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美句 >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总 结

更新时间:2022-07-01 09:20:07

  第一篇:综 合 实 践 活 动 总 结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总 结

  本学年在学校统一安排和指导下,我校开展了如下的一些主要工作:

  一、上好校本课程,发挥实践基地重要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利用有限的工具、场地、时间,使学生动手机会得以落实,使学生能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简单的作品设计和制作过程,精心制成了许多与其年龄不相符合的精致作品,展示了新一代学生的风貌,使执教的教师们欣喜地看到祖国花朵的聪颖和才智。教给学生种植大白菜,让他们在学校的基地亲自体验劳动的快乐与收获的幸福感。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在活动中不是一味的教,而是起指导作用,指导学生怎么做,所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师是以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活动的全过程中。完成好了物理、化学、生物课的实验。使学生从实践中体验大自然的奥妙。

  三、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敬老院慰问等活动, 使学生所受教育应用到生活中提高了自身的修养。

  四、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活动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门学科,学生是课程的实施着、参与者,学生的活动成果如何,反映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发挥出来了。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活动的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实施、活动的总结交流、评价,都应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活动后让学生写出活动的总结报告,弹出自己的收获和不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总结评价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吸取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在这门学科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重视活动课程的引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使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

  大陈中学

  2011.12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一学期来,我和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片快乐的绿洲上一起研究,共同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着,下面也让我进行一番回顾和总结:

  一、活动情况

  (一)我班开展了以“童年岁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采访、调查、对比、制作“童年岁月卡”、成果汇报等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而这份幸福是父母等人用血汗换来的。从而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二)5月10日是母亲节,为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我校以母亲节为契机,开展了以“母爱无疆——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全校型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走进父母、主题征文、致母亲一封信、我为母亲做件事、主题汇报演出等五个阶段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付出,还让学生收集、利用信息能力、规划意识、动手动脑能力、创新精神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更使学生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让他们通过自主实践获得知识的学科,是一个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扬个性,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他们已由衷地爱上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说到要上综合实践课,大家都乐了……这些都让我感到欣慰。

  二、点滴经验

  在专家们的多次专业引领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成长着,下面是我这学期来认为比较有成效的几点做法:

  1、以前在写活动方案时我只写出活动总目标,没有再细化到每节课的目标,这样导致老师上课时目标不够明确,上课内容较零散,没有突破重难点。发现这个问题后,这学期每节课上课前我都在总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更具体的备课,对每节课的活动目标、学生主要活动、教师指导要点等方面进行认真的考虑,并书写在笔记本上,也因为我这样做所以觉得现在每节课上起来更顺手了,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了,学生也能在每节课都能有所获。

  2、以前我常常有个困惑就是如何知道学生在课外的活动情况,这学期来我认真地指导孩子们写好“活动记录”“信息卡“考察记录”等,在上课前我都先把孩子们的这些作业收上来批改,从作业中我们就可以较好地了解孩子们的活动情况,那么就有利于我们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指导。

  2014-6-15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在我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工作中以“实践中发展”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过程,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以下就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信息技术教育等方的总结一些做法。

  一、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中午休息时间和下午放学时间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

  2、开发社区资源。

  一是与生活区挂钩,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二是与某些机构挂钩,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三是与青少年校内实践基地挂钩,定期带领学生参加学习、活动。

  二、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在时间安排上,我校主要利用每周1课时研究性学习时间,尽量体现新课程的计划性和灵活性。

  在选题上,我们提出“三要”。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本校实际;课题范围要小,切入口要小;要可操作,易结题。例如:《环保小卫士》《走进大自然》《家乡的民间艺术家》《走进美丽的家乡》《我是健康小顾问》等课题的确定,都是贯彻了这样的原则,在操作性方面占了优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

  在组织形式上,我们同年级为合作研究室、个人独立探究为基本形式有序开展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习的领域拓宽了,视野扩大了,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了;自主活动、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学生的自主性被唤醒了,创造性被激活了,还培养了他们踏实认真、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形成了亲近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三、劳动技术教育常抓不懈,形成常规。

  我校的劳动技术教育以课堂教学与兴趣活动为主,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劳动技术方面,我们以综合实践部分教材和劳动与技术教材为主,在课堂上开展学习和制作。同时我们也积极开展劳动与技术的课堂教学研究,本学期我校的 蔡敏 老师所执教的劳动与技术《十五巧板》在镇江市优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立交桥》获得江苏省二等奖。

  四、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要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综合知识与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教育资源、学校经费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必须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基础,然而,目前我校的教育经费有限,教学设施(电脑等)在数量上还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实际需要。

  3.家长缺乏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意识。尽管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学校生活十分关注,但他们往往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心满意足了。不少家长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只是让孩子轻松一下,调剂一下,不是正菜,不支持孩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我校坐落于著名的孔子晒书遗址所在地——桃园镇东里村,相传是春秋时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周游列国时途经此地,并在此晒书,同时教化当地乡民以圣贤之道,后人为纪念之一佳话,遂将此地名曰‚ 晒书城‛,当地社区居民世受圣德教化,民风淳朴。据悉,晒书城文化遗址复原项目已通过专家论证并于近期奠基动工。如今东里社区拥有近两万亩肥桃园,肥桃栽培历史悠久,谈及肥桃、桃花家喻户晓。

  长期以来,我校一直孜孜不倦的探求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弘扬儒家文化传统。将孔子的儒家思想融入到学校特色建设之中,与时俱进,把儒家文化中许多至今仍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宝贵时代价值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学习、活动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打造文雅的学校,培养儒雅的教师,塑造高雅的学生,努力构建‚绿色、人文、书香、现代‛的和谐校园。

  我校自迁址新校区以来,秉持孔子文化艺术传承理念,立足于挖掘当地‚晒书城‛这一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致力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2010年,我们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论语经典诵读》《孔子小故事》《唱论语》等‚走近孔子‛系列化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并在肥城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现场交流会上得到了兄弟学校和市教研室的赞同和鼓励。 2010年9月起,我校实施了以‚让孔子文化艺术走进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开展了低年级文明礼仪教育、中年级《孔子小故事》课程——高年级《走进孔子》分层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低年级《论语诵读》——中年级吟唱论语——高年级孔子故事演艺等分段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2011年4月,我校被评为肥城市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学校。

  2010学,我们成功举办了学校文化艺术节,趣味体育运动会、‚梦回晒书城‛主题征文演讲赛等活动。2011年元旦文艺汇演时,我校节目唱论语《学与未学》、《孔子学琴故事》演艺,均取得了桃园镇一等奖。

  为了更好的让孔子文化的精髓在当代青少年中得以传承和弘扬,我们晒书城小学制定了《孔子文化艺术传承实施方案》。确立了‚培养、形成和提高学生的儒学认知兴趣和民族认同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礼仪习惯和文明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国学认知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课程三维目标。按照分步骤、分层次逐步推进的课程实施原则,以教育资源全方位整合为突破口,致力于办出成效,办出特色。

   首先,立足于挖掘当地特有的‚晒书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课题研究的方式,确立‚‘晒书城’的由来‛、‚儒家文化对周边社区的影响‛两个校外学生调研课题。为了探寻晒书城的由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记者团’,自己制定调查方案,深入社区寻访并做好记录,自己汇总寻访小结;学生们通过社区居民礼仪调查、上网查询、图书查阅等途径进而了解‚晒书城‛的昨天和今天,形成和培养学生对‚晒书城‛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进而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 ;

   其次,围绕‚论语吟唱和演艺‛孔子文化艺术传承项目,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将组织学校骨干教师筛选《论语》中有关求知为学、治教为师、文明礼仪的经典语录汇编成册,形成低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诵读活动注音文本教材。主动与唱孔子活动的倡导者——广州市吴军华老师取得联系,争取在吴军华老师指导下,汇编形成《唱论语》文本教科书。精选有关孔子为学、为师的典型故事并改变成孔子小故事演艺剧本。我们在中年级学生中开展唱《论语》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唱论语,引导学生走近圣哲,感受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演绎孔子故事:高年级利用主题班队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组织学生诵经典、唱经典、演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精神力量,旨在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儒学认知意识,增强学生的国学、儒学文化体验,进而达到弘扬孔子文化艺术的课程目标。

   为了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我们及时做好课程评价与监督,定期组织诵读、讲故事等比赛,组织课程实施教师进行儒学文化专题培训和测试等。

  在学生评价方面,我们设计并举办论语诵读会、孔子故事会、论语吟唱会等过程性评价活动,以及‚我眼中的孔子‛主题手抄报展示会和‚我心中的孔子‛主题征文演讲大赛等终结性评价活动。

  最后,为了更好的整合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效应。先后建成了‚儒学大师‛‚论语经典‛‚儒家名言经典‛‚花中四君子‛‚仁义礼智信‛‚礼贤经典小故事‛等校园特色主题文化长廊。旨在为学生创建和提供一个国学经典殿堂,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人格与文化熏陶。

  晒书城小学所在地——桃园镇东里社区,素有‚世上桃园‛之美称。我校依托这一特有的本土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了以桃花、肥桃为主题的‚世上桃园‛小课题研究活动,形成了针织桃花、布艺桃花、丝网桃花、肥桃满园四个子课题。大大加深了学生们对桃花、肥桃的认知和了解,增强了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在现今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达成共识。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是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学生制作丝网花,动手的同时也在动脑,制作手工的过程也是学习知识的过程,能使大家在玩中自然愉快的学习,加上手工艺术可以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以及耐心、细致的个性,因此对智力开发非常有好处。所以,我校就将丝网桃花制作引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我担任指导教师。

  《丝网桃花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丝网桃花艺术》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面向

  五、六年级的学生而设计。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探究精神、提高创造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为宗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围绕认识花、制作花、创造花‚花‛这一主题,以丰富、多样、开放的内容文字、例品范例、学生活动场面等,揭示了‚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主要教学要求和线索。让学生欣赏四季花卉及丝网花作品,了解制作丝网桃花的材料工具等,通过对花形、色、味的感知,引导学生发现花的美、理解丝网桃花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动于制作丝网花的兴趣。并课堂展示学生制作的丝网花作业,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进一步掌握丝网花制作的技法。

  在选课期间大量的学生选择了丝网桃花制作,课程伊始就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丝网桃花制作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坚持 将“丝网花艺”与“创新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中,本着“塑造完美,自主创新”为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创造潜能,”为宗旨,通过学生对“丝网花”的感知、制作、与创新,激发了他们美的情感、美的想象,从而养成一种美的情操、美的道德、美的品质。进一步培养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创新,勤于动手,重视彼此交流,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它也为我们加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积累了课程实施经验。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力求做到精心备课、细心上课、耐心辅导。综合实践课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讨论研究、亲手制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在课内外兴起美与创新的学习热潮,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真正让学生在丝网花艺术的传承中受益、进步、成长、成材,让花儿创新他们的人生。

  针对肥桃国画项目的开展,我们聘请桃园中学王克文老师来我校定期进行国画常识和基本技法的培训和教学。该项目的实施主要以中高年级学生为主,在每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安排一节国画艺术课并由专职美术教师负责活动实施。同时,我们将在不同年级建立国画兴趣小组,定期开放书法绘画教室,以满足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针对十字绣传承项目,我们深入遍访社区,聘请民间十字绣艺人对我校部分教师进行有关十字绣的常识和针刺技法、技巧的培训指导。利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引领学生认识、学习十字绣,并以不同大小、不同形态的桃花为刺绣主题。力争让每个孩子都懂十字绣、会十字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我们晒书城小学这个团结的集体,在“笃信尚礼、乐学善思”的校训,“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的教风,“敏而好学、学而不厌”的学风引领下,一定会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大步前进,再创辉煌!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东港市碧海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两年半,我校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样本校,为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前一阶段我们在学生评价工作和校本课程方面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我校的综合实践教师们在参与中学到了许多新的理念及教学方式。为了把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深入地开展下去,本学期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一、实践方面

  首先,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小组,制定了学习和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展了多次学习与研讨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理念,明确了课程实施方向、组织形式,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其基本理念包蕴着三种教育思想的融合,即综合教育的思想、实践教育的思想、主体教育的思想的有机融合。结合课本内容及学校政教处、少先队大队部的工作,对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重新作了调整。本学期拟对“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校园万花筒”、“书海踏浪”、“果味飘香”、“多民族大家庭”、“购物讲价”、“吃的文化”这些主题进行研究。

   其次,经过前一阶段的实践研究,老师们对主题的开发,研究的方式方法有了更多的认识,学习中更关注学生的喜好、个性、原有知识层面。本学期我们拟以五年级综合实践小组为龙头,带动其他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研究走到评价阶段,目前正在讨论,拟定出一个能突出我校特点、个性化的综合实践学生成长记录册,以便能更好的指导检查学生的实践活动。

   在对

  一、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结合学校特色、周边环境特点和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理论,制定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二年级的活动实施方案,经过科任的教师实践与修改,使之趋于科学、合理,更能贴近学生、贴近教师、贴近学校。

   第三,我们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一些实践活动,需要得到社会、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为此,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社会及家长也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必要和及时,为此,我们营造了课程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教师的角色把握,要求教师首先是与学生一样,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其次才是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得以转变,必须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实践活动过程的切身体验,而且,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应呈多样性,如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班级集体探究等。配合全市课改样本校的调研工作,我们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用好我们的成长记录册这一方面上。我校

  三、

  四、五年级的综合实践课教师以“学生发展性评价”为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指导学生有创造性的使用“小学生综合实践评价手册”。注意运用“自评”、“他评”、“集体评”、“再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及时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成果、情感、态度等)进行恰当的评价,并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一起存入学生的课程材料袋。通过使用手册与未使用手册两种班级的实验对比,我们发现,手册非常适用于中年级,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对高年级同学用评价手册已显示不出太大的激励作用,对高年级同学的活动评价是否可以考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电脑进行,使之更趋向于现代化、个性化,在这方面还有待研究。

  二、思考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引起了我们的几点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过程中,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使两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确区别于传统的“兴趣课”、“自然课”、“制作课”等,我们如何使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加强“实践”体验,真正使教师和学生“活动”起来,将要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3、对于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如何做到科学、有效、持续,需要我们的思考和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4、活动研究的深度、广度,教师如何把握?

  5、如何调动学生全员参与面,特别是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如何把评价工作做得公正、全面?操作起来简单可行?这都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