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科研总结
2011年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学生科研总结
201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全院老师、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在学生科研和学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和成绩,具体来说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一个突破、两项进步、三个扩大、四点经验”。
一、一个突破:挑战杯进入上海市决赛圈
今年5月,在第12届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挑战杯“竞赛中,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82班王丹同学获得上海赛区二等奖,获得了我校建校15年来挑战杯零的突破。
二、两项进步:全国、上海市计算机比赛均取得较大进步
2011年4月参加2011上海市计算机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优胜奖6个。2011年6,两组作品进入全国文科计算机大赛。
三、三个扩大:学生科研的形式和领域不断扩大、参与人数不断增多,参加比赛数目和获得奖项不断增多,学习风气不断好转
1、学生科研的工作形式不断扩大,参与学生科研的人数稳步提升。我院的学生科研工作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积累和总结,已经形成了学术讲座、学生科研社团、校级学生科研课题、校外各类竞赛的“四位一体”的培养、选拔和参赛模式,保证了同学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得到较大的提升。另一方面,据统计,在去年一学年,我院四个专业的同学,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讲座、科研、竞赛、社团达到两千余人次,相当于我院每位同学都不同程度参与到了学生科研活动当中,这是一个可喜的数字,也是各位老师和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
2、学生参与比赛、获得奖项不断增多。校领导在多个场合都曾经讲过,我们商学院的学生,大家的资质、禀赋和学习能力一点都不比复旦、交大的同学差,只要提供较好的软硬件,把大家的热情和精力引导到学习和科研活动中来,也会取得很好的成绩。过去一年,我们参与了16项校级学生科研课题并顺利结题,举行了13场学生科研讲座,除了参加挑战杯,全国、上海市计算机竞赛,我们还参加了上海市电子竞技大赛、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基础软件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创业大赛、理财大赛等比赛,获得了很多的成就,既提升了同学的能力,也使我们学院的学习风气更加好转。
3、学习风气明显改观,学风建设卓有成效。作为工科院系,我们学院的学风是比较踏实、浓厚的,尤其是过去一学年,同学的精神面貌、学习热情在学生科研工作的带动下,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风气有了很大提高。本学年,我们已经有了3个校级优秀班集体,四个校级学风示范班,七个校级创学风示范班,相信随着各项科研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的学风会越来越好。 四点经验:
1、学校领导重视、专业老师支持、同学积极投入。说这些绝不是套话,而是实实在在的支持。过去一年,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共划拨我院学生科研竞赛经费将近五万余元,为学生参加科研以及竞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学院的专业老师对学生不论何时何地何种形式的联系,总是热情接待、耐心指导。同时,参加了学生科研竞赛的指导以及答辩、点评、评委的工作,每请必到,到必投入,为学生的成长进步付出很多的精力。我们广大的同学更是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与热情,正如同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一样,在信息学院这个青春梦工厂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顽强拼搏,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和进步。
2、四位一体尊重个性的培养模式。如前所说,我们的学生科研,已经形成了学生社团、学术讲座、科研课题、校内外竞赛的循序渐进培养模式,而且每一步都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出了成绩。同时,根据每个同学的特点和专长,参加不同的比赛、提供个性的指导、确定不同的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热情洋溢细心周到的管理服务。我们负责学生科研的老师非常年轻,活力四射,热情洋溢,很能和同学打成一片,获得同学的认可。同时,管理十分精细、公平,从比赛的宣传发动、组织管理,到作品的评比选拔,到后续的日程安排,等等,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因此,管理规范化、服务精细化,保证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4、激励机制比较健全。对于学生科研的优秀同学,学校、学院的从精神物质等方面给予了多方面的奖励。一方面,对于科研学习优秀的同学,在推优入党、干部选拔、荣誉称号评定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倾斜。大家知道,在商学院不获得奖学金是不能推优入党的,同时也不能作为主要学生干部人选。另一方面,加大奖励力度,对于学校划拨的学生科研经费,不仅投入到管理服务中,还直接以现金形式奖励同学,使同学能够在学习上得到更大的提高和进步。
五、问题不足
首先,作为升本时间不长的学校,学院学习气氛尚嫌不足,学习的自主性、针对性、自觉性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第二,学生科研活动虽然参与同学较多,但人数比较多主要是讲座,真正能够刻苦钻研、成绩斐然的同学人数还是有限。第三,激励机制有待加强。虽然学校、学院给了很多的奖励和荣誉,但我们仍然在研究探索如何能给予刻苦学习积极上进的同学更多的奖励。第四,教师参与指导需要继续提高。希望老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学校,更多的和同学交流沟通,共同提升同学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此外,还存在考试作弊比较多、科研能力较弱等不足,需要今后不断提升。
六、几点感想
今年下半年,我院继续代表学校承办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并举办了网聚达人—伴你飞翔职业风采大赛,参赛学生达1390人,在全国排名第九;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三等奖。成绩来之不易,未来继续进步,对学生未来学生科研的进步,也有一些个人的感想。
一是能够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和科研能力。大学所教的知识,会很快过时,而学习能力的培养,则是一个长期摸索的结果,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特点,养成独立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进步。
二是能够取得学生科研方面的突破。作为信息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也要掌握前沿的信息技术,这就需要大家积极投入到科研实践当中,为我们专业素质的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的培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是能有一些吃苦精神。大家都是80末90后,见多识广、接受新事物快,不足的是少了一点吃苦精神。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不识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学习和科研都是苦差事,要想有进步和获取,没有吃苦精神是不行的。
第二篇:学生科研项目研究工作总结
学生科研项目研究
基于工作总结
的学生公寓管理系统
B/S
一、可行性研究:
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合理的解决办法,事实上许多问题不可能在预定的系统规模之内解决。如果问题没有可行的解决,那么花费在这项开发工程上的任何时间、资源、人力和经费都是无谓的浪费。
对于系统设计而言,可行性研究是尤其重要的,即在开发软件之前.用很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可以得到解决。解决问题的软件是否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和实用价值,即经济可行性;是否有可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即是否有技术可行性;以及是否使工作更便利,并能较为方便的操作使用,即操作可行性。经过分析,认定可行后再去投资、开发,以免做了很多工作后才发现根本行不通或再做下去没多大的意义,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必须记住,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呢?当然不是靠主观猜测,而只能靠客观分析。必须分析几种主要的可能解法的利弊,从而判断原定的系统目标和规模是否现实,系统完成后所能带来的效益是否大到值得投资开发这个系统的程度。因此,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在较高层次上以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
1.1 开发背景
高校公寓管理部门在宿管工作中担负着管理,检查,收费,协调等重要的管理任务。住宿安排、水电使用的收费、外来人员访问管理等,所涉及的管理面广,内容多,整个公寓管理的工作量很大。目前,我校参与公寓管理的除后勤集团外还包括南北区共计46名公寓辅导员助理,但是由于管理的人数较多,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尤其是每学期的学生住宿信息更新工作上,效率一直不高。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公寓管理必将变得越来越繁重,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并不能满足实际的要求。所以经过对学生公寓管理需求的分析,我们准备搭建一个基于windows环境的学生公寓管理系统。考虑到现在校园内电脑网络的普及和我校的学生基数较大,为了减轻校方的管理负担,本系统将以基于站的形式供各个寝室的管理员使用以便管理。
就我校而言,学生公寓管理现为手工管理,效率低、易出错、手续繁琐,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于是我希望设计一个学生公寓管理系统,管理学生住宿情况,员工情况,添加学生信息,查询学生费用情况等功能。通过此系统,后勤人员可以对学生公寓的各项情况实行电脑化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也使得公寓管理所需的各项信息能方便快速进行录入,查询,删除和更新。
1.2项目背景
a.所开发软件的名称:学生公寓管理系统
b.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黄斌、刘之学、厚凯
1.3技术和语言的选择
a.世界级的工具支持
ASP.net构架是可以用Microsoft(R)公司最新的产品 Visual Studio.net开发环境进行开发,WYSIWYG(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所见即为所得)的。这些仅是ASP.net强大化软件支持的一小部分。
b. 强大性和适应性
因为ASP.net是基于通用语言的编译运行的程序,所以它的强大性和适应性,可以使它运行在Web应用软件开发者的几乎全部的平台上(笔者到现在为止只知道它只能用在Windows 2000/2003 Server/VISTA/7上)。通用语言的基本库,消息机制,数据接口的处理都能无缝的整合到ASP.net的Web应用中。ASP.net同时也是language-independent(语言独立化)的,所以,你可以选择一种最适合你的语言来编写你的程序,或者把你的程序用很多种语言来写,现在已经支持的有C#(C++和Java的结合体),VB,Jscript , C++、F++。将来,这样的多种程序语言协同工作的能力保护您现在的基于COM+开发的程序,能够完整的移植向ASP.net。
而我选择了熟悉的C#作为开发的语言。 c.简单性和易学性
ASP.net使运行一些很平常的任务如表单的提交客户端的身份验证、分布系统和网站配置变得非常简单。例如ASP.net页面构架允许你建立你自己的用户分界面,使其不同于常见的VB-Like界面。
二、项目的创新点和特色
实用性:本系统针对江汉大学现在学生公寓管理的电脑化管理提出的,主要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使得公寓管理所需的各项信息能方便快速进行录入,查询,删除和更新。
普遍性:各个高校的学生管理不尽相同,只是在某些功能点上略有差异。因此将此系统经过简单的调整将能适应各个高校具体的情况。具有可推广性和普遍性。
在功能方面,系统功能包括以下方面:
(1)学生信息管理:包括学生信息的登记,查询及维护功能。
(2)房间信息管理:包括公寓房间信息的登记,查询以维护功能。
(3)住宿管理:包括学生入住公寓房间,学生改变房间,学生离开公寓退房及各种查询及维护
功能。
(4)交费管理:包括学生每学期交纳住宿费用,水电费。
(5)信息查询:可以按条件查询学生信息,房间信息,住宿信息功能。
(6)系统设置:可以设置系统的登陆密码,对学生的专业进行设置。 在设计方面,本系统采用现在大型项目中流行的三层开发模式: 1.表示层(USL):主要表示WEB方式。如果逻辑层相当强大和完善,无论表现层如何定义和更改,逻辑层都能完善 地提供服务。 2.业务逻辑层(BLL):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如果说数据层是积木,那逻辑层就是对这些 积木的搭建。
3.数据访问层(DAL):主要是对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库,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本系统中:
App_Code/DataAccessLayer为数据访问层代码目录 App_Code/BusinessLogicLayer为业务逻辑层代码目录
三、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及初步取得的创新成果
1、数据设计
本系统涉及到多个对象:管理员、缴费情况、入住寝室、房间和学生。建了如下的表:
2、类的设计
3、表示层的设计
这部分将在具体的演示中展示。
通过长时间的调试和研究,最终初步完成系统的功能任务。三层设计让表现层和数据层做到很好的分离。并且有助于我们添加和完善系统其它功能,只需在原系统基础上添加而不用改动整个系统。做到更科学高效和代码的可持续利用。 4.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在这个几个月的项目设计中,我查阅了许多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在这个过程中接触了很多新的东西,获取了很多新的信息。由于要独立地进行整个系统的设计,需要自己去分析架构和设计,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软件工程以后,有了一次实际的锻炼。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查阅资料来实现系统的功能。这次实践动手能力和编程能力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对于如何编写调试程序有了更深的认识。
实践是对理论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巩固,并且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学到了平时很多书上所不能得到的实践经验,由于实践中碰到许多以前从未碰到过的问题,需要很多新的知识,并且促进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这个学生项目,令我收获颇丰。
第三篇:科研学生毕业留言
从事科研类的同学是这样写毕业留言的,看看:
规划人生。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每人每天二十四小时。为了充分利用时间,许多人都有制定计划的习惯,读书计划、培养方案、研究计划、锻炼计划、旅游计划等等。人生,也需要规划。当面试时何老师问我未来的五年规划、十五年规划时,规划人生的重要性就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为我们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所以何老师把定计划、执行计划、改进计划的过程形象地描述为“反馈控制”,即制定一个五年计划,做半年,然后看看做得怎样,是不是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不是,就要及时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能帮助我们明确目标,排除干扰,专心致志,学有所成。当我们面临推研的若干选择难以抉择时,不妨聆听自己的心声,问问自己想过怎样的人生。如果选择攻读博士学位,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应当不是为了一个称号、一个名誉、一个光环,而是为了接受对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基础。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是自己的,需要自己决定做什么、怎么做,明确的计划能给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减少浪费的时间。
脚踏实地。计划虽然重要,但好的研究成果往往不是计划出来的。虽然结果不能控制,但过程是可以控制的。做研究时,不能急功近利,而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不少人眼中,做研究经常是枯燥的,有时甚至是令人沮丧的,但为什么我们还会热爱它呢?因为如果一个问题适合你,你会像做游戏一样成天游乐其中,流连忘返。而且如果你幸运的解决了一个问题,那一刻,你是唯一知道这个秘密的人,而这会带来无尽的满足与欢乐。智网中心的老师们向我展示了这样的学术人生,帮助我体会到这样的快乐与激情。根据我的浅薄理解,这种快乐才是吸引科研工作者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根本原因,而这背后是恬静淡雅的心态,是脚踏实地的努力。
问题驱动。科研选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何选题呢?何教授已在多篇博文中进行了讨论。这一点上,智网中心训练我们要从事问题驱动的研究,即:从实际问题出发,提炼、发现科学问题,进而加以解决。可别小看来了这句话,做起来并不容易。但是从锻炼研究能力的角度来看,这是根本方法。智网中心的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从事实际背景明确的科研课题。做课题本身不是目的,通过课题向工程实际学习、了解哪些问题是实践中真正关心的,这才是目的。这种研究方法虽然出成果、发论文慢,但是能够找到真正重要的科研方向,进而做出好的研究成果。曾经听说导师的职责是把学生带到学术前沿,找到重要的研究方向,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好导师。那么,我觉得智网中心的老师是好导师,因为他们能教会你如何选择重要的研究课题。这种训练让我获益匪浅。
第四篇:学生参与科研情况
科研促进教学情况
化学工程学院“油田应用化学省重点建设实验”和“大庆油田重点实验室”完全对所有学生开放,学生依托教师科研、大创项目、第二课堂、毕业论文等专项实践活动,使用仪器设备,针对公用性仪器设备,化学工程学院开展培训制度,通过培训考核的同学,可以独立操作仪器设备(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化学工程学院实验室及其科研设施已经成为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全科平台。根据科研需要自行研制的科研设施、引进的仪器设备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自主研发实验设备8台套。在化学工程学院成熟的研究领域,如油田水处理、结垢与腐蚀、提高采收率助剂、采出液处理、功能材料与催化等研究领域,化学工程学院近95%以上的实验类本科毕业论文、100%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0%大庆油田科技项目和技术服务项目,还承担了《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任务,每届学生近100人参加教师科研。在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工程意识与工程应用能力、责任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等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篇:学生科研项目统计表
学生科研项目统计表(2003-2006年)
2007-6-3 下午 07:26:21阅读1632次
川北医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统计表 (2003-2006年)
序号 学生姓名 年级、专业 科研项目名称 项目文件 项目编号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所在单位 所属部门
1 陶崎峰 临床医学系2001级本科 肝动脉、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变异的研究 川北医【2003】22号 200301 代小思 副教授 川北医学院 人体解剖教研室
2 明捷 临床医学系2001级本科 左迷走神经与颈丛交通和膈神经起点变异的研究 川北医
【2003】22号 200302 谢兴国 副教授 川北医学院 人体解剖教研室
3 刘丽 临床医学系2000级本科 彩色多普勒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川北医【2003】56号 200303 朴雯雯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肿瘤医院 影像超声科
4 杨超 临床医学系2002级本科 184例食管癌切除标本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川北医【2004】65号 200401 王琼 副教授 川北医学院 病理学教研室
5 成龙 临床医学系2002级本科 巴中市花苞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知识行为调查 川北医【2004】65号 200402 巫幸福 副教授 川北医学院 预防医学教研室
6 赖世超 临床医学系2002级本科 肱二头肌并肌皮神经变异的研究 川北医【2004】65号 200403 谢兴国 副教授 川北医学院 人体解剖教研室
7 张映波 临床医学系2001级本科 血液透析治疗毒蕈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川北医【2005】18号 200501 刘文彬 副主任医师 成都军区总医院 儿科
8 王玲 临床医学系2002级本科 关于偏头痛家系的研究 川北医【2005】18号 200502 粱素华 教授 川北医学院 生物学教研室
9 谢红梅 临床医学系2002级本科 对一痔疮家系的研究 川北医【2005】18号 200503 梁素华 教授 川北医学院 生物学教研室
10 甘春霞 护理系 2003级本科 中小城市男男性接触者网络接触与高危行为的关系研究 川北医【2005】67号 200504 田小兵 副教授 川北医学院 预防医学教研室
11 张娟娟 护理系 2003级本科 中小城市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知识情况调查 川北医
【2005】67号 200505 田小兵 副教授 川北医学院 预防医学教研室
12 史靖靖 护理系 2003级本科 中小城市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知识水平与行为调查 川北医【2005】67号 200506 田小兵 副教授 川北医学院 预防医学教研室
13 刘琴 麻醉系 2002级本科 高血压病人手术的全麻处理 川北医【2006】19号 200601 杨小霖 副主任医师 川北医学院 麻醉学教研室
14 程维高 影像学系2003级本科 加强医学院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初探 川北医【2006】19号 200602 马西 助理研究员 川北医学院 影像学系学生科
15 左友波 麻醉系 2002级本科 浅析如何提高麻醉临床实习质量 川北医【2006】19号200603 万勇 教授 川北医学院 麻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