支持配合县里和经济局的工作;第二是扩大规上企业盘子,对符合条件的原有企业和投产的新企业及时纳入规模以上企业,力争年末规上企业达到48户左右,为完成全年任务增添新生力量。

  2、努力调动企业网报人员的积极性。一是要协调统计部门做好网报业务技术培训,使企业统计人员掌握网报相关知识特别是数据逻辑关系、审核条件和说明要点等核心问题,使企业人员胜任网报工作要求。二是对亿元以上重点规上工业企业采取县局级领导数据报送包保工作责任制,确保数据能及时准确上报。

  3、突出投资拉动,狠抓项目建设。

  坚持五大产业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建设一批大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以项目带投入,以投入促发展。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落实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项目主体作用,确保项目按期投产,发挥效益。

  4、创新投资理念,推动全民创业。

  认真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延边州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条例》,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扶持科技型、就业型、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型、农林产品加工型和出口创汇型等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简化新农村万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程序,增加信贷额度,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优化创业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信息、技术和政策咨询等服务。大力宣传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及服务措施,表彰奖励创业典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弘扬和培育创业文化,充分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的致富欲望和创业热情,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创业、服务创业、促进创业的氛围,掀起全民创业热潮。2012年,积极把握省中小企业局、开行吉林省分行、省农村信用社联合开展支持新农村万民创业小额贴息贷款试点工作的契机,预计组织申报小额贴息贷款项目60个,到位小额贴息贷款500万元以上。

  5、突出服务功能,着力抓好融资、培训、信息等重点工

  作。

  一是努力搞好融资服务。充分借助省、州担保公司的融资平台,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与我县中小企业开展银企对接,争取更多的中小企业得到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努力解决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对符合条件,有上市意向的企业加大推介服务力度,今年力争将地球卫士环保新材料、龙腾能源列入到全州企业上市规划,重点扶持。三

  是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充分发挥汪清县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基地功能,对创业者及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政策、法规、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四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主动研究国家、省、州有关针对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信息,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协调、沟通,着力谋划、申报项目,全力争取系统专项资金,支持和帮助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

   第二篇:汪清县工业暨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汪清县工业暨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11年,在省、州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汪清县经济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要钱发展、招商开发为重点,倾力做好项目服务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1年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完成情况

  (一)精心组织,力保工业暨民营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汪清工业经过“十一五”重大项目的谋划、布局、建设,特别是2011年全县工业战线亿元的起步门槛,实现了 “十二五”的良好开局。2011年全县44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2.3亿元,增长50.7%;增加值18.7亿元,增长34.7%;税金4亿元,增长87%;利润9.4亿元,增长三倍多;工业项目投资21亿元,增长40%;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61.7亿元,增长51.6%;从业人员53900人,增长13.7%。其中,球卫士环保新材料、德全水泥、龙腾能源、林源木业4户龙头企业对全县贡献突出,实现产值、增加值、利润、税金分别占全县的52.6%、52.7%、91%和82%,这 4户企业在2011年全州工业提速增效暨民营经济腾飞活动中荣获了优秀企业称号;地球卫士环保新材料、龙腾能源还荣获2011年吉林省百强民营企业称号;汪清县政府也首次获得了全州工业提速增效暨民营经济腾飞活动“突出贡献奖”。

   1

  (二) 积极申报项目争取资金。

  按照县委“三个三分之一”精神要求,将包装项目申请资金作为加大企业及项目建设扶持力度的抓手,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申报并指导帮助企业申报项目。全年共组织申报贷款贴息、服务体系、创业和专项技术培训、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各类项目28个,获得批复21项,到位资金1324万元。

  二、2012年工业运行形势分析

  “十二五”后四年,汪清工业经济将以“一区十园”为载体,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突破战略,统筹推进招商开发和要钱发展两项核心工作,努力打造木业加工、循环经济、建材工业、低碳经济、环保生态五个10亿元以上的产业经济园区,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税金8亿元的目标。2012年我县已制定了规上工业实现产值75亿元,增长43.4%;税金6亿元,增长50%;工业项目投资29亿元,增长38%;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1亿元,增长33.1%;从业人员57800人,增长7%的工作目标。目前全县上下正在凝心聚力谋发展,昼夜兼程跑项目,志在必得抓落实,汪清有望2013年提前两年实现“十二五”工业发展目标,进入工业经济起飞阶段,为县里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实现“两个第一和两大跨跃”做出突出贡献。

   2

  近三年来,我县工业连续实现高速增长,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率分别为43.8%、58.5%、50.7%,2012年要实现38%以上甚至近50%的增长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2012年,国际方面主要经济体增速继续放缓,欧债危机日益严重,国际需求不旺,出口受阻尚未改变;国内方面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没有好转,面临着经济下行和物价通胀的双重压力;我县去年规上工业企业原材料成本平均上涨25%左右、人均年工资提高近6000元、财务费用增加了12.9%,而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却极其有限,个别甚至没有提高,很多企业是微利运行或亏损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组织企业扩能增产难度较大。

  三、完成2012年工业经济运行目标的对策建议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同时也是自治州成立60周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工作对于巩固和保持全县跨跃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年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晋位争先目标,为汪清早日在贫困弱县中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完成今年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的目标任务,借鉴其他市县做法,对2012年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完善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统计监测体系。首先是在科学合理地做好全县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总体任务分解落实的基础上,坚持逐月分解落实指标并做好调度分析,提高运行监

  3

  测分析水平,高质量开展季度运行分析,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其次是下沉工作重心,每年深入普通规上企业两次、重点规上企业四次以上,随时了解掌握企业运行发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帮助协调解决,拉近与企业的感情,增强企业认同感,进而自觉愿意支持配合县里和经济局的工作;第二是扩大规上企业盘子,对符合条件的原有企业和投产的新企业及时纳入规模以上企业,力争年末规上企业达到48户左右,为完成全年任务增添新生力量。

  2、努力调动企业网报人员的积极性。一是要协调统计部门做好网报业务技术培训,使企业统计人员掌握网报相关知识特别是数据逻辑关系、审核条件和说明要点等核心问题,使企业人员胜任网报工作要求。二是对亿元以上重点规上工业企业采取县局级领导数据报送包保工作责任制,确保数据能及时准确上报。

  3、突出投资拉动,狠抓项目建设。

  坚持五大产业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建设一批大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以项目带投入,以投入促发展。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落实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项目主体作用,确保项目按期投产,发挥效益。

  4、创新投资理念,推动全民创业。

  4

  认真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延边州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条例》,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扶持科技型、就业型、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型、农林产品加工型和出口创汇型等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简化新农村万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程序,增加信贷额度,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优化创业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信息、技术和政策咨询等服务。大力宣传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及服务措施,表彰奖励创业典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弘扬和培育创业文化,充分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的致富欲望和创业热情,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创业、服务创业、促进创业的氛围,掀起全民创业热潮。2012年,积极把握省中小企业局、开行吉林省分行、省农村信用社联合开展支持新农村万民创业小额贴息贷款试点工作的契机,预计组织申报小额贴息贷款项目60个,到位小额贴息贷款500万元以上。

  5、突出服务功能,着力抓好融资、培训、信息等重点工作。

  一是努力搞好融资服务。充分借助省、州担保公司的融资平台,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与我县中小企业开展银企对接,争取更多的中小企业得到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努力解决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对符合条件,有上市意向的企业加大推介服务力度,今年力争将地球卫士环保新材料、龙腾能源列入到全州企业上市规划,重点扶持。三

  5

  是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充分发挥汪清县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基地功能,对创业者及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政策、法规、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四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主动研究国家、省、州有关针对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信息,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协调、沟通,着力谋划、申报项目,全力争取系统专项资金,支持和帮助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

   第三篇: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根据市政府市长的有关要求,现将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进民营经济作为加快省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改善软硬环境、健全支撑体系为重点,解放思想,营造氛围,强化服务,民营经济呈现出了健康发展的态势。

  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稳步提升。2007年,全市民营经

  济实现增加值900.8亿元,营业收入3204.36亿元,利税276.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5%、22.3%和19.2%,在全省17地市中分别列第4位、第6位和第7位。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9.3%。今年一季度,民营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完成增加值170.3亿元,同比增长17.6%;完成营业收入538.3亿元,同比增长18.5%;实现利税48.2亿元,同比增长16.1%。

  民营工业成为发展的主力军。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为365.7亿元、1239.2亿元和145.1亿元,同比增长18.8%、27.3%、38.3%,分别比公有制经济增幅高出3.3、6.4和17.3个百分点,三项指标占全市规模以上比重分别为39.3%、39.8%和43.7%,同比提高0.

  4、1.2和3.3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民营工业继续呈现出发展加快,比重提高的良好态势。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6亿元、

  营业收入304.1亿元、利税35.8亿元,分别增长21.2%、26.2%和32.9%,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民营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发展到1506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80.49%。力诺、山水、庚辰钢铁等民营骨干企业和平阴碳素、刁镇化工、济阳升降平台制造等产业群体正在不断崛起和壮大,对全市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今年一季度,庚辰钢铁、明水大化等重点民营企业增长势头迅猛,庚辰钢铁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04亿元,增长55.6%;明水大化尿素和甲醇产量分别增长1.4倍和2.9倍;玫德铸造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永君公司实现利税同比增长618%。重点骨干企业的继续呈现强劲支撑作用。

  民营企业社会贡献突出。民营企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极大丰富了市场经济成分,为增加财政收入和缓解社会就

  业压力作出了贡献。截止2007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数达到14.1万户,注册资本达到43.8亿元,从业人员28.1万人。私营企业数达到4.1万户,注册资本达到341.8亿元,从业人员36.2万人;仅2007年全市新增注册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超过15万人。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共有各类企业55395户,增加了2150户,增幅4%。私营企业39152户,增加3807户,增长10.77%;私营企业注册资本359.6376亿元,同比增长30.2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民营经济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经济发达城市相比,与发展省会经济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民营经济总量不足。2007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9.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更远低于南方经济发达城市。我

  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数量偏少,仅占全省总量的4%左右,比青岛、潍坊、烟台三市分别少3092家、2603家和802家。全市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民营工业企业仅有18家,无一家过百亿元企业,而全省过亿元民营企业已经超过3000家,过10亿元民营企业达到334家。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市民营经济产业层次低,关联度差,高新技术比重低,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群体较少,围绕全市支柱产业配套和服务的企业更少,产业链得不到有效延伸,缺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张,也是造成我市规模企业数量偏少的主要原因。三是服务体系支撑作用不强。目前,我市民营中介服务组织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创业辅导、技术服务、管理咨询、行业协会建设等方面亟待加强。以担保机构为例,全市110多家担保机构中,服务于民营企业的不足20家,总注册资本仅9.65

  亿元。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及5家县区属担保公司2007年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担保仅有570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我市统计体系不健全,对民营经济的考核范围、标准和口径不一致,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和评价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四是发展环境不优。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还不够宽松,配套政策措施出台滞后,特别是资金扶持政策仍显薄弱。我市从2004年至今累计提供的扶持资金仅为3475万元,并且与全市工业发展引导资金捆绑使用。行政管理不规范的现象仍然存在,“三乱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好转;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比较突出。民营企业的家族化管理,封闭了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培养,削弱了企业发展的后劲。五是“融资难”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方面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目前全市民营企业95%以上的资金来源于银行。债权融资、上市融资、风险融资、私募融资等现代融资手段还没有破题,另一方面

  是贷款难度加大。民企担保主要以土地、房产作为抵押,但受国家政策或者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办理土地证、房产证困难,使贷款受阻。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打算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民营经济工作的整体部署,以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契机,牢牢抓住成长型企业这条主线,努力发挥社会服务体系的推动作用,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主要工作目标和打算是:

  主要工作目标:2008年,计划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36亿元,同比增长15%;营业收入3717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利税321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计划实现增加值479亿元,同比增长15%;营业收入1518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利税167.8亿元,同比增长16%。

  提高认识,在创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上下功夫。一是建立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积极主动与各部门沟通与协调,建立定期工作交流机制,形成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合力,营造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认真贯彻条例精神,加大实施《条例》的贯彻协调力度,优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三是结合国务院发展民营《三十六条》和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尽快出台我市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在为民营经济提供优质服务上下功夫。一是努力加强县区组织机构建设。指导各县区完善和加强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力度,充实队伍,健全机构,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以“六大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筛选

  一批“服务意识强、服务水平高、管理运作规范”的中小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形成多元化服务队伍和网络,注重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扶持作用,鼓励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优质服务。同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评价考核标准,并进行表彰奖励。三是继续开展全市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平台建设。对诚信发展、依法经营、社会责任感突出的信用企业在享受政策、推荐省级成长型企业、进入各商业银行优秀客户培植计划等工作中予以优惠。计划每年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开展“百家诚信民营企业”评选,以市政府的名义进行表彰。

  创新融资渠道,在努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上下功夫。一是继续开展分区域、分行业银企对接活动。以“小型、专业、对口”为目的,以注重实效为标准,今年力争在天桥、历城、章丘、长清、平阴召开五个小型银企对接会,加快企业融资步伐。二是继续支持县区建立地区性担保机

  加大支持力度,在增强中小企业增长活力上下功夫。一是正确把握实施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的侧重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对成长型企业在素质培训、上市辅导、信用建设、信息化推进等五个方面提供组织和指导;二是与财政局联合,尽快制定《成长型中小企业统计快报制度实施细则》,为企业享受扶持政策制定具体方案。同时,按照有关要求,积极协调财政、统计部门,全面落实成长计划的各项政策措施。三是积极培养中小企业成长壮大。从今年起,每年选择200家成长型好且

  销售收入低于500万元的小工业企业,通过信贷支持、创业辅导、市场拓展等措施,培育成为规模企业。协调财政部门设立中小企业培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对小企业贷款担保额度较大的担保机构予以补助。

  强化队伍建设,在不断提高企业家政治待遇上下功夫。一是给予优秀民营企业家以更高政治待遇。与市总工会、市妇联等单位联合,每年组织评选“济南市十大民营企业家”活动,以市政府名义对其进行表彰奖励,并分别授予“五一劳动者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二是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政治素质。每年组织百名优秀民营企业家进入各级党校进行学习和进修,提高企业经营者政治和专业管理水平。三是建立全市民营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教育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严格自律,加快发展。四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与市电视台联合,开辟《创业英雄》栏目,重点宣传

  创业事迹与历程,与《济南日报》联合,开辟《民营天地》专栏,重点宣传国家、省市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介绍各县区发展民营经济的先进经验。加快创办民营经济网站,搭建信息平台,形成关心支持爱护民营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筹备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借鉴南方先进城市经验,建议成立以中小企业为特定服务对象的服务中心。主要职责:一是对全市中小企业“六大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二是对民营企业在资金、土地、规划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积极汇总反映。

  建设济南市民营工业园。建议学习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建设民营工业园和功能区块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指导各县区在其主要工业园区周边规划建设功能完备、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的民营工业园,在土地使用、规划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享受政府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由全市园区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规划制导和服务管理。

  建立完善统计制度和扶持手段。一是建议市统计局按照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重新充实有关统计数据科目,完善统计方法,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民营经济统计方法。同时,按照《统计法》的有关要求,取消由市经委沿用农业部乡镇企业司的统计方法。二是建议单独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和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规定,必须单设扶持资金。目前我省17城市只有我市

   第四篇: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按照常州市两办《关于民营经济发展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考核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实施《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情况

  今年以来,金坛市委、市政府围绕“两个率先”、富民强市的目标,坚持把民营经济定位于区域发展的“主体经济”,认真落实《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细化扶持措施、优化服务环境、硬化刚性考核,充分调动全市各级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不断激发民间创业热情,促进了民

  营经济的较快发展。

  1、加强领导,强化考核。一是召开会议,广泛动员。为认真落实《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春节一上班,我市就召开了由重点民营企业全参加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年中召开了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推进会,年底召开了由工商界代表参加的市工商业联合会五十周年、商会百年庆祝会,对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借百年商会庆祝之际,出版了《发展中的金坛民营经济》一书,宣传了康美化工、盘固水泥、金昇实业、成松防水材料和成业服饰等三次产业60多家民营经济典型,介绍了纺织服装、盐化、建筑、花木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二是明确目标,强化考核。根据常州市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我们进行了任务分解,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镇。同时,将民营经济发展列入了全市镇级经济综合考核的重点附加内容,明确当年新办一个

  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工业企业得分;新办一个工业企业,且年内开票销售额分别达100-500万元、501-1000万元的相应附加

  1、3分。开票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每增加300万元,再加1分;建在集中区的企业当年投资规模分别在300-500万元、501-1000万元、1001-1500万元的相应附加

  1、

  2、3分,投资规模在1500万元以上,每增加投资300万元,再加1分;当年新增一个年销售收入1-3亿元、3-5亿元、5-7亿元、7-10亿元、10亿元以上的,且年销售收入增幅不低于全市规模企业平均增幅的工业企业,相应附加

  4、

  6、

  8、

  10、12分;年内每新建一个农副产品加工经营企业附加1分,其中投资规模分别在50-200万元、201-500万元、500万元以上的再相应附加1分、2分、3分。而且,针对下达的目标任务,两办印发了《金坛市民营经济考核奖励办法。三是强化组织,定期督查。市委、政府分管领导每月召集经贸、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进行会商,

  对照进度,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分头对各镇进行督促。

  2、帮扶齐抓,形成合力。在制定《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500万元民营经济发展基金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对企业创名牌规定了明确的奖励标准,最高达50万元。同时,加大了向上争取各项资金的力度,预计全年可获省、市各类贴息、扶持、奖励资金547万元,比上年多争取167万元。在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面上工作指导的同时,突出抓好重点企业,实行了“一企一策”和市四套班子领导对全市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挂钩联系制度,工业主管部门和各镇及开发区也实行了领导与企业挂钩联系制度,定期走访企业,深入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全面落实在财政返还、土地使用等方面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增加投入、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同时市委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

  济发展软环境的补充规定》,完成三轮审改工作,促使各相关部门进一步改进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积极为企业跑项目、争资金、找人才,有力促进了全市民营经济项目的开工建设。今年我市实施总投资1千万美元或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42个,其中:新开工在建的有康泰新型环保制冷剂、晨风高档服装生产、神力塑料包装材料等15个项目,总投资亿元,目前已投入亿元;上年结转今年已竣工的有红太阳科技研发、天洋稀土、鸿瑞昌泰织造、金欧水处理等16个项目,完成投资亿元;今年开工并竣工投产的有盘固湿法窑生产线、艾帛制衣、单晶硅扩产及切片生产等5个项目,完成投资亿元。总投资1千万美元或30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项目5个,目前已完成投资亿元,茅山道教博览中心、金家园木板材市场一期工程已竣工。。

  3、壮大载体,集聚发展。以加快基础投入和项目推进为突破口,狠抓开发园区建设,制定落实加快“一区三园”联动

  开发的政策意见,组织开展园区发展“四比四赛”活动,园区集约发展能力有效提升,全年园区基础设施投入亿元,其中开发区投入亿元,新入园区企业超过200家,新增标准厂房27万平方米,累计62万平方米,厂房入驻率达73%。经济开发区和各镇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的集聚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今年新批的85个项目中,落户在开发区、各镇工业集中区的项目有70个,合同利用外资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比重达%。其中20个总投资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全部集中在开发区和金城工业集中区。经济开发区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的总量分别占全市的74%和71%,充分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的加快建设,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新亮点和重要增长极,成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集聚地。

  二、民营经济发展责任目标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民营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截止12月25日,全市新增

  私营企业531户、个体工商户2462户、私营个体企业注册资本亿元,从业人员万人,分别完成常州市下达计划的%、% 、%、%。预计全市民营规模工业今年完成销售收入141亿元,利润9亿元,税金亿元,分别完成下达计划的%、125%和%。11家企业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虽然我市私营企业发展数量上还有差距,但民营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了较快提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民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注册资金500万元-1000万元的企业104家,增加26家;1000万元-万元的34家,增加15家;3000万元-4000万元的7家,增加2家;5000万元以上的5家,增加1家;民营工业运行状态明显提升。前11个月,全市民营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实现利税总额亿元,增%,其中民营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4亿元,占全市民营工业总量的%;投入强度不断加大。1-11月份,全市民营工业完成投入亿元,增%,占

  全市工业投入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加快了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全市民营高新技术产业今年已完成各类项目投入亿元,占工业项目投入的%,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新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步伐,全年民营企业开发新产品 115 个,上报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 家。

  我市民营经济虽然取得了平稳发展,但与常州市及我市下达的任务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一是私营企业个数和注册资本差距较大。截止11月底,新增私营企业仅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的%,完成我市自定目标的%;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额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的%,我市自定目标的%。二是镇发展不平衡。1-11月份,新增私营企业数完成率较高的是儒林镇、直溪镇、薛埠镇,分别完成年计划的 %、%和75%,最低的镇只完成年计划的16%,多数镇只完成年计划的50%左右;注册资本额完成率较好的开发区、

  金城镇,也只完成年计划的54%和52%。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从我市经济总量基础看,实现指标的大幅度跨越确有困难。二是一部分镇由于各方面工作的压力比较大,对民营经济发展未能予以充分重视,工作推进力度不够大。为此,我们在明年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把民营经济发展摆上突出位置,变压力为动力,化发展的机遇为发展的现实,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干劲鼓足,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气氛造浓,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组织推动力度加大,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措施抓实,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发展民营经济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我市民营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扣《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大推进力度,加强招商引资,加快载体建设,培育规模企业,做优服务环境,坚持量质并举的

  发展方针,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竞争能力和贡献份额,确保全年民营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着重在“六个一批”上下功夫。 创业兴一批。动员千家万户,推进全民创业,仍然是我市发展民营经济,实现民营经济大跃升的一个基础环节和一项基础工作,必须紧抓不放,毫不松懈。高度重视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发展。我们深知今天的工商户,完成原始积累后,就可能是明天的企业家;今天的小企业,就可能是明天的骨干龙头企业。因此,将继续宣传和落实好市委政府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大力激励扶持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发展。一是突出“小商品、大市场”,发动千家万户创业。通过发展家庭作坊式生产,带动千家万户创业,逐步做大做强。二是突出“小规模、大群体”,围绕产业集聚创业。水北密封件、河头油咀油泵、建昌绝缘套管等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广大干部群众完全可以靠船插篙,根据本地

  的产业特色确定自己的创业方向,在模仿性创业中完成原始积累,在群体性竞争中推动产业集聚,在滚动式发展中放大块状经济特色。三是突出“搞加工、活流通”,依托农业产业化创业。鼓励更多的干部、工人、农民、科技人员围绕农业产业化,从事无公害蔬菜、特种水产、特畜珍禽、食用菌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种养、储运和营销。突破粗放型加工的套路,尽可能拉长产业链,向深度加工要效益。

  招商引一批。坚持内外并举、三业并举、大小并举、政府招商与企业招商并举,把在外的金坛籍“成功人”请进来,把本地有一技之长“能干人”请出来,把市外的“有钱人”引进来。一是突出企业主体招商。企业主动参与招商,招商的时候就有目标、有比较、有选择。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寻求合作者、投资商,引进人家的新技术、新产品,开阔眼界,参与更大范围的市场1 2 下一页

   第五篇: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华山镇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09年3月)

  各位领导:

  首先,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华山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就有关我镇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全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近年来,华山镇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始终坚持“工业立镇、工业强镇”的战略不动摇,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在培育主导产业、招商引资、节能减排上寻求新突破,实现了全镇工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我镇工业经济仍然运行平稳。2008年,全镇工业经济增加值完成16亿元,工业经济销售收入完成86亿元,工业经济实现利税11.4亿元,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2家,工业经济产值占整个地方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6.2%,工业经济税收占总税收的比例达到58%。今年1—2月份,全镇工业经济销售收入完成16.2亿元,工业经济增加值完成4.3亿元,工业经济实现利税2.2亿元。

  全镇工业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华山镇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不断加快工业升级步伐,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的发展方向,积极扶持骨干企业,全镇形成了包装印刷、机械铸造、新型建材、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其中包装印刷业发展迅速,华河纸业、新诚信包装、中产纸品等多家企业相继落户投

  1产,年实现产值4.3亿,利税4500万,产业规模初步形成。机械铸造业先后引进了岳峰机械、泉城阀门、济南公明技术有限公司等项目,年实现产值7.6亿元,利税8000余万元。以永丰钢结构、元泰钢结构、恒佳建材等企业为代表新型建材业也迅猛发展,年实现产值3亿余元,实现利税3600万元,逐渐成为我镇的主导产业之一。2008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1.6亿元,实现利税7.3亿元。今年1—2月份,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26亿元,实现利税1.01亿元。

  二是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华山镇将始终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明确指标,严格考核引导各类企业特别是耗能大户应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等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济南力鲁特实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对除尘设备及生产工艺等进行了改进,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济南群康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对生产线和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提升。华河有限公司投入800万元,对生产技术进行了革新。全镇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

  三是招商引资由“引资”向“选资”转变。华山镇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镇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和生命线,招商观念由“引资”向“选资”转变,通过充分利用闲散土地搞好整合,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股,为大企业搞好跟踪服务, 2008年成功引进了投资5000万元的山东华辉玻璃有限公司、投资4600万元的山东高强惠普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等项目。今年又引进了

  总投资5000万元的济南展坤工贸有限公司、总投资5000万元的山东华伟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符合镇内整体规划、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今年1-2月份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利用内资2.61亿元,新增私营企业18家,新增个体工商户263户。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镇工业经济虽然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但受金融危机、重点工程等因素的影响,工业经济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

  一是工业经济受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比较大。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我镇部分出口企业受到较大影响,面临较大压力。同时,与房地产相关联的产业,如钢结构、彩钢瓦、铝合金等制造业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二是工业经济受重点工程影响较大。因受重点工程建设我镇拆迁企业160余家,年财政减收1100多万元。加之受交通、环境因素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我镇工业经济的发展。

  三是全镇工业经济产业链短。工业经济是我镇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工业经济产业仍然链短,附加值不高,高附加值集约型经济尚未形成。

  四是受矿山关停影响较大。花岗石加工业是我镇的主导产业,矿山的关停直接影响到全镇工业经济的发展。

  五是工业项目落地难问题依然存在。受土地规划和土地严控的制约,极大影响了新建项目的落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建议区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项目用地问题,促进工业项目的落地、投产。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面对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华山镇将不断强化措施,破解工业经济发展难题,努力推动全镇工业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

  一是在“结构”上做文章。 以实现产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以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机械、化工、食品、印刷等传统产业为重点,发展壮大生物制药、包装印刷、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全镇工业加快发展。

  二是在“抓大”上出成效。扶持发展重点企业,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坚持产业抓支柱,产品抓名牌的原则,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形成支柱优势。全面实施骨干带动战略,利用品牌优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加快膨胀企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

  三是在“政策”上扶持。我镇将积极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对产业带动能力强、投入产出高、规模大、效益好的工业企业和工业项目进行扶持,促进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四是在“环境”上有作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为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构筑良好的平台。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强化为企业服务的意识,特别是加强对齐鲁制药、海尔工贸等大企业、大集团的服务力度,发挥其带动作用,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新的、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